其他

檩子:很多朋友希望我在这个周二专栏里谈谈孩子的情商教育。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情感指数”特别高的一个话题:生气😡!


生气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情感,但是小孩一旦发脾气,常被认为是“无理取闹”,遭到爸爸妈妈或学校老师的谴责。孩子会感到委屈,但是又不善于分析和表述,让父母或老师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这样一来,整个情绪会变得特别负面,给性格养成带来不好的影响。


怎么办呢?国外的学校,会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给孩子上一堂 Anger Management(生气管理)的课,算是 Character Education(人格教育)的一部分。上课的目的,是帮助小孩认识、理解自己的“Anger”情绪,培养应对这种情绪的能力。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位资深的美国小学老师 Emily 分享的 Anger Management 教案,来看看国外小孩是怎么学习“生气管理”的 …



“生气” 是怎么一回事?


Emily 老师首先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学关于生气的常识,有个共识起点。


1、关于生气的常识

 

这张表帮孩子测试关于“生气”的常识 ...



答案:1-True,2-True,3-False,4-True,5-False,6-False,7-False,8-True,9-True,10-False


主要让孩子认识到


  • 生气是一种很平常,也很正常的情感


  • 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容易生气


  • 我们生气的时候通过一些行为和语言发泄自己的情绪,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


  • 而明明生气了,却不肯承认和面对这种情绪,也是不对的


  • 但是,一个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我们需要学习有关的技能



2、让孩子学会理解自己为什么生气?


有一副心理学图,叫 Anger Iceberg;心理学解释是,生气往往是一个人的表象(海面上的冰山);生气后面,其实藏着很多你看不到,甚至连生气的人自己也没有看到的深层原因(海面以下的冰山)。



下面的冰山更大,隐藏着各种情绪,比如:


被冒犯,被拒绝,被威胁,被忽视,不被信任,对自己或对别人失望,难堪,屈辱,害怕,伤心,愧疚,孤单,无助,挫折,担忧,嫉妒,身体不舒服,感到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缺乏安全感,等等 ... 


这些才是导致人们生气发火的内在原因。


所以,Emily 老师在教案里,特别注重让孩子们学会表达这类自我感觉。


比如,对于小孩来说,常见的有 confused(困惑), sad(难过), disappointed(失望), surprised(出乎意料), worried(担忧), embarassed(难堪) ... 


仔细想想,小孩生气(甚至我们自己生气)都是和这些内在的自我感觉有关。


Emily 老师甚至还让孩子们往前多走一步,做这个练习,I felt ---- when ---- (当XXX发生的时候,我感觉XXX),专业的心理分析也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感觉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和他一起看看这个冰山(可以自己画个中文版),让他找到对应的情绪,会很有用。


3、让孩子知道 “生气” 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


生气是人的天性,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本能的意识是放开来无拘无束地去发泄。但是,这样发泄的后果,经常给周围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控制生气的情绪,不危害他人,是基本的道德准则。


你可以生气,但不能伤害别人,伤害你自己,损害周围物品。



在教案里,Emily 让孩子们做个练习,学习有关生气的 Ground Rules(基本规则),知道哪些可以做 (What's Okay),哪些不能做 (What's Not Okay) 。这个表格,你也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去填写,很有帮助的小练习。




Emily说,爸爸妈妈在家也可以和“容易发火”的孩子签订一个Anger Behavior Contract(生气合同),比如,让孩子承诺:生气的时候,可以自己单独呆一会儿,出去走走路,但是不会大吵大闹,不说难听的话,不动手,等等。


虽然签合同听起来有点严重,我们不见得那么正儿八经地照着做,但是和孩子形成这样的默契,哪怕是口头上的,还是蛮有必要的。





怎么管理生气这种情绪?


关于 Anger Management,国外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有大把大把的研究,相比之下,Emily老师的教案显得非常简单和实用。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不用去研究脑神经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了解一下国外学校教孩子的一些“基本招数”,平时灵活使用,就够了!


1、首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生气”了


让孩子学会 Anger Management,首先就是要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生气”了。


怎么识别呢?其实有大量的身体语言在表达“生气”,比如,脸红了,心跳快了,手掌出汗了,头脑发晕了,拳头握起来了 ...





说起来很简单,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生气的时候只管被情绪牵着走,对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其实是没有认识的。而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语言意识到自己在生气,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醒,提醒自己:也许现在可以开始控制情绪了!


2、知道引发自己生气的因素(Triggers)


这个和前面说的情绪冰山有点相似,但 Trigger 更多是表面上的、能观察到的事件,比如,大人不许我做这事那事儿,得等待很长时间,功课太多,有人说我坏话,有人欺负我,我的意见不被认同或重视,等等 ...



Emily老师建议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用一个简单的表来分析导致自己生气、沮丧的 Triggers 有哪些,这些事件一般又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我们不一定要画这么多表去和孩子做心理分析,但是这种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知道自己的 Trigger 在哪里,孩子就会在遇到这些 triggers 的时候,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次,我会试着换种角度去看问题,不再生气!


3、生气程度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这里,有个 Anger Scale 的问题,从自个儿感到沮丧到对着别人大发雷霆,的确差异很大。


Emliy老师的教案里,列举了一堆有关生气的程度不同的词儿:mad, irritated, ticked off, heated, upset, irked, furious, enraged, irate, frustrated, livid, aggravated ...


可见学英语也真是不容易,题外话了:




Emily 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情绪,从平静到非常生气,分为五级。孩子们做连线练习,思考怎么把自己的感觉(I feel) 和自己的行为 (I need) 做一个合理的联系。




作为全世界生气一族的代言人,“愤怒的小鸟”演示了从平静(1)到气爆了(5)的五种生气级别、五个对待方式,老师上情绪课经常拿这给小朋友看:



如果特别生气,可以怎么一点点给自己“降温”:


5.  我快要气爆了—— 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待一会儿

4. 但还是很沮丧,快要控制不住了,可能会说难听的话 —— 深呼吸,换气

3.  感觉仍然不太好 —— 找点别的事儿去做,让自己平静下来

2.  不高兴,还是有点烦,有点担心,有点懊恼 —— 告诉大人我的感觉

1.  我感觉不错,自控很好 —— 现在我终于恢复平静了


你看小孩很生气的情况下,还是要靠自己去排解,所以让他们在这方面有些基本常识、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4、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让孩子一定记住




Stop and think, 是处理绝大多数“生气”情况的黄金法则,可以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情商都不低。


在Emily老师的教案里,Time Out 是一个主要的 Stop and Think 冷处理方式。这个方法,咱们之前也介绍过。教案里有一个 Time Out Pass 模板,意思是当学生或孩子感到很生气的时候,可以拿出这个纸条,请求老师或家长给自己一个 Time Out ...



研究表明,Time Out 这一招不光对小孩,对大人也很管用。


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火药味儿特别浓的争吵环境里,我们都不是圣人,很难做到让自己平静下来,恢复理性;而 Time Out 能让一个人暂时脱离引发自己生气的环境,这对于自我反思、缓解情绪非常有帮助。


不过如果是大人要求小孩去 Time Out,注意尽量不要让小孩感觉他被孤立、隔离了,而是让他懂得 -- 爸爸妈妈就在边上,会等你安静下来后再和你沟通。



5、即使生气,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一点,Emily老师也很强调。教案里说,即使我们生气了,也不要忘了解决问题才是目标。因此,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时,要学会 be assertive(坚定、坚决)。什么意思呢?就是自信地表达你的需求和顾虑(needs and concerns),但是注意不要走到 be aggressive(激烈,有攻击性)那一步。


Assertive 的行为大致有:说出自己的感受,语气平静,有必要的话能为自己的需求去谈判,有能力生气,有能力把问题解释清楚,有自己的立场但也能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点 ... 等


Aggressive 的行为大致有:把责任推给别人,对别人进行言语或行动威胁,说不妥当的话,拒绝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立场和看法 ... 等



总之,即使是生气,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下面这张图很说明问题。只看到自己的需要,一个人会比较 Aggressive(侵略型),只照顾别人的需要,又太 Passive(被动型);兼顾两种需要,有礼有节,才算 Assertive



Emily老师列举了一些教学生恰当表达自己需求的例子:I Statements


这种 I Statements 有三部分:


  • 开头是 I feel (我感觉)

  • 然后是 behavior / situation (哪些情况带来这种感觉)

  • 最后是 because 或 effect(什么原因导致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有这种感觉)




是不是很方法论?


6、其它的一些方法


Emily老师建议,如果是低龄小朋友,可以给他准备一个 calm down box;当他生气的时候,让他转移注意力,摆弄自己的小百宝箱,逐渐安静下来。这个盒子里可以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照片、书、作品、纸笔,小玩具之类 ...



这是国外一个妈妈晒的她家的 “安静盒子” ...



而大孩子,可以用一些结构化的方法来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这是一张问题解决思考表:


  • (让我生气)的问题是什么?

  • 对这个问题,有没有不同看法?

  • 下次生气,我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 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 具体会怎么做,等等



现代生活里,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小孩也不能“幸免”:来自社会的压力会转化为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加上来自同辈的压力(peer pressures),不可避免地会让孩子或多或少产生 “生气”的情绪。


怎么办?Emily老师说,孩子从小到大,终其一生,都要记住这四条非常实用的“降压降温”方法:


1、锻炼好

2、睡好

3、保持积极的心态,正向的思维

4、做自己喜欢的事



听起来很普通,但的确就是这样哦!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你希望檩子在周二的“思维和方法”专栏里和大家分享哪些方面的资料,请留言告知。如果你在孩子的情绪管理方面有一些有趣的经历和研究,欢迎到小花生网 www.xiaohuasheng.cn 发文分享(如果公众号采用,会有感谢的哦!)


相关文章: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把世界上先进的教育带到我们身边

周一: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实用的学习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阅读和学习资源

周四:老师或家长的思考和实践

周五:儿童电影/动画片/纪录片

周六:有趣的观点和画报

周日:有争议带来思考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