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守护知识产权?- 海信集团
家电
向
海外市场拓展是中国企业转型发展、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必然选择。众多中国企业在布局海外市场方面下足功夫,以电视为例,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于2023年2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电视出货量的TOP5中,中国品牌占据三席,产品已占领国际市场。加之,中国企业还通过在海外开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以构建全球供应链,由“走出去”向“走进去”升级,彰显全球化战略的决心和行动。
但在扩展海外版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政治、贸易、法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以美国为例,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报告》,2021年涉及中企的新立案美国专利诉讼共359起,较2020年增长37%,涉及中企850余家,显然,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问题。
包容变化,学习未知
近些年,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企业已经熟悉并适应国内知识产权实施和司法环境,但是,欧美等地区同中国在知识产权环境和制度方面尚存不小差异,中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时,也会面临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更严苛的知识产权司法环境、更大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戒力度和更高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成本。中国企业在国内积累和养成的知识产权观念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和碰撞,在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问题时套用“中国经验”,难免水土不服。
知识产权分析专业化:(1) 建立内部专利预警机制。企业应当关注重点竞争对手和活跃型权利人的专利布局和诉讼动态,向业务提示风险并推动产品方案变更和规避设计,提前扼杀风险或筹划应对预案。
(2) 不断优化专利的不侵权分析的方法。在应对专利纠纷的过程中,海信分析并同权利人谈判过数百件高风险专利,在实战中积累了大量的专利不侵权分析和技术谈判经验,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和对于分析不足的反思,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利分析方法和分析输出标准,并能够有效限缩纠纷专利保护范围和不侵权抗辩强度。
张重立
海信集团知识产权部部长
纠纷应对行为规范化。在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过程中,虽然对涉案专利的不侵权分析和无效分析是影响案件胜败的重要因素,但同时,应对行为的规范程度更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美国的故意侵权导致多倍赔偿,或是德国禁令导致的产品召回和禁售,法院在判决时更多是对被控侵权人的行为进行评价。海信通过对自身的实战案件、行业热点案例、同类纠纷案例、法院指导案例等进行深度研究和总结,并对自身的应对行为进行定期反思回顾和持续优化,在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时,已经形成符合欧美法律框架的规范性动作。
凝聚供应链共识,形成合力。与供应商、客户、代工厂的知识产权和法务建立沟通和互助机制,分享相互之间关切的问题、做事的方式和工作的流程,增强了解和信任。及时评估重大专利纠纷对业务的影响,并探讨处理方案和配合机制,协同步调一致,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供应链合力对抗专利纠纷。
探究专利真实价值,大胆应诉。随着专利分析不断专业化、处理纠纷的行为不断的规范化,近年来,海信在应对海外专利纠纷案件中,没有一项案件发生禁令或者惩罚性赔偿,没有一项禁令诉讼和337调查阻碍国际业务发展进程,海信在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过程中也逐渐积累信心。
目前,海信在应对思路上,已经从最初因不熟悉海外纠纷应对时的“破财消灾”,完成了向不惧诉讼、“只为真正有价值的专利买单”的转变。对于用低价值专利试图以诉讼为要挟“敲诈”和解金的行为,海信不再选择妥协,而更多地通过专业化和强有力的对抗,迫使原告无条件撤诉。海信通过树立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的专利纠纷应对形象,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权利人向我们发起纠纷和诉讼的意愿。
发出声音、参与治理
近年来,海信也参与到美国司法部和专利局所组织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政策征集、最高院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条件法律问题研究、消费电子领域许可机制指南的制定等工作中,针对专利纠纷应对实践和如何构建知识产权环境,提出了来自中国企业的切实意见。
结束语
在国际化战略背景下处理知识产权问题,需要中国企业主动研究海外知识产权政策和司法环境,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和所处行业的全球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战略,摆脱“被围剿、被狩猎”的旧形象,通过知识产权赋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努力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品牌,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美誉度。作者 | 海信集团知识产权部部长张重立
本文刊载于《商法》2023年4月刊。如欲阅读电子版,欢迎浏览《商法》官网。
往期专栏精选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为了让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法律资源
请常点“在看”
并将“CBLJ 商法”设为星标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商法》专题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