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沟通对知识产权策略的影响

刘建强 商法CBLJ
2024-08-26

 知识产权保护

刘建强


上海市太平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然在知识产权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涉及背景、时机、行动选择及安排等重要因素,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还是一再感受到深度沟通对知识产权策略的制定及实施的重要影响。


深度沟通首先在于企业管理决策层和法务/知识产权等实施部门的沟通。决策者若对案件细节不了解,依赖个人商业经验和宏观感受去指导甚至确定具体策略,则可能难以到达预期效果。同样,如果法务/知识产权等落实部门未从企业商业角度考量,而仅从专业及模式化角度去推进策略方案,结果可能会是南辕北辙。


企业内部沟通

在企业内部的沟通中,对目标的一致性理解是很重要的。但在实践中,因为沟通不充分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层、经营层以及法务部门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譬如,在和其他权利人产生冲突的案件中,是选择更经济高效地解决方法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自身商业的影响,还是采取积极对抗以压制对方后续可能的其他主张,抑或根据对方的反馈灵活调整策略?以上方案都旨在维护企业权益,但在具体的目标上,企业内部也常常会有不同的意见。此外,在面对侵权时,权利人是选择维护和发展品牌和市场份额,采取适合总策略的具体行动,还是对侵权零容忍,不惜代价积极开展反击行动,很多企业内部对此亦有不同考量。当然,不同的知识产权策略是为了应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并无绝对好坏之分,但考虑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层面的具体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在制定策略之前首先统一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代理机构,我们同样需要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和理解企业真正的目标以及现有资源在对抗中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宏观目标当然是维权,但在具体个案中,如果按照既有固定经验笼统套用行动模板,在遭遇强劲对手时有可能会在对抗中将企业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因此,如何通过沟通理解企业现阶段的目标,并根据其现有资源分析企业的形势和面临的困境,进而沟通各个具体策略可行性、成功机率和后备方案,是量身定做恰当方案的前提。


深度沟通要点

转换角度全面分析。在不少案件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代理方均可能倾向于集中力量分析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和法律依据等,然而,不利之处才是需要在案件分析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仅分析对己方有利的证据和形势,虽然有助于产生积极的心态,但对了解案件的真正难点以及第三方裁判机构的判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站在第三方视角分析双方各自的利弊,甚至站在对方视角分析己方的弱点,才能在证据、后备方案和应对策略方面做更好的准备,或者更从容地应对不利情况。需要关注的是,站在对方角度看待己方不利点时,需要做到更全面的分析,以免在遭遇强劲对手时措手不及。

实事求是,积极应对。在冲突性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对整个案情,包括己方和对方以及可能介入的第三方均有所考虑,了解每一方在案件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前规划如何应对,而非受情绪裹挟,将自己置于不利位置。冲突的胜利是需要争取而非自动获得的,即便是被侵权的一方,也需要自己积极准备和提交相关证据以获得裁判方支持,否则可能因为证据问题而落入被动局面。对于被主张法律责任的一方而言,不能以自己并无恶意、甚至是被冤枉的心态来应对,而是要清楚了解到自身已因疏忽或其他原因处于被主张的不利地位,只有通过对证据的收集和客观分析才可能争取到和解或减轻相应法律责任。

在实际案件中真正做到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各方利弊,正视自身不利之处,其实并非易事。无论是在冲突中有利还是不利的一方,充分准备证据和应对方案,不抱有侥幸、怠惰心理,才能更从容应对后续进程。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策略的量身定制和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看似普通概念的深度理解。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和代理方之间良好的深度沟通,都是应对复杂、疑难案件时绝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 | 上海市太平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建强


本文刊载于《商法》2023年6月刊,欢迎浏览《商法》官网。

往期专栏精选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为了让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法律资源

请常点“在看”

并将CBLJ 商法设为星标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上海市太平洋律师事务所的相关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法CBL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