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玻璃① | 秦皇岛院:铭刻历史记忆 激发奋进力量

 来源:秦皇岛院

 本文共计2513字数,阅读约需要6-10分钟




纪念中国民族玻璃工业百年诞辰1922-2022


一个世纪前的今天,耀华建厂,开启了我国民族玻璃工业的历程。七十二年前,中国建材总院所属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作为新中国首批玻璃行业的科研院所诞生,步入了自主技术研发的岁月,并逐渐扎根“玻璃城”秦皇岛:不仅为百年耀华的发展持续予以贡献,也在民族玻璃工业的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1年,由秦皇岛院任主要研发单位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正式诞生,民族玻璃工业突破了技术封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秦皇岛院作为综合型玻璃科研设计单位,不仅以先进的技术助推民族玻璃工业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将设计和理念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国际树立了中国制造的服务品牌。
回望往昔,我们难忘的是一代代玻璃人的坚韧拼搏,感动的是汗水、泪水交织的一段段旅程。民族玻璃工业百年诞辰之际,谨以此文简短回顾七十余年来,秦皇岛院在民族玻璃工业中的贡献;铭记历史征程,激励时下奋斗。


第一阶段

建国初期:从一无所有、

封锁排挤到闻名世界


中国“洛阳浮法工艺”发明证书


新中国成立之初,秦皇岛院诞生于北京管庄,从事玻璃生产工艺的研发及设计工作。此后不久,二十世纪50年底末,以英国皮尔金顿公司为代表的浮法玻璃工艺出现,其产品的高透光率、高平整度和高可加工性的特点引起了世界轰动。党和国家对这项技术高度重视,并派出多个代表团队赴英商讨引进,但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排挤和技术封锁,甚至歧视到不允许参观已经淘汰的、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浮法中间实验参与者


自立自强为人民,刻苦钻研效祖国。没有技术和样品来借鉴,我们就自己摸索着干。1963年,建工部下达浮法工艺研制计划,由时任玻陶局局长祁俊挂帅,1964年成立了建材研究院项目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秦皇岛院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代表,黄钧任项目负责人,嵇训烨、梁志宏、陆军等人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展开了我们自己的浮法工艺研发。

艰难的时代、恶劣的研发条件并没有阻挡大家前进的脚步,而资料、经验的缺乏反而又给了大家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机遇。从浮抛介质选取,到保护气体探究,再到锡槽结构、玻璃成分等工艺的探索,浮法工艺原理成功研发的背后是成千上百次科学实验、数百本记录的积淀。在那个非常时期,是对民族工业自主技术的追求,是对党的忠诚、是报效国家的信念支撑科研人员在困难面前不断前行。

1971年9月23日,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洛阳成功投产;1981年7月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被授予创造二等奖金质奖章,秦皇岛玻璃研究院、秦皇岛玻璃设计院作为秦皇岛院的前身,在6家发明单位中占据其二;1984年4月项目组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由此正式诞生。

洛阳浮法工艺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还填补了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上的空白,展现了我国玻璃工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开辟了民族玻璃工业变革、创新和发展的新时代。


秦皇岛院设计的通辽玻璃生产线


1982年,由秦皇岛院设计的通辽玻璃生产线历经八年探索,成功点火投产,第一次实现了中国“洛阳浮法工艺”的量化生产。自此,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玻璃工艺,与美国PPG,英国皮尔金顿一起,并肩全球。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从并驾齐驱

到世界第一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


时代运转,社会前行,我们的探索一直与民族玻璃工业的发展并行。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发展的洪流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

随着浮法工艺的普及,生产中出现了能耗、微缺陷、排放、生产效率等一系列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秦皇岛院,作为浮法工艺的技术先驱,肩负着推动变革的使命。

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对比和基础研究,我们逐渐提出了大幅提高熔化规模,以消除现阶段生产中暴露出来主要问题这一技术构想。我们通过大量中间实验和探索,跨越式地研发出大规模窑炉、大规模锡槽及配套的设计和装备。历经数百个日日夜夜,2004年9月22日,由秦皇岛院设计的900t/d生产线在江门华尔润成功投产,这是当时国内首条900吨级的生产线,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熔窑热效率大大提高,备受社会瞩目。后续,我们还成功实施了世界首条1100吨,1300吨级的超大规模生产线,单位产品能耗、微缺陷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自此,中国民族玻璃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线时代,为平板玻璃质量提升、节能减排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9年1月8日,”浮法玻璃逐级澄清与熔窑大型化成套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既是对秦皇岛院十余年研发成果的极大肯定,也是对一代代玻璃人不懈探索的高度赞许。




第三阶段

新时期:民族复兴、造福人类


近年来秦皇岛院的重要项目及专有技术


新时代的中国呼唤新的发展。百年的变局下,民族复兴使命的承担也在新一代秦院玻璃人身上得到体现。

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赋予了建材行业发展的新内涵、新思路:双循环的政策导向下,我们积极走出去,将技术带到东欧,带到非洲,带到南亚、东南亚,使中国”洛阳浮法“之花在世界各地盛开,树立中国制造的一个个标杆。

放眼全球的同时我们也不忘根植主业,关注国内市场,践行”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建材行业新理念、新目标。秦皇岛院在大规模燃煤玻璃窑炉上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探索出适合中国能源结构的生产线系统。碳中和、碳减排大背景的指导下,我们除在全氧燃烧、脱硫脱硝、智能工厂等原有节能减排优势领域不断做大做强外,也在电助熔、电熔窑、光电——氢能转化等清洁能源领域进行探索创新,还在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新兴技术寻求突破,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在高安全硼硅防火玻璃,超薄高铝、中铝电子玻璃,高性能航空电磁屏蔽玻璃等特种玻璃、改性玻璃、功能性玻璃等领域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并在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结语


这就是几代秦皇岛院人在民族玻璃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微小但又极其重要的片段。过去的一百年,我们实现了民族玻璃工业由拥有自主技术,到位居世界前列,再到为人类未来发展探索新技术的过程;站在新一百年的开端,作为新一代秦皇岛院人的我们需要的是担当、是智慧、是勇于创新的魄力和坚韧不拔的拼搏。让我们为中国民族玻璃工业的继续发展,为人类在新材料下拥有的美好明天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丨秦皇岛院


编辑丨党群部/宣传统战部


— — END — —


推荐阅读

媒体聚焦 |《中国建材》杂志专访马振珠:发挥领先优势,打造非金属材料领域国际化开放研发平台

媒体聚焦 |《中国建材报》国检集团:凝心聚力 和合共赢 高效打造一流工业智能服务

媒体聚焦 | 乐普实业:“小巨人”企业

我们助力高分三号03星发射成功

身边的他 | 钟表所唐海峰:平凡岗位“多面手” 爱岗敬业“螺丝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