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团百年·团史故事②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过程、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发展的青年团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过程
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前身是由经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共产主义者发起组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和关怀下,中国青年团组织在动荡时局中逐步发展。

1.1921-1922年,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已初具雏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在各地建立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成为了当时党的议题之一。此时,张太雷同志从莫斯科带回了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建立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指示,中共中央局随即决定由张太雷等人主持正式建立青年团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帮助和关怀,推动了建团工作。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有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5千多人。这也说明一个具有共同信仰和目标的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已经初具雏形,召开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条件已经成熟。2.192255日,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5日,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的这一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25人,代表15个地方团组织、5000多名团员。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等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大会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于5月10日胜利闭幕。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会上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会议选举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国昌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


(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上左为施存统(书记),右为张太雷,下左为高君宇,中为蔡和森,右为俞秀松。)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3.19226-19232月,旅欧少年共产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就在国内的青年团组织迅速发展的时候,在欧洲还有这样一群中国的年轻人,他们为拯救祖国而背井离乡,他们为寻求真理而客居异邦。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高扬起青春的旗帜。1922年6月3日,他们在法国创建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得知国内青年团组织正式建立后,于1922年10月在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召开大会的上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2月,旅欧少年共产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


(1922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左图:1922年8月,旅欧党团组织创办《少年》月刊;右图:1924年,创办刊物《赤光》)

从成立共产主义研究会展开理论学习到创办《少年》《赤光》等刊物开展理论宣传,再到从事华工工作提高工人思想觉悟,旅欧少共在党、团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青年团史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其作为中国青年团组织在海外建立最早、人数最多的青年团分支组织,在为中国革命创建建党、建团理论上,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上,在与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密切联系和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培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业绩和经验至今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顺应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形势,适应了广大进步青年在五四运动后日益增长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产物,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赤诚求索的必然结果,在当时形势复杂的环境中仍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青年运动中树起了一面旗帜,引导青年走入中国共产党率领的革命大军,向着光明奋勇前进。




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发展的青年团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之后,其主要发挥党的助手和预备学校的作用。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党和团的工作没有清楚的划分,二者关系也不是十分明晰,相比之下,青年团组织更侧重于学生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人民革命运动中不断成长。

青年团投身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后,也立即带领各地的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之中。在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二七大罢工中,青年团员和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罢工之后,安源的地方团组织迅速发展,当年的冬天团员总数已达到100多人,年底就建立了团的地方执行委员会,安源也成为青年团正式成立后最早建立地方团委的地区之一。


(安源路矿工会工人学校教职员合影)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二七”大惨案宣言》,揭露了军阀吴佩孚屠杀京汉铁路工人的罪行,号召中国人民和青年团结起来,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



青年团开展反帝反封学生运动
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同时,还发动和领导青年知识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加强了对青年学生运动的领导,使五四运动以后相对沉寂的学生运动又重新活跃起来。


  • 发起非基督教运动,反帝国主义文化侵略

1922年初,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准备于当年4月在北京召开大会,消息传出后,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倡导下,北京、上海首先发起了非基督教运动。当时《先驱》刊登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宣言和章程,其中就指出世界的资本主义“先后拥入中国,实行经济的侵略主义了,而现在的基督教及基督教会,就是这经济侵略的先锋队”,之后非基督教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各地纷纷建立起了非基督教组织。在这次活动中,许多地方的青年团员都成为了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学生运动的骨干积极分子。

(1922年3月15日,《先驱》第四号作为“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号”出版,在这期专号上,刊登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宣言和章程。)


  • “驱彭挽蔡”运动,反封建军阀统治

1922年底,当时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以整顿校风为名,排除异己安置私党,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不愿与彭允彝为伍,愤然提出辞职。消息一出,群情哗然,北京各校师生发起“驱彭挽蔡”运动。北京学生当时还举行了两次请愿活动,但遭到了军警的无情打压。在这种情形下,党团组织及时引导了学生看清事件本质,把斗争锋芒指向封建军阀政府,这场“驱彭挽蔡”的学生运动开始向“打倒军阀”转变,此时学生运动也开始向全国扩展,抗议军阀政府暴行,经过广大青年的坚决斗争,1923年北洋政府免去了彭允彝的职务,学生斗争取得胜利。



(左图:彭允彝;右图:蔡元培)


党、团组织通过发动非基督教运动和“驱彭挽蔡”斗争,使得全国各地的学生都重新组织起来,使学生运动接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设自由独立民主国家,为被压迫的民众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目标。从中也可见,中国青年团组织是根据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要求和适应中国革命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其在建立初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党的助手和预备学校的作用,并在民主革命的发展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逐渐走向成熟。

来源丨团史展览馆


编辑丨党群部/宣传统战部


— — END — —


推荐阅读

建团百年·团史故事① |早期青年团组织的诞生

建团百年·微团课 ① |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高质量通过!总院迎来好消息!

春日时光 | 花开四月,不负美好

防疫前线 | 国检集团勠力同心稳生产  共克时艰战疫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