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拼搏2022 | 人工晶体院:新时代、新征程,人工晶体再谱新篇章

中国建材总院所属中材高新全资子公司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晶体院”),是我国系统性从事人工晶体材料及器件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近60年悠久历史,前身是1963年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接受苏联专家建议创建的建筑工程部非金属矿研究所。

下面,小料带您了解晶体院1963年至今,砥砺奋进、筑梦前行的故事~



晶体院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百个,负责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百个。晶体院是我国人工合成金刚石、人工合成水晶、人工合成云母、锆宝石的诞生地,其中研发的晶体材料使国际激光技术越上一个新台阶。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五项、杜邦科技创新奖二项等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拥有国内外专利数十项。


历史悠久 科技实力深邃

晶体院于1963年成立后,1970年由非金属矿研究所先后更名为北京人造晶体生产试验厂、北京152厂,1983年变更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人工晶体研究所,1999年改制为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2004年重组并入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随中材高新一起并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晶体院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新材料板块重点企业之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关村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关村标准化示范区首批百家试点企业。拥有一支核心的技术人才团队,具有雄厚的科技开发实力,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红外光学晶体、闪烁晶体、微晶玻璃陶瓷、透明陶瓷、人工合成金刚石用触媒合金粉等的制备技术方面分别达到领先水平。1995年,晶体院沈德忠由于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又当选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晶体院承担着被美国工程索引(EI)全文收录的《人工晶体学报》和中文核心期刊《硅酸盐通报》的出版发行工作;全国人工晶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全国石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也挂靠在本院。

“专精特新” 高产能基地

晶体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第三代半导体晶体、微晶材料、红外光学窗口材料、功能金刚石材料、非线性光学晶体、压电晶体、闪烁晶体、晶体镀膜加工八大优势学科领域;研发出三十余种的二百多个规格晶体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光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在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核芯”作用。在行业内享有盛誉,深得用户信赖。

晶体院通过不断的产业升级,在北京、章丘两地现已建成集材料生长、加工、镀膜于一体的高水平、大规模ZnS和ZnSe产品生产基地,CVDZnS产品具备了年产5000枚球罩或30吨平板的产能,大尺寸热压氟化镁产品产能达到年产2500件,铝镁尖晶石产品最大尺寸突破400mm;微晶材料具备年产2万件激光陀螺仪骨架和100件反射镜毛坯能力。

“双创”基地建设  打造主业集群

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按照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发展战略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要求,落实中材高新“双百行动”改革试点方案,晶体院提出“一院一基地”发展战略。“一院”指在北京建设人工晶体材料及器件创新平台,致力解决人工晶体材料“卡脖子”关键任务,打造国家级科技孵化平台;“一基地”指在济南建设人工晶体材料及器件产业化基地和“专精特新”的人工晶体“双创”基地,加快人工晶体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形成人工晶体产业链聚集。

晶体院搭建“研究院+产业园区+基金+创业公司”四位一体发展路径,探索“内生增长+并购重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聚焦优势学科和主业,以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需求为牵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2020年被集团认定为双创培育基地,目前已落实7.5万平米的物理空间,已入驻上下游企业20余家,其中5家公司已顺利投产,形成了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晶体院双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由济南市政府引导设立了人工晶体产业基金一期5亿元;晶体院迁建项目被列入山东省2022年省重大准备类项目名单。

继续发挥科研优势  不断引领创新

晶体院是国内涵盖人工晶体领域、种类齐全的单位,始终屹立于人工晶体行业科技前沿,引领产业发展。拥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研发平台,拥有授权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33件;申请中专利42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航、哈工大、山大、武汉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了人工晶体相关领域的新材料研究平台。

同时,晶体院攻克了高品质近零缺陷近超低膨胀微晶玻璃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实现激光陀螺骨架材料的进口替代,能批产直径1200mm系列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性能达到领先水平,并实现了批量应用的企业;是国内知名的红外窗口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是国内适用于高马赫数飞行器用CVDZnS窗口的供应单位,生长出尺寸达到1000mm×2000m×40mm CVDZnS平板,具有强大的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线供应保障能力;成立了碳化硅实验室,按照自主研发设计碳化硅晶体生长炉,自主控制原料和工艺的思路开展有关工作,与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合作研发碳化硅单晶生长设备,设计并制造了两套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场,目前已成功生长出6英寸晶体,通过检测机构检测产品技术参数和国内同行处于同一水平,微管、位错等关键指标甚至优于同行。

“十四五”战略规划  开启新篇章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晶体院践行中国建材集团“材料创造美好生活”使命,不忘初心,聚焦晶体,砥砺前行,在并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后,充分发挥中国建材总院科研优势,不断加大对产研的融合,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大需求,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重点推动优势领域特种功能晶体新材料研发及关键战略晶体材料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一院一基地”建设,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做人工晶体技术引领者、产业孵化者、行业服务者,彰显中央企业服务国家经济担当,为我国人工晶体事业谱写更为绚丽的篇章。

来源丨中材高新

编辑丨党群部/宣传统战部

— — END — —


推荐阅读

拼搏2022 | 中材高新:聚焦先进陶瓷与人工晶体领域 迈步国际一流新材料企业

拼搏2022 | 山东工陶院:砥砺奋进五十年,引领我国先进陶瓷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

科技自立自强 聚焦专精特新丨光芯科技:以科技创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拼搏2022 | 联合重组、项目封顶、实验室成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