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郁土:关于《论山西人》的一场风波

郁土 郁土 2024-02-05

 

鄙人的《论山西人》一文在微信群里推出后,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惜乎当时推出该文时,尚未能开通“写留言”栏,许多围绕此的精彩讨论,无法保存,故特意写作该文以保存之,请各位勿以拉杂琐碎嫌弃之。

 

B@我 你写的这篇帖子很多观点太主观了,井底之蛙。名字起个《论山西人》就知道你是一个肤浅之徒,没文化。这种帖子就不要发出来了。容易暴露你的智商很低,素质很差。

我:@B  也算是井底之蛙的独见,总比缺乏见地好些。


B:@我 你这样论别人很不道德的。

我:@B  我就是山西人,这也算是自我反省。

我:@B 下面是另一位山西人的自我反省(发在其他群里的):


@郁土:如今山西人之保守与忍耐,源于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就地理环境而言,多山和沟壑纵横造成交通不便,被隔成一个个狭小封闭的村落单元,这样的环境也容易造成人们自给自足的心理,宁愿在有限的条件下降低生活质量自己解决生活难题,也不愿翻山越岭出外谋取生活条件的改善。除晋南、汾河谷地等平原地区之外,以北地区基本如此。所以晋南、太原人相对于北部地区,人们的开放进取精神要好一些。虽然如今交通改善,但真正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城镇化相对于全国来说仍然较低。


就人文环境而言,首先是山西地处中原腹地,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外来商业文明由于交通不便和传统文化的抵制,不能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所接触的六十岁以上的很多人的观念中,传统观念浓重。这种传统观念对后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即使清末的晋商,他们并非基于本地的市场基础和发自内心的进取精神发展起来,而是另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和特定时代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咸丰年间山西大旱,为谋生需要,晋人大批“走西口”到内蒙一代。流落他乡的人,迫于生存需要,是不大讲究家乡时的那种生活规矩的,这时他们才不得已去经商的。他们经商重点抓住当地大宗商品(皮货、粮草等)非连续性交易,而非市场充分竞争性交易;更不要说当时还有官府的批量采购这种非市场行为。即使成为晋商之后,他们大多也推崇所谓的“儒商”经商理念(尽管这种理念与现代商业文明很接近),但这种理念并不是经过市场充分竞争之后的产物,而是带有浓厚的非商业的道德色彩。晋商的成功,远非市场开放竞争和他们出于内心的主动进取精神的结果,带有偶然性和个别性,远不能与如今的浙商、粤商的普遍性相比。


其次,山西人如今的忍耐保守与经济体制的影响密切相关。山西是资源大省,国有经济比重很高,历史悠久。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会束缚员工的进取精神,计划经济又会形成企业“等、靠、要”的保守习性。这种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链条:国家养活企业→企业养活职工→职工养活孩子。企业、职工、孩子都可以“等、靠、要”,整个城市社会都把生活系于政府,他们怎么会有进取精神?又怎么会不听话、不忍耐、不保守呢?


尽管改革开放后各方面情况都有改观,但基于地理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体制的滞后性作用,山西人的保守、忍耐和奴性仍是突出的。


B:@我 你反省自己别用地域论人,你代表不了山西人,更代表不了其他地方的人。

我:@B  能反省才能进步。


B:@我 你没有研究过每一个人就不要代表别人,跟REN DA代表一个德行,动不动就代表别人。

C: @B  你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但请注意表达方式哈!

A(群主):有点偏执了哈。


B:我不反对自我剖析,用地域划分人就跟很多人说河南人不好似的,特反感。

我:@B 我并未代表别人,只是从我个人角度去观察、分析山西人。

A: 解读它,并不是要代表它吧。

C:@我 您的文章我基本都看的,有深度的。


B:@我 你知道山西人这个概念有多大吗?

D:我是山西的。分析到位。

E:@B  我觉得可以啊,柏杨还写过《丑陋的中国人》呢。

D(山西人):自我剖析没什么不好,有利于改进地方文化。

F: 反思反省一地人物特色自揭短板没啥呀。不要对号入座嘛。太敏感了不太好。


B:我更喜欢提出建议,不是拿着自己的观点原地打转。无聊得很,是显示自己还是批判别人?我就是觉得这个名字(指《论山西人》)写的有些自以为是。

A:名字没问题呀,这是文学的表达方式。

D(山西人):我们山西人问题确实太多了。视野不够开阔,官文化盛行,经济不断下滑。


B:对于山西这种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别尽说没用的、无用的话。

A:@B  什么是有用的话,你说几句?

F:我们安徽人以前名声非常的不好,讨饭、补锅和偷窃。

H:@我  我从小在内蒙古长大,接触的都是走西口、下河套的山陕人的后代,我们也谈过这类问题,我觉得走出黄土高坡的山西人都和祖辈有很大的不同。


B:太自以为是了。

A:@B 小兄弟,在你看来,什么是有用的话呀?


B: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描述我觉得就是显摆。

A:@B  那在大*陆,能发表意见的只有G 员有这个资格了。

我:@B  只有先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否则,连问题也没有,解决什么。

Z:@我  感佩您经常写出自己的文帖,有些还有原创性。您的谦逊态度也令人欣赏。我是在山西长大的,对晋商也有过一些关注,您刚才转的对山西人的评析我也基本赞同。

 

B:@Z   这也叫谦逊?太逗了。

Z:@B  至少和您相比,郁土谦虚平和得多,不信您自己爬楼看看。


B我不会随意评价别人,更不会评价一大片。麻烦评价别人前抽自己两个耳光再说话。为自己的无知买个单。

A:照这么说来,鲁迅和柏杨足够自我伤害致残了吧。

……


附:另外一个群里一网友读了拙文发的帖子后留言:

@郁土兄:我的感受太深了!老家的好多人,宁可在家穷死也不愿出去打工。老一辈的人更是如此,我的父母解放初期,随军在北京都四五年了,最后还是放弃工作回山西受苦,这样的人太多了。我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我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从小就想着怎么走出去!我就是死在半路上也不愿意往回返!


总结:通过此次讨论,我的体会是:

一、在群里遇到不太理智的指责,需理智对待之。

二、有争议的话题可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像上面那位对山西人现状的大段深入分析即是。

三、反对意见有利于促使自己发现作品的问题,比如文中B的态度与观点我虽不能赞同,但却提醒我,今后在写文章时,应谨惕他所反对的那些东西——主观、显摆、随意代表别人等,这便是收获。当然,通过此次讨论,我发现自己并非孤军奋战,像A、C、D、E、F、H等就都是支持我的,都认可对家乡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反思。


又:因没有征求群友意见而引用他们的话,故而以英文字母代之,请大家谅解。

二O一七年十月十八日上午急就


附:《论山西人》。大家如有高论,请尽管写在文后的留言栏里,谢谢!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论山西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郁土:关于《论山西人》的一场风波

郁土 郁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