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手记丨讲好故事不能丢了“笔杆子”
只有坚持写作和思考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只有积极捕捉细节和关键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网总编辑 王晓辉
小编说:中国网是中国外文局主管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王晓辉是中国网总编辑,也是中国网品牌栏目《中国3分钟》的总策划兼王牌评论员。今天的总编手记,我们与大家分享他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
节目制作初始还是颇费脑筋的,大的价值观、世界观,怎么用一个个小故事去讲才更容易被接受?在实践过程中,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式的评论是我们逐渐摸索出来的一套模式。例如在“南海仲裁案”宣布结果之前,我策划了一期节目《抢救<南海更路经>:天书指路海角再远也是家》,当时国内外的评论集中于法理依据的争辩,而我只是客观地讲述了一个当地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指路“天书”的小故事。
在文昌、琼海等地,渔民传抄《更路经》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一本《更路经》是多少渔民用鲜血换来的“生命航线”,它让中国渔民在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时代,顺利前往南海作业,并下南洋进行交易,为证明西沙和南沙群岛属中国领土领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加拿大网友Gordon Mcdowell评论道:“西方媒体永远不会告诉我们这些。”对歪曲误解诋毁之词予以最有力的回击。国际传播是一个大的课题,想得到良好的外宣效果,就要找准资源,选准话题,用准语言,瞄准受众。
《似是故人来》是我们立足“中国符号”打造一批具有外宣影响力产品迭代的新尝试。这是一档解读中华文化独有魅力,强化国人文化自信意识,回应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不解、质疑甚至攻击诽谤的文化类访谈节目。我将与樊锦诗、王旭东、冯骥才、莫言等文化艺术领域顶级专家深入交流,刚刚录制完成“敦煌篇——不负青春 不负卿”。盛名在外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人关注壁画、雕塑的精美传神,有人着迷于它对世俗生活事无巨细的记录,有人从经变画中理解它的宗教含义。每个人对敦煌的解读都是不同的,如何确定对话主线,讲好敦煌的故事?
为了准备这次采访,对话“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我也做了充足的功课,阅读了三本关于敦煌的书籍,梳理线索思考切入点,一张题为“青春”的雕像照片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古老的敦煌怎么跟青春产生了关联?采访主线也由此确定。我将关注点一方面集中于如何用“数字敦煌”让优秀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探寻敦煌因多元而青春的秘密;另一方面集中于几代敦煌人沥尽心血,将青春交付给这座他们明知要走向终点的莫高窟,挖掘其中的中国精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敦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既有古人的智慧与包容,也有今人的执着与坚守。这样生动有筋骨的好故事不正是我们应该娓娓道来讲给世界的吗?
多年的对外传播经验告诉我,无论何时都要抱有对新闻工作的激情和初心,践行“四力”,守正创新。总编辑的身份赋予了我更多的工作内容,每天要阅读和学习大量文件、参加各种会议、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但我深知在这个岗位上更要随时随地把精力投身于一线,除了做好微视频、微传播等新媒体产品的创作研发工作,撰写深度评论文章也成为我加强“脑力”、“笔力”的有效方法,10余篇中英双语评论文章,内容涵盖“G20峰会”、“一带一路”、“南海仲裁”等重大主题。这些工作让我更加明确,讲好故事不能丢了“笔杆子”,只有坚持写作和思考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只有积极捕捉细节和关键才能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