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

其他

“遇见成都——国际青年第三只眼看大运”活动举办

为迎接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6月14日,以“大运梦想·青春领航”为主题的“遇见成都——国际青年第三只眼看大运”活动在电子科技大学举办。高佑思(Raz,以色列)、星悦(Lila,美国)、朴大一(PARK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颁奖典礼在广东中山举行

6月2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承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颁奖典礼系列活动在广东中山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锐熙,广东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杨芳,纪录片导演、制作人周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澳门摄影学会会员大会主席郭敬文,有线宽频通讯有限公司内地及体育事务总监时刻以及大赛合作伙伴、获奖团队、相关省(区、市)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高岸明致辞。高岸明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第三只眼看中国”是中国外文局“外国人讲中国故事”品牌建设的范例,过去五年来,致力于围绕多语种新媒体产品的创作与国际传播,搭建国内外、行业内外专家学者、专业机构、自媒体团队沟通交流、协同合作的平台。未来,中国外文局愿与国内外合作伙伴一起,挖掘创作出更丰富多彩的大湾区故事,开拓创新出更富国际传播实效的人文交流活动内容,共同谱写大湾区文化的精彩画卷,谱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多彩篇章。▲林锐熙致辞。林锐熙表示,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精彩的中国需要精彩的讲述。本届大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涌现出许多匠心之作,特别是“最美中山故事”版块的全媒体作品,有内容、有温度、有创意,必将有效提升中山的国际辨识度和美誉度。中山这片热土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新亮点,每天都有新故事。欢迎大家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记录中山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动人故事,去描绘湾区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壮丽图景,去刻画中国生机盎然、希望无限的美好未来,让中国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杨芳致辞。杨芳表示,用影像记录时代跳动的脉搏,用创作展示平凡生活的温度,是一件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由中国外文局牵头举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搭建了一个极具魅力的平台,让大家能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走进大湾区、感知大湾区、体味大湾区、分享大湾区。到中国来、到大湾区来、到广东来,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对中外创作者最诚挚的邀请。▲李智发言。评审组专家代表李智表示,此次大赛的作品花团锦簇、见微知著、融通中外。大湾区是整个世界版图中一个特殊的区块,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好了大湾区故事,就是讲好了中国故事。此次大赛作品的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博主们,各自发挥出充分的力量完成创作,形成了一次次“双向奔赴”,这些作品充满奇思妙想、充满智慧,呈现出来的精气神正是整座城市的气韵,也是大湾区的气韵。大赛组委会代表、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常务副总王新玲介绍说,“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是“第三只眼看中国”推动垂直领域、精准国际传播的创新实践。大赛汇聚国内外、行业内外优质资源,与中外创作者团队们一起以融媒体手段共同讲述国际视野下的大湾区故事。本届大赛共征集作品28217部,覆盖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传媒、影视、互联网、国际传播等领域20余位中外籍专业评委进行三轮评审,最终评选出81部获奖作品。▲高岸明为一等奖开奖,并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杨芳、郭敬文为二等奖开奖,并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纪录片导演、制作人周艳,香港中华摄影学会永远名誉会长、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吴连城为三等奖开奖,并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煦方国际传媒总经理黄玉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GDToday副主任张莹,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智,有线宽频通讯有限公司内地及体育事务总监时刻为优秀作品奖开奖,并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林锐熙、王新玲为优秀组织奖开奖,并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Rafael
2023年6月2日
其他

“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山东济宁举行

2月22日,由中国外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济宁市人民政府、煦方国际传媒联合承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系列活动在山东济宁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孙应琢,中共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北京雅迪传媒首席内容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原副总监周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昭彦,以及大赛合作伙伴、获奖团队、相关省(区、市)代表150余人参加活动。▲高岸明致辞。高岸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围绕中华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城市文旅、美食休闲等关键词,征集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适于国际传播、体现中华文化鲜明特色的优秀短视频作品,聚拢了一批中华文化故事的优秀讲述者、创作者、传播者,将外文局对外传播品牌优势与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国际表达的生动实践,相信将有助于提升济宁在新媒体国际传播领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拓展中华文化故事的打开方式以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连接深度。未来,中国外文局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开展更深入、更多维度的合作,将“第三只眼看中国”打造为更加多元、丰富、立体的中外交流桥梁与纽带,为有效宣介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为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作出新贡献。▲孙应琢致辞。孙应琢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山东有着底蕴深厚的儒家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钟灵毓秀的山水之姿、淳朴热情的民俗体验,“一山一水一圣人”享誉中外,“好客山东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中国外文局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获评“2022中国元宇宙科技传播优秀案例”

近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委会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元宇宙科技传播论坛暨元宇宙科技传播智库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荣获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颁发的“2022中国元宇宙科技传播优秀案例”奖,同时入选《2022年中国元宇宙大事件100》。2022年CICG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大事记1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成立2022年5月31日,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网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设立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为国内首个从国际传播视角聚焦元宇宙技术变革与应用的开放平台,旨在汇聚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资源,跟踪元宇宙最新发展态势,加强行业产业合作,探索相关技术创新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场景,推进元宇宙国际传播的战略策略研究和具体实践,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好应对未来挑战提供平台支撑。2承办“国际青年智汇行动”元宇宙创享会2022年7月15日,由CICG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承办的“国际青年智汇行动元宇宙创享会”在元宇宙空间举办。国际青年智汇行动是中国外文局2022年度重大活动“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框架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是外文局首次以元宇宙会议的形式举办国际活动,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以数字分身的形式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8个国家的11位外籍青年也通过操控自己的数字分身,在元宇宙会场中讲解和分享自己的提案项目。3“对话未来”学术沙龙:数字藏品如何助力中华文化传播2022年7月14日,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以“数字藏品助力中华文化传播”为题举办第二期“对话未来”学术沙龙。邀请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国际知名艺术策展人李振华三位嘉宾做客本期沙龙,围绕数字藏品如何赋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如何做好数字藏品的合规工作等话题进行探讨。4“中网艺云”数字艺术平台上线2022年7月25日,CICG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的“中网艺云”数字艺术平台上线,首发“中国精神”数字藏品,使读者和用户转身成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参与者、中国精神的实践推动者,“基于元宇宙的文化表达”新思路的探索者。该系列数字藏品取材于中国网原创融媒体节目《中国精神》,曾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扶持项目名单,荣获“非剧情类单元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专题节目”奖。5首届战略传播论坛“元宇宙与国际传播变革”分论坛2022年9月5日,由CICG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承办的首届战略传播论坛“元宇宙与国际传播变革”分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从战略传播的高度把握技术变革的前沿趋势,用新技术手段赋能国际传播,以更好应对国际舆论场的变化和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传播效能、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行主题研讨。来自中联部、中央党校、工信部等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专家,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航天五院、腾讯云、风语筑等企业的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交流研讨。6“文化元宇宙的中国印象”前沿工作坊2022年9月30日,由CICG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承办的“文化元宇宙的中国印象”前沿工作坊第四期以“媒体元宇宙如何建构中国特色?”为主题,通过中国网和SMG京沪连线方式,邀请院校学者和业界专家共同探讨参与。此次工作坊包含理论研讨、大赛创意需求发布,以及AI绘画创新实践模块。7首款VR
2023年1月4日
其他

第40届中日韩越青年世界语研讨会开幕

12月28日,第40届中日韩越青年世界语研讨会开幕。本届研讨会由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主办,全国世协青年工作部和枣庄学院共同承办,外文出版社协办,主题为“汇聚青年智慧,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于涛,枣庄学院党委书记曹胜强,国际世界语协会领导成员、亚洲大洋洲世界语委员会荣誉主席徐镇洙,国际世界语协会亚洲大洋洲世界语委员会主席西永笃史,国际青年世界语协会领导成员威尔森·符·裕康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新西兰、印度、巴西、菲律宾、法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加拿大、克罗地亚、马来西亚、塞尔维亚、新加坡、泰国等17个国家的90余人参会。▲于涛致辞。于涛表示,尽管疫情阻碍了经济发展,但世界语者总能满怀团结共识,携手战胜困难。中日韩越世界语研讨会是亚太地区最广为人知的青年世界语活动之一,希望通过本届研讨会,亚洲青年充分表达观点态度,展现进取热情。为亚洲的未来和发展,携手构建拥有共同目标和合作愿望的共同体。▲曹胜强致辞。曹胜强指出,枣庄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开设世界语专业的大学,也是亚洲最大的世界语博物馆所在地。他介绍了该校在丰富世界语文化、传承世界语文明、培养世界语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果,希望与会者充分利用此次学术交流会平台,促进思想碰撞和世界语知识成果的交流,为世界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国际世界语协会领导成员、亚洲大洋洲世界语委员会荣誉主席徐镇洙,国际世界语协会亚洲大洋洲世界语委员会主席西永笃史,国际青年世界语协会代表约书亚·莫斯对研讨会成功走过40周年表示祝贺,希望各国青年世界语协会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做好世界语教育普及与推广,让世界语教育走向公众,让亚洲世界语更加活跃。本届研讨会将举办青年主题论坛、“Z世代的中国故事”摄影大赛、中国故事圆桌会、短片展映、初学者课堂等精彩活动。▲与会嘉宾合影。中日韩越青年世界语研讨会是各国青年以世界语为桥梁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由中、日、韩、越四国的青年世界语者组织轮流举办,每年一届,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世界语活动。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中国外文局亮相2022年文博会

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外文局受邀参展,并首次以中国国际传播集团名义参展,局属相关单位及机关部室参加。中国外文局展台重点围绕“全面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传播助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展出,全面展现外文局的事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活力和融合创新前景,充分展示了外文局近年来以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使命责任,加快推动产业振兴工程,实施“精准传播联合行动”,加强翻译能力和一流智库建设,精心打造“1+3”国际传播品牌体系,持续拓展文化传播新路径的重要成果。展览中的“全面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区,全面展示中国外文局将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端外宣服务、对外出版发行、媒体国际传播、中外人文交流、外宣研究咨询和行业协同协作等业务领域,以最高标准、最高质量、最高水平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对外出版和全球宣介的成果。在展区的醒目位置设置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专区,展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多语种版。该专区还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外文局的贺信、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的回信,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对外宣介活动等。“精准传播助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展区着重展示外文局及旗下机构聚焦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文化强国建设,打造“外国人讲中国故事”全形态国际传播、“国际交流对话平台”、“精准传播联合行动”三大品牌,着力推进国际传播、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助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成果和亮点,推出中国国际云书馆、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中国文化产品跨境电商外贸出口服务平台等多个展示项目。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现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国际青年交流对话会(2022)在京举办

12月20日,以“开放、包容、发展——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的国际青年交流对话会(2022)举行。此次对话会由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部、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余名国际青年就党的二十大与新时代中国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同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国际青年交流对话会与会嘉宾和国际青年。▲陈实致辞。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朋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主体,也是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合作最具活力的创造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青年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有助于消除隔阂和误解,共同推动构建美好和多彩的世界。希望国际青年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更好了解新时代的中国;能够扎根中国大地,成为促进中外友好的青年使者;能够心怀天下、主动作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青春力量。▲董青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部主任董青表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是育英才、学思悟、真开放的高校,一直秉持开放办学的宗旨,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在交流互鉴中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欢迎更多国际青年前来交流,愿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广结世界之友,用团结合作的精神结伴而行,共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刘利致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指出,理解中国,离不开理解中国共产党。此次活动对国际青年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有很大帮助。希望国际学生们能够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社会实践,促进中外沟通交流,以言传德、身体力行,共同承担起青年的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携手在人类共同的家园建设、和平建设、发展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郑寰作嘉宾分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郑寰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少数能够进行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制定的政党。能否准确研判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积极回应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期盼,科学部署长远目标任务,考验着一个政党的理论勇气和执政能力。▲王蕊作嘉宾分享。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王蕊认为,青年党员下基层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使命”,为青年党员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人生历练,也有利于解决基层治理人才缺失问题。青年党员需要在党性引领下“扣好第一颗扣子”,帮助其在见识到中国最深刻最真实的现状后依然热爱、投身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李春迪作嘉宾分享。中联部信息传播局新媒体处干部李春迪分享了由中联部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芒果TV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国道巡航》如何通过影像表达创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他表示,从事对外传播工作的青年应信念坚定、本领过硬、心怀天下、勇于创新,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贡献力量。▲林雅华作嘉宾分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林雅华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是孤立的,只有基于对人类个体和多重文化的尊重才能够打破文明之间的屏障,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的塑造,进而开创丰富多元的文明形态。▲徐豪作嘉宾分享。《中国报道》杂志执行主编徐豪认为,中国媒体人要向世界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要客观真实报道,主动面对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关切;要守正创新,顺应媒体业态的变革趋势,推动内容、渠道、平台、技术、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参与交流提问的部分国际青年。对话会设置了国际青年交流提问环节。与会青年们围绕活动议题,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国际青年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媒体在开展软实力外交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与现场嘉宾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2022)在京举行

12月20日,以“讲好中国共产党奋进新征程的故事”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2022)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信息传播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与传播研究中心承办。▲论坛开幕式环节与会嘉宾。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信息传播局局长胡兆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原第一副主席黄友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作主旨演讲。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主持。来自相关智库、研究机构及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主流媒体记者等百余人线上参会。▲于涛致辞。于涛强调,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传播,要把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准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意义,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了解和认同;要积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展示中国在发展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不懈努力;要从人类发展潮流、世界变化格局、中国发展趋势的角度,全面展示大国大党担当。中国外文局将继续发挥综合传播优势和外文传播特色,与各方合作开展“精准传播联合行动”,做好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传播。▲胡兆明致辞。胡兆明指出,党的形象既需要自我定位,也需要外界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成就得到举世公认,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空前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国际形象塑造和传播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新挑战。他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传播党的国际形象分享了几点看法:一是要把党的治国理政经验作为国际传播的主要内容,二是要把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传播的基本受众,三是要把非传统媒体和非英文媒介作为发力的重点方向,四是要把外国政党作为国际传播的主要抓手。▲刘靖北致辞。刘靖北表示,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加强和创新国际形象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接下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为讲好中国共产党奋进新征程的故事作出更大贡献。▲陈实主持论坛开幕式。▲韩庆祥作主旨演讲。韩庆祥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实践历程中,我们党从“自主性成长”,经“内涵式成长”,到“世界性成长”,再到“理论性成长”,这一连串的创造性推进拓展,就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成功创造和建构起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更为广阔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维度把握现代化发展进程,总体上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这就促使我国在现代化问题上从过去的“话语依赖”走向新时代的“话语自主”,掌握了实现现代化方面的话语权,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性成长”。▲黄友义作主旨演讲。黄友义就“如何用融通中外的语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话题作了分享。他强调,面向国际受众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必须站在国际视角,做国际人、讲国际话;要关注外国受众的诉求与关切,让传播的内容更具针对性;要做好话语体系的转换,在翻译时要尽量传达文字背后的文化元素,翻译的过程就是话语体系转换的过程。同时要注重打造一支“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敢于奉献”的翻译队伍,这对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至关重要。▲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作主旨演讲。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以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为背景,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中所面临的挑战。例如,中国无论是促增长谋发展还是在国内外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都体现了中国发展内在价值的“关怀原则”,但是西方很难相信中国能做到西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们自认为拥有更优越、更公平和人性化的政治制度。中国及其领导人应该学习如何以更共情共鸣的方式展示自己,从而使其和平发展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秦宣作主旨演讲。秦宣分享了如何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的思考。他从为什么要强调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对外讲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故事、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三大方面入手,强调要全面、真实、立体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要注意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结合起来,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积累的鲜活素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还需要发现和培养会讲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人才。▲《国道巡航》纪录片海报。论坛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国道巡航》纪录片全球首发仪式。本片由中联部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芒果TV联合出品,节目从市场、乡村、城市、社会、民族五个方面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叙事脉络,通过一段段生动鲜活的基层故事、一个个可知可感的真实细节、一组组真实客观的数据,多角度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本次论坛设有四个平行专题论坛,来自相关高校、智库、研究单位和媒体的近70位嘉宾,就“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多维度构建”“对外话语创新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中的影像表达”“Z世代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题论坛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与传播研究中心、党性教育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承办。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双语 | 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重要语汇摘编

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依托中国翻译协会重大翻译任务审评工作机制,围绕致辞中的重要表述,形成汉英对照摘编,供业界参考使用。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不论是战胜新冠疫情,还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Humanity
2022年12月17日
其他

“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媒体智库责任”研讨会举行

12月15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网、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媒体智库责任”线上研讨会举行。▲与会嘉宾。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传媒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中国前驻阿盟全权代表、中东事务特使吴思科出席并致辞。50多位来自中国、埃及、沙特、卡塔尔、阿联酋、摩洛哥、黎巴嫩的媒体和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果、媒体智库如何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开展深入研讨。▲高岸明致辞。高岸明表示,上周刚刚在沙特利雅得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是中阿关系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愿景和未来规划相互契合,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不断提速升级。在中阿关系发展步入全新历史阶段的当下,我们彼此都应秉持更高的历史站位与更宽广的全球视野,进一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规划出更为精准、高效、务实的媒体智库交流与合作路径,搭建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平台,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推动媒体智库间的互访、对话,不断提升交流频次、规模和层级,加强共同话题研讨交流、共同对外发声,通过媒体智库的紧密合作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艾哈迈德·赛义德指出,中阿友谊和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双方历史关系一直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阿双方有必要进一步延续友谊、增进合作。中国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榜样,同时中国也需要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智库和媒体将对中阿双方未来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巩固中阿互信,推动动荡的世界从单极舞台向多极化过渡,从而开创团结而不是分裂的未来。结合多年外交经历,吴思科指出,媒体交流是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人民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方式,是助力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面对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中阿媒体应坚守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团结互助的友好情谊,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理解与支持,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团结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在主题研讨环节,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沙特《麦地那报》总编辑谢里夫·甘迪勒,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埃及新闻总署前副署长艾哈迈德·萨拉姆,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国际要闻编辑室主编焦翔,卡塔尔哈马德大学出版社社长、阿拉伯出版商协会秘书长巴沙尔·什巴鲁,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阿联酋阿莱因新闻网总编辑艾哈迈德·阿莱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摩洛哥哈桑一世大学政治学教授福阿德·加兹尔,今日中国杂志社中东分社执行社长侯赛因·伊斯梅尔,黎巴嫩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塔玛拉·比鲁等专家学者,就研讨会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过去这些年,中阿关系在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信息赤字。两国媒体智库应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自觉承担起促进中阿沟通交流的使命与责任,以媒体智库力量深入推进中阿“民心相通”,促进战略互信、友好合作。同时应共同加大对外发声,打破美西方对中阿合作的歪曲抹黑、摆脱对西方研究的路径依赖、二元叙事模式,向世界介绍中阿合作的真实情况,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中东声音,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形象和利益,为中阿友好交往、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媒体智库之间要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互访、对话活动,搭建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平台,通过凝聚和发挥媒体与智库的力量,推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主任呼宝民在闭幕致辞中就研讨会达成的共识进行了总结,并希望中阿媒体智库,以首届中阿峰会达成的重大成果为契机,以本次研讨会为新起点,携手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动中阿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中阿民情相知、民意相通、民心相悦,为建设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为开创中阿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中阿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中阿媒体与智库的力量。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杜占元出席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12月15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总裁理查德·哈斯,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出席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10余个国家的30余位全球知名智库负责人和资深研究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中美竞争与合作、重启后疫情时代的人文交流、亚太地区发展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合作、国际变局中的中欧智库交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杜占元发表主旨演讲。杜占元指出,面对人类的时代课题,需要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需要在团结或是分裂、合作或是对抗、包容或是排他的不同选项间作出抉择。智库要承担更大责任,更好推动创新。一要坚持胸怀天下,彰显智库价值感召力。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自觉摒弃丛林法则、零和博弈、文明冲突、修昔底德陷阱等狭隘思维。二要瞄准全球问题,提升智库思想引领力。世界需要有利于和平发展的“金点子”,而非争得你死我活的诡伎俩。智库要加强研究,为人类团结起来克服困难、谋求发展指明方向,形成思想引领。三要推动跨国合作,增强智库研究凝聚力。智库应以广阔的全球视野,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条件,广泛吸收来自各方的真知灼见,汇聚起超强的智力,让理性独立思考产生最大的效益。四要面向青年群体,强化智库平台吸引力。智库研究应着眼长远,了解青年需求,吸引青年参与,服务青年发展,鼓励青年将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以更宽广的胸怀、更长远的视角、更科学的态度思考和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杜占元强调,中国外文局要积极推进局内媒体、智库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与其他智库合作交流的网络。当研院要持续推进“当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用好“当代中国与世界知识分享计划”,聚焦青年群体,打造好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加快推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智库建设。▲与会部分嘉宾。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由全球化智库(CCG)发起,今年,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下,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专注全球局势最新动态变化并予以解读,思考全球智库发展的新破局,探寻大变局背景下全球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库方案。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中共二十大后的中国与世界”特别圆桌论坛举行

12月14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欧洲智库机构中欧美全球倡议联合主办的“中共二十大后的中国与世界”特别圆桌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活动邀请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并结合政策细节和详实数据有效回应了与会嘉宾关切。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出席论坛并作开幕致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作闭幕总结。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近40位国际商界精英、企业CEO出席,与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开放、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及安全与国际事务等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论坛嘉宾。高岸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共二十大在中国发展关键时期和国际形势剧变的重要时刻召开,激起全球广泛回响,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方案,为丰富人类现代化路径贡献中国智慧,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共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宣示中国在变局、乱局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主张和坚定决心,为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中国外文局愿继续与各国各界有识之士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分享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为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朱光耀表示,中共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使中国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目标和任务,也将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改善全球治理。二十大报告宣示中国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不仅会继续体现在贸易、投资等传统领域,也意味着中国将大力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发展秩序。应对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合作,他呼吁各方与中国一道维护世界发展秩序,反对破坏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的行为。陈文玲认为,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火车头和稳定器,因为中国始终从全球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共享发展的角度来谋划自己的事。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通过全体人民的努力实现发展繁荣、最终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走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能够获得快速发展。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市场规模、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等方面都享有巨大红利,因此外部遏制、打压、围堵都无法阻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张威认为,中共二十大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新部署和新安排,反映出中国的开放模式正在向制度性开放方向转变,能够创造更加稳定、更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更多主体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二十大后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是主动性更强、系统性更强的开放,拥有更先进、前沿的开放理念、规则和模式,更好统筹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安全。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主持论坛,他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及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报告着眼长期,制定了未来三十年的愿景。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说明,中国正带着清醒的意识在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发展转型。报告还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这体现出中国是以世界眼光在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是在从全世界、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他认为,国际社会应对报告内容本身进行研究与思考,而不应关注毫无根据的恐惧和谣言。于运全在闭幕总结中指出,此次论坛既让我们从理论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鼓舞着中外各界人士通过良性互动来共同参与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将与中欧美全球倡议继续共同致力于搭建有建设性意义、理性务实的讨论平台。与会专家及国际商界人士感谢主办方提供的高端专业对话平台,认为中共二十大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同发展注入力量。此次对话务实坦诚,深化了与会者对中共二十大的世界意义和中国内外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的认识,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治国理政理念和经验的理解,提升了中国将不断以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的信心。与会嘉宾期待对话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更好地发挥增信释疑的作用。本次圆桌论坛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携手中欧美全球倡议共同推出的中欧美智库合作系列论坛之一,旨在通过专家的专业视角,科学、理性、专业地阐释中共二十大释放的政策信号。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双语 |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重要语汇摘编

当地时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正式启动

12月12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支持的“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启动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中山两地同步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锐熙,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等领导与专家参加活动。▲高岸明线上致辞。高岸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讲好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故事,传播好粤港澳深度融合的声音,既是大湾区建设走深走实的切实需要,也是新时期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大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期望聚合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中外创作者团队的优秀全媒体作品,汇聚国内外学界、业界关于中国开放合作发展的智慧与经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区域化表达。▲邓鸿在中山会场致辞。邓鸿表示,过去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广东考察指导,要求广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三年来,围绕粤港澳三地深度融合、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发生了许多真实具体、生动鲜活、有利借鉴的基层故事,值得广大建设者以及全球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实实记载、细细品味、娓娓道来。中国外文局携手各方举办“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既为中外新媒体创作团队和个人提供了一个聚焦大湾区的契机,也为在国际视野下讲述大湾区故事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平台。▲林锐熙在中山会场致辞。林锐熙表示,本届大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中山大湾区C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山也将乘势而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殷殷嘱托,加快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期待通过本届大赛,邀更多的合作伙伴、中外创作者来到中山,感受世界级大湾区的深厚文脉和澎湃活力,挖掘适宜向全球展示的丰富素材,感受一流湾区的广阔前景。▲黄会林线上作主题发言。黄会林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成就,代表了中国的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看中国·中外青年影像计划”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在2022年“看中国·广东行”活动中,中外青年导演拍摄制作了9个精彩短片,为国内外受众了解广东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外文局建设“第三只眼看中国”品牌,引领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我们的国际传播事业融入了更多的国际化视角,也增添了更多的青年力量。▲魏克然线上作主题发言。探索频道副总裁、大赛评审组外籍专家代表Vicram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第18届“北京—东京论坛”发表和平合作宣言

12月7日至8日,第18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东京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行。中日两国相关领域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和平秩序、双边政治与外交、安全、经贸、数字经济、媒体、青年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就本届论坛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分享了思考。当前,世界和平充满变数,亚洲地区同样存在紧张局势,世界经济分化趋势加剧。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我们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认为中日两国应该进一步肩负起责任,为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稳定、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作出贡献。为应对世界和亚洲的历史性困局,过去两天,与会嘉宾经过坦诚对话,达成了以下核心共识:1、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尽最大努力以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2、携手推动国际合作,遏止全球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为此,推动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至关重要。中日双方应重温过去50年间两国签署的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共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为政府外交营造氛围是民间对话的意义所在。基于此,与会嘉宾就以下方面达成一致。我们称之为“和平合作宣言”。一、《联合国宪章》倡导世界各国应携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我们赞同这一理念。应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和平秩序,以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双方对乌克兰局势表示担忧,认为应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避免危机升级扩大。二、此次中日民意调查表明,更多人对周边地区安全局势感到担忧,希望避免冲突,主张和平解决争端。我们重视上述民意,呼吁各相关方避免采取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加剧的行动。为防止意外冲突、避免争端,中日两国应进一步强化海空联络机制,尽早启动探讨安全问题的定期磋商。此外,应在东北亚地区加强多边对话,以构建建设性安全关系。三、中日两国应担负起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促进繁荣发展的责任,这是邦交正常化50年以来两国形成的共识。我们需要付出努力,使两国间政治文件所体现的共识获得两国国民的广泛理解。为此,两国应再次确认共识的现实意义,秉持全球视野,讨论如何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应在政府及民间层面加强对话,并探讨达成新共识的可能性。四、中日两国应共同致力于构建包容普惠、可持续、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世界经济。为此,应坚决维护国际合作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完善以共同的规则为基础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日两国应阻止全球脱钩趋势恶化,防止世界经济陷入四分五裂,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就如何避免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开展对话。五、中日两国对亚洲未来负有重要责任,应为亚洲的和平与发展付出进一步努力,并采取具体行动以加深互信,就共同利益深化合作。两国政府加强政治互信至关重要,应以此前的领导人会谈为契机,实现政府间常态化交流。面对历史性困局,更需要保持并加强民间交流。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两国民众交往,双方应就此加强合作,携手为恢复常态化通航创造条件。中日双方决心在以上共识的基础上,致力于维护世界与亚洲地区和平、促进合作、避免争端。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双方应借此契机共同努力,续写中日合作新篇章。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

12月7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东京同时举行。本届论坛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的思考”为主题,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传媒界等领域的嘉宾,就维护和平秩序、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强化安全保障、明确媒体责任与发展数字经济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深入交流,凝聚共识。▲王毅视频致辞。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50周年,明年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中日双方要以信相交,坚守政治承诺;相互成就,坚持合作共赢;以诚相待,致力和平共处;以心相交,厚植友好根基;坚持原则,维护公道正义,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稳定前行,共同开创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合力打造亚洲发展振兴的新纪元。▲孙业礼作主旨演讲。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指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双方应重温复交初心,把握和平友好正确方向;深化经贸合作,拉紧互利共赢利益纽带;推动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友好民意基础;加强协调合作,促进世界繁荣稳定发展。希望双方媒体和智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传播理性声音,贡献真知灼见,为中日友好凝聚广泛共识。希望深化青少年交流交往,巩固两国友好根基。▲福田康夫作主旨演讲。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提出,日中联合声明与和平友好条约建立了日中关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双方和平友好合作的基础。希望大家重温初心,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的日中关系而努力。希望双方通过扩大和深化交流,促进彼此相互信任与尊重。让日中两国在全球背景下,建立起双方国民坦诚相待、携手共赢的关系。▲林芳正通过视频发表致辞。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5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和政治勇气指引下,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等领域取得了切实发展。当前,两国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也面临着诸多共同课题。日中两国作为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肩负重要责任的大国,需要开展坦诚对话与深化合作。▲杜占元代表论坛中方主办方致辞。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在两国关系迎来新一个50年的重要时刻,本次论坛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为主题,探讨中日两国关系的关键问题及其对全球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和各领域交流,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集聚智慧的平台。希望两国有识之士能够为中日关系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中日两国的美好未来贡献思想智慧、发出友好声音。▲武藤敏郎代表论坛日方主办方致辞。大和综研名誉理事武藤敏郎表示,当今世界存在各种问题,我们应该基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规则,通过国际协调来建立世界和平秩序。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日中双方嘉宾的坦诚对话,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为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安全贡献力量。▲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担任论坛开幕式中方主持。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将举行和平秩序、双边政治与外交、经贸、安全、媒体、数字经济等六个分论坛以及青年、民调两场对话活动。“北京—东京论坛”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次,在北京与东京轮流召开,已是连续第18次举办。论坛目前已是中日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平台之一,在促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与信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发布

2022年11月30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发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对中方调查数据、调查基本情况和主要调查发现进行说明。日本言论NPO负责人工藤泰志、北京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出席发布会。▲北京、东京两地发布会现场。本次调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认知与2021年保持基本稳定,高度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支持中日在地区事务中实现多领域合作,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但是,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和日美同盟持续影响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双边关系的感知。今年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受访者认可5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成果,但认为5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未达到预期,需要多方努力加强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中日合作。1中国受访者对对方国家的认知与去年基本保持稳定,高度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认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经贸成果。调查结果显示,60.1%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对对方国家印象未出现明显变化,认为过去一年中日关系没有明显变化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为48.2%。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重要性存在广泛共识,71.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重要性原因的认知更加多样、全面,对中日在地区和平、经贸合作等方面的依存程度认知更加充分。今年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受访者认可5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成果,但认为5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未达到预期,需要多方努力加强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中日合作。2中国受访者支持中日在地区事务中实现多领域合作,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6.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为实现和平稳定的秩序,中日应该构建更加牢固的新型合作关系”。78.3%的中国受访者支持中日两国在双边及亚洲地区事务上进行合作,认为和平(64.3%)、合作发展(51.0%)和平等(22.8%)是中日最应共同实现的目标和理念。“避免东北亚争端及维护持久和平”“朝鲜半岛无核化”“中日海空危机管理”等是中国受访者对于东亚地区较为集中的关切。在全球性问题中,中国受访者更加关注传染病应对、气候变化和贫富差距等。3中国受访者高度认同经济因素在两国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中日未来经贸合作期望较高,支持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开放秩序和多边经济合作。77.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经济合作对中国未来依然重要,较2021年(75.4%)增加2个百分点。面对全球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受访者支持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也乐于看到中日开展经济合作共同应对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86.7%的中国受访者肯定自由贸易、开放秩序和多边主义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关于两国经济合作的关系,选择“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为75.2%,较2021年(71.6%)增加3.6个百分点。70.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未来中日经贸总额将继续增加或保持现有水平。4历史、领土争端等问题持续影响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的认知,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持续产生负面效应。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85.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大问题。中国受访者中比较集中的两种意见为:“不解决历史问题中日关系就无法发展”(49.7%)和“随着发展会慢慢解决历史问题”(33.1%);近十年来,以钓鱼岛问题为代表的领土争端持续被认为是阻碍两国关系的另一个主要问题。56.0%的中国受访者将领土争端视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问题。近几年中国受访者对美国在东亚局势、中日关系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愈发清晰深刻。过去一年中,中美博弈持续对中日关系产生明显负面效应,认为有负面影响的中国受访者为63.7%。关于应对之道,71.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应将中美博弈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或忽略中美博弈影响,发展中日合作关系。5中国受访者肯定民间交流对改善关系的重要性,认可中国媒体对促进中日关系的建设性作用。68.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双方民间交流对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比例延续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在多种民间交流途径中,中国受访者更期待“学者、研究者间的交流(34.6%)”“媒体间交流(33.9%)”“企业间的人才交流(26.2%)”。中国新闻媒体仍是中国受访者获取有关日本及中日关系信息的首要渠道(85.6%)。其中,电视(59.4%)、手机等移动设备(32.9%)是主要媒体渠道。关于中国媒体对改善中日关系、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的贡献,8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对改善中日关系和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或“有些贡献”。“北京—东京论坛”自2005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十七届,是目前中日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平台之一。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将于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东京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的思考”。来自中日两国的百名专家学者将围绕双边政治与外交、经贸、安全、媒体、数字经济等议题开展讨论,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凝聚共识。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当研院与日本、泰国知名智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9日,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台州举行。论坛期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共同签署“联合研究与智慧分享计划”智库合作备忘录,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日、泰三国智库签署智库合作备忘录。“联合研究与智慧分享计划”是由中方智库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起,各国智库、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平台。根据协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治国理政、全球治理文明互鉴、“一带一路”、气候变化、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重大主题议题,分别与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两家知名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并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双边学术研讨、实地参访调研等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与知识共享,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由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领衔建立,致力于加强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沟通交流,通过务实合作增强战略互信,促进形成东亚命运共同体。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是泰国国家级高端智库,在促进中泰两国智库交流政策沟通,推动“一带一路”项目对接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关键词》等泰文版书籍本土化翻译出版方面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同步举办中、日、西三国线上研讨

11月29日,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中国台州举办。论坛同步设置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分会场,开展线上对话研讨。来自中、日、西三国的政府要员、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围绕“和而不同思想与文明交流互鉴”“互利共赢理念与推进开放合作”“天人合一智慧与推动绿色发展”三个议题展开交流。▲日本分会场。▲西班牙分会场。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论坛”举行

11月30日,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和巴西瓦加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论坛”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论坛并致辞,巴西驻华大使高望,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巴西前外交部长阿洛伊西奥·努内斯,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国际交流部主任罗德里戈·维安那,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巴西GLOBO(《环球报》)资深记者马科斯·乌绍阿,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教授、中巴研究中心主任、《今日中国》葡文版执行主编高文勇参加论坛。▲与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发表观点。本次论坛主题为“共享治国理政新经验,共创友好合作新篇章”,旨在促进中巴两国治国理政研讨及文明交流互鉴,通过两国政界、学界及媒体界人士加强交流对话,共同探讨深化互利合作的举措,为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提供智力支持,开启中巴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征程。▲杜占元致辞。杜占元表示,中巴两国当前都处在关键发展阶段,在国家治理中面对着许多共同的课题,加强治国理政理念和经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共同探讨深化互利合作的举措,可以为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提供智力支持。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理念交流,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二是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三是维护多边主义,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四是增进文明对话,推动中巴民心相通。他指出,近年来,巴西各界非常关注中国在发展中的做法和经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葡文巴西版受到巴西人民的广泛欢迎,中国各界对巴西经济发展情况也日益关注。中巴应进一步拓展更多机制化交流渠道,聚焦贫困治理、环境保护、创新发展等共同关注的领域,相互分享治理理念和实践,为发展中大国开展战略对话和友好合作树立典范。高望表示,巴中两国建交已经48年,两国间的这种友好关系应该不断稳固推进。中国一直也在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这种良好的全球治理方式。巴西需要中国企业的投资,中国的投资大大推动了巴西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的投资有助于巴西实现现代化。目前全球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不平等不平衡现象显著加剧,经济领域出现民族主义、单边主义现象,有些国家奉行零和游戏,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和巴西应该联合起来反对这种情况,在G20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克服对立对抗冲突的现状。邱小琪表示,中国和巴西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和重要新兴经济体,虽然历史、文化、国情不同,但人民心灵相通。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世界里,中巴两国联合自强、深化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始终将巴西视为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愿同巴方密切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各领域合作,就消除贫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加强合作,携手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阿洛伊西奥·努内斯说,巴中之间建立了许多双边机制,付诸了很大的努力拉近双边距离。双方应该在各个层面开展交流合作,利用好各种国际多边机制如G20、金砖机制、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相关交流平台。巴方非常重视开展巴中双边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巴中合作集中在经贸领域,双方可以开发更多领域的合作关系,加强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在中拉多边机制下开展交流合作。于洪君表示,中国与巴西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增长活力和发展潜能、对地区和国际事务拥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也是对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国际政治格局重整、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乃至人类进步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的两大新兴经济体。无论是双方的共同利益,还是时代的发展潮流,都要求中巴两国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持续拓展合作空间,将两国务实合作、互利合作的质量与水平,提高到堪称南南合作楷模的新阶段。罗德里戈·维安那表示,不光是经济领域,在文化、学术交流层面,巴中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很重要,希望继续推动人文交流互访,与中国合作开展涉及安全、科技、贸易、税收、一带一路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打开更多相互了解的窗口和大门。柴瑜表示,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未来的中国与巴西之间会有更多合作机会,两国人民能够获得更多开放带来的发展好处。中巴虽然政治体制不一样,但是都强调独立自主、多样化的探索道路,而且解决发展的难题是双方面临的共同任务,因此双方完全具有更多良好的合作发展空间。中巴应该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平台,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马科斯·乌绍阿表示,他相信未来两国将更好地利用双方之间业已存在的互信基础,更加拉近彼此的距离。他从中共二十大报告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是共同富裕,巴西也面临同样的发展要求,巴西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高文勇表示,巴中两国有许多对于双边共同发展至关重要的机遇,双方可以通过华为等中资企业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城市、5G技术等新基建领域开拓更多合作机会。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一直在推进合作倡议,扩大对话空间,希望有更多研究机构参与到双边关系的发展中来,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文明对话。论坛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主任李雅芳主持。她表示,美洲传播中心将秉持初心使命,融合运用《北京周报》、《今日中国》及多语种社交媒体和论坛平台,加强面向拉美国家特别是巴西的交流与传播,努力增进两国社会相知友好,持续推动中巴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北京—新加坡文化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线举行

11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北京服务贸易协会联合主办的北京—新加坡文化经贸合作交流会举行。主题为“中新文化经贸合作发展的成功实践与未来展望”,来自北京、新加坡两地的政府官员、经贸促进机构及商协会负责人、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在线交流,并以政策宣讲、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台州举行

11月29日,“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举行。本届论坛以“和合文化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同步设置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分会场以及中、日、西三国连线环节。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中华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台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天台县委县政府承办。▲会议现场。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局长吴旭,中华文化学院教务长徐绍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日本前首相、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理事长鸠山由纪夫,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作开幕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主持开幕式。▲杜占元线上致辞。杜占元指出,和合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和”文化与“合”理念,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经磨难生生不息的精神底色,也构筑了当代中国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建设的价值源泉。倡导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和”文化,对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全球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要坚持以和为贵,筑牢共同发展的坚实根基;要坚持和衷共济,以团结合作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要坚持和谐共生,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和而不同,以文明对话助力全球发展进程。▲王纲致辞。王纲表示,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深深融入中华文化的根脉和灵魂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解决自我生存、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深邃思考和通达智慧。台州是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和合底色,儒释道圆融共生了和合精神,悠久的商贸传统催发了和合经济。和合文化是流淌在浙江台州文脉中的重要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亮标识。为了阐释和合文化的丰富价值和独特魅力,我们需要在传承中弘扬和合文化的内涵精义,在实践中打开和合文化的转化通道,在互鉴中彰显和合文化的世界意义。吴旭在书面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文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和合文化崇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主张在包容中共生、在和谐中共存、在合作中共荣,与人类文明交流交融的历史潮流一致,与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时代需求契合,正是当今世界迫切所需的中国智慧。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以和合文化承载文明和谐之道,积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以和合文化传递世界和平之声,全面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和合文化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徐绍刚线上致辞。徐绍刚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蕴含了和合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和合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旺盛生机活力的生动体现。和合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智慧结晶,为回答好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我们应发掘天人合一智慧,推动人类社会有序发展;弘扬协和万邦精神,促进国际社会共同繁荣发展;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实现多元文明,开放包容发展;倡导人心和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李希奎线上致辞。李希奎表示,和合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有的人文标识和价值追求。为建设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我们要坚持以文为美,推动各国在企业、青年、智库、人文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为各国人民互学互鉴、相知相亲搭建更多平台;坚持以和为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多边主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和平安宁、和合共生的和合世界;坚持以合作为本,深化中外地方政府友好城市和组织在多领域的友好往来与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鸠山由纪夫线上致辞。鸠山由纪夫认为,当今世界最不可或缺的哲学就是和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友爱精神,在尊重自我尊严的同时尊重他人,就是真正的和合理念。一些国家常常以体制与价值观不同为由,激化矛盾对立,使得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日趋显著。日中之间必须运用和合理念合作化解分歧,共同守望日中、守护亚洲,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李跃旗致辞。李跃旗指出,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合理念不仅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华,也为弥合文化差异、优化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渊源。台州一直坚持将和合文化浸润在台州的山魂海魄中。站在新的起点上,台州将持续推动和合文化的理论、文化实践和传播的创新,以和合文化促进共同富裕,秉承互利共赢的理念,以和合文化加固连接全球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陆彩荣主持。陆彩荣强调,我们在党的二十大之后举办和合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华文明特别是和合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促进共同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合之路贵在相向而行,需要各国良性互动和共同努力。只有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和平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和平发展的思想也才能像阳光一样洒遍世界每个角落。在大会发言、主旨发言和中、日、西线上议题研讨环节,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西班牙、荷兰、泰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十余个国家的政要人士、国际组织代表、国外驻华使节、国际汉学家,以及有关智库、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约200人参与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和而不同、互利共赢、天人合一是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对于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式世界经济以及世界各国实现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届论坛还同步举办了“全球和合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智库合作签约仪式、《和合文化关键词》中英文版图书首发式、2022年度和合文化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和合文化海外驿站授牌仪式、台州市和合精品旅游线路发布仪式、《向天台》图书发布仪式及和合文化全球论坛理论研讨会,旨在为中华文化特别是和合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汇聚新力量、搭建新平台、推出新成果。“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是以论坛为组织形式的机制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致力于与各国机构和有识之士开展文化交流与智库合作,以和合为主题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共同挖掘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协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2年年会在上海举行

11月26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2年年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抓住机遇,守正创新,实现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跃升”,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翻译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教指委主任委员于涛,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唐继卫,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姜锋,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分别作大会发言。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教指委委员和全国开设翻译专业的院校共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翻译学科和专业学位建设的未来方向。开幕式致辞和大会发言环节分别由姜锋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指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查明建主持。▲杜占元致辞。杜占元指出,党的二十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大任务。翻译工作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开放交融、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在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促进中华文明和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融通、互学互鉴方面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翻译高质量发展,对满足人民对外交往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持续为国家各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传播事业输送核心翻译人才资源的重要环节。围绕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他强调:一要坚持服务大局,在增强国家翻译能力上下功夫;二要坚持需求引领,在建设高端翻译人才队伍上下功夫;三要坚持实践导向,在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四要坚持开放协同,在推动产学结合上下功夫。▲翁铁慧致辞。翁铁慧表示,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长期以来,教指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彰显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高超的专业水平。本次年会的召开是教指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也将会成为我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她强调,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为准绳,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翻译人才。要以加快建设高质量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方向,制订好翻译专业博士的培养标准、学位授予条件和培养质量把控措施,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端翻译人才。▲陈群致辞。陈群指出,自开埠以来,开放多元的上海始终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寻求中外文化会通、期望超越自我,在各个时期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前沿、翻译的重镇。近代上海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和翻译以及翻译出版行业密不可分的历史。他表示,作为影响国际规则和话语权的宣传口岸,上海正在以翻译为媒介,努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大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海愿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我国翻译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推动翻译业界与高校、学界更加紧密交流与合作,加快翻译研究教学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涛致欢迎辞。于涛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第四届教指委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他表示,教指委自成立以来,在我国应用型、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指委要更好助力新时代翻译事业和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务实推进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新跃升。他强调,教指委要主动服务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历史担当,加大翻译人才培育力度;汇聚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翻译人才培养水平;创新教学方式,注重相关专业知识与翻译技能的并重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新技术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的有效融合,实现翻译人才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李岩松致欢迎辞。李岩松表示,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提出以“Interpret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2022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在京开幕

11月25日,2022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为期3天的论坛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旨在聚焦并展示数字科技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实用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乡村转型和南南合作知识交流。▲2022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参会嘉宾。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主办,阿里研究院、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学术支持,中国公共关系网(17PR)/金旗奖组委会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团体、受益农户、媒体的代表线上参会。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2022颁奖仪式举行

11月23日,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科学协会共同主办的“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2022线上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孔铉佑、日本财团理事长尾形武寿发来视频寄语。日本科学协会会长高桥正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董竹娟、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西园寺一晃、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黄星原等嘉宾,大赛合作机构代表及日本青年获奖者约100人进行了线上交流。友好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杜占元致辞。杜占元指出,中日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间的传统友谊坚实而可贵。习近平主席在给“熊猫杯”获奖日本青年中岛大地的复信中指出“两国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两国人民友好的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希望日本青年朋友们能够更多地关注中国,全方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参与到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中来,立足自身实际为中日友好事业贡献更多青春力量。▲孔铉佑发来视频寄语。孔铉佑表示,尽管疫情之下,中日两国青年面对面交流减少,但今年大赛的投稿数量仍然创纪录,这足见中日青年交流愿望迫切、民间友好动力强劲,不会被任何困难阻隔。今年的稿件中不乏佳作,以流畅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诉说着对中国和中日关系的真实感受及认真思考,这是中日友好的最佳注解。希望这样理性、客观的声音在日本被更多人听到。▲尾形武寿发来视频寄语。尾形武寿表示,今年正好是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虽然在两国政治环境、地区局势与国际格局迅速变化的背景下,日中关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干扰,但不管形势如何,包括“熊猫杯”在内的两国民间交流,还是应该在大家的共同协助下,继续推动下去。▲高桥正征致辞。高桥正征表示,日中作为邻国,有着数千年的交流历史。希望今天“熊猫杯”获奖的各位青年,今后能继续活跃在日中交流的舞台上,成为两国沟通的桥梁。▲董竹娟致辞。董竹娟表示,希望两国青年秉持开放、包容、互鉴的理念,怀着坦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信念,面向未来,携手共进,一道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文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熊猫杯”九年征稿超4200份“熊猫杯”日本青年征文大赛创办于2014年,旨在促进中日青少年交流,让日本青少年更加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大赛以“我与中国”为主题,面向16至35周岁的日本青年征集日语作文,并邀请获奖者来华交流访问。九年来,大赛征集稿件累计超4200份,参赛者遍布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邀请来华访问的日本青年已逾百名。“熊猫杯”已经成为了日本青少年认知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与知名品牌。世纪疫情的重重阻碍也没有降低今年日本青年的投稿热情。本届“熊猫杯”大赛受到了日本青年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共收到投稿701份,创造下历史新高。经评委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奖10名、入选奖10名、佳作奖35名和团体奖3名。其中,团体奖第1名由山梨学院高等学校摘得。▲山梨学院高等学校代表根岸深雪发表感想。▲2021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中外对话:深化海洋文明互鉴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研讨会举行

“中外对话”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承办。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第十四届中韩媒体高层对话举办

11月22日,十四届中韩媒体高层对话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以“新起点、新机遇、新发展:共创两国关系美好未来”为主题。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指导,中国外文局、21世纪韩中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承办。中宣部副部长孙业礼、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一次官全炳极、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21世纪韩中交流协会会长金汉圭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作特别演讲。中韩20余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经贸领域专家在活动上进行了深入交流。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孙业礼致辞。孙业礼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两国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准确把握中韩关系的主流和方向,聚焦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讲述两国互信互助、互惠互利好故事,传播理性声音,为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凝聚广泛舆论共识。▲全炳极致辞。全炳极表示,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双方关系在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将更加成熟。希望两国媒体在观察中国、倾听韩国的过程中传递正确信息,增进彼此了解,拉近友好关系。▲杜占元致辞。杜占元在致辞中强调,中韩媒体要挖掘东方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创造民心相通新未来。▲金汉圭致辞。金汉圭表示,2021—2022年是韩中文化交流年,希望两国媒体在此前建立的互信基础上,携手为开创美好未来作出贡献。▲邢海明作特别演讲。邢海明表示,希望两国媒体向中韩民众提供真实、全面、客观的报道,让中韩世代友好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更远,为打造两国更加成熟稳定、健康强韧的关系作出积极贡献。▲郑在浩作特别演讲。郑在浩表示,在相互尊重的同时,中韩两国媒体需要通过密切沟通和积极合作,通过基于事实、准确迅速的报道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中方会场主持开幕式。▲中央日报大记者李夏庆在韩方会场主持开幕式及“媒体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议题环节。▲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主持媒体交流环节。本届对话活动媒体交流环节设置了“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激发两国经贸发展新动能”和“媒体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两个议题。“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激发两国经贸发展新动能”议题环节由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李拯宇主持。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俞子荣,韩国世宗律师事务所代表律师金斗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作主题发言;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经济日报社、韩国日报、中央日报、亚洲经济报社等中韩媒体的嘉宾,结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日前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内容,就发展新兴产业合作,通过两国媒体间良性互动推动地区经贸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赵萍认为,中韩经贸结构高度互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加深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将进一步激发两国贸易潜力。韩国亚洲经济报社社长吴钟锡说,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中韩两国可以在更广阔的新兴产业市场中创造合作机会。“媒体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议题环节由中央日报大记者李夏庆主持。香港亚洲周刊驻首尔特约记者、檀国大学教授金珍镐,光明日报社国际部主任郭林作主题发言;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社、KBS电视台、韩联社、东亚日报等中韩媒体的嘉宾纷纷表示,两国媒体之间应持续增进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利用好两国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作为中韩两国沟通交往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国之间的民心相通。郭林认为,中韩两国媒体加强合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报道对方,了解对方,尽可能地减少信息失真。韩联社编辑总局长曹彩姬说,韩中双方的媒体之间要把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不仅通过传统媒体,更要通过社交媒体,才能有效拉近两国民众之间的距离。▲中方会场。▲韩方会场。在闭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裴广江,中央日报大记者李夏庆分别代表中韩双方作总结发言。中韩媒体高层对话创办于2009年,每年一次轮流在中韩两国举办,旨在鼓励两国主流媒体代表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以此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加强人文交流。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合作与责任”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云论坛举行

11月22日,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主办的“合作与责任”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云论坛在京举行,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就双边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以及两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引领全球治理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全球化智库副主任、经济学家大卫·布莱尔(David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双语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重要语汇摘编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要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Protecting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中国外文局领导视频出席“读懂广州”日本东京推介活动

11月18日,“读懂广州”日本东京推介活动在日本东京鸠山会馆举行。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冯武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等嘉宾应邀出席活动。▲陆彩荣应邀出席“读懂广州”日本东京推介活动并视频致辞。陆彩荣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始终是中日关系的坚实基础。一直以来,中国外文局积极推动中日交流对话,在媒体、智库、出版等领域与日本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将不断开展灵活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消除交流赤字,深化民心相通。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得风气之先,立开放潮头,在我国对外交往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外文局与广州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开启了大湾区国际传播的新篇章。他表示,相信作为“两千年永不关闭的门户”的广州将在中日友好交往中再创辉煌,续写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精彩画卷。
2022年11月19日
其他

双语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重要语汇摘编

end.5.新形势下,我们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因应时代挑战,坚定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开拓发展新局面,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Facing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第三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11月16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举行。▲颁奖仪式北京现场。▲大赛获奖作品揭晓。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东盟副秘书长艾格帕(H.E.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双语 |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重要语汇摘编

-供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中文来源:新华社译文来源:外交部编辑:吴泽权RECOMMEND推荐阅读双语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重要表述及术语参考双语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中国外文局领导出席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典礼暨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高峰论坛

11月12日,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典礼暨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范敬宜之子范讯等嘉宾出席颁奖典礼。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应邀出席颁奖典礼并为新闻教育学子奖获奖者颁奖。▲于涛为新闻教育学子奖获奖者颁奖。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是中国唯一的新闻教育类奖项,由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设立,每年评选一次。该基金由中国外文局和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大众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以及范敬宜先生家属共同发起成立。十年来,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累计评选出19名新闻教育良师,15名新闻教育良友和90名新闻教育学子奖获得者。▲柳斌杰作总结发言。
2022年11月13日
其他

独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重要概念汉英对照(四)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近期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权威著作。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外文出版社,依托中国翻译协会重大翻译任务审评工作机制,围绕该书中重要概念范畴表述的中英文表达,推出双语对照版,供业界及相关人员参考。四、坚持敢于斗争1.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中欧美净零行动平台”对话会举行

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中欧美全球倡议共同主办的“中欧美净零行动平台”第二场高级别对话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此次对话会正值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来自中欧美15个国家的40余位嘉宾围绕“绿色金融”主题展开研讨,为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建言献策。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法国前总理、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国际科学理事会特使伊琳娜·博科娃,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主席吉安·玛丽亚·格罗斯彼得罗作主旨演讲。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2022景德镇“洋景漂”陶瓷艺术作品展暨中外陶瓷艺术家对话会举行

11月9日,由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江西省文联、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互鉴·共融”——2022景德镇“洋景漂”陶瓷艺术作品展暨中外陶瓷艺术家对话会,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寒溪村举行。活动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构筑中外陶瓷交流的文化之桥”为主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董占顺,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吕品昌,伊朗文化参赞瓦法伊,摩洛哥参赞拉希德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丝路百城传”之《景德镇传:瓷器之都》新书首发式举行

11月8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人民政府指导,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和新星出版社主办,景德镇市文联承办的《景德镇传:瓷器之都》新书首发式在景德镇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丝路百城传”丛书编委会常务副主任陆彩荣,中共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蓉,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闫浩,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董臻,中共景德镇市文联党组书记熊小席,景德镇市文联主席谢景玉等出席活动,当地作家学者、图书馆代表等70余人参加活动。▲陆彩荣致辞。陆彩荣在致辞中表示,景德镇的瓷器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座城市因创造而生、因开放而兴,在中西交往史上留下过许多高光时刻。“丝路百城传”丛书是中国外文局及所属新星出版社、外文出版社以图书出版的方式响应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这项伟大事业的文化探索,《景德镇传:瓷器之都》是丛书中最新出版的重要读本,也是丛书中与江西省有关的第一本图书,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重要部署的文化行动,书中讲的是景德镇的故事,更是中国的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林蓉致辞。林蓉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此次出版的《景德镇传:瓷器之都》充分彰显了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独特魅力,书写了景德镇人民的伟大实践和进步要求,这本书既是一本讲述景德镇故事的精品力作,也是一本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读物。▲江华明发言。《景德镇传:瓷器之都》作者、景德镇市作协主席江华明在发言中表示,从“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双语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重要表述及术语参考

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理念与实践,分享中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成果,展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前景。目前,该书英文版已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外文出版社梳理重要表述和相关术语,形成汉英对照,供业界及相关人士参考。一、重要表述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中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为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作出积极贡献。Since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中国外文局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图书亮相进博会,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受外文局委托圆满完成参展任务。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外文局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领袖著作亮相进博会,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外文局成立7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益效能的有益成果。外文局在6个重要场馆设立专题展示区,重点展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多语种系列图书,共32种、5000余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图书分别在“中国这十年”主题馆中国外文局展示区、高峰论坛会场、“喜迎二十大”主题馆、嘉宾休息室、进博文化展示中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党群服务站等多个区域进行展示。此外,外文局展区内,“如何看中国”系列、“辉煌中国”丛书等近千册多语种主题出版物同时亮相本届进博会,受到国内外嘉宾的高度关注。11月5日,进博会开幕当日,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到现场巡看“中国这十年”主题馆中国外文局展示区,详细了解展台布置、展出图书以及读者反馈情况。进博会结束后,进博文化展示中心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长期展示,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进行定期维护更新。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2022年下半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顺利结束

11月5日至6日,2022年下半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顺利举行,并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开考。本次考试设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韩语及葡萄牙语等9个语种。其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只在上半年停考地区举行补考,全国共逾15万考生报名参加。河北、河南、陕西、湖南等14个省市的考区受疫情影响停考。▲内地考试现场。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联通世界·感知北京”北京—东京文化产业交流对接活动在京举行

11月7日,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和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联通世界·感知北京”北京—东京文化产业交流对接活动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发表视频致辞。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原经济商务公使吕克俭,日本动画协会理事长、日本手冢株式会社社长松谷孝征等嘉宾与会,中日相关部门及机构负责人、中日商协会代表、文化产业园区、孵化器、投融资机构代表及中外企业家、媒体代表等约200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北京会场。▲东京会场。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站在中日关系历史新起点上,本次活动以“中日文化贸易的成功实践与未来展望”为主题,立足北京、东京两座城市,旨在进一步深化这对友好城市的产业交流和企业合作,为北京文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便利,使更多北京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同时吸引日本相关企业投资北京,推动中日企业开展务实合作。▲高岸明发表视频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互致贺电时指出,50年来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未来要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这为推进中日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本次活动对助推两国文化贸易发展、深化中日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上,他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立足平台,深化合作对接,增强发展“驱动力”;二是顺应时势,创新交流路径,提升平台“搭载力”;三是着眼未来,增进青年互动,培养合作“后备力”。他表示,中国外文局愿一如既往地同中日各方一道,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亚太传播中心为载体,深入推进中日企业合作、加强文化产业对接,携手同心、行而不辍,不断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伊藤洋平发表视频致辞。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伊藤洋平在视频致辞中介绍了该协会及其举办的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动。他认为,有中国留学经历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关注点正在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现在,中国的偶像、古装剧、动漫、中国圣地巡礼等现代文化元素受到了日本年轻一代的极大关注,今后该协会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满足日本人了解中国的需求。▲吕克俭作主旨演讲。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原经济商务公使吕克俭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中日两国文化贸易领域进一步实现高水平合作共赢,有着积极和重要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日携手抗疫,不仅拓展了合作领域,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经贸、文旅等领域的长期稳定发展。希望今后中日企业界既要巩固传统产业的发展,又要做好创新融合,结合“北京—东京”间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的良好基础,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提升,促进文化贸易发展。相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今后中日双方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领域将加强合作,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助推两国经济成长,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应有贡献。▲松谷孝征作主旨演讲。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作者手冢治虫也被视为现代动漫的先驱,并创办了日本手冢株式会社。该公司社长、日本动画协会理事长松谷孝征在主旨演讲中谈到了手冢治虫与中国的不解之缘。手冢15岁时,《铁扇公主》在日本上映,他看到此作时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制作动画的想法。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手冢便首次访问中国,特意拜会了该片的制作人——“万氏兄弟”的万籁鸣先生。1988年,上海召开第一届国际动画节,身患重病的手冢还是接受了中方邀请,担任大会审查委员的工作。松谷表示,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双方人员往来能早日恢复,不断深化交流。▲李嘉珊发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围绕“中日文化产业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展望”进行了演讲。她认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承载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社会价值往往超过商业价值。中日文化产业往来密切,两国之间的交流整体向好,呈现出产业链趋于融合且产业依存度较高、年轻群体是主要消费群体等特点。今后,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有望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金京浩发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投资总监金京浩介绍了该机构为中日企业提供的相关服务。他表示,从进出口数据来看,中国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十几年来,机构已为几千家中国企业布局日本提供了服务。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双方合作需求非常旺盛。成千上万的日本企业来华开拓市场的同时,也有一部分有实力的中国企业陆续登陆日本市场。我们非常愿意和各界人士一起,帮助中国企业了解日本,扩大与日本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卢海红发言。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是一个国家级的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的创意设计、生产制作、仓储物流、鉴定检测、展示交易等提供全链条服务。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海红介绍称,该基地拥有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国际文化产品展览展示及仓储物流中心、国际文化商品交易服务中心等三大功能规划,在保税展示、保税仓储、保税租赁、保税研发等方面享有政策支持,为推进国内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去,以及国际文化产品与服务引进来发挥着重要平台功能。▲张蕾发言。2020年成立的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区位优势突出,拥有医药健康、先进智造、数字经济等三大产业。示范区副总经理张蕾表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后,中日经贸关系更加紧密,相互促进的要素不断增多。示范区将紧抓这一机遇,聚焦日企诉求,诚挚欢迎广大企业落地示范区,共谋发展,共享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初步成果,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与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还举行了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中日数字文化贸易服务平台”揭牌仪式。本次活动为2022年“联通世界·感知北京”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为主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日本、新加坡、澳门设立境外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举办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交流对接活动。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产业政策宣讲,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文化企业交流对接等。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双语 |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重要语汇摘编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11月4日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依托中国翻译协会重大翻译任务审评工作机制,围绕讲话中的重要表述、特色用语等,形成汉英对照摘编,供业界参考使用。5年前,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Five
2022年11月6日
其他

双语丨《新时代的中国北斗》重要表述及术语参考

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中英文版,介绍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目前,该书英文版已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外文出版社梳理重要表述和相关术语,形成汉英对照,供业界及相关人士参考。一、重要表述1.
2022年11月5日
其他

“全球发展与治理”中国-阿根廷智库对话会举行

11月3日,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阿根廷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全球发展与治理”中国—阿根廷智库对话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高等研究秘书长朱利安·雷邦出席会议并致辞。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中国外文局召开纪念局侨联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

11月4日,中国外文局机关党委、局侨联举办“侨心永向党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思想亚洲智库论坛在新加坡举办

11月2日,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办的思想亚洲智库论坛在新加坡举办。来自中国、新加坡、日本、印度、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各国的30余位智库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的亚洲与世界”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中新两国政府机构、智库高校、商会和协会等组织的150余位嘉宾现场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现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作主旨发言。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出席论坛。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主持开幕式并作闭幕致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王刚毅,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常务董事周兆呈,中国论坛执委韩桦主持分议题讨论。▲于洪君作主旨发言。于洪君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共二十大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对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作出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在国际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新加坡及多国友人支持并参与本次论坛,正体现了围绕中共二十大精神展开研讨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未来中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与亚洲各国人民共同谱写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崭新篇章。▲马凯硕作主旨发言。马凯硕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在日趋多元化的世界中,亚洲国家要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放弃对西方模式的心理依赖。在西方退出全球化时,21世纪需要亚洲国家承担起全球化领导者的责任。亚洲世纪到来之时,亚洲国家应努力构建互信,积极拥抱全球化进程,通过发展实现亚洲的现代化。论坛聚焦“亚洲现代化道路上的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与亚洲区域合作”“亚洲安全与合作”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全球化、现代化、包容性发展是世界潮流;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当下,亚洲风景正好,要更加自信走自己的路,让亚洲时刻更加闪亮。党的二十大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为亚洲发展合作提供新动力新机遇。期待在亚洲时代到来之际,团结亚洲智库共同创造亚洲思想,发出亚洲声音,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为不确定的世界带来信心和动力。专题讨论一:亚洲现代化道路上的挑战▲专家在“亚洲现代化道路上的挑战”专题讨论现场发言。在“亚洲现代化道路上的挑战”专题讨论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前院长杨洁勉指出,亚洲各国要持续开展对话,持续推动现代化,建立更全面更广阔的合作机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世界大变局下亚洲各国应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亚洲共同迈向现代化,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与和平发展的稳定之锚。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如在建的中泰铁路将对泰国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菲律宾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会创始人赫尔曼·劳雷尔认为,菲律宾必须铲除国内西方新殖民主义的最后残余,才能与其他亚洲国家并肩走上菲律宾现代化的道路。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认为,亚洲国家要继续保持对全球化的信心,保持国内政治稳定,适应新时代变化,拥抱高科技人才,共同促进现代化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在发言中提出,亚洲国家应该根据自身国情设计现代化道路。中共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对东南亚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专题讨论二:全球经济复苏与亚洲区域合作▲专家在“全球经济复苏与亚洲区域合作”专题讨论现场发言。在“全球经济复苏与亚洲区域合作”专题讨论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认为,中国引领的区域供应链整合是亚洲的一大优势,可进一步推进货币和资本在本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指出,中共二十大上强调了中国坚持市场经济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向也不会变,这意味着中新合作将会迎来新的更大机遇。期待中新两国在推进亚洲区域合作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自由贸易协定的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进程和对清洁能源的投入,使亚洲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积极影响。建议成立亚洲经济联盟,协调经济自由化,推动地区和平与发展。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叶尔苏丹·然谢托夫表示,世界供应链的中断使中亚深受冲击,乌克兰危机也为全世界敲响警钟。粮食和能源供应的中断,使中亚意识到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建立不受欧洲影响的通道。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分校副校长龚炯认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正朝着亚洲转向,我们的愿景是整个区域的崛起,以及亚洲人民可以和平共存、快乐生活。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认为,亚洲国家应转变合作方式,创造更大的经济圈,更大程度地推动全球化进程,携手努力,消除贫困。专题讨论三:亚洲安全与合作▲专家在“亚洲安全与合作”专题讨论现场发言。在“亚洲安全与合作”专题讨论中,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会长穆沙希德·赛义德祝贺中共二十大顺利召开,并认为这代表了中国的智慧和亚洲的智慧。他表示,我们需要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通过亚洲人的努力形成亚洲的世纪,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张沱生指出,有关国家要共同处理好地区内可能存在的诸多安全热点问题,坚持通过对话而非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印度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奇夫认为,亚洲国家正在牵头塑造新的世界秩序,必须审慎看待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教授韩磊表示,亚洲的稳定对美国至关重要,美国希望保持对中国和亚洲的政策稳定。各国应求同存异,维持地区和平稳定。韩国世宗研究所所长李成贤表示,尽管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亚太地区存在潜在冲突,亚洲国家间仍需建立多边机制、搭建更加广泛的亚洲安全架构,以促进合作共赢。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表示,美国战略中心继续向亚洲转移,中国在亚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应加强对话,积极寻找解决分歧之法。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访问教授苏桑特·辛格认为,亚洲需要更多互动框架和机制,共同关注地区安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议题,建立区域内的相互依赖与互惠性,从而维持亚洲的和平稳定发展。▲于运全主持开幕式并作闭幕致辞。于运全在闭幕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举办,为与会者第一时间分享和解读了大会主要议程,展望中国未来发展,是与会者了解中国治国理政新格局的重要契机。思想亚洲论坛致力于搭建起开放的亚洲智库对话平台,广泛汇聚亚洲智库力量,打造对话交流和知识分享的亚洲智库合作网络,围绕事关亚洲发展稳定的重要议题加强对话,凝聚共识,为亚洲发展进步提供不竭思想动力。▲中外专家会议现场合影。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朝华出版社成立40周年座谈会暨中拉文化出版中心授牌仪式在京举行

11月2日,朝华出版社成立40周年座谈会暨中拉文化出版中心授牌仪式在中国外文局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副局长陆彩荣、刘大为出席座谈会。局机关部室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局属单位相关负责人,朝华出版社全体员工、部分退休职工等参加活动。座谈会开始前,中国外文局领导和与会嘉宾参观了朝华出版社40周年精品图书展。杜占元对朝华出版社的外宣出版、文化出版方向与近年业务成果予以高度肯定,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工作要求。▲中国外文局领导和与会嘉宾参观朝华出版社40周年精品图书展。▲中国外文局领导为中拉文化出版中心授牌。受局务会委托,刘大为在座谈会上讲话。刘大为指出,朝华出版社成立40年来始终坚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实践者,始终坚守中华文化对外出版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国际传播大局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他要求,朝华出版社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出版融合发展,提升“美猴王”等品牌影响力。努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不断推动全局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刘大为讲话。刘大为强调,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协同协作机制是加强国际传播协同协作的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尝试,全局要进一步通力合作、协同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中国—拉美人文交流平台。继续办好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做好“中拉文明互鉴”系列丛书出版,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汪涛发言。朝华出版社社长汪涛表示,朝华出版社未来要坚持出版传统和特色,立足长远完善规划布局。持续策划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不断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能力,以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华文化对外出版和国际传播事业新篇章。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要负责人对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协同协作机制作了说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代表局属单位及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合作共建单位发言。朝华出版社作为中拉文化出版中心协同协作机制的主要承建单位,与局属共建单位以及中拉各高校、智库、学术团体、专家学者紧密合作,策划出版人文交流和研究成果,扩大版权贸易深度广度,促进中拉全面深度合作。座谈会上,社职工代表赵倩、社退休职工代表朱沛林先后发言,回忆了在朝华出版社的工作和成长经历,表示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中国外文局领导、与会嘉宾和朝华出版社全体职工合影留念。
202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