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占元:以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新一轮全球化

中国外文局 中国外文局 2021-10-31





11月20日,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应邀出席会议,并在研讨会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在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国外文局局长  杜占元

(2020年11月21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

非常高兴与各位专家一起就文明对话这个重要议题进行交流。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这一重大危机面前,我们既看到了各国守望相助、团结抗疫的一面,也看到了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上升的一面,但不能据此认为全球化进入了寒冬,恰恰与之相反,共同的挑战让各国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

上个月底,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将“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合作共赢新局面”。几天前,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流传2000多年的中国道家经典《道德经》说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疫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反思“超级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今年以来,国际社会围绕全球化的讨论明显增多,大家普遍期待着内容更加综合、结构更加均衡、发展更加可持续、治理更加有效、利益更多交汇、技术更多创新的新一轮全球化早日到来。

全球化不仅改变了资本和商品等要素的跨国流动,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为频繁地相遇、相识、相知。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文明的交流与对话。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1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给本次会议的贺信中充分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表达了加强国际合作,持续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大家普遍认同“交流互鉴”这个关键词。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地域之别,都应相互学习;没有主次之分,只有特色之异,都应相互借鉴。在疫情之下的新一轮全球化中,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人类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文明交流互鉴。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一步,都深深印刻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有两点基本认识:一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文明冲突的消极作用。比如,停泊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南海1号”宋代古船,记录着800多年前中外交往的盛况。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同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将中国的“四书”传往欧洲,同时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各文明内部的冲突与战争远远多于文明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夸大“文明冲突论”是没有足够根据的。可以说,历史并没有终结,而“文明冲突论”倒是可以终结了。我个人更赞成:文明是融合生长的。

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文明交流互鉴。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在走向新一轮全球化的道路上,人类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等等。这些挑战不应成为世界分化撕裂的边界线,而应该成为各国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携手合作的出发点。任何单边主义或逆全球化的政策都将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实现共同发展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愿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英文中也有“站在别人的鞋里”想问题的提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包容心态认识理解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到相互尊重、合作同赢,这既是文明互鉴的应有之义,也是文明交流的价值所在。

可以说,很少有人否认文明互鉴的巨大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浪潮涌来时,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比,文明互鉴的价值经常受到削弱乃至破坏,特别是在世界面临危机和灾难的时候,文明互鉴的作用总是显得脆弱和无力,反而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单边主义等极端政治大行其道,甚至把文明互鉴都扭曲为政治的工具。这种情况值得每个对人类未来命运关注的有识之士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为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走实。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以各国参与的国际性文化交流项目为抓手,将“全球一家”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共同行动,促进全球民众心灵相通,携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二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走深。深化对不同文明的研究,搭建更加平等、多元、生动、务实的全球交流平台,共建理性包容的社会氛围,在相互了解中加深理解,在相互合作中积累信任,在相互借鉴中共同进步。

三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走细。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各国在做好自身文明宣介展示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其他文明的吸收借鉴。在面向精英群体,包括媒体、智库、学术界等传播文化的同时,更加促进普通民众间特别是面向青年一代的文化交流,使文明交流互鉴成果更好地惠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

最后我再说一句,中国人自1840年以来花了180年时间来了解和学习西方,这也应该是中国取得今天成就的原因之一。而今天需要世界来真正地“读懂中国”,这对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也是很有必要的。

谢谢大家!

- END -


供稿:中国外文局办公室摄影:王宇飞

编辑:袁帆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中国外文局重点图书亮相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杜占元现场视察指导

杜占元: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
杜占元为中国外文局党员干部讲“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第一方阵”专题党课
杜占元:团结合作,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杜占元:分享抗疫经验,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诺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