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译中国丨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历史的必然
▲《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
使用好中译外人员,需要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关心。要让译者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给他们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及时传达上级的指示。译者学好,才能翻好。
需要加大中青年高端翻译的培养力度。长期以来,外语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这当然是打好外语基础不可或缺的措施。然而,时代的变化需要培养更多能够从事中译外的后备人才。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方面适时作出调整。
谈到翻译专业教育,必然涉及翻译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评审和晋升依据的是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而不是翻译实践能力。传统的评价体系影响了教师参与翻译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实践型翻译教师数量的不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一整套有利于高校教师热爱翻译、参与翻译的体系,提高中译外人才的培养能力。只有大学教师的对外翻译实践能力提升了,参与翻译实践的荣誉感增强了,高校才有可能培育出更多的实践型中译外人才。
翻译国家队建设要求译者自身要强,新时代译者应该“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甘于奉献”。译者追求的是中国文化的有效外译,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化的水平。
增强社会对“翻译中国”的认知和支持中译外人才说到底是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世界上有70多亿人口,真正懂中文的外国人则凤毛麟角。目前,中国的观念、中国的文化难以用中文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外语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渠道。首先需要尊重和恰当使用译者。不是所有的译者都喜欢或者擅长从事中译外。如果有中译外的任务,从一开始就应该选择能够胜任中译外的译者,而不是随意找个懂外文的人即可。译者不应该成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语言工具,而是国际传播的主力军。译者习惯于对原文提问题,不是他们偏爱挑刺,而是在话语转换过程中,需要追根问底,明白文字背后的真实含义,再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构建起两种不同文字以及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各方应该帮助译者解答问题,提供他们架设沟通桥梁的工具。其次,建设国家翻译队伍需要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提供保障。中译外难度大于外译中,然而,事实上翻译报酬极为有限。翻译按照字数领取报酬,如果是出版物,还要等图书出版后才能领到报酬,这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年。做翻译时的生活成本低,等几年后领到报酬时,生活物价早已不同。翻译工作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很多翻译反映,仅靠翻译报酬难以体现自身价值。高端翻译看到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的收入,自然难以安心长期从事对外翻译。中译外队伍难以留住人才,大学翻译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中译外岗位就职,这种现象亟待改变。必须承认,中译外是一种特殊专业技能,高端中译外人才属于特殊人才,特殊人才自然需要特殊待遇。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制定对应政策,让翻译感受到从事这个行业的幸福感。新技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翻译产业化,是对人力不足的巨大补充。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翻译更多地用在外译中上。中译外任务中那些中国特色突出、保密性高、表述需要绝对准确的任务,尚无有效的翻译技术给予帮助。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技术,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指望技术。人的因素、人的素质仍然是做好中译外的第一要素。培养和使用好中译外力量是全国的事情,而不是翻译界自己的事情,是关系到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大计。站在国家角度看,中译外强,则软实力强,国际传播能力强。
- END -
编辑:吴泽权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对外翻译与传播座谈会暨“译中国”文库首批图书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天猫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