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批不扫兴的中国父母,诞生在小红书

林秋艺 真故研究室 2024-02-26

撰文 | 林秋艺
编辑 | 龚   正

1月21日,在2024国际雪联莱克斯公开赛上,时隔两年重返坡障赛的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亚军。两年前冬奥会的惊天一跃,她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母亲谷燕的教育和培养也被提到台前。

作为谷爱凌的坚强后盾,谷燕在女儿迷茫时予以指引,气馁时为她打气,永远尊重她的选择。将女儿培养得如此出色,谷燕却对女儿说:“你长大了不用感谢我,你一点也不欠我的。”

新一代的中国父母,也正在从各领域优秀的父母身上学习新的育儿观念。他们把“不扫孩子的兴”当作最大的富养,拒绝“打压式教育”,把双向辜负转变为双向成就;他们反牺牲式、松弛化地育儿,让孩子在正向激励下,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同时也去治愈自己曾经被扫兴的童年。

 

#01

“不扫兴父母”的崛起

去年,社交媒体上曾发起一个热门的话题讨论——“扫兴式父母”有许多年轻人纷纷回忆起了自己那个被父母扫兴的童年,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有网友吐槽:小时候爸妈带着去游乐园玩,正开心的时候被要求回家写一篇游记;高兴地回家分享90分的好成绩,被质问为啥还扣了10分;想吃一次麦当劳,被告诫那炸鸡和汉堡里面都是油。 

好不容易长大了,给父母买新衣服,被说乱花钱;开开心心带父母去吃饭,被说饭馆用的都是地沟油,然后父母出门买了两个馒头;自己跳槽加薪,被说为啥跟老领导不能搞好关系。

父母并非刻意扫兴,这背后是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不过,当社会在变化,这样的理解往往变得不合时宜。“这不准、那不好、你不行”的教育方式,让幼小的心灵变得高压与脆弱同行。

小红书创作者花生共和本花分享了一则“为什么有着最深沉的爱,却扫着最大的兴?”的视频,获得了5000多个赞。

视频中她解释了“扫兴”的根源在于,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导致孩子的当下从未被接纳和欣赏,而是一直被评判

如今,当年“被扫兴”的一代,很多都进了育儿新手村。因为体会过被否定的感受,这一代新手爸妈也有了新的感悟:绝不做扫兴的父母,把自己曾受的委屈复制到下一代,他们更愿意给孩子“被允许的童年”。

图 |  来自小红书报告《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

许多父母开始积极践行心中所设想的新育儿理念,并把经验分享到小红书这样的社区,汇聚了很多的共鸣。

于是,花生共和本花给自己定了条规矩:对孩子的每一个当下都给予最大的尊重,给孩子以足够的安全感。她相信,这样孩子能够到达的彼岸将会超乎任何人想象。

另一位名叫番茄罐头的妈妈,则在小红书分享了“15月龄宝宝玩什么”的帖子。她信奉蒙特梭利的理念:亲子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教育。

她发现自己孩子很会观察、会自己学习做家务的动作,比如用抹布擦桌子。于是她将做家务视为一种教育活动,和孩子一起动手做,而不是替他去做。她发现,自己的孩子逐渐建立起了秩序感、责任感、独立、自信等很多美好品质。

像上述这两位只是新一代父母新育儿方式的个体代表,但他们的分享确实也给广大父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有很多妈妈在他们帖子下方留言、反思或者学习。还有人据此总结出了“不扫兴父母”的特征: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孩子自由探索和试错,直至自我实现。

在小红书上,2023年,“不扫兴父母”话题阅读量在该社区共超过7500万,某种程度也说明,这个概念真的戳到了新一代父母的心坎里去了。


#02

新一代父母的育儿style:反牺牲、松弛感

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父母,常常在日常交流中蹦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生活梗。

有人就说,自从生了娃,才知道中国古话“一个屋檐下、不住三辈人”的真谛。平时和和美美,但一提到育儿就常常容易触礁。

这背后是新一代父母,在育儿上新想法的展现。如果沟通不到位,很容易和老一代产生冲突。在小红书日前发布的《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中,就勾勒了新一代父母在育儿上的许多新尝试。

比如在2023年共吸引了1000多万人围观的,就有“不做牺牲式父母”这个关键词。在传统的育儿观念里,“只要为孩子好,可以牺牲一切”是美德,但在新一代父母看来,这并非一个平衡且可持续的公式。

小红书上就有育儿专家指出,自我牺牲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感动。不但父母的极限付出容易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孩子也很容易因负罪感而感到窒息。

大热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荣梓杉 饰)的母亲离婚后,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但她的付出里有许多愁苦哀怨,缺乏平视孩子的视角,导致在孩子面前成了一个善意的施虐者

那么,新一代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小红书上有父母就分享“不做牺牲式父母”的两大关键。

一是接纳独一无二的娃,无需因别人家的孩子去焦虑;二是接纳并非十全十美的自己,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去做解压,而不是一直隐忍牺牲。

一直活跃在小红书上的papi酱就说过:“父母的幸福感,不是全部都来自子女,而是应该由很多事情组成。比如你养花,自己吃到一盘很好吃的菜等都可以组成你的幸福。

美国作家苏兹·卢拉则在《母亲进化论》中也说:“我发现,当我关怀自己时,我的孩子是受益人。我们自身的转变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可以让他们自由地成为他们自己。

在成为“不做牺牲式父母”之后,育儿生活又会进阶到报告里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也是育儿的另一种更好的状态——“松弛感育儿”因为可以不用为儿女事事冲在前面,这一代父母就有了更多余裕,开始兼顾自我,解绑紧绷感,找到焦虑和放养的平衡。

解放思想,带来的就是各种“花式育儿”的探索。比如小红书上的博主@小吴师傅,就通过“八卦式育儿”来给孩子讲道理。

在她的一则热门视频里,父母坐在桌子两边闲聊,小朋友坐中间,爸爸说,“昨天晚上7个人吃了300块钱。”妈妈则接话:“不对,粥免费,200块钱的捞币抵200块钱,实际是500多。”嗑也唠了,孩子在父母的聊天中,把数学也学了。

另外,这一代父母也更加注重自然美育,会带着孩子去citywalk,把孩子带到户外去过家家,一起和孩子做“限时小野人”。这不但成本低,还让娃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更重要的是在无尽的风光中,学到了课堂上不会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可以看到,育儿只要稍微转换一下思路,就能开创新的天地。育儿未必是时时快乐的,但它一定是幸福的。

图 |  来自小红书报告《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


 

#03

年轻父母,需要育儿“云队友” 

从上面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小红书仿佛已是一个育儿云队友般的角色,成为许多父母交流育儿经验、汇聚众多新式育儿宝典的一个地方。

其实,时下有关育儿的内容,每个平台都有,但为何很多父母会愿意在小红书聚拢,这或许是与小红书具备一些“只有这里才有”的独特感有关。 

对这一代父母而言,他们的育儿理念更加多元、开放、注重精神陪伴。他们体验过传统的育儿方式,并经历了反思,也接受过科学育儿理论的熏陶,如今的他们需要的是真正被实践过的、生活化的新育儿经验,和共同探索、互相鼓励的情绪价值,而这正是他们在小红书上所寻找的。

我们也访谈了周围一些父母,这几个词——普通父母能尽情活跃的社区、生活氛围浓厚、互助陪伴感强,是父母们提到小红书特征时用得最多的。

这种社区的个性,可以说与小红书的天性和基因紧密相关。

首先小红书就是一个UGC氛围浓厚的社区。在这里,普通的父母是社区的主角,而不是拥有几亿粉丝的耀眼明星父母。

这里陪伴众多年轻人成长为新手爸妈。由于用户基数在,同龄孩子的父母很容易交上朋友,从而形成热络的社区氛围。

其次,小红书社区充满着浓浓的生活味,能够让新手父母们既能找到实用信息,也能获得情绪安慰。

比如有一位妈妈分享了这样一条笔记,孩子13个月,特别爱哭,而且非常认生。这让她很着急,而底下的评论区,除了很多建议,也会涌来不少同为父母的用户关心,安慰她不要过分焦虑。过来人的关心和建议,能给没有经验的父母注入一剂强心针。

再次,在洞察到父母的需求之后小红书母婴2023年也基于“互助”、“参与”、“体验”这三个关键词,去策划了一系列运营活动,比如亲子育儿、互帮互助等活动,来对新一代父母提供平台服务。

去年,Citywalk火出圈外,很多年轻人风靡。小红书也联合上海、景德镇等一些地方文旅局,推出Baby City Walk遛娃路线,一路覆盖自然户外、博物馆、科技馆等有益于启发小朋友心智的场所,吸引了很多父母来报名遛娃。

图 |  小红书博主Lisa伽西亚发布的秋日遛娃图鉴


据小红书统计,2023年,小红书上的爸妈们,累计遛娃达260万次,年同比增长300%。

除此之外,小红书母婴也做了不少父母互助的活动,比如在养娃的过程里,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很多母婴用品来不及用完就被闲置,小红书就推出了“妈妈的互送接力棒”话题活动,并组建了官方互送群。让新手父母之间的闲置物品,能够流动起来,给到更需要的父母。

包括这样的活动在内,据小红书官方统计,爸妈们全年共生产了2000多万次评论,这背后是父母在互帮互助之下,在小红书建起了 “情绪加油站”

有父母表示,在小红书晒娃,不怕被人嫌弃也不用怕自己的宝宝颜值被作为流量密码来比对。

2023年底,小红书在父母中间发起“年度九图”的活动,号召父母们用九张图来展现自己与孩子们的这一年。

有的父母呈现的是和孩子一起走过四季、有的父母则呈现的是与孩子们的互动与笑容。大家群聚在小红书里,最在乎的只有一条: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父母也成为一个快乐的父母。

一个人的快乐终究单薄,而大家聚集在一个社区的幸福才是厚重的。

图 |  小红书博主黄安然发布的2023

- END-


如果您有线索或想要讨论更多,

欢迎在后台输入关键词“读者群”,加入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第一批不扫兴的中国父母,诞生在小红书

林秋艺 真故研究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