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乡土书写经典实践案例分享
“故乡是认识世界的起点,更是心灵回归的终点。”为了促进乡村文化研究学者与乡土书写一线工作者的合作对话,推动乡土书写事业的繁荣,2017年8月17-19日在湖南汨罗市举办了“发现故乡·乡土书写”工作坊,并发布了“爱故乡·乡土书写”倡议书。
本次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湖南省汨罗市委宣传部、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具体承办,《天涯》杂志社、《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广东省文化学会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广东金融学院乡村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爱故乡工作站(筹)协办,中国民促会施永青农发基金赞助支持,中共汨罗市委、汨罗市人民政府鼎力相助。
8月18日,工作坊进行到第二天,主题为乡土书写案例分享。上午分享内容主要为乡土文学和村史乡志,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口皓主持,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杨厚均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担任点评人。
(杨厚均点评)
(祝东力点评)
赵伟平是山西平顺县公安局警营作家,地域文化学者,已创作出版十二部有关自己家乡的作品。“人说人间天堂在苏杭,我说天下最美是故乡”,赵伟平深情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并希望为自己的故乡创作出好的作品。他讲到自己的创作体悟,认为热爱是前提,熟悉是基础,剖析是关键,学习是路径,独立是追求。赵伟平对于中国今日乡村保持着信心,他说走出去看到很多其他的乡村,发现咱们中国人骨子里传承下来的文化有很多,不应该那么悲观。对于未来,家乡还有很多素材,比如红旗渠、漳河文明等待着自己去发掘和书写。
(赵伟平分享)
石淑芳是河南灵宝市苏村乡福地村农民作家、小说《山女的世界下着雨》作者。她分享了自己从山女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作家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经历。初中老师的一句表扬激起了她心中当作家的涟漪,没有书看,就去和卖废纸的老人讨要。当然,也是书籍把石淑芳带进了另一个精神世界。即使婚后生活艰难,丈夫不支持,农活又繁重,但她从来没有停止文学梦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石淑芳17年来积累的85本日记经过再创作,就是这本《山女的世界下着雨》,最终通过名家赏识并出版。今日的山女已经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不仅仅是文学写作,她的执着和人生奋斗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石淑芳分享)
媒体人,《崖边报告》作者,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的阎海军老师,他演讲的主题是《我从乡村来——十年乡土书写分享》。2008年,一次回乡所见乡村凋败的场景,使他开始反思自己,作为“挤破头”进城的农民后代,阎海军产生了调查整理农村问题的冲动。从此利用工作间隙深入农村调查,写出《崖边报告》一书,小切口大视角,由一个村庄透视了乡土中国的整体变迁。阎海军提出守住乡土,让农民就地现代化的观点。阎海军认为乡土写作重在“三共”理念:共在、共鸣、共识。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新书《官墙里》。
(阎海军分享)
北京顺义区仁和镇沙井村退休村干部、《沙井村纪事》作者史庆芬从自己的经历讲起,从小没有父亲,自立自强。嫁到婆家之后,在沙井村干了39年半的村干部。沙井村作为学术名村,自民国以来就有很多中外学者来调查。后来史庆芬就想为什么不自己去写呢,于是开始默默地搜集资料,写出了《沙井村的变迁》和《沙井村纪事》。在城市化的浪潮下,2000年前后,村子开始搬迁上楼,她把全村的街道、人家、建筑等做了录像,以期给子孙留下记忆,给历史留下资料。写村史的体会:执著和不断学习很重要;要按照年代的顺序;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写真人真事,用表格的形式等。
(史庆芬分享)
江西崇义县上堡中学退休教师、《上堡乡志》主编李宗汉老师分享了自己写作乡志的心路历程。为了守住上堡客家乡土文化的根,20多年行走乡间,笔耕不辍,凭一人之力,数十年考据,写出总计40余万字的《上堡乡志》。这部乡志原名叫作《上堡五百年》,记录了明朝正德年间500年以来上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为世人打开了解上堡及其璀璨客家农耕文明的一扇窗。2010年6月,他参与保护传承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春牛》、《告圣》两项被列为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整理、推荐的“上堡梯田传说”在中央电视台“客家足迹行”中播放,向全世界推介上堡的梯田美景。如今,李宗汉依然不知疲倦地收集资料、创作关于故乡王阳明的故事、盘瓠祭的戏文等。
(李宗汉分享)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教授、闽台社区营造中心主任陈茂祥分享的主题是:台湾的村史写作心得。自己大学读书时读到了很多乡村建设的书籍,深受感召。1999年台湾的九二一大地震则是一个契机,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靠自己才能保”,“ 社区活动必须社区居民自己参与方能生根。”这是他总结出了的社区发展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陈茂祥写出了台中县石冈乡全乡各村村志共10册。最后也分享了自己社区营造(乡村建设)的经验。
(陈茂祥分享)
18日下午,工作坊从乡土教材和乡土影像方面进行了分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慧瑜担任主持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狄金华、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教研室主任刘忱做点评人。
(狄金华)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副总干事王小平首先介绍了十二年的乡土教材项目都做了些什么,其中包括八种乡土教材、三种教学指导手册、四次夏令营等。乡土教材的功能是唤起学生看见家乡,建立认识家乡的自觉,进而掌握认识家乡的方法,因而乡土教材的特点一定是:1、必须是完整结构的家乡文化;2、家乡不是一些技能的集合,是生活,是智慧;3、有特定适用对象,语言和内容都要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4、是文化展示,也是教育的路径。至于谁来写,如何写,如何表达地域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等,王小平都分享了自己独特的编写理念。乡土教材的写作是一个发现自己的历程,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历程,是关于一个有根的人如何去表达自己。
(王小平分享)
四川省阿坝州教育局马尔康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康宁卓玛分享的是《书写乡土 心回故乡》。她从自己的经历讲起,虽出生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由于在城里上大学,离外面的知识更近,对自己的家乡反而不了解。通过编写乡土教材才了解到嘉绒的原本意思。阅读书籍,是在书本中寻找我们的根;睁开双眼,是在生活中寻找我们的根。通过小洛让的生活构建了教材主题,认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她认为乡土教材是全方位表现一个区域的乡土文化精神,是爱的教育,有根的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宁卓玛分享)
湖北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员,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叶经房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当过砖瓦匠、教师,文化站长,现在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一生未远离家乡—— 东巩镇,因此对故乡很熟悉,这是一个书写的基础。第二个,在文化站工作,整理了很多民间文艺资料,将东巩高跷申请了中国民间高跷文艺之乡。原来靠吃资源饭,发现山寨很有意思,便转变思路,靠旅游来增加收入。一步步地,使地方鸳鸯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鸳鸯之乡”的称号。另外发掘麻城河古村落,由此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为了保存乡村原貌,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他又号召成立了乡镇书画家协会、民间文艺协会、鸳鸯保护协会,以及刺绣、柳编、麦秆拼画等兴趣小组。叶经房的经验是创造性地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充分保证我们的乡村记忆有鲜活的力量,让故乡更美,才能留得住人。
(叶经房分享)
江西青原色创新实验室首席故事官,非虚构写作平台及社区口述史工作坊发起人李艺泓探讨的是摄影与乡土写作的更多可能性,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他认为“青原色”眼中的摄影是一种艺术表达和内在的自觉,把照相机交给中学生,可以让他们去表达自己,和文字的叙述结合起来,就会发现一个反思。同时,摄影还可成为一种记录的手段,做农耕文化记录、手艺记录;可以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探讨问题的方式,一种教育的手段,一种促进社区参与的工具,建构社区文化认同的可能性等等。重要的是看重摄影本身的功能性,就可以参与到社会变革之中。
(李艺泓分享)
上海大学的信世杰代表他的老师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国内“自然笔记”最早的倡导者之一芮东莉发言,介绍了秀英奶奶《胡麻的天空》和芮东莉的《自然笔记》。虽然秀英奶奶只上过一年半的小学,画笔稚嫩拙朴,但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动,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她通过自然笔记把自己的静默说了出来,而不是由他人代言。信世杰也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乡土书写的几个方面,谁来写,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等,很有启发意义。
(信世杰分享)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文化部青联委员、外联局翻译处处长,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发起人蒋好书女士,她演讲的题目是《国际视野下的乡村写作》。蒋好书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乡村写作:谁在写?因何而写?为谁而写?写什么?怎么写?叙事是能动性的过程,可以是多元化的。因此人人都可以写乡村,但是要有一个更高的动机。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我国有过诗词歌赋传统、史传传统、戏曲小说传统等,如今也有一种重新实现对物的描述的文学,即博物类书写,这有助于增进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蒋好书从独特的角度归纳了五种乡土书写类型,包括在乡的、离乡的、梦乡的、返乡的和入乡的乡土文学等,并一一举例佐证。又从梳理西方文学史和艺术史来反衬我们的乡土书写传统,认为如今大多数写作者的状态应该是在半城半乡的状态下写作;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更好的反思、更好的再出发。最后她介绍了自己发起成立的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
(蒋好书分享)
晚上的夜话—我的生命故事分享会,在大家的掌声和笑声中开始。韩少功老师接过黄灯老师的话筒,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经历,风趣幽默而又质朴深刻。他讲自己当过知青,坐过机关,最后来到八景这片美丽的山水田园。在知识圈之外,可以减少应酬,避开负面的的信息和事务,把生命从无聊中解放出来。在农村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动物和植物,古老的传统遗产还在现实生活中鲜活存在着。这种田园生活有利当然也有弊,就是看病和小孩儿上学不方便。年轻人其实应该更多地走出去看世界。
(韩少功分享)
60后的祝东力老师接着分享,他说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有一种晴耕雨读的理想,这是一种饱满的生命状态。接着讲到50后一代少年时期成长的社会环境,造就了韩少功他们这一代人的革命和政治意识。接着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和底层人民接触,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因此生命体验也是多样的。这绝无仅有的双重经历其实给了一代人宝贵的财富。
70后的黄灯老师接过话题,认为50年代人的身上有一种骨气,不轻易妥协,这是后来人所缺乏的。但作为80后和90后的代表,刘明龙和李园春表示年轻人有自己的迷茫,但也有自己的自信和力量,相信未来会更好,自己也会像前辈那样成为“有故事的人”。
(祝东力分享)
之后,大家分组相互交流,增进了知识也建立了友谊。工作坊的第二天顺利结束。
(北渔/文编,王超/摄影)
推荐阅读
爱故乡
爱故乡工作坊
【爱故乡 • 乡土博物馆工作坊】“爱故乡·乡土博物馆”工作坊在陕西旬阳开幕啦!
【爱故乡 • 乡土博物馆工作坊】民间宝库:乡土博物馆的经验荟萃
推荐阅读
爱故乡
爱故乡工作坊
【爱故乡 • 乡土博物馆工作坊】“爱故乡·乡土博物馆”工作坊在陕西旬阳开幕啦!
【爱故乡 • 乡土博物馆工作坊】民间宝库:乡土博物馆的经验荟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