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逐梦——当代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青年返乡交流会在山西永济成功举办!

人才计划学员 爱故乡行动 2024-01-13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蒲韩新青年公社


前言


在山西农业大学召开“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之际,由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和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当代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青年返乡交流会”于2019年9月4-7日在山西永济市蒲韩联合社举办。来自全国各地50余名推动和参与青年返乡议题的伙伴直面这个剧烈变化的世界,共同探讨乡村振兴和我们切身的关系,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挑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把各自的生活和乡村的未来结合起来,在城乡之间发掘乡村和青年新的生命力,探寻乡村的文化价值自信。会议通过不同青年返乡案例的深度分享与研讨,让大家共同探求青年在乡村安身立命的路径与方法,让推动返乡议题的组织平台之间深度碰撞与交流,进而让大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乡村生存方式的价值与意义。



目录

见面会

开幕式

主题演讲

参访联合社

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青年返乡探索

以生态农业为着力点的青年返乡探索

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年返乡探索

议题讨论

后记



见面会


2019年9月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推动返乡议题的组织平台和返乡青年陆续到达蒲韩乡村,晚上首先进行了见面会,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通过游戏、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开幕式


开幕式上,首先是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邢国明致辞,邢校长首先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又提及新时代呼唤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肯定了山西农业大学优秀校友梁少雄团队在蒲韩乡村的实践探索;又从山西农业大学的创办说起其发展历史及重点推动项目。最后邢校长用极诚恳的语气谈他自己的感受,从山西农业大学的发展出发,引深到发展一定要结合当地政府战略部署,谆谆教导我们以一颗开放的心来发展有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农业,望我们登高望远,走的更稳更远。



中国农业大学何慧丽老师以一句“国家的命运与在座的各位个体及家庭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结束致辞。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称“梁中心”)执委何志雄老师简述了梁中心及人才计划落地蒲韩乡村的轨迹,并给予年轻人鼓励,希望返乡实践可以百花齐放。



社区伙伴项目统筹薛启婵老师最后致辞,向我们简单介绍了PCD,而后又讲到返乡,返乡过程不只是个体的实践,也是与时代背景、现实土壤、支持体系共创的过程。




主题演讲


【何慧丽: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何以在乡村安身立命】


何老师以运城和我们人本身为例,从文化传承开始讲起,同时也提醒我们,除了关注文化传承外,也要关注科技、国家大事、城市化、市场等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个时代,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有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根基,又面临生态破坏、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和挑战。何老师通过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变化告诫大家要去理解中国的乡村振兴,要用中国哲学观来看,用辩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看。同时,我们要以谦卑的心态,把自己融入到这个主流社会中。


何老师进而给大家分享了她带着博士生做研究后总结的三种类型的返乡群体及各个群体的特征:(一)产业发展型的返乡青年群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返乡创业类型);(二)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型的青年群体(从自我或家庭出发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返乡创业类型);(三)城乡协同理念践行型的青年群体(成熟理论指导下探索城乡协同发展的返乡创业类型)。



最后,何老师在总结时提到,分类是为了找到大家的共同点(共同性),从事出发找共同点,从问题出发找共同点,以帮助大家协同发展。何老师也提到,大家也可以将返乡青年群体有更多样化的分类,我们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理解和从事我们所做的事情。



参访蒲韩联合社


在参访过程中大家实地观摩了蒲韩联合社、红娘手工艺、青年农场、儿童学堂、青年公社等组织的发展情况,并分组与蒲韩联合社在地青年进行了深度交流互动,有针对性且深入的请教和探讨了与合作社发展相关的问题。




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青年返乡探索


【杨云标:安徽南塘兴农合作社案例分享】


南塘兴农合作社最早因农民上访维权把人气聚集了起来,后来经过不断反思调整,紧跟环境政策变化,经过民主治村到经济兴村,慢慢发展到现在打造南塘文化生活圈,打造文化南塘、生态乡村。


杨云标老师主要从合作社的公共空间、春夏秋冬的各项文化活动介绍了南塘兴农合作社当前的发展情况。


合作社的南塘民府、人间戏台、公益行宫、艺术家部落等公共空间为村民及市民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才足以承载南塘每年办的“春,南塘大地民谣音乐节”(包含南塘英雄榜、南塘诗会、教育论坛、文创市集、纪录片放映、农夫市集、妈妈的味道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夏,南塘好声音”、“秋,南塘丰年庆”、“冬,南塘舞林大会”(舞林大会、村晚、广场舞队等)。南塘也会通过敬老文化节、老人祝寿会、平民追悼会等弘扬尊老敬老精神。



南塘在公共空间的基础上,通过社区中心、艺术中心、教育中心、生态中心等开展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促进乡村的内生力量,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跟外界资源保持联系互动,以打造“文化有根,产业有链,治理有主”的南塘。


最后,杨老师通过对乡建五行(金-政府,木-文化,水-资源,火-合作社等组织,土-村庄、乡亲)的阐述给大家以启示,乡村不只是单方面的搞生产,更要把人、土地、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融合起来发展,既要保持初心,也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以不断接触新的资源,更要融合当下社会形势不断创新发展。


【龚剑华:以南塘兴农合作社为载体的个体成长历程】


南塘兴农合作社的工作人员龚剑华给大家分享了他在南塘工作期间的成长历程,他在南塘主要负责社区图书馆的运营,也会参与一些其他工作,他通过带领小朋友开展阅读课,慢慢培养小朋友好的阅读习惯,也跟小朋友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在学校建图书角、做社区图书馆等工作在大家看来都觉得是好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相应的困难,慢慢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觉得现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会经常叩问自己:为什么要留在这里?



在第三年时他离开了南塘,回到广东,找了份工作,但待了两个月后又回到了南塘(2018年),在大城市觉得心里空虚,不踏实,没有在乡村踏实。对南塘想念,觉得是另一个家,当时对乡村的执念,对所做事情的执念慢慢没有了,现在不会再问自己为什么留在这里,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在南塘,不只是工作,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他也提到,有很多同事是女性,大多都已经结婚,有十多位年轻妈妈,虽然这个工作工资不是很高,但是离家近,合作社的工作也会更多样轻松有趣些,大家在这个大团队中都有很大的成长。


【梁少雄:蒲韩新青年公社案例分享】


蒲韩新青年公社的负责人梁少雄给大家分享了他们一群外来青年人以蒲韩联合社为载体的返乡探索。梁老师介绍了自己于2015年带着人才计划项目进入蒲韩乡村,到后来因意识改变而开始尝试超越项目本身的探索和返乡尝试,到慢慢开始有了长远预期,在2016年通过建发酵床猪舍、改造老房子等为后续工作开展打基础,进而在2017年3月开始尝试社会企业的探索,以蒲韩乡村为平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在记录与分享中陪伴小农户逐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在地生态产业的发展,试验中国乡村建设参与式保障体系(RRPGS),同时也开始探索可持续生存体系,带领团队一同进行儿童教育和中医养生的学习。



梁老师也结合他们对当下食安和环境问题(显性)、教育和医疗问题(隐性)、可持续生存体系等的思考,给大家分享了其团队定位的思考和认识:1、一个核心:与土地与村民建立连接才有创造的载体与后劲;2、三个无意义:单纯的公益项目/单一的创业行为/单独的乡村生活;3、三条腿:社会企业/社会公益/可持续生存体系。梁老师也分享了他们对未来的构想:探索以乡村为载体的可持续生存体系,构建县域范围内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


【李园春:此心安处是吾乡——以合作社为载体返乡青年案例】


蒲韩新青年公社的工作人员李园春从家乡的巨变开始讲起,进而分享了她的成长历程,她源于对从小乡村生活美好的记忆,以及少年时期模糊的学业如若有成应反馈家乡的责任感,选择了农业大学,选择了与农相关的专业,并加入了学校的涉农类社团。为了更好的回归家乡,进行深入的、有价值的学习,她又于2015年参加了人才计划,在一年的学习里对乡村有了重新的认识,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结业后,她继续留在了蒲韩新青年公社,以团队的形式探索对乡村发展的丰富想象。在工作中自力更生,越来越能找到感觉。但在陪伴合作社小农户进行土壤改良的过程中也会思考为什么做这样的工作?为了与本地进行更深入的连接;为了其生计问题。当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与农民打交道的能力不足,对农民的认识有很大欠缺;对农产品,对农业的认识不足;做销售的零基础等。


在工作中有困难,也有挑战,但只要认真参与其中,我们便是最大的受益者。她也分享了她参与工作后自己的一些变化:自己可以更敏感的、更加细腻去感受自然、感受人;自己作为一个“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越发能得到完整的成长,且未来可期。



以生态农业为着力点的青年返乡探索


【郝冠辉:返乡青年从事生态农业的思考】


广州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的郝冠辉分享了沃土所进行的探索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也分享了其对目前有机市场的一些思考。今天的大企业(如百果园)也在积极探索有机技术体系,希望以此来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大企业(如百果园)也在逐渐走向生态化,生态和常规的边界逐渐被打破。



有机农产品市场今后还需要进行流通体系重构、加工体系重构、信任体系重构。



流通体系的重构:目前销售平台在不断洗牌和萎缩,像沃土的销售额增长率也在逐年降低。大资本也在不断瓜分市场,整个纯有机市场逐渐饱和,增长速度放缓。流通体系的重构需要重构物流供应链体系、销售体系、市场推广体系。小流通量带来的是高成本、重建非主流的销售平台、消费者的教育都是重建流通体系的困难所在。



加工体系的重构:由于初级农产品市场基本饱和,需要走向加工产品,而加工体系又涉及无添加产品的开发、产品设计、品牌设计和加工生产等环节。因为加工品的门槛比较高,产品设计是短板,代工厂又很难解决,所以加工体系的重构也是有许多困难。


信任体系:不论是目前的认证、CSA还是PGS都是有不小的成本,有机农产品的信任体系的重建也很困难。


他也在思考如何建立一个产品设计、品牌设计的机构,如何能有助于今后有机农业的发展。他观察到大多数返乡的年轻人真正参与到生产过程的十分之一左右,这可能也是现在的年轻人与上一辈相比的不足之处。他也分享了他观察到的青年返乡所面临的挑战:一产干不动;二产不愿意上规模;三产干不了;半农半X ,找不到X。


最后,他分享给大家一句话:一个优秀的CSA体系是可以让平凡的人也能够在其中生存下来。我们还需努力!


【刘明春:绿我农场】


西安绿我农场的刘明春给大家介绍了“绿我农场”的发展过程,2015年开公司的他有一次接触到活力农耕后被其深深吸引,于是承包了二十亩地开始尝试活力农耕。采用种植绿肥,打碎还田的方式恢复土壤,又由于目前的农业机械耕作对于土壤有很大的破坏,所以想要进行保护性耕作。跑遍了全国各大农机销售点都没有找到保护性耕作的深松犁,只能从国外进口,但是一台机器需要三十多万,最后他决定自己制作一台深松犁。从开始的第一代两刀深松犁到后来第四代的五刀深松犁,他的深松犁的一些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外的技术水平,最终他没有独自占有技术专利,把深松犁的技术专利捐给了澳洲活力农耕中国协会。



目前他主要种植小麦,采用宽行种植有利于机械操作;采用活力农耕的种植方式不需要进行堆肥,节省大量劳动力;实现了深翻、松土、播种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一百亩的土地两个人二、三天就可以种完。后来又由于生产饼干,找不到合适的代工厂,最后只能自己建设了一条生产线,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绿我农场目前已经进入正常轨道。


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机械体系、生产体系、加工体系、流通体系都是服务于常规农业的,当不论是沃土还是绿我农场想要探索有机农业的时候,都面临缺乏相应的支持体系的问题。有机农业需要探索不同于现有农业发展方式的新的体系,所以他们最终选择去探索新的技术体系,而这个只是开始,整个有机农业的发展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何磊:自然生活的探索与分享】


来自成都野草生态社区发展中心的何磊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他的生态之路,既有对自然对生态社区的思考与探索,又有对青年从事乡村生态社区建设的支持引导经验。何老师2004年发起创办“野草”,最开始关注环境议题,在后来的生命历程中逐渐关注自身生命的成长,并从阳台种菜开始到近郊土地实践自然农耕,探索与分享自然生活方式。



何老师还讲述了他对在乡村创业青年的支持与引导理念,他认为青年人自己的主动性很重要,给青年提出具体的发展规划与技术指引前,首先要让其明白是自己的需求,积极探索自己的生命成长需求,而不是被动的执行任务。我们每一位都是参与者,通过我们自己的改变,是可以为地球带来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宋滔:返乡成长历程分享】


天台山成香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宋滔是一个扎根乡村、摸索中奋力前行的活力青年,他给大家分享了他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中的奋斗历程。高中毕业后就踌躇满志回家搞规模化养兔产业,不料在一年之内因一场兔瘟的爆发损失惨重,欠债十多万元。



一番挣扎后,在何磊老师的协助下重整旗鼓,在乡村这片资源丰富的沃土上,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发掘传统竹子工艺,动员手工艺人动手做竹筐、竹亭等,将传统竹艺发展成创新产业。经历此番蜕变成长,宋滔希望带动更多乡亲们共同富裕,尝试成立合作社,做生态种养殖,组织城里人到乡村进行亲自然的体验活动。现在的宋滔正活力满满地做各种尝试,尊重乡村生态环境,挖掘各种潜在的丰富资源,积极与城市互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年返乡探索


【陈正艳:青年、社工与乡村】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陈正艳给大家分享了其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乡村守望者计划,机构从2005年开始,从最初的社工实习基地,逐渐向扎根社区方向发展,与社区同行,营造包容、尊重、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共创美好社区。


乡村其实有很多的力量,但是他们组织不起来,年轻人找不到落脚点,跟公益连接,整合乡村的内生力量,让公益人才进入乡村之后变成一种可能,机构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机构在区域优化公共服务、扶贫发展(合作社)、社区组织自我优化公共服务、社区组织(妇女文艺队)、社区活动(妇女、儿童、老人)、社区为三留守人群提供支持或个案救助、社区走访(资源调查盘点挖掘)等方面开展了众多工作,逐渐和社区的人产生深入连接,以人带动人,进而激活乡村。



陈老师重点分享了机构如何通过乡村守望者计划为乡村培养、输送人才与资源。云南省自己独有的少数民族有22个,也启发他们要做本地少数民族的人才培养,他们期待每个民族有自己的社工,只有当地人才有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他们边做边积累经验。现在已有8个少数民族的社工,都是本村/本镇/本县的,机构也在推动他们成立地方组织机构,大家有困难一起面对。要融合本地人、本民族、母语、本地文化、做一个和当地人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农民,可遇不可求。乡村守望者就是一个种子,这个种子要想回到乡村生根发芽,需要承担起来,克服很多困难,在困难中成长,在成长中创造出更多东西。


陈老师还提到,我们通常是带着理想进入乡村的,但其实是要先改变自己,你不改变自己你什么也做不了。开展乡村工作既有很多机遇也有很多挑战,我们要能够在困难和挑战中寻找机遇,寻求改变,创造生机。


【周润仙:返乡青年助力灾后重建】


鲁甸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周润仙给大家分享了她返乡后的成长历程和她自己的成长变化。她之前学的是幼师,17年之前都在幼儿园工作,教小朋友。17年辞职回到家准备休整一段时间,遭到家里的反对和压力,后遇上“顺心”招聘,就进入了社工领域,做社会工作一直到现在。



他们通过走访陪伴、帐篷区活动、组织妇女活动、协力造屋、资源链接、灾后重建等工作,分别从老人、儿童、妇女入手进行社区服务,也通过组建文艺队、村民共同参与讨论社区事宜、选村民代表外出学习、挖水窖、建公房、修广场等方式进行社区发展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跟村民建立了很好的互动连接,激发了村民的自主参与性。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成长了很多,从原来的内向变得更自信了,敢主动和别人交流了,也越来越理解家人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苛刻,家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极力反对自己在家工作了。


【张传辉:青春作伴好还乡】


黔桂乡村深度游村寨联盟的张传辉首先分享了其工作历程,从其工作历程中看工作团队多年来的探索:2010年从广东务工返乡后,他和村寨小伙伴们组建了“龙额侗寨公益团队”;2010年至2012年,面向龙额镇的村寨和学校开展公益助学的活动;2013年至2015年,又通过“收集历史影像”、“纪录片拍摄”、“民间故事收集”的方式,创建了“龙额乡村影像资料库”;2015年开始,他们组织村寨妇女和返乡青年,尝试运用村寨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深度游,筹建以水稻老品种保育和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为主的生态农场;2018年组织贵州和广西的侗族、苗族、瑶族、壮族共18个村寨成立“黔桂乡村深度游村寨联盟”,他被大家推选为第一任联盟“盟主”。



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付出,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不仅获得了传统知识,获得了对村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获得了来自村寨和传统的力量。另外,通过记录和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让村寨和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相信也能影响到村寨的更多青年人,让大家对家乡和返乡有更多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乡村深度游的尝试,让村寨更多人有机会与外界平等的交流互动。传统知识转化成经济效益的同时,相信也能提升村民对传统知识的价值认同,从而激发村民去传承发展。


在更多时候,他们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支持村寨自组织成长,推动村寨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乡村的发展,需要村民自身的内生动力,不论外界给予多大帮助,发生改变的根本性力量还是村民本身。


【吴凤英:小零食,大有可为】


贵州美德侗寨云上团队的吴凤英通过分享他们的“妈妈味道”传统零食店的发展历程让大家看到了在乡村开展工作的另一种可能。


2015年,作为返乡创业的一个尝试,她创建了可以容纳40人食宿的云上民宿。这个民宿通过组织乡村旅游让村民提高收入,同时也积极提高村民的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开发农产品手工艺品的能力。2019年春天,她和团队姐妹带村民寻找“春天的味道”,姐妹们决定开个传统零食体验店。4月9日,“妈妈味道”传统零食店开张了。开店的初衷是通过对食物的反思,想让村寨的孩子们吃上健康的食物,孩子们的父母离家打工挣钱,本来是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结果孩子们花钱去买垃圾食品,本末倒置。她们将健康和环保的理念融入各种细节,整个空间的营造,从硬件到软饰,全是5位妈妈自己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店里的全部食材来自当地,而且都会标记来源。



店里的常规活动,20个矿泉水瓶可以抵1元钱;外卖全部用陶瓷碗打包,孩子们可以借碗带回家,用完再还回来;4张桌子每张都配一个平板电脑,可以点播她们自己拍摄的原创食材视频;每个周末带孩子们做主题活动,比如孩子回家跟长辈收集当地民间故事,周末来做分享记录,户外认识植物和食材等。


通过这些实践,对家乡的认识不光是外面看得见的东西,更是从内在深入了解家乡独特文化。现在她们通过村寨深度游,挖掘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创造村民与客人的平等,相互尊重的互动,这不是消费和服务的关系,更像走亲探友式的真诚互动。以前觉得家乡没什么,现在觉得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有故事,都值得去记录,而且自己作为这个地方的人感到无比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议题讨论


9月7日下午,此次“当代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青年返乡交流会”进入最后的议题讨论和总结环节,既是对前3天各个案例的总结交流,也是一次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该环节将返乡支持平台分为一组讨论“平台支持返乡青年的着力点”和“平台之间的互助协力”两个议题,返乡青年组讨论回到“自身如何发展扎根的条件”和“怎么发展在地互助团队”两个议题,由人才计划学员负责记录整理。



返乡青年们认为增加的、稳定的收入;在地的产品、生活、文化;做与团队能力匹配的事情;带动周围的人等是自身发展扎根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小组引申到如何深深的扎根乡村这一问题,广泛的认同、自身的需求、生活方式、信念、原则和定力是关键。依靠团队建设、能力培养、个人特长,特别是在文艺学习或互动中能产生超越利益的连接,形成良好稳固的信任互助关系有助于在地互助团队的发展。



非常有趣的是平台组没有一开始就展开对支持返乡青年着力点的讨论,而是回归到对平台组自身的需求与定位的反思和讨论,因为平台组的成员不仅是个体,还是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一员,如果只抱着“做事”,为返乡青年提供资金支持的态度和目的,就会非常狭隘,也会失去自我和生活,会非常疲倦和心累且不可持续,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广阔长远的目光去构建一种“生活”,而不仅局限于产业、销售、能力等这些组成部分。这种生活能很好的涵盖着力点与平台如何协力两个议题,也包含了返乡青年的内在需求和如何扎根乡村、团结互助的问题,也是对此次交流会一个非常好的总结。



这种生活包含着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需要。这种生活从个人、团队、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的需要和目的出发,是可以统一的,而内涵却是多元的、生态的,因为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经济状况、文化生活、发展历程等都是有同有异的,个人的内在禀赋、成长经历、喜好诉求、现有条件都是多样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一种内涵具有多样性的“路”或者“生活”,这种生活其实就是回归生态与自然,路漫漫其修虽远,但我们这群有志青年也可以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探索与构建。



后记


作为个体生命在面对“大时代”背景下宏观社会的剧烈变化,回归生活,探寻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即是走出宏观社会反思后悲观压抑情绪的一种选择,也是使自己成为直接受益者的构建过程。特别是逆向奔跑的返乡青年,只有放宽视野,跳出眼下的生计阻碍,将乡村当作安身立命之地,才能超越以金钱和消费为导向的现代生活保障体系,持久的生活于乡村,感知到人与宇宙之间的关联,回应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文|人才计划十五期学员

编|夏涛


推荐阅读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2018爱故乡人物”优秀案例名单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春逐梦——当代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青年返乡交流会在山西永济成功举办!

人才计划学员 爱故乡行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