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秀:未来的工农业综合文化
邹德秀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农业文化研究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文写于20世纪90年代,充满真知灼见。
作者回顾了十五世纪后资本主义扩张下欧洲工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及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对农村的影响。根据对工业文化所存在弊端的分析,作者认为,工业文化最终将由工农业综合文化取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二十年来出现的“反城市化”的新趋势即是明证。最后,作者从社会结构变革的角度展望了中国的前景,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认为:“中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工业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未来工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在高一级阶段上的统一这一战略转变创造条件。中国是有希望的,不仅在当前,而且在未来。……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工农业综合文化。”
20多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仍然让我们读来亲切自然,为我们开展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指出了可能的方向。
本文为作者专著《中国农业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的第十章。2013年由小毛驴市民农园团队录入编辑。
人类文化的发展使采猎文化不可免的转变为农业文化,农业文化不可免的转变为工业文化。农业文化发生于一万年前,进入农业社会是在四千年前,而工业文化的到来,是近几百年的事。工业文化由于自身的矛盾又将被工农业综合文化所代替。
一、欧洲工业文化的发展
欧洲的工业文化发生较早。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的发生相伴随。十五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出现,它是从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的。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十六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十六世纪中期的尼德兰,十七世纪的荷兰、英国,工商业相继繁荣,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由南而北发展起来。
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则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工业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而封建割据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却限制了市场的开辟。工业的发展需要政治上的保护,而在封建制度下,市民阶层却处于物权的地位。工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封建的行会制却十分狭隘而保守。工业的发展需要思想的解放,而封建思想却禁锢着人们头脑。于是工业文化的发展孕育着政治上的革命。第一个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十八世纪发生在法国和美国,后来又发生在德国、俄国和日本等。
十八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最早的部门是纺织业。加速这一进程的技术因素是蒸汽机的运用。
工业文化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农业文化的基础是自然经济、手工劳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工业文化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大机器生产,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文化创造了资本家、企业家,也创造一大批工人阶级。
工业文化改变了城乡关系,农村的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人口、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的兴旺和农村衰退同时进行。
在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是自给性,交换只是附属地位,而工业生产是商品性。工业文化的发展不可免地引起商业的大发展。
工业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思想的解放。近代建立在实验之上的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发展起来,一大批思想家活跃在社会舞台上。
工业文化也推动农村的结构性变化,庄园制变成农业资本家的企业式经营方式,领主和农民变成了农场主和农业工人。
从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必然伴随着痛苦的过程。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很好的说明。英国呢绒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大增,英国资产阶级便把土地集中起来变为牧场养羊。用武力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世代居住的土地上赶走,大片村庄被烧毁,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流浪四方,这叫做“羊吃人”。这个运动长达三百年之久,十七世纪后半期流民有300多万。英国的资产阶级不是慈善家,他们制定法律禁止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却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是如此的不协调。
二、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对农村的影响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革命以后,农村这个长期发展缓慢的社会便挂在工业革命的火车头上飞速向前发展,经历了剧烈地变化。在当时,被卷入激流的人甚至来不及思考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当他们走过来以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既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也为出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而烦恼。我们是正在路上现代化征程人,他们的经验、教训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鉴戒。
发达国家的农业所经历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以机器代替人力:以资本代替土地,以大量的外部物质能量投入代替农业的自然营养循环,以工业文化代替传统的农业文化。这四个代替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变革,创造了高度的生产力。然而这种代替发展到超过了社会和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后,就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1.机器对人力的取代所造成的农村萧条和城市病态
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表现为机器对人力的取代。美国从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这个过程。
农村中机器代替人力的结果,大批失业农民被迫涌入大城市。美国城市人口比重1950年为61.1%,1960年为70%,1970年为73.5%。
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村社区萎缩了。当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形不成活动中心,公共设施无法发挥作用,这个地区便衰落下去。在发达国家里仍然存在着在偏远地区的农民生活在孤独、贫穷中,排斥于现代物质、文化的文明之外,成了这些国家的巨大财富的讽刺。
城市人口的增加,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不断出现,带来了“城市病”,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犯罪率高。损害农村的结果又反过来使城市陷入困境。
2.资本对土地的取代所造成的竞争和垄断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只要有块土地,加上简单的工具就可进行生产。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农业中土地所起的作用已经很小,起主要作用的是资本。只有能支付各种数量很大的费用的人才能进行农业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有较多的资本,才有较大规模的生产,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资本不足的农场逐渐被资本充足的农场所合并,使大量的小农场破产,形成数量较少的、规模较大的农场。在这种竞争和吞并的基础上,农村便产生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新的不平等。
由于资本在农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城市里的资本家就可凭借雄厚的资本来控制农业生产。资本家依靠垄断资本获利,又不承担农业的风险。他们靠垄断市场操纵价格,扩大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价。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城市帝国主义”,“农村殖民地”。尽管国家给农场一定的补贴,但是农业经营者和工业经营者还是存在着差别,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业劳动者中间。
3.高投入取代自然循环所造的高成本和环境污染
传统农业是自然经济,农业的各部分是由食物链联接起来的,靠自身的营养循环进行再生产。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农业逐渐走向靠投入大量的物质、能量来维持扩大再生产。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制造、耕作、加工、运输,都要消耗矿物质能量。甚至达到投入的能量是产出的五倍。高投入的结果是高成本。这些大量的投入物本身又污染了食品和环境。为了提高效率,搞高度的专业化,单一经营,切断了农业内部的联系,产生中间物质积累,这又加重了污染。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城乡分离,大城市的粪便、垃圾无法返回农田,而作为废物冲入河流,既是极大的浪费,又是严重的污染。农业本来是创造能量的,现在却要消耗能量,农业本来是净化环境的,现在却污染了环境,农业本来是生物的生产过程,现在却采用工业的方式。具有发达农业的美国也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农业出现了问题。这个关于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争论,甚至涉及到哲学思想和社会的稳定问题。
4.工业文化对农业文化的取代所造成的人情冷囊
在农业社会里人们生活在家庭里,家族里,村子里,生活在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网里,而且世世代代住在那里,人与人之间被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所联系,互相之间有一种归属感、亲近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只尽义务,不讲报酬。人们虽不富有, 但可得到温饱。
到了工业文化取代农业文化以后,原来关系网被冲散了,出现了社会大分工和社会大竞争,金钱关系代替了伦理关系,人成了分工的奴隶、金钱的奴隶,人与人之间关系显得冷漠。尔虞我诈,投机倒把等一些新的不道德行为也增多了。
这四个代替的进步性和必然性是无疑的。它使农业这个在原地循环的产业,成为开放的高速发展的产业,把大批人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人类的重新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变更。然而这种代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扭曲了,而走到了极端,走向反面。其后果不仅影响了农村而且影响了城市,影响了整个社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农村问题更为严重。在亚洲、非洲、南美洲,都有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和十分贫穷的乡村,两者成为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不发达的两个侧面,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由于农村的贫穷和就业困难,迫使农民正在挤向不能再挤的大城市里去,使问题更加复杂。
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工农剪刀差等也没有很好解决。国家虽然作了强制性的规定,其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旧社会的遗毒不可能马上消除;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又助长了城市的膨胀。
三、由工业文化走向工农业综合文化
农业文化正在被工业文化所代替,而工业文化的发展本身也露出它的不合理性,它像农业文化一样,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但最终将被更合理的新文化形态所代替,这就是未来的工农业综合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要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①在《反杜林论》里,恩格斯又说:“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乡村的分离的条件”。②三大差别的消灭,则意味着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差别的消失,工农业综合文化的形成。
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工业后社会”理论,其论证资本主义永恒性方面是错误的,而其对未来社会的分析还有可取之处。例如由地方自治代替集权制;以生态上的合理代替对生态的破坏;以灵活的分散的小批量生产代替大批量生产;以城乡的合理布局代替城乡分离;以人的全面发展代替严格的分工;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代替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冷漠等,这些既有工业文化的特点,也有农业文化的特点。
根据对工业文化所存在弊端的分析,未来的文化,可能是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的新的综合。这种想法虽然有黑格尔的“正、反、合”的三段论之嫌,但如果发展确实是那样的话,也是无法回避的。
关于“新的综合”的思想,本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汤因比和日本的池田大作曾以对话的方式发表过意见。
池田说:“城市中的工业自动化正在发展,可以预料工业劳动人口将会减少。这样大概可以设想,以前由农业转化向工业,由农村集中到城市的人口将发生逆流现象。这就是说,工业人口减少,农业人口重新占据多数,这个推测大概是可以成立的”。“作为今后人类文化的潮流,恐怕不能只单方面地考虑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这一个方向。可以考虑从工业社会向农业社会,或者至少是向工农业并立的社会转化的方向”。
汤因比说:“你说的转换,不仅对农业,对解决现在的城市人口问题也是很理想的。产业革命以后,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所谓发达国家里,大部分人口都被从农村吸收到了城市,这是一个社会灾难。因为在城市的工厂和公司工作,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和谋生的手段,比起农村的农耕和畜牧来,在心理上的满足感更少得多”。
关于向工农业综合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的一体化问题,可以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期的一些变化中看出端倪。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二十年来出现了一种“反城市化”的新趋势。如果说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过程,那么反城市化则是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向农村分散的运动过程。这表现在:
①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慢了下来,甚至开始负增长。 1975年和1950年比,纽约市人口减少41万,芝加哥减少53万,底特律减少52万。大城市的人口开始向非大城市区流动。在美国1 970年到1 973年,非大城市区人口增长4.2%,大城市区人口增长2.9%。
②围绕着大城市,人口向周围的郊区、卫星城区发展。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人口大量下降。1 950年美国在大城市周围的人口为3500多万,到1970年增加到7630万。市郊区人口第一次开始超过了市中心区的人口,其比例为1.19:1。
③一向集中于城市的制造业在过去二十年里,开始向小城镇,向农村迁移。因为农村的地皮廉,水费低,劳动力便宜、社会秩序好。③
④现代化的物质文化开始在农村普及,农村也享受着现代文明和新的生活方式。加之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缩短了社会的空间距离,在分散情况下,同样可以做到行动方便,信息灵通。
⑤对大规模的、高专业化的、高能耗的、工业式的农业,人们也提出了疑问。希望发展一种规模较小的、较综合的、利用分散能源、利用生物技术、生态较为协调、较为稳定、吸收较多劳动力、知识较密集的集约农业。
⑥在观念上对农村有了新的看法。在美国进行民意测验,有一半以上人希望住在小城镇和农村。这是基于对小城镇和农村的一种积极的认识,认为那里没有污染,交通不拥挤,比较安静,接近大自然以及人之间的亲近感。
新趋势使农村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农村的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建立在农村的工厂给农村增加了大量的工业人口。在城郊,一部分人在城市里工作,在农村里住宿,其生活基点在农村,农村建筑业和服务业有一定的发展。还有数量不少的兼业农户,他们既搞农业又搞非农业。1959年统计,美国有30%的农户每年只从事农业劳动100天,其余时间在从事其他行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结合,工业和农业结合。农村已不再是只有农业,而是包括各种行业的综合社会,是对古代农村特点的某些恢复。虽然这种变化是很小的,但是有意义的,对城乡对立、工农对立的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由于人口向农村流动,伴随着与生活供给、公共设施有关的行业发展了,就业机会多了,社会交往、文化娱乐活动活跃起来了,使农村社区有一定的复苏。现在美国政府正在组织新的农村建设计划,企图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在西德,注意发展较多的中小城镇,城乡的差别较小。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格局,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变革的经验和教训中,有几个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①工业化是否必然导致大城市化(都市化)
现代的工业一般是集中在大城市里,那里人口集中、交通方便、文化发达、技术先进、信息灵通,工业设在大城市里有高的经济效益。而且集中以后,有利于各行业的配合和公共服务设施作用的发挥。资本家为了迫逐利润,便拼命往大城市里挤,最后造成了地皮昂贵、能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又成为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从经济、社会、环境来进行综合评价,工业不一定要和大城市相联系,不一定要集中在大城市里,城市并不是工业本身的属性。有相当多的工业可以办在小城镇或农村。特别是与农业有关的工业,尽可以办在农村,既接近原料产地,其副产品又可为农业所利用。如果走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路,在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时,不会涌向大城市,则工业化并不会导致都市化。这一点在现代交通、通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做到的。在交通、信息发达的社会里,由信息来进行协调,就不必要高度集中,而更趋向于分散。
②农村的变革是否必然导致农村的萧条
与上面的问题相联系,如果认为工业化并不必然导致人口的集中化,并不导致大城市化,则农村的变革和发展也不会导致农村的萧条。
农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有无限潜力和无限生命力的部门,它永远不会为工业所代替,它将保持它的基础地位。一方面农业向深度开展,形成知识密集产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员,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必然要剩余大量的劳动力。通过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可以将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员就地消化。这样在农村社区里,保留一定的人口,有农、工、商的全面发展,有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及各种服务行业的配合,则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变革,农村社区将继续保持繁荣的景象。园林式的小城镇以及城市生活、农村环境的农村居民点,是人们安居乐业的良好场所。大城市将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将有利于使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四、结构变革与中国的前景
既然未来的社会有可能是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综合的社会,那么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将来完成由工业社会向工农综合社会的转变中,现在的少数先进工业国家因为结构的调整会经历较多的痛苦,而陷入逆境中,而目前不发达的国家可能比较容易完成这种转变。因而也会发生在转折关头有的先进国家变为落后国家,落后国家变为先进国家。中国在由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过渡中成了落伍者,那么在未来,由工业文化向工业农业综合文化的转变中是否会变为先进者?这从理论上说是可能的。汤因比说:“假设我的推测有说服力,那么中国过去虽然工业落后,但对将来反而是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落后,中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运衰微,受尽屈辱,但也因此避免了极端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所以或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廉价的代价。
与此相反,俄国人和日本人面对西欧各国工业化的强硬挑战,过于迅速、积极、有效地应了战,将来他们会后悔的。换而言之,两国人民都沉浸在工业化的波涛之中奋起应战,从短期来看,这似乎有先见之明。但是现在我们站在新开拓的更长时期的角度来展望,很快就会判断出这是近视性的操之过急的应战方法。”④他还预料,“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的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的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的作用”。 ⑤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久过程来看,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工业文明,在近代跃居世界的前列。中国在农业文明阶段扎扎实实地创造最基础的工作,从近代来说是落后了。从未来的发展——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统一来看也许走了一条捷径。西方社会有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有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不能以某一个阶段的先进与落后来判断历史的长过程。但这决不可以以此为自己的落后作自我安慰,也决不是说中国可以在农业文化阶段踏步不前,而是说中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工业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未来工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在高一级阶段上的统一这一战略转变创造条件。中国是有希望的,不仅在当前,而且在未来。
五、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
中国农村如何变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路我们要不要再走一遍?问题不在于愿望,而在于客观的必然性。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愿望虽好,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面前都成了泡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变革,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我国也不例外,有些是可避免的,我国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在农业中机器代替人力的现象是不可免的,而大批农民涌入大城市的现象是可避免的;资本的作用超过了土地的作用的现象是不可免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而产生的垄断、城市对农村剥削、工农产品剪刀差在我国的条件下是可以避免的;农业中增加物质能量的投入是不可免的,但是那种高投入和工业式的经营方式是应该改进的。我们应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东西,用更好的方式来代替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1.发展中小城镇形成众多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促进农村社区繁荣
我国农村已有大批劳动力转入非农业的行业,目前在农村还有多余的农业劳动力,为了避免农业人口流入大城市,应当重视发展中小城镇,形成众多的、分布合理的经济中心,来吸收余下来的农业人口。目前全国有五万多个集镇,每个集镇达到五千人,就可容纳2.5亿人口。江苏常熟的碧溪镇,五千多人口,吃商品粮的500人,其余为亦工亦农,白天镇上上班、晚上骑自行车回农村住宿。镇上办了六十多个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全国已有不少类似的地方实现了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小城镇也是教育、科学、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机构集中的地方,一般都有中学、科技推广站、文化站、图书室、影剧院、卫生院,是农村的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
利用网格分散布局,避免高集中的布局,是促进城乡结合的基本措施。发展小城镇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促进城乡结合,促进农村繁荣的战略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又可促进农村社区的繁荣。农村社区就是有一个交换中心 (如农村集镇),周围有一定数量的居民点,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要建设好小城镇,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社区的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同时要建设好农村居民点。居民点要有一定的规模,工、农、商综合发展,有基本的服务设施。随着农村变革的发展,目前的自然村在时机成熟后可以适当合并。陕西省礼泉县的烽火村,1974年合并了两个自然村,建成住房50套,并有医疗室、文化室、中小学、幼儿园。90%农户住上了二层楼。农民生活提高以后会对物质、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从目前住宅建设转问农村社区的综合规划,建立繁荣的农村社区。
2.选择与中国资源状况相一致的农业技术体系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是中国的国土上生长发育起来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和一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大自然将迫使人们选择与其提供的资源状况相一致的经济类型和文化类型。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较少,存在着脆弱的生态平衡。中国的农业生产要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中国的农业应有新的能源体系,尽可能根据当地的条件,利用生物能源、再生能源、分散能源,也要使农业本身能制造能量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以降低农业的外部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中国的农业应有新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使农业内部的各部分循环利用,接近于理想的无废物生产,发挥农业有机性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利用城市的粪便、垃圾,既化废为宝,又减少污染,使农业对城市起净化的作用,这样可以使生态较为协调,发挥农业的环境效益。
中国农业既要有专业分化,又要有小型、综合、分散的特点,具有更灵活、更大的适应性。中国的农业还要成为知识密集的产业,用新的技术,开发农业的潜力,进行深度加工,多层次利用,使农业更加集约化。中国的农业有可能吸收较多的劳动力,这表现出农业的社会效益。
3.发展中国特色的工农业综合文化
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规模小而分散,不稳定,技术进步慢,生产效率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落后于工业,形成了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中国近代在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沿海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广大农村十分落后。解放以后,注意了农村的发展,但是工业化过程中剥夺了农业,使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二元经济现象还严重存在。
经济的二元化必然产生文化的二元化,形成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工业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差距。
中国目前开始重视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国家也有条件对农业进行投资,使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实现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的一体化必然带来文化的一体化,形成工农业综合文化。这种新文化不是农业文化的衰退,不是工业文化取代农业文化,而是吸取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优点,形成高一级文化形态。
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现代化道路,而应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在目前的情况下,应更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也顺应了未来的工农业文化综合化的趋势。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工农业综合文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36页。
③见《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第48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④《展望二十一世纪》,第50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⑤《展望二十一世纪》,第294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