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岁末年初候鸟巡护鸳鸯湖

2022118日,“安徽省珍稀越冬水鸟调查项目”正式启动,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一行三人:老王,吴添添、徐蕾,带着社团的重托第一站来到了淮南大通区的“鸳鸯湖”调查,惊喜的发现湖中栖息着最少2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

说到淮南鸳鸯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那可是一段艰辛的历程。

淮南鸳鸯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历程:

﹝发现﹞2014年2月,安徽观鸟会副会长裴志新在安徽省淮南市舜耕山北侧首次发现近百只野生鸳鸯在大通区湿地一片芦苇丛中越冬栖息。

﹝受胁﹞2016年以来,由于大通湿地属于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项目,这里不断被开发利用,导致大部分芦苇荡消失,加之游客增多的干扰,鸳鸯已无法在最初被发现的湿地水域生存。

2017年,淮南多次巡查没有再观测到鸳鸯,让安徽珍鸟会候鸟保育团队悬着的心,一直揪着!

2018年2月27日,裴志新副会长在最初发现鸳鸯约3公里处的一块采煤沉陷区枯杨林湿地里,再次发现有近50余只野生鸳鸯在此栖息,推测极有可能已有多年越冬史。而今这片新发现的鸳鸯越冬湿地也面临着被开发利用的命运,怎样才能把这群鸳鸯留下来并保护好,打造一个淮南鸳鸯湖,急需要有关部门来协调解决问题。

﹝保育﹞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侯银续会长在接到裴志新发现淮南鸳鸯越冬地受胁的报告后,即刻跟安徽省林业厅和淮南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组织安徽商报、新华网安徽频道等媒体对淮南塌陷区越冬鸳鸯进行专题报道:《两座城两个人为留鸟儿操碎心、裴志新:可建保护区留住塌陷区的鸳鸯》;安徽省珍鸟会顾问、安徽大学陈众老师等人也积极与沉陷治理以及规划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引发了政府、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和关心,淮南市相关志愿者也自发结成爱鸟社团组织巡护和保护宣传。

﹝规划﹞2019年11月2日,由淮南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安徽珍鸟会、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淮南市林业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专家组,研讨修改大通塌陷区园林设计方案,在充分征询各领域专家意见基础上,侯银续会长制定了淮南市鸳鸯越冬留居种群保护小区建设方案:(1)将塌陷区园林规划服务对象以市民休闲为中心调整为鸳鸯越冬保护小区;(2)根据前期调查的鸳鸯觅食、栖息和反应距离等习性,划定保护小区的核心区(塌陷枯杨林水域及两侧麻栎林)、缓冲区和实验区;(3)禁止对觅食地麻栎林的砍伐和破坏,禁止市民捡拾,禁止对塌陷区水域的枯树砍伐改修,修改塌陷区周边水域的植被种类和人行道方案,种植200~300米芦苇荡、香蒲丛以屏蔽外侧干扰;(4)核心区周边不建路灯和步道,减少外侧公园夜间灯光污染,在塌陷区边麻栎林外侧修建不锈钢防护网等;(5)越冬季避免施工,主管部门加强对越冬期鸳鸯的巡护管理,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珍鸟会牵头专题研究,为后期保育提供数据支撑。

2019年12月27日,虞磊副会长受社团委托再次出席淮南塌陷区鸳鸯保护小区建设论证会,对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建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要求所有施工工程应避开鸳鸯的越冬期(11月至次年4月)。  

﹝成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深秋鸳鸯如约而至。2020年12月9日,安徽珍鸟会组织会员对淮南越冬鸳鸯栖息状况进行了考察和巡护,水中游戏、枯林静息的鸳鸯群,幽静、自由的生活,让会员们放下心来,也证明了社团制定的保护方案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政策影响﹞2021年9月、12月,侯会长同省委督查室、省爱卫会再赴淮南调研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工作,在与市府有关领导及部门沟通会及培训反馈会上,侯会长将淮南大通塌陷区鸳鸯越冬种群成功保育的案例对与会领导、各部门进行了宣教和介绍,淮南市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对安徽珍鸟会、媒体、淮南爱鸟协会及社会各界,为淮南生态保护建设作出的努力表达敬意和感谢,并表达了建设生态淮南和贯彻加强国家生物多样性护战略的决心。

以下照片实地拍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观鸟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