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续二十七

周伟良 深海蛟龙 2021-02-11

文/周伟良 改编/海风


炎热季节到来,西瓜上市了,今年的西瓜太多了,班里一下子要发几十个,床铺底下都放满 了,还没等这一批吃完(开始几个人吃一个,后来两人一个甚至每人一个地吃,一天 吃几次,可还是吃不完),下一批又来了,忙着 运瓜,搬瓜,不亦乐乎。瓜多就不 稀奇了,楼上二、三、四部门的人也就懒得一个个搬上去了,就从下往上扔,上面的伸出手 来接,大部分接到了,一不小心一个接不着,掉下来摔得粉碎。



瓜多了吃不掉要坏掉,瓜又老是来,弄得大家都紧张了,军士长动员大家:“快吃,快吃! ”我看着汽车又拉来一车西瓜,说:“太多了。真麻烦!我们上两次的存货还有呢!真麻烦, 吃不了了!这个潜艇兵当起来还真满舒服! ”转眼把出海时的苦恼都忘了。


是啊,享受是不错的,可是有多少人对着西瓜只能流流口水呵!(那个年代这样的待遇只有潜艇兵和飞行员能享受到,我们也沾光,水兵常拿些发的罐头西瓜与我们分享)


今年“八一”进行黑板报评比,我们早几天就开始干起来了,虽然我不是墙报委员(石卫刚走后,补上了罗建林),但主要还是由我来负责,我们还是老一套,力求 版面整洁,细致,字体工整,色彩好,像前年一样,通栏标题 是由汤时俊写的,他的一手草 字老实说是有一定的水平的,不吹牛,在支队范围是没有第二个的。标题是我拟的,是“南 昌烽火奠军魂,继往开来有新人。”

.


为伟大的祖贡献青春,这就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两艘登陆舰,载来了三百多名部队院校的新生,他们是 去年从地方高考招收的新生,暑期不放假,到各个部队去参观实习。全国 重点学校之一,录取分数线是比较高的(据说是三百五十分以上),又是部 队院校,政审比较严格,所以这些新生也许会感到很幸运的了,可是我们这些当了几年“兵 ”的人,却替他们可惜:“真是上当了,考地方大学多好!这样的分数线什么学校不能考上? ”我们碰到一个模样特别显得年轻的新生,一问才十五岁(大概是周岁吧,北方人讲 周岁的多),以高考成绩三百七十六分的成绩考了进来。(那时地方大学毕业可以直接招干的,所以部队院校不是第一选择,那时国家发展需要人才)当然,这对于海军事业是有帮助的,用不了多少年,各级干部就会逐渐地由这些高材生所 担任,专业技术水平将大大提高,这对于今后发展和操纵现代化的舰艇是非常有利的。过去 ,我们迟机电长和袁副长他们就是这样的毕业生。


明天,有五十人将来到我们艇上参观,艇上将派五个人专门为他们讲解,我对艇长说,要是 我不值更,我去讲多好,我一定要这样说:“潜艇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缩影,它的设计和 制造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


潜艇牵涉到的学问很多,像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电 子学、光学、热学、化学、数学、电子计算机等等。如果要想深造的话,将是无底的,所碰 到的机器也特别多。有柴油机、电机(兼发动机),空气压缩机,空气调节 器,制冷机,雷达,声纳,各种型号的收发报机,等等,接触面是十分广泛的,要学好,并 掌握它也得下一番苦功。”


我对大伙儿开玩笑说:“这么一说,他们也许会问我:‘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我就说: ‘我是农村大学毕业的。’”


大家“哄”地一声笑了,许远江补充说:“你说‘牛皮大学毕业的,他们听不清楚的话还会 以为是‘牛津大学’呢!”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我又说:如果将来恰巧有人分到我们艇上而我又还在这里的话,他一下 子就会发现,我原来是个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几个名词的牛皮大王!


今天,他们来到码头上,看着潜艇指指点点,比划着,估计着它的长度,三个一群,五个一 伙地议论着,好几个人说:八十多点,一百不到。我想告诉他们:“七十六点六。”但是我 并没有这样做,一来不认识,二来老兵嘛,自然有他的尊严。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