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公庙记

2016-10-19 李西岐 岐山作家

周公庙记

李西岐


出岐山县城凤鸣镇,往西北方向行六、七公里,但见北山半腰处,云烟氤氲,荫着一片绿意,任性地散漫着。我停下脚步瞩目远眺,三面环山,地呈凹形,形似卧蟾,曰凤凰山矣。一片绿茵茵的植被覆盖之下,一座庙园坐北朝南,仿佛簸箕一般敞开着。信步行至山门之外,古柏参天,绿槐蔽日,欣欣然爽朗无尘,此即《诗经》所云古“卷阿”之地也,当为一千三百多年前为纪念西周开国名臣周公旦而建的。


古公亶父率领姬氏一族由豳地转辗迁徙周原之后,其第三子季历儿子姬昌出生时,闻知凤凰山上曾有凤鸣啼于高冈,昭示周人必将图谋王天下耳。此山声名显赫,为后世天下谓之凤凰山之鼻祖焉。

周公庙依山傍水,雕梁画栋,气度不凡,亭台楼阁杂居其间,环境幽深,令人乐而忘返焉。步入山门,见周公汉白玉雕像巍然挺立,庄严肃穆,神情怡然,一派凛凛然君子风范。这位在西周王朝开国之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并且殚精竭虑的大功臣,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周庭栋梁,继而制作《周礼》来规范西周社会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及秩序,从而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受益匪浅的道德理念。在中国人眼里,他几乎就是一个后世推崇的有担当的道德与正义的完美化身,孔子、诸葛亮以及周恩来,似乎都在一味地效法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君子遗风。

周公身处一个群贤毕至、群星闪耀的西周开国时期,他的身边自然也少不了同时代伟大的同僚与知己,如长寿的召公姬奭与太公姜尚,他们似乎也要陪伴其左右的,来揭示那个曾经朝气蓬勃的周王朝的紫气北来。饮水思源。当然,姬族的老祖母姜嫄不能少,那个曾经被多次抛弃且大难不死的弃(后稷)也不能少,他们也要默默地陪伴着自己优秀的子孙们,驻扎在风景优美的凤凰山下,接受着四方八面游人的仰慕与崇敬。

拾级而上,见山崖有诸神洞窟二十余处,时有善男信女三叩九拜。有趣的是,山崖边矮树丛列,千枝万条上缀满红绳或者多彩布条,结的是姹紫嫣红,五彩纷纷,牵挂着千百憧憬,亿万希翼。步入“玄武王”洞,见其玉像光头赤足,袒胸漏乳,足踩龟蛇,持剑威坐。咦!这是甚么意思?西周名臣甚多,大才槃槃,轮不着他来凑热闹么,又怎的端坐如此?堂弟见我愣怔着,他笑道,玉石爷心地善良,有求必应的。你长期伏案写作,眼睛近视,且常腰酸背痛,抚之如何?我登时乐矣,晓得自己爱刨根问底的老毛病又犯了。切,管他三七二十一,且将玉石爷眼窝及浑身上下摸个遍,解除病痛则个。出得洞来,果然觉得双目清爽,健走如飞矣。行至山下,见亭下有一老翁呆坐许久,桌前有布告写之保护古迹捐款修庙云云,遂掏人民币捐之,略表游子寸心而已。


忽闻泉水叮咚,至古泉边,有碑刻“润德泉”字样,俯身但见泉水清莹如镜,味甘如醴。泉围八角栏杆,杆端浮雕藻饰,两佛相望,栩栩如生矣,双猿对视,呼之欲出焉。泉底有石雕龙头,冽冽泉水自龙口喷涌而出,回旋再三,继而潺潺南流,悄然流出庭院矣。

出得山门,有几老妪手持尺余红绳儿,笑眯着直往侄女脖子上挂,喃喃道:“姜娘娘保佑娃考试得一百分哩。”嘿,姜娘娘那会儿有考试么!堂弟一脸正经,问道:“老姨,你家儿孙们一定出息得很嘛!”老妪瘦脸竖坠,咳声连天:“一满都修地球哩。”我等窃笑不已,妪顿觉失言,羞愧语讷。我忽动恻隐之心,递币购两根红绳,老妪笑而转去,众皆大欢喜。


再回首,凤凰山依然是青山氤氲,紫气缭绕,仿佛凤鸣高岗,瑞彩吉祥,好一派人间仙境,世外甸园。遂感叹不已:

庙为名臣而建,冈因凤鸣不老。

泉兆国瑞呈祥,山铭圣德永存。

近播《封神榜》,始揭开西岐圣地神秘面纱,令今人窥得西周一斑,似神非神,似史非史;助周伐纣,众英豪生死搏斗演奏出一曲曲历史悲歌;除暴安良,诸神魔翻天覆地书写出一篇篇风流文章。游玩归来,追记这段文字,权为周公庙作广告,一谢天下。


写于1990年9月23日,入编2005年《周公庙诗文精编》一书


李西岐,岐山县雍川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甘肃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安大学文学创作所特聘研究员,《读者》杂志社首批百名签约作家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昆仑》《解放军文艺》《飞天》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出版有《金城关》《大周原》《三月飘雪》等七部著作。 长篇小说《金城关》荣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被誉为“兰州及甘肃文化的百科全书”。 


您的每一份支持  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投稿邮箱 73745099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