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堡子的风

2017-07-03 金隼 岐山作家

南堡子的风

金隼


 

南堡子是岐山县枣林镇罗局村的一个村民小组。

那里有一片树林。

那只是一片普通的杨树林,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决定在那里种一片树,种的是那种最便宜最容易活的杨树。种树的人大概不会想到,几年之后,那里会成为南堡子的地标。林子不大,从东到西也就三四百米,宽约百米,临崖栽种。崖下,是南堡子先人祖居的窑洞。树都挺拔秀美,颀长摇曳,站在树林边,仰望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的树梢,人会顿生壮阔之感,似乎那是通向云霄与神对话的天梯,加上沐浴着从渭河上来的轻风,真有些飘然欲仙。

春天的林子是最有希望的。南堡子的大人小孩感受春天,靠的就是这片林子。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的时分,就是孩子们在林子里找寻春天的日子。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林木在春天来临时,开始苏醒泛活,干枯的枝条吮吸着地下的水分,开始发青变绿,枝条上待发的叶芽鼓成包,憋着一股喷发的劲儿。淘气的男孩子爬上树,摘下枝条折成段,一只手捏着,用另一只手轻轻一拧,树皮和木质部分就轻易地分离,做成笛子,噙在嘴里,从树林吹向田野,从乡村吹到学校,成为南堡子春天的第一声哨响。


 

夏天的林子是最美的。无论天气多么炎热,林下和林子附近,始终伴着习习的凉风。城里的热岛效应让市民苦不堪言的时候,南堡子的树林带给村民们的却是整个夏日的气定神闲。夏天是树林最茂盛的时候,叶子和着凉风,从早到晚沙沙作响。那是一种让人在烦躁的现实世界里内心可以很快归于宁静的音乐,你只要站在那儿,哪里也不想去,只想沐浴着清风,浸淫其中,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静静地呆着,循着树梢的声响,等风,找风,享受风,接受风的洗礼。

秋天的林子最深沉。躲过春的嫩,熬过夏的躁,迎来秋的成熟与稳健。那时的林子充满了力量,树叶厚实,色泽深沉,当年的新枝向上伸展了一大截,离苍天又近了三尺。婆娑的声响不再轻浮与率性,变成一种谋定而后动的交响乐了。那些先知先觉,已经感受到冬的叶子,褪去正茂的风华,淡然地零星飘落,再一次给罗局的人们传递季节更替的消息。秋末冬初的凉意与微寒,被这片林子默默地过滤了,这时从崖下上来的金风,渐露萧瑟端倪,很快褪去夏的余温。

 冬天的林子是响哨。关中平原的风一路奔腾裹挟,从崖下直冲上来,扑进林子,肆无忌惮地撕扯着树梢上的黄叶,扒拉树干上的枝条。整个冬天,那片林子都在与风搏斗,大风蹂躏,小风哨探,那怕艳阳高照暖意融融的正午,从林下走过,都可以听到呼啸之声。晨起与傍晚,那卷过林子的风,被磨得像刀子一样锋利,割在路人的脸上脖子上。

林子初生的时候,我听过,远望过;林子初盛的时候,我总会在早早晚晚跑去那里呆一小会儿,哪怕路过一下。在我离开那片林子的时候,总会在夜里想起那片林子,想起南堡子。


南堡子人曾经居住的窑洞


南堡子以前只是一个贫瘠的小村庄,孤零零地伫立在南塬边上,没有区位、资源优势。一旦下雨,人们就得趟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出门。雨天中午,南堡子很多学生都不回家,在罗局街道吃一份面皮或小吃,还有些家长会穿着胶鞋打着雨伞送饭到学校。许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南堡子,水泥路四通八达,东去扶风、西到杨家塬,南通眉县、北连罗局到岐山,无论刮风下雨,村民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赶集买菜串亲戚,走路骑行自驾游,方便又快捷。

儿时的艰难岁月激发了南堡子一代又一代人们的顽强斗志,如今的后生们更是英才辈出。有在旧宅基地养鸡养兔养羊的,有外出创荡开公司搞房地产经商的,还有扎根乡村立志发展电商的。近年来,堡子有不少人在外做大做强事业后,回馈反哺故乡和乡亲,有自费给村里装路灯的,有请全村人去汤峪旅游洗温泉的,还有打算利用现有的窑洞、自然资源,在南堡子投资搞开发,发展民俗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南堡子的风,早已成为希望之风,正在助力南堡子人扬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那片大帆!


金隼,原名张建贞,岐山县枣林镇人。文学爱好者。  



您的每一次肯定  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投稿邮箱 73745099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