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声明


点击标题下「网络法前哨」可快速关注


前哨按语


世卫组织总干事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召集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于2020年1月30日内瓦时间(欧洲中部时间)13:30至18:35 举行会议,决定中国发生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是本次会议的声明及世卫组织总干事新闻通报会上的发言。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声明


2020年1月30日

世卫组织的声明 

瑞士日内瓦


  世卫组织总干事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召集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于2020年1月30日(星期四)日内瓦时间(欧洲中部时间)13:30至18:35 举行会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其他国家出现的输入病例情况。委员会的作用是向总干事提供咨询意见,由总干事就确定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最后决定。委员会还提供公共卫生咨询意见或酌情提出正式的临时建议。 

  会议简况

  以电话会议方式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委员和顾问开会。

  总干事对委员会表示欢迎,并感谢委员们的支持。他随即将会议交由会议主席Didier Houssin教授主持。

  Houssin教授也对委员会表示欢迎,并请秘书处发言。

  世卫组织合规、风险管理和道德操守司的一名代表向委员会委员们介绍了他们的作用和责任。

  提请委员会委员注意其保密义务和有责任披露可能被视为构成利益冲突的个人、财务或专业关系。与会的每一委员都接受了审核,据认定没有与会议相关的任何利益冲突。自上次会议以来在此方面并无变化。

  主席随后解释了会议议程,并介绍了发言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代表报告了现况和所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全国目前共有7711例确诊病例和12167例疑似病例。在确诊病例中,1370例为重症病例,170人死亡。124人已痊愈出院。

  世卫组织秘书处概述了其他国家情况。目前在18个国家中出现了82例病例。其中,只有7例无中国旅行史。在中国境外,有3个国家出现了人际传播。其中一例为重症病例,没有人死亡。

  在第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就这一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达了不同意见。当时的建议是,此疫情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委员们认为情况紧迫,并建议委员会第二天继续开会。第二天会议得出同样结论。

  鉴于病例数大幅增加以及有更多国家报告了确诊病例,委员会今天举行了第二次会议。

  结论和建议

  对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的领导作用、政治承诺和在透明度方面的决心,以及为调查和控制当前疫情所做的努力,委员会表示欢迎。中国迅速识别了这一病毒,并分享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导致迅速开发了诊断工具,使其他国家能够迅速作出诊断和采取防护措施。

  中国采取了十分有力的措施,例如与世卫组织保持每日联络,并在众多领域采取综合措施防止进一步传播。中国还在其他城市和省份采取了公共卫生措施;正在对病毒的严重性和传播力进行研究;并分享了数据和生物材料。中国还同意与需要其支持的其他国家合作。中国采取的措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益。

  委员会确认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领导作用。

  委员会也承认,仍有许多未知因素。世卫组织已有五个区域在一个月内报告了病例,并且在武汉以外和中国境外发生了人际传播。

  委员会认为,只要各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早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例,追踪接触者,并提倡针对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减少社交接触的措施,仍然有可能阻断病毒传播。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预防和减少感染传播的战略目标和措施也将作出相应调整。委员会同意,本次疫情现已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并建议发布以下临时建议。

  委员会强调,这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本着支持和赞赏中国、中国人民以及在此次疫情的最前线中国所采取的各项行动的精神来看待,并希望中国的透明行动取得成功。委员会认为,全球需要团结一致,协调努力,加强世界其他地区的防范工作,并向可能需要更多支持的地区提供协助。

  对世卫组织的建议

  委员会欢迎世卫组织即将向中国派遣一个多学科技术专家组,其中包括中国专家。该专家组应当审查和支持为调查疫情的动物源、疾病在临床上的整体表现及其严重性、社区和医疗机构中的人际传播程度而开展的工作以及为控制疫情所做的努力。这个专家组将向国际社会提供信息,以帮助了解局势及其影响,并促进分享经验和成功措施。

  委员会希望再次强调研究病毒可能来源的重要性,以排除持续的隐性传播。

  委员会还强调需要加强湖北以外地区的监测,包括病原体的基因组测序,以了解当地是否存在循环传播。 

  世卫组织应继续通过其技术专家网络评估如何能在全球范围最有效地控制这一疫情。

  世卫组织应加强对防范和应对的支持,特别是在脆弱国家和区域。

  应当制定措施,确保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能快速开发和获得潜在的疫苗、诊断工具、抗病毒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

  世卫组织应继续提供一切必要的技术和业务支持,以应对这一疫情,包括与其广泛的伙伴和协作机构网络合作,实施全面的风险沟通战略,并针对这一新型冠状病毒推进相关的研究和科学发展。

  世卫组织应继续探索在无需就《国际卫生条例(2005)》文本重启谈判的情况下,是否可在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非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两种可能性之间建立一个中间警报级别。

  世卫组织应及时透明地审查局势,并更新其基于证据的建议。

  根据现有信息,委员会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

  总干事宣布2019-nCoV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接受了委员会的建议,将其作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下的临时建议发布。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议

  请继续:

  实施全面的风险沟通战略,定期向民众通报疫情变化情况、针对人群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以及为控制疫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加强合理的公共卫生措施,控制当前疫情。

  确保卫生系统具有抵御能力,并保护医务人员。

  加强中国各地的监测和积极发现病例工作。

  与世卫组织和相关伙伴合作开展调查,以了解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和演变情况以及疫情控制措施。

  共享所有人类病例的完整数据。

  加强努力,确定疫情的人畜共患病源,尤其要确定持续传播的潜力,并尽快与世卫组织共享有关信息。

  在尽量减少对国际交通造成干扰的同时,在国际机场和港口进行出境筛查,目的是及早发现有症状的旅客,以便作出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对所有国家的建议

  预计任何国家都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国际输入病例。因此,所有国家都应作好控制疫情的准备,包括主动监测、早期发现、隔离和病例管理、接触者追踪和防止2019-nCoV感染的进一步传播,并与世卫组织共享全部数据。技术建议可从世卫组织网站获取。

  请各国注意,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它们必须与世卫组织共享信息。

  任何在动物中检测到的2019-nCoV(包括有关物种信息、诊断检测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信息)都应作为一种新发疾病报告给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各国应特别重视减少人类感染,防止继发性传播和国际传播,以及通过多部门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增加关于该病毒和该疾病的知识和推进研究工作,为国际对策作出贡献。

  各国必须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向世卫组织通报所采取的任何旅行措施。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三条中的原则,请各国不要采取可能助长侮辱或歧视的行动。

  鉴于这一局势在迅速演变,委员会请总干事就这些事项提供进一步建议,必要时应逐项提出新的建议。

  对国际社会的建议

  由于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而且以往的经验表明,针对类似的冠状病毒,需要为促进定期共享信息和开展研究作出巨大努力。因此,国际社会应遵循《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四十四条规定,继续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以确定这一新型病毒的起源及其在人际传播中的全部潜力,防范可能输入的病例并开展研究以开发必要的治疗方法。

  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支持,使其能够应对这一事件,并促进获得诊断工具、潜在的疫苗和疗法。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采取明显干扰国际交通的额外卫生措施(指拒绝国际旅行者、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等入境或出境或延误入境或出境24小时以上)的缔约国有义务在采取措施后48小时内向世卫组织报告相关公共卫生依据和理由。世卫组织将审查这些理由,并可能要求有关国家重新考虑其措施。世卫组织必须与其他缔约国分享关于所收到的措施和理由的信息。

  总干事将酌情决定在三个月后(或者更早)再次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

  总干事感谢委员会的工作。


世卫组织总干事在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新闻通报会上的发言

2020年1月30日


  本会议室在座的各位,在线的所有人,晚上好。 

  过去几个星期,我们目睹了一种以往不为人知的病原体的出现,这种病原体已升级为前所未有的疫情,人们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回应。 

  我从北京返回后,曾反复讲过,应当庆幸的是,中国政府为遏制疫情采取了非同寻常的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对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如果不是中国政府的努力,以及其在保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方面取得的进展,我们现在会在中国之外看到更多病例——可能还有死亡。 

  中国发现疫情、分离病毒、开展基因组测序并与世卫组织和全世界分享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难以言表。中国对透明度和支持其它国家的承诺也是如此。 

  在许多方面,中国实际上正在为疫情应对确立新的标准。这绝非夸大其词。 

  我还要向成千上万勇敢的卫生专业人员和所有一线救援人员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感谢,他们在春节期间不分昼夜地工作,医治患者,拯救生命,控制疫情。 

  由于他们的努力,迄今为止世界其它地区的病例仍然相对较少。 

  中国之外有18个国家目前发现98例病例,包括德国、日本、越南和美利坚合众国四个国家的八例人际传播病例。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国之外的任何死亡病例,对此我们都应心存感激。虽然相对于中国的病例数,这些数字仍然较小,但我们现在必须共同采取行动,限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中国境外的绝大多数病例,都有武汉旅行史,或者与有此旅行史的人有过接触。 

  我们不知道,如果这种病毒在一个卫生系统薄弱的国家蔓延,将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协助各国防范这种可能性。 

  出于所有这些原因,我宣布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一宣布的主要缘由不在于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在于其它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们最大的担忧是这种病毒有可能扩散到卫生系统薄弱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作好应对准备。 

  我要明确一点:这一宣布不是对中国的不信任投票。相反,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抱有信心。

  如你们所知,几天前我还在中国,在那里我会见了习近平主席。我毫不怀疑中国对保持透明和保护世界人民的承诺。 

  我们希望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受此次疫情影响的人知道,世界与你们同在。我们正努力与各国和国际公共卫生伙伴合作,以尽快控制疫情。 

  目前共有7834例确诊病例,其中中国有7736例,占全球报告病例总数的近99%。170人在此次疫情中丧生,他们都在中国。 

  我们必须记住,这些是人,不是数字。 

  比宣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加重要的是,委员会为防止病毒传播和确保以证据为基础慎重应对疫情而提出的建议。 

  我想总结一下这些涉及七个主要领域的建议。 

  首先,没有理由采取不必要的措施干涉国际旅行和贸易。世卫组织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 

  我们呼吁所有国家执行一致的循证决定。世卫组织随时准备向任何正在考虑应采取哪些措施的国家提供建议。 

  其次,我们必须支持卫生系统薄弱的国家。 

  第三,加快疫苗、治疗方法和诊断工具的开发。 

  第四,抵制谣言和错误信息的传播。 

  第五,审查防范计划,找出差距,评估识别、隔离和护理病人以及防止传播所需的资源。 

  第六,与世卫组织和全世界分享数据、知识和经验。 

  第七,我们战胜此次疫情的唯一途径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我们无人能置身事外,必须一起阻止疫情。 

  此时此刻,需要事实,而非恐惧。 

  此时此刻,需要科学,而非谣言。 

  此时此刻,需要团结,而非污名化。 

  谢谢大家。


相关热点文章

驰援武汉!互联网公司在行动: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纷纷出手

最高人民法院就新型肺炎谣言治理发声  



网络法前哨 网络法前沿的侦察兵


感兴趣可长按关注前哨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