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赏】原野牧夫的诗歌(连载1)(总128期)

雨中思绪集 诗眼睛 2021-10-07

荐赏连载1



老屋


老屋

《老屋》


 ◎原野牧夫

多年来表情一直没变
这个季节常常在我的日子里打盹
身上棉袄是夜里早就准备好
披在肩上。体内
风一直向北

一把把猎刀
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我的痛注定最终还是走向
锋利的刃
去年四月梨花满枝的毒
从这里一点点飘散
檐下的炊烟刚刚返回屋内

一如白云伏在夜的肩上
猎庄站起来
缓缓把一串风铃挂在檐边
让远近飞来的小鸟
树上和鸣
座北朝南。你的院落总是
保持住一种爱情姿势

几时门口搬出一把旧椅
阶台,绿藓。枫叶落地
归家的人不曾记得
梧桐雨纷纷
黄昏路过的马车停在哪里



老屋


诗评:


    这首诗写于2008年10月,是“半个太阳和半个月亮”系列《青梅竹马》里的第140首,这部诗歌总共333首,每首都是二十四行,全诗分四节,首尾两节为5行,中间两节为7行,也就是诗人独创的“二十四行诗”,被诗界称为“牧夫体”。
    诗人1965年8月出生于湘南山区西廊村,那是一个叫高岭的地方,地处平天关半山腰,山脚下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因没有名字被诗人取名为西廊河,因为当地山民世世代代都爱打猎,诗人便把它叫作“猎庄”。这部《青梅竹马》也是以西廊河、猎庄构筑的故乡湘南背景来写的。虽然青春年少时背井离乡离开老家多年,但老家的百年老屋却给诗人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这首《老屋》诗一开头,诗人便以“多年来表情一直没变”来切入现实场景,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故乡的过去、今天一直未变的老屋图。从“这个季节常常在我的日子里打盹”看出,这是春末、夏初、暮秋的故乡气息,再从“身上棉袄”、“风一直向北”,可以看出季节转眼就到了冬天,诗人或许就是这个时候离开家乡的,“身上棉袄是夜里早就准备好/披在肩上”写出离开老家那天晚上,母亲早早就替他把棉袄准备好,一早出门时披在了游子肩上。可见当时天气比较好,但诗人要去的是北方,风向很快就转为北风,走在离家的路上,冷冽寒风吹在脸上。借此,写出诗人当年并不眷恋家乡,或为去北方求学,或是去北方谋求生存,诗人毅然决然都是要告别家乡“老屋”。在这一节,作者笔下的“老屋”诗中似乎没有变,就像屋檐下一位孤独老人常常打盹一样,永远都是这样的记忆留在“我”的脑子里。借此,也写出人的命运在变幻无穷的时空中变化莫测的和日子飞短流长,通过诗中“我”对老屋的回忆,写出在这个世界每个人常常都是处于某种无可奈何的生命现状。
    然而,虽然每一个人都是从故乡老屋走过来的,对老屋永远怀有一份美好的记忆,对家乡都是会充满一份深情,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变化飞速的世界,像“我”一样对老屋的皈依却寥寥无几,他们都宁愿不停的往前走,却不愿意回顾一下过往的这一切。或许伴随着生命的流逝而与日夜守望的老屋的情感在日渐上升,但当年一别,终归就是天各一方,虽然曾是青梅竹马,永远都是天人永隔。
    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最先从“老屋”来到这个世界。在这里,“老屋”不单是一份记忆,它承载着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生命历史。
    《老屋》带给读者一种生命意识,一点点被诗人唤醒。诗人借“一把把猎刀”来不停地“磨”自己,试图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直觉,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被磨醒。虽然被“一把把猎刀”磨碎的生命,不过是人类长河的沧海一粟,但“我的痛”是存在的,而且,每个人都一样,哪怕再痛也要强忍受住。哪怕“去年四月梨花满枝的毒”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体内一点一点飘散,如同“檐下的炊烟刚刚返回屋内”一样,我们要坦然接受——这些都将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更何况,我们都无法抗拒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注定最终还是走向/锋利的刃”而只有服贴于命运,生存世界就像是檐边的“一串风铃”。
    在这里,诗中主人公“我”对这老屋的爱,是淳朴的,也是纯真的。诗人让我们从不眠之夜走出来,随他蹲在屋檐下,看“白云伏在夜的肩上”,直到“猎庄站起来”。当“远近飞来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我们的心都是希望与之“和鸣”。“我”虽然不再是故乡宠爱的孩子,却是忘不掉屋前那一树“四月的梨花”纷纷凋落的情景。一般来说,梨花都是阳春三月开放,正是花开烂漫的季节,但作者却要写成“四月的梨花”,因为“我”的人生的季节一直向冬,虽然从春天到冬天,许多个“季节常常在我的日子里打盹”,过往记忆的“老屋”的温暖胜不住冬寒,“身上棉袄”就跟昨天夜里母亲“早就准备好”在身上披着,但“我”始终都是忘不了离开家乡的那个冬天的早上。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由梦幻少年而成长为青年男子,又到中年,“体内的风一直向北”,应该是作者对自己一天一天开始苍老的人生思考和感慨。
    反复阅读牧夫这首《老屋》,惊叹于他的诗由以往的激情四射逐渐归于沉寂,如同自己的心智开始走向成熟。在诗中,他无疑是想借“老屋”把读者的生命意识唤醒,然后带到精神的过往世界。诗人让我们置身老屋,诗中暖意象与冷意象交叉在一起,回忆与现实互置转换,目的在于让我们去体会一种最初的温暖,给这个世界的真情永驻人间提供一种可能。
    全诗共二十四行分四节,这与他的成名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七月流火》的体式不一样,后者是七节,每节三行;前者四节,首尾五行,中间两节七行。下面我们来细细解析《老屋》的艺术特点和情感思想。
    先读第一节,“多年来表情一直没变”。诗人把读者引到这个故乡老屋,还是一种以意入象、置身其境的写法,这是诗人特别为“老屋”设置的一道在场场景,也是自己生命降生的地方。同时,用“表情”的比喻恰如其分,“没变”其实写出外面世界在变,“多年来”是作者“一直”在思念自己的家乡。但却是不露声色的,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老屋仍然在那里,“这个季节常常在我的日子里打盹”,整个文字就像这个老屋一样,每一个具象都是寂静无声的;节奏一开始也是舒缓的,但却把“老屋”放在萧条的冬季,诗人无疑是告诉世人,“我”那光灿的童年记忆随着生命的衰退逐渐在减少,只是希望老屋仍然让自己能感受到原来的温暖。由于作者对“老屋”早有预料,所以“身上棉袄”是早就准备好的,这位城市里回归的游子与故乡俨然有了生分与距离,这并非始料未及,因为生命“体内”的“风一直向北”,当初是决心要离开老屋,早就无法改变自己的选择,不难想象,内心的寒意至今都是无法驱散的。作者从来不会明说,但却通过这些诗句来向我们倾诉他内心世界复杂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去形成一组一组意象,带给读者一种真切的感受。
    沿着这个情感倾诉的方向很快就到了第二节,“一把把猎刀”让我们很快就感受到北方的气息,寒风像“一把把猎刀”,一个又一个夜晚让人难以入眠,这里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加深人们对现实世界与故乡老屋的再认识。这样的比喻是鲜活生动,“不眠之夜”是诗人对老屋的思念,也是带给我们一种忧患意识,“一把把猎刀”也让我们感觉到诗人明显的悲悯情绪。虽然“我”已经华丽转身为城市人,但内心对乡下老屋仍然有一种归宿感,这是逃不掉的,“我的痛注定最终还是走向/锋利的刃”,在这里,明显诗人的感情已经从忧患走向了一种思考。作者的文字每行非常少,语言含蓄,情感也很内敛,却让我们感觉到时刻都是一种真情在流露。
    让我们不由想起鲁迅笔下的“故乡”,一个是理想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故乡;一个是五彩缤纷的世界,一个是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诗人笔下的“故乡”,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身处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故乡发展虽然滞后、迟缓,远远的落后于城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乡下的老屋都在一天天消逝,无疑加深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却也使诗人常常陷入某种痛苦之中。
    小说家是用自己的人物故事来讲述人的命运,而诗人却是用意象来构筑一种生命虚设的场景。《老屋》这首诗的意象,总是离不开诗人成长时的生活环境,通过“猎刀”写出故乡猎庄的“老屋”,是与别人的故乡——鲁迅的“鲁镇”不同,“猎庄”是一个小小的山村。首先是“去年四月梨花满枝的毒/从这里一点点飘散”,“四月梨花满枝的毒”是指花开过后漫山遍野的“花香”,“一点点飘散”是写山坡上“山风”轻轻吹送,“去年”的花香随山风远远吹来,是写过去的记忆,这些新颖而特别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一个特别陌生的村庄——看这里“檐下的炊烟刚刚返回屋内”,这是对故乡老屋柴火做饭取暖的写生,也是山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再回到前面诗中“一把把猎刀”、“锋利的刃”这些意象,无非告诉读者那就是“猎庄”,是自己生命成长的地方。这一节,细节的呈现生动有趣,富有诗意,让我们感受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生活,同时又因没有看到三月梨花开放,便带着一种伤感。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独特的写作手法,作者不是去简单叙述,而是通过笔下的意象来让读者一步步入境,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情感倾诉继续虚设场景,为后面的高潮做进一步铺垫。
    紧接着第三节,诗人试图让“我”走出“不眠之夜”,同时也让我们从“去年”回忆的感伤中走了出来:一缕缕炊烟从屋内又飘往屋檐外,“一如白云伏在夜的肩上”,有着“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的古诗意境。作者用山里“白云”比喻屋顶上“炊烟”,仿佛白云是从山外天边飘下来的,却“伏在夜的肩上”,一个“伏”字,虽静却动,动中有静,写出山村一种格外的美。认真揣摩一下,这里通过拟人手法,似乎把“炊烟”当作山里的姑娘,早上起来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样子,比喻生动,意象奇绝。而且,“伏”与前面开头的“打盹”形成照应,接下来,又是“猎庄站起来”,“猎庄”是老屋所在的村庄,前面“一把把猎刀”写出这个村庄很小,突然一“站”,是借炊烟随云雾飘散写一种幻境,这使“老屋”的背景顿时别开生面。而“我”从屋里走出来,或许突然看到了这个美丽的幻境,随手“缓缓把一串风铃挂在檐边”,站在屋前看树上那“远近飞来的小鸟”,檐下这风铃声声,似乎与树上此起彼伏的鸟叫声和鸣,这样一幅山中老屋图,可以说要多美就有是多美。这里“缓缓”又是一“挂”,诗意格外空灵,并且使得全诗的结构具有非同一般的审美效果。
    但从这整个一节看,这前面还是在为“老屋”铺设背景,构筑诗人理想的故乡美。随着檐下风铃与那鸟声和鸣,“座北朝南”的老屋开始以“你”的角色出场,“你的院落总是/保持住一种爱情姿势”。第二人称“你”的介入,无疑是把“老屋”当成了青梅竹马的童时玩伴,增加了无限的感情色彩。这么多年过去,老屋的院落还是“保持住一种爱情姿势”。虽然只是默默关注到老屋的坐姿,但这是诗歌情感的高潮部分,此时无声胜有声,面对老屋并不需太多言语,就跟自己一直忘不了老屋一样,老屋对自己的情感一直没变。虽然当初不得不选择告别老屋,但心中感情始终难分难舍;哪怕彼此天各一方,如今仍然形成一种情感守望。
    最后一节,诗人仿佛从对故乡老屋回忆回到了现实,常常都是用梦幻般的思念在设想“老屋”。老屋已经永远都回不去了,但作者却用“几时才门口搬出一把旧椅”来把自己拼命拉回到老屋的回忆中去,于是为自己的情感又开始虚设场景:“阶台,绿藓。枫叶落地”,人犹在,却是一天一天开始苍老;老屋虽在,人已去,阶台上已经长出了绿绿一层苔藓,屋后的枫叶一片一片落下来。很明显,这是深秋时节的景色,景色虽美,但几时才能回去看一眼呢?跟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样,作者也有选择性地择用了“故乡”常见的景物“旧椅”、“阶台”、“绿藓”、“枫叶落地”作为诗中意象,并非要把我们带进惬意幽静的田园生活,而是借此对老屋发出心中无声的感概。这是亘古悠悠的故乡情怀,是诗人对故乡对老屋最终的灵魂的认同和旷古的生命情怀的皈依和抵达的理想。“归家的人不曾记得”一句,无疑是对自己抛弃故乡又难以忘怀的自嘲,这也是古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经历人世沧桑的悲感。
    最后,进入“梧桐雨纷纷”的秋暮时节,似乎最终又回到了故乡。虽是归人,但自己已经是家乡一个过客,因而借此一问:“黄昏路过的马车停在哪里”?让我们不禁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古人驱车登古原,夕阳之下黄昏时是有停车处的,而眼下,秋天梧桐似雨一般纷纷落下来,诗人的车停在哪里呢?理想与现实的纠结让诗人迷茫,老屋是不是永远的归处?设问作结,回到原来对老屋所产生的现实感悟和人生迷茫,引人深思。

 





诗人简介:


【原野牧夫】。原野牧夫(1965—— ),原名张雁,字祖豪,号明清居士,湖南郴州人。自诩一个诗歌荒原上的自由牧放者,甘于做孤往独来的诗歌王子。已有四十多年的诗龄,与当前功利化、权欲化、庸俗化的诗坛,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被誉为“中国民间诗人第一人”。
    迄今写有两千多首诗,其网络临屏诗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被选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教材《文学欣赏》及大学语文教程,与《七月流火》同被选入中学语文辅导教材《中学生作文指导》及语文教师工具书、国学研究等,后来又被美国文学院中文部选为2014年IBDP
中文A文学课程考试试题并编选入世界范围内教科书。他始终坚持自己所倡导的新汉诗写作方向,力求以意入象、置身其境、虚实变化、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通过个体生命浪漫体验与个性化的本土通俗语言随意组合,以触景生情的唯美画面,音乐一样节奏和内在旋律的若隐若现,将写实、象征、抒情、历史、神话和幻觉融为一体,追求一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相信自己的文字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闪烁着永恒价值的光芒。
    同时,他将意境美、含蓄美、张力美作为新汉诗三大基本审美原则,创立新汉诗理论,并且,独创二十四行新汉诗体,为新汉诗崛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者简介:


王恩荣,网名,雨中思绪集,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人。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闲时进行写作,在《三晋都市报》、《九州诗文》、《太原晚报》、《乡土文学》、《天涯诗刊》、《新诗刊》、《晋中日报》、《梨花》等报刊杂志和大型网站(作家网、中国诗歌报、中国散文网、诗歌中国、河南诗歌网、爱文化等)、天天快报、今日头条、各类平台有大量发表作品,作品包括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评、小说等。古诗体作品《大话“乔家大院”》在观电影《乔家大院》大赛中入围。古诗体作品《七绝.赌东风》在晋中诗协"金秋美"家乡好山河诗词歌赋赛获优秀奖。

编者按:

       今天,我们开始连载著名诗人原野牧夫的诗,选一首他的诗进行简评,希望大家关注平台并赏读作品。


名言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美》中所说的“美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手,却是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欢迎关注诗眼睛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1248424054@qq.com或happy2008poiuyt@qq.com

微信号:ZhongGysyp

主编:雨中思绪集(微信号:a1026874138)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