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他评: 桑恒昌的《啊,故乡》(连载34)(总239期)

苗时雨蔡启发 诗眼睛 2021-10-07

荐赏连载34



《啊,故乡》




《啊,故乡》


     桑恒昌

 

  故乡,是那片土地吗

  是土墙泥路鸡鸣狗吠吗

  是母亲刻着儿女名字的骨盆

  和染血的襁褓吗

 

  其实,故乡是心的深井里

  时而假寐

  却与命一起

  连绵到千山万水的那块疼



诗评

苗时雨点评:


一段时间里,曾有那么多乡土诗风潮涌动:乡风,乡俗,乡情,乡恋,乡村的农耕庆典,乡土的苦涩滞重……。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乡,什么是本质层面的故乡?却没有多少诗人深入体察:故乡是“那片”祖居的“土地”吗?是“土墙泥路鸡鸣狗吠”吗?是母亲死后“刻着儿女名字”的“骨盆”吗?是当初自己生下来,母亲给裹幼小身躯的那块带血的“襁褓”吗?……是,似乎又不全是。由于岁月流逝、世事迁移,它们都已消弥在时光的风尘里了。

那么,故乡啊,你到底在哪儿?诗人浪迹天涯,四处寻觅:遥远的,切近的,时间的,空间的……,找来找去,由外而内,他最终发现:故乡就在心里,在“心的深井”里,在灵魂的最底层。它迷离恍惚,似睡似醒,是一种与生命血脉交融、休咸与共、撕不开扯不断的情缘的凝结!尤其让他刻骨铭心的,它是作为积淀而转化成心理现实的一种“疼”。这种“疼”,是生命之痛、命运之痛、生存之痛、存在之痛,而它又“连绵到千山万水”,因而,又是大地之痛,乃至人类之痛……

这样,诗人对故乡的追寻,就不囿于具体的故乡,而是对生命之根和人类原初生存方式的一种忆念。他内心深处的“疼”,是对此的珍惜和依恋,也是对现代文明使人离弃大地归属的疑虑。他仿佛向苍天发间:人类未来还能找到大地上的栖居吗?……

当然,这一切在诗中,都不是理性思辩的结果,而是深刻体验的领悟和直觉智性的洞彻。由此可见,老诗人阅历的丰厚、襟怀的阔达和精神的高远,以及他艺术造诣的炉火纯青!这不能不令人敬重和感佩……




附:桑恒昌精短诗选简赏


◎蔡启发

 


1、给钟表上弦

 

一下一下地拧

时间说痛

 

比时间更痛的

还有越拧越短的生命


简赏:“给钟表上弦”,很快让我想起 “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这则儿童谜语。我们知道,“给钟表上弦”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小事。然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抓住了特定生活的细节,把“时间的痛”,以及“比时间更痛的生命”,“一下一下地拧”了出来。当然,时间能淡化人们心灵的伤痛,时间也能为生命疗伤。诗歌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和珍爱生命的同时,与其说“给钟表上弦”还不如说只要凡事从小事做起了,就是为生活添彩,为生命鼓劲。将生活与生命的哲理思辩淋漓尽致般呈献于人。小小的诗,却写出了日常的伟大,实为生命阅历中智慧的钟声。


2、诗

 

诗是

从心里疼出来

在心上

生长着的文字

当像敬畏神明那样

敬畏诗意

又像追求真理一样

追求语言


简赏:“诗” 是一种吟咏言志的文学艺术的体裁,其表现形式是通过文艺题材,并用情感抒发的文字。“诗” 到了汉代以后,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专指了。“诗” 在现当代则又专指通过韵律和意象写意的分行文字。我在桑先生的“诗” 中发现了一种心智暄照的神圣,是一棵长在心里的神明小草。给人以“敬畏诗” 如同敬畏“语言” 的“真理一样”的启迪。这与“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或者“皈依诗歌就像皈依宗教”,尤其佐证了这“真理”与哲学如出一辙。


3、观海有感

 

网老了

鱼还年轻

船年轻

海却来了


简赏:“观海有感”说的是“网老了/鱼还年轻/船年轻/海却来了”。全诗只有十四个字,却罗列了“网”、“鱼”、“船”、“海”四种意象。仅仅用四行小诗,就将“老了”与“年轻”的关系“观海有感”道了出来。深刻地阐述了一种互相循环,互相替代的依存关系。实为浅而有味的最高境界,足见桑先生生存智慧和诗歌功力,你能不说他是一位思想火花的魔法师吗?


4、路遇急雨

 

举起天大的状纸

拦住太阳喊冤

未开口

已泪满乾坤


简赏:走在路上突然下起雨来,相信这是谁都有遇到过的事。但在桑先生这首“路遇急雨” 看来,他不是急着找到路边一处小亭或者小屋去避雨。而是在“路遇急雨”的情况下,首先想到尘世路上那种惆怅的声音。但此时,当我又不能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无奈,就有一股“愁云惨淡万里凝” 的愁绪,仿佛袭上心头。诗句舒卷生情,遇雨若禅,以沉思的笔触描摹一曲伤感的日志,寓意深刻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雨帘中的行路图景。


5、复燃的梦


太阳留下的灰烬中

星星们

捂着/那点火种

满天都作着

复燃的梦


简赏:这样述说着“复燃的梦”,其实,与时下讲的中国梦的理想有着异曲同工之美的愿景。当白天过去了,夜晚浩瀚的星空,“星星们” 就会点燃起火种,传播大阳的正能量。彰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就像将太阳美好的真愿转嫁成星星们的希望。简约的诗歌理念,激励了人们的励志,所谓“复燃的梦” 就是敢于向黑暗挑战,心中必须充满着光明。同时,在娇藏的梦中,建立起崇高的理想。


6、老家(二)

 

那三间

散了架的老屋

风一刮

呛咳不止

连鼠洞

都成为空宅的老屋

举着满院的桑榆

一年高过一年地遥望


简赏:且不说这是第几次回到老家,当一眼看见“那三间/散了架的老屋” 时,直觉告诉着,风物已经不再是依旧的模样了。如果“风一刮” ,这老屋肯定也是“呛咳不止” 的。而在诗的视觉里,更有一种无形的担忧摄入。切切感受到这老家的老屋宛如日头西照在“桑榆”。是否是老屋离我越来越远了,这时又有夕阳照树梢,日已近黄昏的莫名袭起。尤其是用“呛咳”这样拟人的手法,托物言愁,给人有桑榆晚景总归情,夕阳所照射到的地方哪怕是“鼠洞”,这就是我曾经的老家。


7、故乡

 

所有的村庄

都有自己的乳名

它们共同的大号

叫故乡

故乡既是

生命最初的牧场

又是最终

放稳灵魂的地方


简赏:不管阔别“故乡” 多少年,我亲切记得它“所有的村庄/都有自己的乳名”。别梦依稀,“故乡既是/生命最初的牧场”,它就是生我养我的那一座小小的山村,因为我就在这里长大,就像曾经牧场里的羊羔、牛仔。也恐怕,这诗中构建的“故乡” 许是漂流在外头游子唱出的心曲。所谓“放稳灵魂的地方”,就是“最终” 寄寓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的灵魂栖息之地,落叶归根也是迟早的事。诗歌着笔用心,落脚感深刻,亲切感强烈。


8、寒秋


冷月下

一刃一刃

都是凛冽的霜刀

 

残墙断壁中

双目失明的蛐蛐

在吹埙

 

简赏:一年四季始于春,止于冬,到了秋天是第三季,收获了累累果实。“寒秋” 一诗写出季节转到了临近冬天的变幻,便有了寒秋不赋也诗语的景象。特别是在夜晚的“冷月下”,“凛冽的霜刀” 都会“一刃一刃” 地切割出月华冷若冰霜的光线。这样的冷风景下又怎能不令人思绪万千,只有那些不知冷暖的蛐蛐仍在“残墙断壁中” 不知冷凝地瞎叫着。或者学着鹦鹉“在吹埙”,给人生的思考谱上了凝重的音符。仿佛将一个秋的节气,在寒字的装饰下不知不觉接轨了冬季,极具穿透力。

 

9、枫红

 

春来

没有花

秋去

不见果

 

只能把你

满脸的羞红

当作别样

的风景


简赏:几度“枫红”,却见年年岁岁。这首小小诗的呼之欲出,就像 “春来/没有花/秋去/不见果” 一样深情。用以惯常的那种感情的手法,很传情的把大自然造化的惬意表达了出来。在写景抒情的同时,将枫树的叶子已经不知红过好几次了的秋景和盘托出,在感叹一番白驹过隙,时间飞逝后。这时的我 “只能把你/满脸的羞红/当作别样/的风景”了。经过秋风吹拂的枫叶,红得发紫了,在深山乡野与红枫树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因为,红枫树是一种园林的花木或盆景,最多也是鸡爪槭的变种,其价值除了欣赏还是欣赏。而“枫红” 则是季节的变幻,岁月山河的重生,亮丽着人生的风景。


10、掌纹


纵横交错

一张生命的网

幸运

常常是漏网之鱼

 

网眼的睫毛上

挂满泪滴


简赏:伸手可见的“掌纹”说简单是触目所及,说复杂就像“纵横交错/一张生命的网”一样令人惊心。因为掌纹的含义隐藏着生命科学的道理,可以比喻成人体的河流和河流中一张网的外延。大家可能知道,人手的掌纹有4条主线。它包含生命线,智慧线,感情线,事业线。为此,解剖了意义后,就会发现“幸运/常常是漏网之鱼”,灾难与不幸反而常常光顾。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些事事先是无法预料的。你看“网眼的睫毛上/挂满泪滴”这不是迷信。如此说来,我们是否从“掌纹”读出一种生存智慧?学会认识世界首先从认识自己开始。


11、爱之痛(十四)


我的瞳仁

是泪水浸泡的雨花石

 

我看世界很模糊

世界看我很新鲜


简赏: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一见这“爱之痛”,我就有隐藏在生命中的那一种深深的痛、彻骨的痛的感觉。无形中在“我的瞳仁”里,就似乎盈满了全“是泪水浸泡的雨花石”。瞳仁,就是指医学意义上的瞳孔及目珠内各种组织,具有以克明视万物的功能。在这样一种鲜活的切入里,反而是“我看世界很模糊”,这就不能不说是对“爱之痛”的导向诀择。于是,我们必须就要思考人世间最爱的人,而让“世界看我很新鲜”。诗歌所引出含情脉脉,惜别依依是永恒的,她唤起了人们对世界的爱戴。语言的驾驭,更赋予了内涵。


12、云


大地不肯收留

就去天上流浪

伴启明星

坐穿夜的牢底


简赏:从气象学意义理解,云是停留在大气层上的水滴的集合体,又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凝结物。你看:“大地不肯收留”,“就去天上流浪”,“伴启明星”,“坐穿夜的牢底”,这就充分说明了“云”的象形思维非同寻常,显示了云趋鹜赴和如影随形。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云说情,以表象抵达意境的写法,运用极为精巧。意景开阔想象丰富,实是很有境界上佳之作。


13、浪


柔骨弱水

每遇险阻

也刚刚烈烈地

站成一排排的

汉子


简赏:一般上讲,单独的浪字多以贬义理解,比如带有放荡的意思。我细读后,总觉得桑先生的这“浪”诗是一曲褒义的颂词。形象生动地将这“浪”比喻成是“柔骨弱水”,一如芊芊女子窈窕身姿。但是,当“每遇险阻”也就“刚刚烈烈地”“站成一排排的”“汉子”。显然地将以柔成刚的至理融为一体,写出了“浪”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激情澎湃的。寥寥几行诗如后浪推着前浪,将人性化的情怀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泼漫溢,从中给人以启迪。


14、明湖寻莲

  

去冬等你

在最后的冷里

今夏陪你

在最初的火里

并非我在岸上

你在水里

而是你在湖面

我在湖底


简赏:中国的明湖一定有很多,我认为,这“明湖寻莲”就是指济南泉城的大明湖吧。到了明湖不去寻花问柳,却偏偏要寻莲,莫不是冤枉了户户垂柳?但细细一想,所谓“寻莲”不也就是寻花的一种吗?因为莲也称莲花。你看:“去冬等你”,“今夏陪你”,在一个冬冷夏热的反差里,何止是“我在岸上/你在水里”。隐匿的莲花,正契合着自己心灵深处的美好愿望,我有无数要寻找的理由。这种“你在湖面/我在湖底”的对应互存勾连关系,远远越过了暗地里独自庆幸你在水面上盛开的那种可喜;将人性的体验纵情明湖,以寻莲隐喻,艺术地展示给读者:寻莲寻的就是珍藏心湖的知己。


15、脚印


脱下是鞋

穿上是路

穿过脱过多少双

唯有脚知道

 

每逢更深人静

回头望去

也唯有脚

看得见

遥迢的路上

立着的无字碑


简赏:桑先生这首“脚印”,就是前行的路上立在心中的“无字碑”。在时间的流失中,“脚印”的概念却转换成了“脱下是鞋/穿上是路”的形影不离。脱脱穿穿的亲密无间,是不能用“多少双”来计算的,而丈量人生则就是用脚的印去衡量的。一双脚要为人的一生行走多少路真的只有脚知道。跋山涉水,走过半夜五更,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人生的路何其漫长唯有脚在感触良多中,大尺度地把脉直得回望的分寸。这首诗堪称是对现实关注、人类社会、责任担当的典范。




附:桑恒昌的短诗


《上  坟》

  桑恒昌

 

哭母亲的泪还没干

又用来哭父亲

哭父亲的泪还热着

又用来哭继母

 

里面睡着

三位亲人

外面跪着

六十八岁的孤儿

 

 

 

《一粒米的故乡》

  桑恒昌

 

掌心大的故乡

在本县的地图上

就像

一粒米

 

“锅里开花

只下一粒米

不为别人

只为你”

 

一粒米

足足

喂饱我一生

 

 

《春 早》

 桑恒昌

 

潇潇春雨

浩浩东风

荡涤

残冬的锈容

 

邀约紫燕

放飞风筝

一起

去天上踏青

 

 

 

《挖野菜》

桑恒昌

 

满满的手掌

都是

春天肌肤的清香

土洗过的

居然

比水洗过的

还要鲜亮

 

 

《活着的墓碑》

 桑恒昌

 

小草的根部

肯定有一个灵魂

羊啃牛踩

霜欺雪埋

无论遭受多少摧残

它都会把小草

举出地面

 

小草可是

活着的墓碑

不然

春风怎么会

年年清明

都远远地跑来

凭吊

 

 

《野草的江山》

  桑恒昌

 

几阵秋风

就枯了黄了

一场春雨

又绿着回来

 

除了野草

谁有这大的江山

 

 

《水》

桑恒昌

 

我敬畏水

即使孤独得

只有一滴

也抱着自己的圆满

 

我敬畏水

汇成江河湖泊

不分你我

共一个巨大的体魄

 

我敬畏水

再烈的火

也休想

把它烧成灰烬

 

 

《漩  涡》

 桑恒昌


又是想走

又是想留

江河

你有多少心结

如此如此地

不舍

 

又是想留

又是想走

血脉

在作体外循环

这般这般地

缠绕

 

 

《春来早》

 桑恒昌

 

桃  花

 

踮起脚尖

一路

芭蕾着跑来

 

笑刚刚展瓣

大地

就酥软了关节

 

蕊目一瞥

赏花人

再也捂不住心事

 

 

《早春的风》

 桑恒昌


淘气的春风

荡着柳丝

扮了个鬼脸

 

桃儿杏儿们

捂着小嘴

笑得花枝乱颤

 

春刚刚动身

心就点燃了

胸中的万亩桃林

 

 

《早春二月》

 桑恒昌


山,以手加额

伸了伸懒腰

 

越冬的蜜蜂

纺着祖传的歌谣

 

风解开扣子

跑得香韵无限

 

桃林一张口

就喷出半树桃花

 


《诗》

桑恒昌

 

诗是

从心里疼出来

在心上

生长着的文字

当像敬畏神明那样

敬畏诗意

又像追求真理那样

追求语言

 

 


 

《除夕之忆》

桑恒昌

 

每当写到母亲

我的笔

总是

跪着行走

 

如果母亲是鱼

她会剥下

所有带血的鳞片

为儿女

做衣裳

 

母亲用五更灯火

纺了一根脐带

我把它走成

一万里

尽是滔滔的江河

 

今夜母亲又会在

年头和岁尾的

路口等我

再一次

将儿子

连根拔起

 

 

《我的家园》

桑恒昌

 

眯起 被青藏高原的雪

盲过多次的眼睛

凝视这片,掘地三尺

埋下去又泛上来的白

 

风把碱粉

抹进嘴里

我痛痛地咀嚼

那血的滋味

 

你的碱你的白

在皮肤之上

我的血我的红

在皮肤之下

我和母亲

隔的是

一条剪断了的脐带

我和家园

隔的是

一层切了又切的皮肤

 

于是我想起我们的父亲

耕地之前

把骨骼先铆成犁杖

于是我想起我们的母亲

收割之时

把腰身先弯成镰刀

 

呵,家园

无论多大也要走出去

无论多远也要走回来

人不出去心出去

身不归来魂归来的

家园呵

我这辈子很少在你的上面

总会有一天,我将

永远在你的下面

 

 


《中秋月》

桑恒昌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来,

湿了人间。

 

 

《眉宇之间》

桑恒昌

 

眉宇虽阔

只容得下

三条竖纹

 

一条忧国

一条忧家

一条忧天下

 

三条竖纹

是三条琴弦

弹就弹它个翻江倒海

 

 

《天  空》

桑恒昌

 

天为什么又叫空

可是天把自己空出来

期待

更多更大的翅膀

 

无论是否

期待更多更大的翅膀

天总是把自己

空出来

 

 

《故乡》

桑恒昌

 

所有的村庄

都有自己的乳名

它们共同的大号

叫故乡

 

故乡既是

生命最初的牧场

又是最终

放稳灵魂的地方

 

 

《苦苦菜》

桑恒昌

 

听见春风

一遍遍地呼唤

 

心里再苦

也要开出几朵花儿

 

  

《浪》

桑恒昌

 

柔骨弱水

每遇险阻

 

也刚刚烈烈地

站成一排排汉子

 

 

《路遇急雨》

桑恒昌

 

举起天大的状纸

拦住太阳喊冤

 

未开口

已泪满乾坤

 

 

《再写黄河》

桑恒昌

 

劈山为誓

掘地成诺

 

所有浪头

都跪着走过

 

 

《草 民》

桑恒昌

 

 何朝何代何人

 将这两个生命

 绝在一起

 妙在一起

 

 民之命草之身

 民之心草之根

 向上仰承

 天的阴晴

 向下探摸

 地的体温

 

 几阵秋风

 就枯了黄了

 一场春雨

 又绿着回来

 

 

《化蝶》

桑恒昌

 

甘冒

再遭一劫的厄运

闭关在茧房里

 

羽化之后

再看它

浑身闪烁斑斓的血

 

 

《磕长头》

桑恒昌

 

向天一揖

展开长躯

要想仰望得更高

只有匍匐得更低

 

磕长头的姿势

就是把心贴紧大地

从深处

喊出自己的名字

 

 

《呼喊的风》

桑恒昌

  

  故乡的风

  又一次

  把我的心跳

  喊出来

  

  童年的我

  再穷总还有风在

  我是喝着

  风的呼吸长大的

  

  故乡的风

  一直在等我迎我

  从村口到门口

  从门口

  到心口

  

  故乡的风

  又一次

  把我的泪水

  喊出来

 

 

《天上有月》

桑恒昌

 

一起走过的路

决绝地随你去了

 

太阳举不起薄薄的黄昏

我拖不动淡淡的影子

 

心中乱了经纬

泪痕是结痂的伤口

 

天上有月,却不敢抬头

怕它缺,又怕它圆

 

 

《蝴蝶与花》

桑恒昌

 

一只蝴蝶

向一朵花飞去

 

突然感知

花谢的消息

 

它伏在草丛

再没有飞起

 

 

 

《雪山之上》

桑恒昌

 

双脚走的路    之上是

牦牛走的路    之上是

羚羊走的路    之上是

风雪走的路    之上是

白云走的路    之上是

阳光走的路    之上是

人们的目光走的路

被天高高地举着



《赏 荷》

桑恒昌


我来得太迟,

误了花期。


丛绿中风韵着一朵,

拼命坚持全部热情。

仿佛不见我一面,

就决不去凋残。


呵,我分明看见:

已有的藕,

将有的蓬,

一孔一孔都是心事。




诗人简介:

桑恒昌,男,中国著名诗人,1941年出生,山东德州市武城人。曾任《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著有《桑恒昌怀亲诗选》、《年轮月轮日轮》、《听听岁月》等著作17部,另有中德、中英对照诗集《来自黄河的诗》、《桑恒昌短诗选》两部。诗作入编600多种选本,270多首(次)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捷、匈、韩、越文发表。评论其作品的文章计500多篇,评论专著三部:《桑恒昌论》、《桑恒昌诗歌欣赏》《桑恒昌───一个诗做的人》。

        1989年赴德国出席第6届“明斯特国际诗歌节”,2001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越南,2002年再度应邀访问德国,2006年随中国诗歌学会诗人访问团访问韩国,2012年率中国诗人团访问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德国等国,进行国际诗歌交流活动。其怀亲诗自90年代出版以来,形成了诗坛的一个高潮。关于怀亲诗的美学原理、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曾有多位学者和诗评家论及,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名人名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林中路》中这样写到。“只有诗人才能愉快地感受一件事物的美,感受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美的神秘规律。除他以外,谁也不能给我们传达美的魅力。”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在他的《论美感》中这样写到。“诗人喜欢夸张,但无论如何他的嗅觉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法国诗评家勒内·夏尔在他的《诗论》中这样写到。他们都无不道出了诗人的天职:保护好自己的嗅觉,誓死捍卫美。


欢迎关注《诗眼睛》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1248424054@qq.com或happy2008poiuyt@qq.com

微信号:ZhongGysyp

主编:王恩荣(微信号:a1026874138)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