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吴小虫的《从向日葵到金银木 ——梁志宏诗歌的两种极致》 (总321期)

吴小虫 诗眼睛 2021-10-07


理论园地TO BE

梁志宏诗歌的两种极致

(作者:吴小虫)

从向日葵到金银木

——梁志宏诗歌的两种极致


吴小虫

 

其实谈论梁志宏老师和他的诗,对我而言是比较有意义的事。

这不仅是对现代诗歌写作中的检视,一次由现在向过去的漫溯,更是在肉身层面上的一次世俗的“进步”。所谓进步,我指的是,在遇到梁老师之前,我几乎是无法心平气和地来看待这个世界,永远在某个点上兴奋着燃烧着,而对其他选择无视。我并不知道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危险的。与梁老师及赵少琳老师的交往,为我的生命注入了一种诗歌的“现代性”所缺乏的东西,而它直接指向古典诗歌传统,指向“温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这些。

我和梁老师的认识始于2010年,太原文学院挂牌后举办的文学沙龙。老中青四代诗人围坐,梁老师就在其中。他说话有君子之风,谦逊严谨。在谈到当下年青一代的诗歌,他说刚好看了《黄河》2期上的诗,作者叫吴小虫,写母亲的一组,很好。我就记住了这位老者。但我们有交往是在2011年夏末初秋,由我牵线,省城知名诗人赴某高校采风调研。

之后的交往就多了起来,我们还在一起策划举办了两届全国诗歌奖。这中间,不断的电话、邮件、见面、吃饭或者前往某个地方,甚至某次聚会,因火锅燃料释放二氧化碳,包间内排风不畅导致少琳老师晕眩、荫丽娟休克……这些都加深了我们的友谊,使我们成为一个讲情讲义的团队。当然,那次事件也被梁老师写成了诗,题目叫《那一刻》。后来我远走重庆,梁老师还一直关心我,很是让人感动。


纵观梁老师几十年的创作轨迹,他经历了一个由“应制诗人”到俯首大地抒写世道人心,以及晚近对生命、日常的书写过程。他诗歌中的内容、思想、表达方式和特点也在这种过程中蜕变,进而提升。由早期的集中意象“向日葵”到晚期的集中意象“金银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融,由诗歌而人生,又由人生而诗歌……他并未把诗歌当作一个“道具”,而是身边的一个伙伴,这使得他看上去获得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层面,而他一生为文为诗,“写”这个动作,代表了一切,并成为一个美丽的意象。

梁老师笔耕不辍,诗作在阶段性上,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但跨度之长,且粗略地以新世纪前后为划分界限。在不同的环境年代,自然会有不同的诗篇。他的处女作《伐木工人礼赞》,用了两行一段十二节的形式,表达了对劳动者建设新中国的由衷赞美,后来发表在《延河》1964年第5期。他的诗的基调,是建立在与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这个之上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对上,那些“当年的战士呵,今日的书记、部长”,是问责的态度,“是将人民当作吆喝役使的轿夫/还是奉为主人:终身敬服的爹娘(《支前担架》)”;对下,“我无权喊累/倒该上前/分担汉子肩上哪怕一点分量(《攀一道陡坡的感受》)”,是同情的态度。而在经过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人们日益富裕,日子平稳安逸时,他也没有放弃一个公民、知识分子的基本担当:“此山桃花坡,彼山杏花岭/一座打造中的景区含苞欲放/谁知往昔?曾是一座逃荒避难庄(《太行深处桃花庄》)”。

《检察长的眼睛》是梁老师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由于获得《诗刊》1982至1983年度优秀作品奖也成为他的一篇名作。诗人抓住人物身份的特点,从“眼睛”切入,一语双关,用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要把黑暗和丑恶驱赶,还世间光明与正义的思想情感。这首百行诗由4首短诗组成,叙事与抒情结合,细节与特写并重,结构上也起承转合,尤其是第三首:

我珍惜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曾经录进:

白发母亲送我参军的泪眼,

父老乡亲眼里流出的挚情,

硝烟中战友们喷火的怒目,

血泊里连长眺望未来的眼神。

 

我的眼睛,也摄入了:

人民迎接旭日,明眸飞扬的霞彩,

战胜徘徊之后,眼波闪动的憧憬,

那领袖们投来的热切瞩望的目光,

那受害者的焦灼而期待的眼神。

……

在这里,诗人借助“眼睛”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植根于大地深处,在其位谋其职,铁肩担道义,实现了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努力。而这首诗在今天看来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河清海晏需要的正是具备“检察长的眼睛”这样的人。


梁老师的诗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城市诗”和“神话诗”的相对极致写作。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城市建设不断兴起,他及时转变了自己的视角,开始关注于此,他写城建、写城市中的小人物、写城市中灯红酒绿,写经济建设,也写古城墙在新时代的命运,不仅写下了一批坚实的力作,还以《城市文学》期刊为平台主持了三次很有影响的全国城市诗展。后来他转身进入“远古”,致力于神话诗的写作,写出了《华夏创世神歌》这样的长篇巨作。他在《献辞》中这样说:

一个二十世纪的诗人/当了一次原始神探/对神话“化石”,进行考古/发掘蕴含其中的文化与历史/向我的民族/献上《华夏创世神歌》万行长卷/铺开一道神州远古诗画长廊/一幕幕亦幻亦真的活剧……

诗人想填补神话史诗领域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想阐释发扬传统文化。不得不说,诗人具有对现实的深切洞察能力和高远的眼光。

 

此外,从类型分,梁老师的诗还有政治抒情诗和日常性的诗的极致。他早期的诗带有“17年文学”的影响,几乎是以赞美为基调的,间有刺世和对现实的反思;而到晚近,则大多是日常性的书写,这些书写,是集合他关于历史、神话、现实以及对现实的思考的,在我看来,这些诗篇才是梁老师创作中最迷人的部分。且看一篇近作《母亲出门,说要看看春天》:


年关甫过,季节转弯处春启程了

我携几缕春光,去看耄耋母亲。

小区楼座转弯处,晃着

一个熟悉的身影,拄扙缓行;

是母亲呀!紧走几步我招了招手

母亲同时也招了招手

我喊了一声妈——春风吹开

鸭舌帽下绒线帽下两朵笑容。

春寒料峭,“妈你怎么出来了?”

“我想出来看看春天……”

哦母亲心里,杏花已白了桃花也红了

一句话让儿子怦然心动。


    这首诗被选入了《2016中国年度诗歌》,读后很难想象一个古稀之龄的儿子与一个耄耋母亲的情深意重,对人世逐渐淡漠但又真切的爱。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不止于亲情,有时就连一个笔筒,诗人也会陷入情思“你也读懂我了吗/一样冰清玉洁的情怀/俯首耕耘,也盼绽开锦花簇簇(《笔筒情愫》)”。诗人经过漫长的跋涉,经过时代的各种运动,先是跟随,最后回归,回归到一个人的本身,之后就有了那些从心里沁出的句子。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何为“时代”?简言之,时代就是潮流。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时代”的出发点,往往是应世之机,只求当下而很少会想到以后。我们的时代改革开放几十年,为了这个“时代”,环境的恶化、物种的灭绝、资源的稀缺、人性的异化等等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而我们自身又是盲目的,一阵风就改变了我们,一阵雨又把我们改变,能够发现自我并守住真性常我,或许是每个人所需要认领的。而我们受时代风气的诗歌写作更是应该去尽量克服,保持清醒。

 

向日葵意象和金银木意象的极致。如果以人为本,这两个意象可以代表梁老师创作的两个维度。前者,是他早期诗作,以向日葵自比,面向太阳,奉献自己:“哦!秋天的向日葵/我是其间中等个头的一棵/曾经破土拥抱春光/曾经开花向阳旋转(《秋天的向日葵》)”后者在他晚近的诗作中频现,是进入他诗歌的另一把钥匙,意为忍冬、高洁,但又不忘照耀冬天的特征:


看枝头累累红果,依然红着

我与它默默对视,心有灵犀

想起半月前雪拥红枝的绝美。

             ——《元旦来看金银木》


这不是诗人来看金银木,而是一种会心一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事实。此时,诗人沿着现实主义道路走来的足迹,已经可以在“金银木”这个意象中得到全部诠释了。

而梁老师的诗还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太阳,也值得引起注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曾经出版过以太阳为主要意象的三部诗集《冶炼太阳》《祝福太阳》《魂系太阳》,他说:“我以太阳为象征光明、内涵丰富的意象,表现时代精神,生命意识、人格理想、高尚灵魂及真、善、美的情境”。

有的诗家认为梁老师的“太阳”意象,与“向日葵”是重叠的。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变体,是有个发展的过程的。“太阳”是梁老师早期诗歌的主要意象,多少带有“运动”倾向,盲目燃烧,后来逐步发现自我,转换成“向日葵”。它扎根土地、甘于奉献、“感恩于太阳那灿烂的光芒”,这也是他自我良知的体现。

 

自由诗和半格律体新诗的极致。新诗百年,在诗体上,似乎未有一种定型,诗人们重辞藻、重内容,少有对形式的探索。早年闻一多对新诗提出“戴着镣铐跳舞”,即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形式的要求。梁老师在晚期的诗歌创作中,为定行诗贡献了一簇新花——12行。之前一般是9行、14行。对此,他说:“12行诗宜写情景交融、寄怀达意的风景诗;以3句4节式、4句3节式为主,讲求和谐的节奏,大体上押韵或押疏韵”。

如之前所说,梁老师比较迷人的诗篇是晚近的日常性书写,再加上这个12行形式的规制,使他的诗从内容到形式有了完整的统一,在气质上显得从容淡定,依然包含着对世道人心的关注以及对自我的反思与期望:


诗圣呵,我是前来拜师的

为曾经的粉饰和浅薄自惭

当秋葵般俯首顿悟,效法前贤!

            ——《写在杜甫雕像前》


但总体来看,梁老师的诗歌显得平实。在语言特点上,基本都是“大写意”,缺乏更细致的缠绕和语言内部的行走,不得不说这是个莫大的遗憾。当然这无可厚非,“时代”赋予了人最初的面貌,就会成为他最基本的底色,关键是诗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吸纳和升发,以及最终的转化。因此我看见的梁老师,就和刚刚认识的一模一样,平和儒雅,偶发幽默,但关键词依然是君子之风。

而我所说的从他身上看到的“温情”,也是融化在这些诗句中的。去年暑假我回乡省亲,和梁老师、少琳老师、甲子老师、申有科、荫丽娟等诗友重聚,席间忆旧、感慨,也欢笑、祝福。回到重庆后,就收到梁老师写的一首诗《给小龙》,看后潸然泪下,这里录其中两节:


4

这个拥抱,在这个初秋

在太原如愿以偿。

舟车劳顿的小龙略显疲惫

红颜相伴可以忽略不计。

席间谈诗,谈情说爱乃至谈婚论嫁

这个秋天,收获竟然如此丰裕。

 

6

这个秋夜星月交辉

我和小龙,在微信群以几个拥抱图

拥别,以心光和噙在眼角

五味杂陈的泪滴,遥送银翼起飞。

此去关山阻隔数千里呵

但真心,从来没有间距。


很惭愧,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酬和之诗。自2009年十月去了太原,我的人生似乎就走上了一条极速的通道,它催逼我脚步无法停止,一直向前向前。当然也包括我在重庆这几年。我不敢说那是命运,但遥远地望去,竟然有一个十分“可人”的模样。就像我明白与梁老师的情谊以及从他身上学到的,但我不会将它们说出来,点点滴滴,都在心中,因为情一直在延续,诗也在延续。

 

                                     2017年4月10日 


载《都市》2017年8月诗歌专号增刊

         



  诗人简介:


梁志宏,原籍河北省井陉县,1945年10月生于太原市。曾任太原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太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城市文学》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太原诗词学会会长,一级作家职称。出版抒情诗集太阳系列三部曲、叙事长诗当代系列三部曲、史诗《华夏创世神歌》、长篇传记《太阳下的向日葵:一个正统文人的全息档案》等20种,并有5卷本《梁志宏文集》行世。诗歌《检察长的眼睛》获中国作协《诗刊》1982至1983年度优秀作品奖、赵树理文学奖一等奖,抒情诗集《黑瀑布》、长诗《爱魂》先后获全国乌金奖。先后评获1980年代中国城市诗优秀诗家、太原市优秀专家、太原市特聘专家等称号。

评论者简介:

 
吴小虫,本名吴小龙,山西应县人。80后代表诗人之一。起步于山西太原,现居重庆。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发表诗歌、随笔。曾获《都市》2014年度诗人奖、首屇大观文学奖等。2017年作为重庆诗人代表参加西安举办的中国80后诗歌论坛。


欢迎关注《诗眼睛》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1248424054@qq.com或happy2008poiuyt@qq.com

平台微信号:ZhongGysyp

主编:王恩荣(微信号:a1026874138)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