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卢辉:讲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诗(总642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理论园地TO BE


名家与你讲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诗

(主讲:卢辉)

名家与你讲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


主讲:卢辉

 

前言:鲁迅文学奖历来受关注。那么,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诗歌作品到底长得“怎么样”,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一下。今天,我从历届获奖诗人中选取部分诗人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归纳起来,大约有11种“模样”: 一是以生活粗砺“晶体”转化为诗歌的复合“晶体”;二是以不经意间的悟出而“悄然”放大的诗意;三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感悟,对词根,对世相进行“智性”的颠覆;四是以错落有致的笔法,展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深图景”;五是怀揣对大自然的悲悯情怀与敬畏之心;六是以“隐忍”的手法,抵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焦虑”;七是以“大题小作”的手法,掀开人生阅历的“心灵萌动”;八是从生存常态中去体悟一种“高致”与“神性”;九是从“情节”到“情结”,凸显诗歌的“精神投影”;十是直击生存样态,从低处通向高处,从繁杂通向幽微;十一是以生命的“容器”来计量“时代本相”。



老乡:1943年12月生;河南省伊川县人。《飞天》文学月刊社编审。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
1965年开始诗歌创作。著有诗集《春魂》(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老乡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野诗》(作家出 版社,1997)、《野诗全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获奖作品有:《闪电中的花园》获《人民文学》1994年“长沙杯”奖;《杂诗十七首》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篝火的动感》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三届敦煌文艺一等奖。



1、以生活粗砺“晶体”转化为诗歌的复合“晶体”

 

天伦

 

李老乡

 

我被挤出一种境界 我可以

伸胳膊伸腿了

我买到了江山

 

我买到了江山买到了

十五平方米的高层房间

我要发光 发60瓦的光芒

照耀我的小天小地 我的

二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夹着铺盖卷的妻子儿女

涌进门了 我饱含热泪

举起伟人般的手掌

拍了拍我的人民

 

赏析:读李老乡的诗,你常常会惊动于他那特有的生活粗砺“晶体”,他将生活的棱角、粗砺的“晶体”转化为诗歌的复合“晶体”,用的是“含泪的笑”或“悲悯的心”或“普世的情”铸就而成的。读他的诗,我常常惊动于他不屈的人格与傲岸的秉性,并以此积淀成西域巍峨高耸的“诗格”: “我被挤出一种境界 我可以/伸胳膊伸腿了/我买到了江山”。诗人见证一次“我买到了江山买到了/十五平方米的高层房间/我要发光 发60瓦的光芒”的过程,俨然不只是一次甜蜜温情的天伦演绎而是一次“悲欣交集”的天伦召回:“夹着铺盖卷的妻子儿女/涌进门了 我饱含热泪/举起伟人般的手掌/拍了拍我的人民”。在这里,李老乡式的“含泪的笑”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无须技巧,只要真情和良知的揿入。(卢辉)

 


胡弦1966年生于江苏铜山。参加《诗刊》社第十八届青春诗会。曾获《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闻一多诗歌奖、《作品》年度长诗金奖、徐志摩诗歌奖、《十月》年度诗歌奖、“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奖、柔刚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2015名人堂·年度诗人”等。著有诗集《阵雨》《沙漏》《空楼梯》、散文集《永远无法返乡的人》等。现居南京。



2、以不经意间的悟出而“悄然”放大的诗意

 

水龙头

 

胡弦

 

弯腰的时候,不留神

被它碰到了额头

 

很疼,我直起身来,望着

这块铁,觉得有些异样

它坚硬,低垂,悬于半空

一个虚空的空间,无声环绕

弯曲,倔强的弧

 

仿佛是突然出现的

——这一次它送来的不是水

而是它本身

 

赏析:读诗,尤其是读一些有禅味的诗,你就必需有“银碗装雪”和“白马入芦花”的感觉和延宕。这正如胡弦的《水龙头》“熟”视“生”察,由一段“倔强的弧”察示出“无声环绕”的人生况味很令人寻思。这也应验了胡弦的“仿佛是突然出现的/——这一次它送来的不是水/而是它本身”。的确,诗,有时你还真的别去“诗写”它,真正的诗,有时就在你不经意间的发现而“悄然”被放大,这就需要用你的感觉去包容它,去延续它,去牵引它,胡弦就很懂得这些“感觉互通”的专利:“很疼,我直起身来,望着/这块铁,觉得有些异样/它坚硬,低垂,悬于半空/一个虚空的空间,无声环绕/弯曲,倔强的弧”。这样多好,经验分给感念的东西或是互换性的东西在水龙头这个弯曲、倔强的“弧”中得以“融通”,诗人便可拈物而来,随心而发,全然不顾“写诗”的锁定,替水龙头“试物”、“验情”、“明理”、“禅悟”。(卢辉)

 


汤养宗1959年白露生,福建霞浦人。参加《诗刊》社第十届青春诗会。曾服役于舰艇水兵部队,从事过剧团编剧,电视台记者等职业。写有长诗《一场对称的雪》《危险的家》《九绝或者哀歌》《寄往天堂的11封家书》《举人》等。出版诗集《水上吉普赛》《黑得无比的白》《尤物》《寄往天堂的11封家书》《去人间》五种。曾获得福建省政府首届百花文艺奖、人民文学奖、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储吉旺文学奖等。部分诗作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表。一直选择诗歌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第一写作,并写有部分诗学随笔。



3、抓住稍纵即逝的感悟,对词根,对世相进行“智性”的颠覆

 

赞美一个妇人的若干种条件或者疑虑

 

汤养宗

 

香,香得有点不是真的。身上的细菌比她们少。白云喜欢你

强盗也认同这是美学。是甘蔗呀,包着通身的糖水

就要裂开的样子,被世界控制住。我还有

你的细节:在镜子前转身,再转,又再转,什么都够了,还是不够

不安的心跳是大地的,有那么多人

那么多翅膀,在午夜因你练习飞翔

污垢从许多无名的石头中流出来,后来被证实,那来自

某件刑具的压迫。一定有两三只小虫在菜地里磨牙

后来是一大片的田亩,包括鸟鸣,包括

若干厨房内的争吵声

“哈,让他们统统都够不着!”

我悄悄离开人群,在角落里自斟独饮,盘点内心的好色与善良

隔着你与世界的空气

心存疑虑:必须反对我们共同的空气

 

赏析: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要靠“有意味”的世相去“添补”,这有赖于诗人的“智性”,如果世相是魔方可以拿来“摆弄”,那你就需要“摆弄”出魔方的“变幻”和“规则”,一味“玩”,这是诗歌写作的陷阱,一旦“通”,这是诗歌的生命造化,汤养宗的诗正是在魔方的“变幻”和“规则”之中,凸显出市井之“本相”:“香,香得有点不是真的。身上的细菌比她们少。白云喜欢你/强盗也认同这是美学”,从香的“真伪”演绎出:“是甘蔗呀,包着通身的糖水/就要裂开的样子,被世界控制住。我还有/你的细节:在镜子前转身,再转,又再转,什么都够了,还是不够/不安的心跳是大地的,有那么多人/那么多翅膀,在午夜因你练习飞翔”,这种“香”而导出的“世相集锦”都是一出出内心的“窥测”,这是合理的“吸引”却又让窥探者“如履薄冰”,很有纠葛的“香”:“我悄悄离开人群,在角落里自斟独饮,盘点内心的好色与善良/隔着你与世界的空气/心存疑虑:必须反对我们共同的空气”,写到这究竟是“香”在作祟还是空气在不由自主的“流窜”,这时“赞美一个妇人的若干种条件或者疑虑”也就真相大白了。的确,汤养宗对词根,对世相,对稍纵即逝的感悟总是很“智性”的进行一番“调兵遣将”。(卢辉)



荣荣,原名褚佩荣,1964年2月出生于宁波,1984年毕业于浙师大化学系,先后做过教师,公务员,现为《文学港》杂志社主编,宁波市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出版过多部诗集及散文随笔集等,参加过诗刊社第十届青春诗会,曾获首届徐志摩诗歌节青年诗人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第五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诗集《像我的亲人》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8年《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10-2011年《诗歌月刊》年度实力诗人奖,2013年度《人民文学》诗歌奖,2014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诗集《看见》获全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4、以错落有致的笔法,展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深图景”

 

生物概念

 

荣荣

 

他爱她的青春 如果她是美的

她又被爱一遍  像是有了另一副子宫

 

这让她相信  在小腹正中

她曾经的身体藏过两座宫廷

膀胱在后  直肠在前

她的盆腔也能虚度光阴

 

并积满了灰尘  看见孩子就疼

 

 

赏析:荣荣诗歌的“疼痛感”绝不是“叫”出来,她很善于将“疼痛”合理分配在“生理”与“俗界”、“心态”与“世态”的纠缠中、互补中、挣扎中、淬火中进行“再生”,近期她的《更年期》系列就给我颇为错落的女性“更年夹层”的印迹。一句话:荣荣的《更年期》相当于“国字号”的更年期,荣荣《更年期》系列中的《生物概念》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他爱她的青春  如果她是美的/她又被爱一遍  像是有了另一副子宫”,这首诗的第一节,很冷静的道出了一个女人更年期的“疼痛感”,这就是“成也青春,败也青春”。的确,青春是一个女人的“原生态”,一位女性更年期的青春却要外加“如果她是美的”才有可能“又被爱一遍”,这还不够,还要“有了另一副子宫”——青春的子宫来辅助,这种不动声色的“现在时”与“过去时”的女性青春纠葛的“轮廓”,形象描出了“国字号”女人更年期的“情状”与“现状”。《生物概念》第二节是“成也青春,败也青春”的辉煌演绎:“这让她相信  在小腹正中/她曾经的身体藏过两座宫廷/膀胱在后  直肠在前/她的盆腔也能虚度光阴”,这一节的“青春”俨然就是女人腹中的“两座宫廷”—— “膀胱在后  直肠在前”的直陈,再加上“她的盆腔也能虚度光阴”的搭建,一座孕育生命、修身养性的“宫殿”就此落成。垂青也罢,贪婪也好,占有也罢,摒弃也好,一个女人的“辉煌”与“落没”不就是“成也青春,败也青春”吗?《生物概念》写到此节:生物的、世相的……女人更年期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才有了后一节,让我们隐隐作痛的一句最有力的女性更年期的生物与心态的双重“证据”:“并积满了灰尘  看见孩子就疼”。(卢辉)

 


张执浩1965年生于湖北荆门,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参加《诗刊》社第十二届青春诗会。曾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多年,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宽阔》《欢迎来到岩子河》《给你看样东西》和《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集,随笔集多部。作品曾入选200多种文集(年鉴),曾先后获得过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刊》年度诗歌奖等。



5、怀揣对大自然的悲悯情怀与敬畏之心

 

雨夹雪

 

张执浩

 

春雷响了三声

冷雨下了一夜

好几次我走到窗前看那些

慌张的雪片

以为它们是世上最无足轻重的人

那样飘过,斜着身体

触地即死

它们也有改变现实的愿望,也有

无力改变的悲戚

如同你我认识这么久了

仍然需要一道又一道闪电

才能看清彼此的处境

 

赏析:我是主张“生灵写作”的人,在中国诗坛昌耀、徐俊国、大解、李南、雷平阳、张执浩等都位列其中。生灵写作是什么?它绝不是写生灵、沾灵气。而是对自然与生命身怀悲悯、怀揣敬畏的“融通方式”。可以说,心中无畏,何有大爱;胸中无壑,何来云霞。张执浩的《雨夹雪》正是我看好的“生灵论”:一方面,他对大自然的悲悯情怀、敬畏之心象雨雪一样几乎纯粹到“触地即死”,另一方面,他改变现实的融通方式又是那么的“悲戚”和纠集,这就需要象“一道又一道闪电”如此极端化的“激活”,才能刺激神经和良知,安怃尚在“悲戚”和“纠集”中的人们,铁定看清彼此的处境。是呀,一次《雨夹雪》,俨然就是一次自然与人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重新评估:正如从自然到人类,从人类到自然,物及必我,我随物归。妙哉!!!妙哉!!!(卢辉)

 



娜夜,诗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出版诗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天问诗人奖,十月文学奖等。2005年《娜夜诗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重庆。



6、以“隐忍”的手法,抵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焦虑”

 

生 活

 

娜夜

 

我珍爱过你

像小时候珍爱一颗黑糖球

舔一口马上用糖纸包上

再舔一口

舔的越来越慢

包的越来越快

现在只剩下我和糖纸了

我必须忍住:忧伤

 

 

赏析:娜夜的《生活》这首诗看似一次珍爱的“借喻”过程,在很多欣赏者以为就是一次诗歌的“技法”的后面,诗人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锐意,为我们呈现不仅仅是爱的记忆,而是一个处于极度时期(文革)的“本相”浓缩。由一次借喻的“引爆”所给人的“包”、“舔”的“快慢转换”直到“现在只剩下我和糖纸了”,这种“逼法”即使是一篇政论文的“剥笋法”也难以“断后”,但娜夜的“断句”直逼语意的“极点”,这种人与糖纸,童年与糖纸,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并列”凸显出自然、合理、有效的“支撑点”:“我必须忍住:忧伤。”,这种“隐忍”便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烙印”,短短几行诗不是一次“童年”的简单回归,而是对“断乳”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拷问”:精典。哪怕诗人不是以那个年代为“本相”,但它勾起我的是刻骨铭心的经历“复苏”。(卢辉)

 



郁葱,当代诗人。现居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选刊》杂志主编,编审。著有诗集《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个早晨》、《自由之梦》、《最爱》、《郁葱抒情诗》、《生活记》和随笔集《艺术笔记》等17部,其中《郁葱抒情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其代表作《后三十年》、《骨骼》、《和平》、《鸽子》、《那时你老了》、《河北》等广为流传。主编《中国诗选》、《河北50年诗歌大系》、《河北历代诗歌大系》、《河北诗选》等多部。著有中篇小说《瞬间与永恒》及中短篇小说、理论文章100余万字,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7、以“大题小作”的手法,掀开人生阅历的“心灵萌动”

 

后三十年

 

郁葱

 

疼一个人,好好疼她。

写一首诗,最好让人能够背诵。

用蹒跚的步子,走尽可能多的路。

拿一枝铅笔,削出铅来,

写几个最简单的字,

然后用橡皮

轻轻把它们擦掉。

 

 

赏析:诗歌的魅力,尤其是与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同的魅力往往在于“瞬时式的永恒”,这就需要诗人具备敏锐的“点”与“角”的察识,很多“大题小作”、“虚题实写”的经典诗篇大多出于诗人用经验的“锐角”,把许多人尘封的“心迹”给于“瞬息”的敞开和点亮。郁葱的《后三十年》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范本:“大题小作”也只能是诗歌最有“作为”。因为经验的“复苏”与心灵的“放电”这本是相互融通、互为磨擦的“集束力”,这只有以“心灵作主”的诗歌最好为之。郁葱正是随着经验蓄积的“心灵萌动”,在看似一般“经历”的表象中为我们呈现了:“后三十年”一个人在珍爱与记取、挽回与无常中的“豁达”。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诗中的告慰——“疼”得“足量”、“写”得“易懂”、“步子”尽可能的“多”,这些都是人生的“幸福指数”,只是诗人把它们放在“后三十年”这个时态限定,这样的“反衬”就使人生的“幸福指数”非常的“吃紧”,这就为后四句埋下关键的“一笔”,即把“最简单的字”轻轻“擦掉”,这样的人生“点”,这样的逝去(后三十年)“暗示”,不就是芸芸众生的“必经之地”吗?至此,《后三十年》的“自然法则”与“处世态度”交错形成的“人生轨迹”让人过目不忘。(卢辉)



大解 (1957~)原名解文阁。满族。河北青龙人。1988年调到河北省文联《诗神》月刊,任编辑、副主编。2005年被河北省作协聘为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其一万六千余行的长诗《悲歌》被评论界称为“东方的创世纪史诗”。现居石家庄市,就职于河北省作家协会,为河北省作家协会文学艺术委员会负责人,兼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8、从生存常态中去体悟一种“高致”与“神性”

 

北风

 

大解

 

夜深人静以后 火车的叫声凸显出来

从沉闷而不间断的铁轨震动声

我知道火车整夜不停

 

一整夜 谁家的孩子在哭闹

怎么哄也不行 一直在哭

声音从两座楼房的后面传过来

若有若无 再远一毫米就听不见了

我怀疑是梦里的回音

 

这哭声与火车的轰鸣极不协调

却有着相同的穿透力

我知道这些声音是北风刮过来的

北风在冬夜总是朝着一个方向

吹打我的窗子

 

我一夜没睡 看见十颗星星

贴着我的窗玻璃 向西神秘地移动

 

 

赏析:我一向认为诗歌的“高致”得益于诗歌的“神性”。诗歌的神性当然可以是物我两忘的“禅悟”、可以是万念超拔的“咒语”。但是,这些“形态”的神秘感仿佛离常态化的生活有一层“隔膜”,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灵光”,因此,如何在生存常态中去体悟一种“高致”,这是许多诗人追寻的目标。大解的《北风》就为我们提供了从常态引入“非常态”(神性)的诗歌样板,这才是我最想推崇的“神性”。大解的《北风》是一首“经验”与“感念”相互胶着的一首诗,这里的经验是诗人对生命莫名的“敬畏”引发的,正是因为诗人在生活常态中保持有一颗对生命“无常”、“我在”、“我喜”、“我忧”、“我思”的心态,诗人的经验积淀才富有“创生力”,才有能力去“感念”一番,进而达到“高致”。《北风》中诗人的一次行游其实很“底层”,很“经验”,也很“殷实”,它折射出我们朝夕相处的“常态”,然而,诗人并没有“溺于”常态,或是简单描述常态,而是把一个孩子的“哭闹”放在“火车的轰鸣”、“夜深人静”和“冬夜的北风”中构成一个“不协调”的氛围,这时,这首诗便有了从“底层”、从“常态”开发而去的震慑力:“我一夜没睡 看见十颗星星/贴着我的窗玻璃 向西神秘地移动”,这种由经验到感念的漫溢,由此而演绎出的“神秘感”,总让人在生活的底层联想到在生活之外另一个维度空间的“牵引”与“召唤”,这便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我喜欢大解近几年一直孜孜不倦为我们所呈现的来自生活和人本的“精神原态”和“生命愿景”。(卢辉)

 


陈先发1967年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参加《诗刊》社第二十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诗集《写碑之心》(2011年)、随笔集《黑池坝笔记》(2014年)、诗集《养鹤问题》(2015年台湾版)、《裂隙与巨眼》(2016年)等。获“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年――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首届袁可嘉诗歌奖、天问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安徽文学奖等数十种。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



9、从“情节”到“情结”,凸显诗歌的“精神投影”

 

前 世

 

陈先发

 

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

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

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

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

他哗地一下就脱掉了蘸墨的青袍

脱掉了一层皮

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

脱掉了云和水

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

又脱掉了自己的骨头!

我无限眷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

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

暗叫道:来了!

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赏析:从“情节”到“情结”,我在想,诗歌“情节”的特性不在于“纪实性”而在于“性情性”,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感念、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活法构成“性情性”的投影和精神的外化。陈先发的《前世》忠实于“感念”的合成,他把天底下的“情怀”放在自己的视野(心视)范畴加以融会贯通。这里,首先“蝴蝶”的“文化可能”和“人本趋向”在“阴谋和药汁”也好,在“长亭短亭”也罢,在“脱掉了自己的骨头”也好,在“纵身一跃、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说:梁兄,请了/请了——”也行,这之间的生死演绎好似第二版的交响曲《梁祝》,让后人感激涕零,永世难忘!(卢辉)

 


雷平阳,1966年秋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欧家营。汉语新诗的革新者。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汉语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基诺山》、《云南记》、《出云南记》、《诗选之山水课》、《悬崖上的沉默》、《雨林叙事》等。



10、直击生存样态,从低处通向高处,从繁杂通向幽微

 

战栗

 

雷平阳

 

那个躲在玻璃后面数钱的人

她是我乡下的穷亲戚。她在工地

苦干了一年,月经提前中断

返乡的日子一推再推

为了领取不多的薪水,她哭过多少次

哭着哭着,下垂的乳房

就变成了秋风中的玉米棒子

哭着哭着,就把城市泡在了泪水里

哭着哭着,就想死在包工头的怀中

哭着哭着啊,干起活计来

就更加卖力,忘了自己也有生命

你看,她现在的模样多么幸福

手有些战栗,心有些战栗

还以为这是恩赐,还以为别人

看不见她在数钱,她在战栗

嘘,好心人啊,请别惊动她

让她好好战栗,最好能让

安静的世界,只剩下她,在战栗

 

 

赏析:大千世界只有生态是“本在”的,诗歌对生存样态的直击点,怎样从常规通向高处而不是沦入琐碎,这就考量着诗人在质疑和良知的驱动下如何在生态的指涉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公众呼应,这是现代诗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又一途径。雷平阳的《战栗》一诗便是此类诗中较为典型的一首。诗中的“复沓”语势非但没有让人觉得苯重,反而让人在此类“沓杂”的语调中揪紧心铉。雷平阳很善于将市井的“底端”放在人性复杂的心理信息脉冲中去“战栗”一番,而他的笔触没有一味虚张声势而是一直在抑制中,有意钝化直击的锋芒:“嘘,好心人啊,请别惊动她/让她好好战栗,最好能让/安静的世界,只剩下她,在战栗”,这种麻疼会让人感到不可名状的悲凉,让人重新审视这芜杂的世界。雷平阳《战栗》一诗的市井生态扫描,使诗歌本有的发现品质和质疑精神得到立体的彰显。(卢辉)

 




李元胜,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媒体人,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市级新闻人才,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专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1年开始诗歌创作;2014年《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由央视主持人任鲁豫朗诵,打开率超过600万,一下子就把作品带到了普通大众面前;8月,凭借诗集《无限事》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2015年10月,出版诗歌集《我想和你虚度时光》;2016年5月,李元胜凭借《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得了《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美动华人"年度(2015)最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11月,"中国·李庄杯"第十三届十月文学奖,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颁奖,李元胜组诗《命有繁花》获十月文学奖。



11、以生命的“容器”来计量“时代本相”

 

土豆是盲目的

 

李元胜

 

土豆是盲目的

当一个土豆,爱上另一个

它们羞涩的牵手,就像

被切细的丝条,交错地叠在一起

它们拥抱,代价更大

失去边缘,失去形状

还要经历碾碎成泥的过程

 

但是土豆没有后悔

它们前赴后继,拥挤着

朝着幸福,朝着虚无

 

只有一个土豆留了下来

脱离了集体,脱离了爱情

阴暗的怀疑,长出了绿芽

它悄悄积累了

生存所需要的全部毒素

 

 

赏析:李元胜的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不可重复性”,它的语词总有一种魔力和磁场,总在你渐次打开的“惊动”中慢慢的征服你,使你不得不“粘附”在他的诗中,被置于“异质”却又“温情”的语境中或明或灭,李元胜的语词的“陌生化”从来不靠什么新锐理念的“投影”来魔幻一番,恰恰相反,他常以自身的生命“容器”来计量“时代本相”,这使得他的诗不致于情势的弥漫而空蒙,不致于“我”的“个异”而失去“大我”的唤醒,我喜欢他的诗正是他的诗歌款款的传达出“独”而“不孤”的气韵与融渗。另一个方面,李元胜的诗还善用“铺垫”,而且一“铺”就成为诗“主具象”,而且丝毫不会让你觉得诗中的铺垫成分会不会“喧宾夺主”,而是让你随之“迂回曲折”、“百转千肠”,待你可能“幽闭”之时或自以为得“蜀”之际,往回看,你才了悟到“原来如此”的“豁然”,这种“迂回”有别于一些诗人也爱用“铺垫”所导致的冗长与琐碎。为此“铺垫”之功绝非只是一次“引导”,而是让“铺垫”的物象成为有效的“填充物”,进而让诗意有足够的回悬空间和“拐点”。就拿《土豆是盲目的》这首诗来说,它的“铺垫”最重要的是:这首诗的“铺垫”过程完成了土豆“盲目”而没有“盲点”的过程,诗中土豆“盲目”过程的戏剧性,诗人不靠诗语的“调兵遣将”和“设局”来完成,而是以不可挽回且不可重复的土豆“周折”,并以诗人十分“矛盾”的“混入”并“同化”于中的过程,来呈现出土豆果敢的“微弱”(多好的“反向性”呀):“只有一个土豆留了下来/脱离了集体,脱离了爱情/阴暗的怀疑,长出了绿芽/它悄悄积累了/生存所需要的全部毒素”,到此,回看前面的“铺垫”,我们才会为诗中的“玄机”(其实是物及必反的“昭示”)拍案叫绝,这一“毒素”,毒得不得不让人“死得其所”或“心服口服”,生活中的人们不也从中“对号入座”了一回,慨叹!慨叹!(卢辉)




附:诗选刊论坛首期诗人访谈:卢辉(一)


见君:介绍说:我们知道,卢辉是一位资深的诗歌评论家,对诗歌的看法独到而深刻。那么请问,在你心目中,怎么样的诗歌才算好诗歌呢?就你的写作历程而言,你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卢辉:海湄的介绍让我“后怕”,卢辉只能算是个评手。我一向认为,诗人的最大能量就善于打开遮蔽在常态生存中不会轻易显形的图像,一首好的诗就在于诗人“打开”(发现)的层面与质地。从我的写作历程而言,我看重的是诗歌对生命和灵魂奥秘的追问与揭示。


符力:一些小问题想请教老兄,麻烦老兄了:请问你个人看好国内诗人中的哪位或者哪几位诗人的诗歌写作路数?请简单谈谈他们的诗歌风格特点。你是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你平时读谁的诗歌或者文章?

卢辉:符兄好!我有个“怪癖”,看好某一首(组)诗永远比看好某个诗人来的重要,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如果要确指哪些诗人我最看好,比如象王家新、食指、王小妮、李元胜、娜夜、蓝蓝、。。。。。。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超常的察识和睿智,揿亮了现实与心灵的“图景”,呈现出“图景”深处的时代本相与灵魂刻度。

符力: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不能中断。在我们中国,汉语诗歌也不能被取消传承(传播)的资格。在传播的方式上,有一些好作品,会选入教科书供孩子们欣赏学习。对此,请问卢兄:你希望孩子们读到什么样的当代汉语诗歌?你希望孩子们从中吸收到什么营养?现在的网络诗歌,能够给孩子们(或者普通读者)带来什么?

卢辉:从我个人而言,诗歌一向都属于心灵的“东西”,它是“平衡”心灵的最好砝码,它来不得“热闹”,我希望当代汉诗,尤其是对孩子有所“为”的佳品,最起码有个诗歌“底线”,即可读、可感、可思,诗歌没有这个底线,还不如去接受更为多彩的“生活常态”和其它式样的作品。现代的网络诗我有个“问答式”的交流,请看:

卢辉对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硕士研究生荷莲 Lianne Heun

关于网络诗歌的回答


1.您何时成为‘新诗代’的诗人?处于什么原因?

答:新诗代2003年创办伊始,我就常来上坛,当时,这里的版主们都很尽心,论坛是开放的,不象有些论坛(特别是一些有相当知名度的论坛)竟成为“同仁论坛”,把相当一些陌生客排斥在外,基于这一点差别,我便常上新诗代论坛与大家交流(主要对自己的作品),2005年底论坛公开招聘一批版主,我荣幸当选,从此便更负责的上网做些点评工作,应该说,新诗代全体同仁的精诚团结,共促共为,自省大度,严谨治学,博采众长,光大汉诗等优势是很多论坛所缺乏的,这是论坛的人气所在。

2.把您的诗歌贴在‘新诗代’网站的论坛上是否就是‘发表’?

答:如果按国内现行的“标准化”的设定,只有发在有CN刊号或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才算发表。比如发在《新诗代》纸刊就算,发在论坛上就不算,这是千百年来“以纸为鉴”的“标准”因袭下来的,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即使是网络文学,可有新的“发表”一说,但最终还是需要纸质去固定下来,至少,这个社会一时还很难达到“无纸化”的时代。

3.把诗歌贴在网站上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答:在纸质媒介还显“高贵”(对文学更是如此)的时候,这么多人内心的表白急于表达的莫过于网络:它迅捷,便利,随机,互动,宽敞,诗,作为刹那间的偶得,更需要这种媒介的融解,诗,正好对应了网络的呈递方式。

4.参加‘新诗代’活动是为了促进您的职业、为了爱好,或者为了朋友联络网?

答:我的职业是记者,上新诗代是自身的爱好所然,在上网交流过程中加深了解,联络同仁的感情。

5.‘发表’和‘出版’有何不同?

答:发表,我前面谈过,需要说明的是,发表与出版有交叉的内容,不过“出版”仅指有统一书号、结集出版、有出版社“三合一”的“发表”模式

6.在论坛上发表的诗歌与出版的诗集之间是否有差异?

答:差异肯定是有的,只不过跟“诗品”无关而已,正是因为网络“发表”的随意性,还缺乏一个网络“关口”(被公众认可的审核机制),使得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便在究竟是公众的“虚拟评判”还是出版机构“实有定夺”之间的较劲。

7.读者对一本诗集与对网络诗歌的看法一样吗?

答:对诗品而言,这跟诗呈现的媒介毫无关系,诗的优劣不会因为是诗集而变得“高贵”,也不会因为是网络诗而变得低劣。


8.您觉得‘网络诗歌’是什么?对您来说,这种网络诗歌是否应该使用特别的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的特征。(即:媒体特种的诗歌:medium-specific poetry)

答:按现有的“网络诗歌”,它只能称得上用电子网络的书写形式创作的诗歌,它跟写在纸质上的诗,只是呈现的空间不同而已,若真有特别超文件的标识,那才可能称之为“网络诗歌”

9.新诗代的诗歌是否‘网络诗歌’(媒体特种的诗歌)?

答:若按电子特种标识应该不算

河南子愚:我有个小问题,作为一个进行诗歌点评的诗人,如何在解析别人优秀诗歌内核的前提下看待自己的诗歌写作?我来诗选刊论坛,很少看到您自己的诗歌作品,请问您是否刻意不发自己的作品?


卢辉:谢谢你的提问。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关注你的评论,你的“实用主义”式的解读会让人觉得很亲切,我一向也喜爱这种解读法,我点评别人的诗歌一向是以自己在“诗为”过程的所困、所得、所悟与被评者一起“加入”到“共享”之中,只不过是被评者不知而已,只是他(她)在看完我的点评之后,知道我“进去”与他(她)共享一番,诗评固然有多种方式,但有一点,我不太喜欢引经据典的“学究”气,评诗,在我看来,最高只能算是一次次“窥探”,故很多时候诗评所取的“样本”可能是“非诗”的“渗透”。我没有刻意不发自己的作品,我觉得要贴最起码要自己看得上,也许是“完美”的框对我的“压力”。

河南子愚:多谢卢辉版主回答。你说我使用的“实用主义”,的确有这个意味,由于我所懂的诗歌理论不多,所以只好用土方法来做点评,其实这些点评大多是一种赏析类的文字。你说的“窥探”,我很赞同,的确,我们的点评相对于一首精彩的好诗,也只能算是一种“窥探”。问好!

海湄:俺来提几个问题,与诗歌无关啊,请问辉斑斑,你有什么业余爱好?平时是怎样分配时间的?你认为工作和生活矛盾吗?你认为国人是否应该遵守传统的道德观念?你有红颜知己吗?哈。。。第一轮提问完毕

卢辉:我的职业是个记者,而且是负责一个台的新闻中心,要知道这个职业,尤其是新闻从业人员真正是“如履薄冰”,怕出事,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我把诗当成是我在此“逆差”下的“心灵释放”,因为。只有在这个天地里,我才觉得自己有点“自由”,可以象个“游者”,天上地下,我上坛大多时候都见缝插针,象我这样每天行游在“现实”与“浪漫”之间,看似多维,其实是在寻找“平衡”和消解,在现实这个层面尤其是作为“家长”,我是个“失败主义者”,因为,我还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当个“失聪儿子”的爸爸,我要用一百倍的精力去换取可“一无所获”的结果,但我必须这样做,天底良心。若我在晚间不能上坛,大都是这个原因,每天我都在失望、希望交加中行进,累了就上坛找点“慰籍”。我喜欢音乐、摄影、绘画作品,“读图读音”使我对任何“感官”上的“激点”都倍感亲切,你所说的“传统”,在我看来,人从来都是“适者生存”,保持底线为“安”,我很想有,但现时的“泡沫时代”,你只能有“手造的偶像”而已。

海湄: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在夹缝里寻找浪漫,在薄冰上寻找萌动,我非常理解你工作的性质和为难之处,不过我还是想知道,你排解的方式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绘画需要安静、摄影需要美感、音乐需要浪漫,我非常羡慕你有这么多的爱好,请问,这些方式似乎都是独自的,你给家人的时间呢?有很多人都羡慕你的工作,你认为它适应什么样的人?

卢辉:很高兴你能理解这些,的确,我所说的爱好,可能都属于它们所对我的“刹那间”的触动,有时我听听《圣母颂》、《悲怆》,也听听《欢乐颂》,喜的就是它“交织”的美,是对我记忆的“暗处”的照亮,有时我喜读现代或后现代的绘画作品,达利的“非时空”,凡高的“神经的颠覆”都象“强心针”让你“痛”的快活,摄影的美更是一种“唤醒”的定格,而这些的确极其“私有化”,它只能留在“此岸与彼岸”上给那些相互照应的人们。

海湄:俺很高兴在某一点上与你达成的共识,不过俺还想知道,你平时聊天吗?聊天的时候喜欢喝咖啡还是饮料?你喜欢幽静的带点黑暗的地方还是喜欢光亮的地方〉

卢辉:我很想,不瞒你说,我有时还有点“好为人师”的冲动,这可能跟我当过八年的老师有关,我常常觉得跟人聊天时只要对方有个很好的承接姿态,我的思维就会源源不断,这是一种“幸福”,有时对方投以凝听的眼神,我就会觉得会有讲不完的话,聊天时我喜欢喝咖啡,喜欢幽静和微光,那时才会觉得世界四通八达。

海湄:你说的场景我也喜欢,碰巧的是,大多数时间我都是个倾听者。。。

陶斯人:你既写诗又评诗,能否列举你评诗以来认为最满意的几首诗来评评?也自选几首自己最满意的诗展示给大家看,以让我们了解你的风格和诗歌标准。

卢辉:谢谢陶斯人也:我列举一首

《合欢花 》

 

余笑忠

这是一种比喻。但我不知道

当你摘下这两朵花

是否猜想过它们的未来

现在,它们在我身旁的一角

超然物外

但有时,它会替我醒来

又是在何时何地,我曾找出它们

想象它们还在那棵树上,想象你的目光

还在那儿停留

现在,它们看起来毫发未损

这么多年,不再浸沉于阳光

也不再理会我们

这么多年,是否我们对等待已失去信心

是否我们的双手只急于采撷

急于盲目地收割

你的目光还在那儿停留,并且

对未来的某一刻久久凝视:

谁的一生,是上帝赠予你永远的信物

这是过时的比喻

今夕何夕。合欢花

它的手依然护紧心房

 

卢辉评点:把一种“痛”放在“不敢痛”的状态下进行“分崩离析”这只有《合欢花》才有的“信物”。我是在看完《合欢花》之后才知道余笑忠这个名字,但这一切的“迟来”只是我错过象《合欢花》那样的“未来”,我真的第一次才如此深切感受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灵属于它的“未来”竟然如此触目惊心:“这是一种比喻。但我不知道/当你摘下这两朵花/是否猜想过它们的未来”,试想一想,你、我、他(她)在一次不经意间,不让一个也占拒一席生命之地的“合欢花”活下去的时候,绝对值相等的“未来值”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别以为只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就可以“强权”芸芸众生,任何生灵都有自己的“天地”:“现在,它们在我身旁的一角/超然物外/但有时,它会替我醒来”。余笑忠的眼疾手快简直是一把刀“逼”得你必须对存在物的“贵贱”有个“新标准”或是“零标准”,这是比任何哲学本原更有归属的“标本”:“现在,它们看起来毫发未损/这么多年,不再浸沉于阳光/也不再理会我们”,是呀,还有比“死”这样的“另一个维度”更为广阔的“坦然自若”吗?一个生命的式样,不一定是比一朵花的“凋零或盛开”更为精典,何况还是一次戕害。好在笑忠在替人类自醒和自责:“这么多年,是否我们对等待已失去信心/是否我们的双手只急于采撷/急于盲目地收割”,是的,请永远记住:任何一种生命的式样都“是上帝赠予你永远的信物”,笑忠在反思也在反讽:“这是过时的比喻”,不!不会“过时”的,有一种比终极更为“朗照”的“良知”对如此孱弱的“自强”难道会无动于衷吗?“今夕何夕。合欢花/它的手依然护紧心房”,此刻,只有上帝肯为生命划出了一条生存的轨迹:大千世界,相安无事,仅此而以呀!!!

从天堂往下看(组诗)

  卢辉

1、《雨声,有一个脸盆那么宽》


 雨从空隙中落下来

并不比树叶差

一二滴有代表性的去处

都是直线,象我屋顶的瓦

一直低低的往下看

这是我家里的雨

它的声音有一个脸盆那么宽

小时候我就是里面的水手

跟过一艘纸船,沉到盆底

 

整整一个春季,我没敢吭气

一艘又一艘纸船

睡在我的盆底

老听见

我屋顶漏水的声音

 

2、《床,多么宽广的地方》


我知道床,我甚至知道

所有人的底下,有一双鞋

出色并且安静。比灰尘更轻


一个人在床上

这谈不上有多重要。床

都是温度给过的,我测算过:死

离床最近


床,放宽了每个人的肢体

曲线。骨骼

跟死有同样的落差

 这只是一次守灵:我。

只是在床头,彻夜追踪

床,多么宽广的地方

 

 3、《从天堂往下看》


 把自己安在机翼上

底下我不敢触摸:雪

一触即发的冷

 

天山,在我的座位底下

我测算着

我与雪之间的坡度

 

往下:我

绝对服从金属:一块坚硬的阳光

一个丰满起来的翅膀

抖了几下

 

空姐若无其事

在天山的上面

推来一车咖啡

我装在金属的噪音里

被很多甜甜的点心

挡住视线

 

4、《雨夜写作》

 一张纸被一支笔

逼的十分柔软,桌面

许多揉皱的心事:一团团

都是待燃的火苗

 焚烧以及丢弃

永远解决不了窗外的雨季

笔搁在春天:只认纸墨

这一对兄弟

 

字迹还是要走的,墨汁

离开手温

容易成为雨季的伤痕,只有笔尖

直直面对纸面

走在雨滴间隙,于是

等待天空发白

 

5、《记忆》

 

与云朵无关。门上

好象婆娑了:沙沙声

十分可爱

 

想摸,想坐

门上的影子离树林不远

离冰凉最近,主人的招呼声

都是千篇一律

 

这是我的小屋

这是夏日的中午

就在横坑的半山腰上

一盆汤水,一杯酒

个个

人仰马翻

 

6.《病房里的死》

 

最早跟死打过招呼的是一包

草药.关于它的香味

以及病体

象一只可爱的猫

眯上双眼

 

很多人的哭,坐着

站着,靠在墙角

无法象床上的被褥

把白色和死

都做成一个比喻

 

哭照常进行

每一滴

都无法胜任

挂在床头的半瓶药水

 

这是正午,这是雨后

只有病房里的阳光

象一家子

在哭的上面

灿烂起来

 

 

7、《纸:比灰烬快了许多》

 

小时候,我就懂得

翻翻日历:薄纸

一页

比房屋更耐寒

 

12月31日:谁

都有一页薄纸作陪

纸.太伟大了

它包不住火

 

岁末

最需要温暖的时候

谁来燃烧

已无足轻重:纸

一点火星

比灰烬

快了许多

 

8、《一粒盐及其它》

  

从一粒盐出发,前面

咸度所包含的影子

可在中午或是在餐桌上铺开

  

下锅。吃的。看的。

形形色色的菜肴

一粒盐

不会亏待任何一方

或者你就尝试着

这个夏天的汗滴

  

盐不会把精度

小到你连白色都认不出

在生活的周围,有咸度

我们彼此都互不猜疑

  

很好。从海边或岩层来的一粒

它懂得自卫

也舍得面目全非

不就在锅里,保持与日子

平起平坐

 

 

9、《幸福的尘埃》

 

一个角落,总有一点尘埃

阿三颈上的衣领

一天天加厚,变得热闹起来

 

热闹的地方,就象我刚收笔的一点墨

黑了,就是一个词

 

读出声,你就来了

说是风起,说是

跟上一对对蚂蚁

一块啃骨头

 

骨头的周围,剩下的

仿佛都象你

在地上,在阿三的脸上

在水龙头打开之前:水

包括伸出的手

都不敢把你吵醒

 

不是因为你,没留什么假设

走不了太远

不是因为有灯

不是因为广告牌上的美女

铺平长长的睫毛

等着你入住

 

 

10、《掰开桔子:一座圆圆的孤岛》

 

桔子是黄色的 一双手

在二三秒之内

掰开一座圆圆的孤岛

 

来吧:用嘴巴盖上

用睫毛遮阳

一片片象月牙一样的船

全部抛锚

 

躺在牙床的

基本是破烂的船

沉入胃底的

不象是金银财宝

究竟是谁的船

谁的骨肉

甘心四分五裂

 

就是这样一双手 一张嘴

当然更是那双眼

使这个秋天

多了几滴果汁

 

附冰儿评语:


在我的阅读中,很少见到卢辉这样对平凡事物弱小生存层位敏锐体察的诗人。他以陌生而尖锐的笔触,将当下生存或光鲜或灰暗的一面联翩掀开,果断地抓住事物在瞬间浮现的意象或意念,呈现出语言的干净与坚硬。在残损疼痛的现实中执着于被语言和灵感击中的瞬间惊喜。卢辉的词语干净纯粹。他的随笔文字更是一道清澈的文化幻像,是浑浊枯燥的都市生活中打开现代人心灵的一把暗锁。


附卢辉诗歌随笔

《 诗.时.思:一次诗歌与生命的对话》

卢辉

 (一)

何为诗?我一直把它当作彼岸的昭示,终极的诱惑,流动的驿站.这种神性的存在,不是玄学,更不是臆造的家园,它是时间的绵延和空间的扩张所呈现出瞬时的救赎和牵引.

 

(二)

何为诗?这正如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映入你眼帘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界定的"常景",另一种是流动的"变景",要得到第一次的"鲜活",取决于"变"的形态,而诗歌正是从此走出的,它无依无靠,无须染指,无须设定,更不便去装饰,它永远成为一种无极的趋向,在一次又一次的"可能"中完成近乎宿命的召唤.

 

(三)

何为诗?按我的观点,诗歌总是从否定后的认定中开始的.是的"第一次",没有任何文化积淀的"唯一"的一次,一直处于否定中"发现"的一次,因而也没有一个界点的一次,正是这些无数个"第一次"组成心灵中短暂而新奇的景观,它永远只能是一种样态,而不能是一种凝固的结论.

 

(四)

何为诗?这正如生命的张狂,或是愚钝有时会与急剧上扬的理念巧合在一块,形成重构的虚妄,诗歌迫使这种虚妄既细切又坚韧,既粘连又脆薄,这是一笔怎样的"签约"?带着这种审视,使诗歌永远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而诗性永远在寻找中或明或灭.

 

(五)

何为诗?也许一边是神性诱惑,一边是惨淡经营,二者注定成为一对"孪生子",诗歌总以"废墟"为起点,无以圆满,无以归宿,只有挺住,这决定了为诗的根本:淡泊.

 

(六)

何为诗?当我一次又一次企图接近诗神的光芒之时,我才真正觉得:离无限最近的地方,心无比脆弱.然而,这种脆弱不是病态的,也不是体虚苦吟的一种,这是思接千载,心连浩渺时的恍惚,这是顿开茅塞前的无以归依.

 

(七)

何为诗?我想到古人老子的一句话: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知命曰常,知常曰明.寥寥数语,集中国文化之大成,聚人生信仰之大义,汇千嶂万川之渊源,我试图聆听,试图俯仰,试图汲取,以展示我心空的茫远,以体悟斗转星移生命环复的轮回.

 

(八)

何为诗?说不破道不尽的诗歌与极其有限的生命构成了"逆反"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大文化的景观:缺憾中的行进,亏空中的弥漫,凹凸中的缠绕,这正是诗歌隐没升腾的气象,也是诗歌存在的理由.

 

(九)

何为诗?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问题引起我们的思索.生,是命定的吗?生下来在这个世界活着,现实早就等着我们,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面对.而我们流浪,我们安居,我们找寻,我们放弃,我们选择独踞一隅,我们奔向远方,这难道不是生命历程的部分吗?而诗歌就在其中,尽头呢?对人,是死;对诗,是思.

 

(十)

何为诗?生与死,爱和恨,内界与外界,超越与沉沦,哪一种才是生命的原生质?只有诗保留生命复合体中两种质点的对峙.

 

(十一)

何为诗?我想,天地间唯一值得在意的,便是生命丧失与呈现的对应互动:生命助长意志,意志点缀生命,生命占领意志,意志消耗生命,诗歌在这个二律背反中滋长.

 

(十二)

何为诗?可以断定,意志的真实换来生命的受难,这几乎是意志与生命邂逅而成的景观:诗人的生命空间和意志空间总是如实地流入"直觉"景观中,这是浑然的交响:生命在意志的支配下,呈图形展示出来.图形不是简单的画面排列,位移,晃动,它是生命与意志互为磨砺,妥协,激发的空间,诗歌就是生命空间向意志空间冲撞时留下的碎片.

 

(十三)

何为诗?意志使上(天)与下(地)一分为二,生命使上下一片浑沌.人一直在完成着一场场寂寞与隆重的生死经历,庄严的产生也伴随着怪诞的出现,短暂的美引来永恒的意义和展望,这时,唯有诗歌成为生命与意志的资本.

 

(十四)

何为诗?众所周知,诗歌是语言艺术.不过,无论你如何客观地,逼真地,富有启示性地表现世界,纸上写的太阳永远不会成为天上那个太阳.正是由于语言有语言的限定,也才有了弥漫性,这弥漫性便是诗人尽其智以有限的语言向无限的时空拓展而产生出来的永无极点的放射性,这里充满着有限的表现工具和无限的弥漫性之间的挣扎与魅力.

 

(十五)

何为诗?试想一想,贝多芬创造音响,他成了一个不断发出各种音响的空间,然而文字不同于声音,每个字都有语义,你完全可以打破语义来组合它们,这不算什么,关键是,你永远无法消除个体的语义.因此诗人的杰出之处不在于反语义,恰恰在于以一堆词造成尽量大的弥漫空间,且具有纵深性和平面性交织的无限空间,能使欣赏者的思维进一步拓宽拓深这一空间,使它无尽,无限地扩大下去,这是诗歌语言的命运




  诗人简介:

卢辉,60后诗人,诗评人,媒体人,高级编辑。生于福州,祖籍大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三明学院兼职教授,特约主持《诗潮》杂志“中国诗歌龙虎榜”,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特邀点评人,编著《中国好诗歌》。上世纪80年代创立“福建三家巷”,参与《诗歌报》举办的全国诗歌群体大展。主要著作《卢辉诗选》《红色的碎片》《七层纱》《纸上的月亮》《看得见的宽》《诗歌的见证与辩解》。诗歌、诗论散见境内外各大刊物和年度选本。获得福建省政府文艺百花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第三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批评奖、第三届中国天津诗歌奖、第五、六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奖、《江南》杂志“奔马奖”、香港诗网络诗歌奖、首届石竹风诗歌奖(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现居三明。


名人名言

“诗人不必要充满灵感地升到天上,在大地飞翔,他的使命不是在于离开大地,飞上天去摘取星星,他是永远也得不到它们的。诗人的任务在于从他所及的范围内闪烁着的东西中创造出新的星星。”(法国·勒韦尔迪)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