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他评:李不嫁《一个人的长征》(连载86)(总666期)

叶枫林宋浏等 诗眼睛 2021-10-07


 -----对李不嫁《一个人的长征》的解读



好诗!


《一个人的长征》


李不嫁


大队人马开走后

老乡家收养的伤员

有的被杀,有的追上部队

大部分隐姓埋名

变成了本地的屠夫和木工

他们的命运,在长征的宏大叙事里

早已被一笔带过

只有一个叫杨东福的人

选择了原路返回,从贵州到江西

凭一条腿,一根打狗棍,把拣回的半条命送回家乡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6年1月15日)




好诗之点评


叶枫林宋浏鲤鱼风朱仁凤点评《一个人的长征》:


1、叶枫林:返回家乡的杨东福


读罢此诗我不得不感叹一群生命的力量,为了心中的理想,一群红军战士就像一群北回归线的鸟,战争和动荡加速一条迂回穿插的路径,秋天也好冬天也好,他们必须付出与那个时代不相对称的代价。我可以想象的到疾病和饥饿都算不了什么,为了一颗闪闪的红星,他们忍受风雪,用热血熏香树皮,用笛声吹拂战马,用干草护卫冻途,他们冷藏思念,收紧渴望,随一把军号,嘹亮通往春天的征程。只是他们中间有的受伤了,因为落下残疾或者追赶不上大部队,不得不隐名埋姓留在异乡,生老病死无从得知,令人欣慰的是李不嫁先生唯一提到的杨东福终于回到了家乡,这个只有半条腿的红军战士在一根打狗棍的支撑下,在没有面包,没有巧克力,没有食盐的年代,杨东福用半条命包裹理想信条,他只是告诉我们,他不能成为革命的累赘,李不嫁在诗中确认杨东福被自己送回了故乡,留给读者是感叹和悬念。这段被提及的历史厚的不能再厚,李不嫁先生用自己的笔揭开掩埋的琴弦,琴音真切,在现实的阳光下再一次敲醒不能忽略的往昔,一方面颂扬生命的力量,一方面告知只有珍惜美好,时光的大潮便会熠熠生辉。


 

2、宋浏:浅评李不嫁的诗《一个人的长征》


从古至今,咱们国人就讲究叶落归根。不管流浪异乡,还是客居他乡;只要有信念,路途遥远,坎坷,危险都不是事。

革命年代,追求真理的时代;刀架在脖颈,枪对准胸膛也不能阻挡一个人坚定地红心。隐名埋姓的生存,又有何意义?

历经磨难回到家乡的杨东福,身残志坚。经过狂风骤雨洗礼过的故土,等待春风,期待骄阳,期待着耕耘!

李老师把此诗写活了,把人写的堂堂正正了。


3、鲤鱼风:评李不嫁《一个人的长征》


这个普通一兵,没有去追赶队伍。

可能是不知道队伍去向何方;

也可能是不愿意给队伍增添麻烦,变成包袱;

或者只记得回家的路。

忽然想起黄永玉先生狂草书写的沈从文先生的愿望: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个普通一兵,他是不幸的,放弃了信仰,或许被人指责为逃兵。

这个普通一兵,也是幸运的,九死一生,他活着回到出发的地方。

一个人的长征,身体上的,心理上的,疲乏,痛苦,无人可以倾诉。

他不是为了找回什么,也不是为了重新出发,他只是回到故乡疗伤!

李不嫁不动声色地叙述,冷静,客观,零度,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诗人的本意?


 

4、朱仁凤:简评李不嫁诗歌《一个人的长征》


这首《一个人的长征》题目很小,历史及现实意义却很大。可以想象,诗人是听到了一个老红军战士的故事从而引发思考,才有了这首诗歌,不难读出这首诗歌诗人在表现技巧上不自觉应用了反讽手法,所表达的意思起到了某种反讽意味,对残酷战争年代一段历史的追思,对红军老战士命运的同情,对现实的某种批评,无疑诗人对诗歌的写作技巧已经站到了一个高度,懂得如何避免主观表达,把自己放到诗外,以冷叙述、冷抒情的方式来处理诗歌,或许在诗人的潜意识中他明白诗人不是批评家,不能用一个评判者的态度去主观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以一个局外人讲述故事的方式把想说的表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评判,去思考,这些表现手法在诗人很多作品中都有所表现。




附吕本怀二首微品:


《去劳改农场很容易》


李不嫁


劳动改造人!像我这种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若能扛一柄锄头,在平原上开沟

种粮食;起早贪黑地

开着农用车运送蔬菜进城

世界观会截然不同,我会爱惜粮食

对大地感恩。湖区的牲口

生来沉默,归林的鸟从不问国事

我曾坐出租车路过君山岛

宽阔的国道忽然分出一条岔路

司机指着那一带灰墙说,里面的犯人

少有因言获罪的,我们这里,去劳改农场很容易


微品:


这首诗的意味在最后一句,看似司机随手一指,随口一说,其实却有深意。诗人作为时代预言者与人民代言人,像“湖区的牲口”与“归来的鸟”那样,完全做到“生来沉默”“不问国事”是不可能的;倘若尽到诗人的本分,那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他一定看到了那些劳改犯,想起了自己以及别人的一些经历,“因言获罪”,在当代中国曾是一种常态,现在可能少一些了,但是不是还会落到自己头上呢?“我们这里,去劳改农场很容易”,既是预感,也具有讽喻含义。



《藕池河》


李不嫁


往东流,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

不是镇政府就是学校

旗杆上常有鸟,啁啾几声,振一振翅膀飞走

镇政府的女干事、学校的女老师

大体上拿同等的工资

穿同样的长裙,踩着铃声,去食堂吃晚饭

千万亩荷花静悄悄地开。放学路上

女孩子们飞快地发育

一个个跑成麋鹿跃出平原

男孩们仍在打闹,在哪里摔倒就在那里爬起


微品: 


诗的前两段,诗人写出了藕池河畔的某种特色,学校,镇政府,女干事,女教师,构建出藕池河畔的静谧与美好,而末段里孩子们的表现,则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与希望。要写出某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一定要把握住最有表现力的人,以及与他们有关的细节,这首诗应该说把握得不错。



诗人简介:


李不嫁,男性公民,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哲学系高材生,中南大学兼职教授。1966年生于湖南桃花江,80年代开始写作,在1986年参加“现代诗流派大展”,当时用的名字是李杰波。90年代初停笔,2014年回归诗坛。因其作品的特立独行与人文启蒙精神,被称为湖南的老诗骨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