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创新可持续吗?
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居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前5强。
一、创新城市
报告构建了包括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报告称38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厦门、无锡、宁波等城市低于60%,意味着这些城市已摆脱投资依赖,走上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序中,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长沙、成都、青岛、厦门、无锡、合肥、济南和宁波排名前15位。其中深圳的得分为87.79分。
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超出具有同等创新能力的其他城市。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排名靠前的创新型城市,同时也是在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表现突出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到132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9%,这个数据居全国前列。去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75万件,占全国1/3,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据统计,深圳已累计建成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各类创新载体达2642家。建成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2019年底,深圳拥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7000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深圳创新主体保持了强劲的创新动力。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速度表现抢眼,分别增长4.3%和2.8%,在深圳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二、失控的房价
近日深圳的两则新闻成了网络焦点:万人抽签抢房与众多高端制造企业持续外迁。深圳房地产价格早已一骑绝尘,新房二手房均价已然超过北京上海。最近深圳新房市场的一些炒房现象频上热搜,“房产代持”这种存在巨大风险的现象也再次进入视野。
深圳热点楼盘“万人抢房”、“众筹打新”。11月24日,深圳某楼盘进行了公证摇号,这个楼盘的均价为13.2万/平米,总价区间在1184万元-2984万元之间,销售方案明确优先满足无房居民家庭购房需求,根据在深圳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时间长短等因素筛选入围者。该楼盘最终有9690人参与摇号,得房率约12%。
十年前,深圳大部分厂房租金只要9元/平/月 ,现在都在30元/平/月以上,甚至有的厂房租金标价45元/平/月,是10年前的2-3倍,且租赁合同签约期限越来越短,续一次租金涨一次,未来租金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太大。此外,随着空间资源越来越紧缺,深圳出现了全国罕见的16层高的厂房大楼。
二、企业出走潮
近年来深圳企业出走名单越来越长:华为、中兴、比亚迪、富士康、欧菲光、华大基因、TCL、万泽、兆驰、兴飞科技、海派通讯、霍尼韦尔等企业。
最新搬迁企业是深圳市两家大型制造业公司美国史丹利百得和日本村田制做所。世界500强企业史丹利百得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随着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内竞争的加剧,集团基于战略发展需求,不得不重整业务资源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自2020年10月26日起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提前解散史丹利百得。数据显示,深圳史丹利2019年实现营收20.2亿元,净利润1.5亿元,员工有1000多人。
四、不可持续
企业外迁潮对深圳经济的影响,疫情以前已经有所体现,深圳2019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累计同比增长6.1%,从2015年的1-7月增长7.8%开始,每年同期的增幅均有下降。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深圳金融业的税收占比超过制造业,占比22.37%,制造业仅20.30%。
2015年深圳房价同比上涨近50%,领先全国,随之而来的是,深圳高科技产业加速外流。在2016年的深圳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额在下半年也出现了负增,这当然与大量企业的“出走”不无关系。
2017年7月,深圳市政协发布了一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深圳实体经济重点调研报告》。报告称,深圳制造业外迁已成潮流,大多数外迁企业已不再是低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而是先进制造业。2019年6月,深圳市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16-2018年间,37.5%的外迁企业集中出现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
华丽的统计数据犹如沙滩城堡,行业关键企业走了,一批配套加工企业也会消失,一个产业可能走向衰退。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本原创文章公众号👆,每日更新、原创作品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