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亿单身”、“7成月光”?

中原民 北清交大校友俱乐部 2023-06-21



有统计显示,国内已有超过两亿人单身。而其中,七成左右处于“月光”状态。


一、月光


在一线城市,大约40%左右的单身青年都处于“月光”的生活状态;


随着城市等级向下及月收入的降低,“月光”比例大幅提升,四五线城市的单身年轻人中,“月光”人群所占比例高达76%。


工资都去哪儿了?


数据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而非单身消费者这一占比只有27%。单身人群不仅追求好看的皮囊,还看重有趣的灵魂。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一个人的电影、一顿喜爱的大餐,只要能取悦自己,单身人士们都毫不吝啬。


二、单身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一人户占比逐年增加,2018年已经达到了16.69%。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接近1亿。

单身经济带来的是新的商机。从“一人食”的贴心服务,到个人定制旅行、小型厨具,甚至一个人的婚纱照,单身浪潮已经悄然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也入局单身经济。有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以智能陪聊为卖点的智能音箱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全国出货量达到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 单身经济的壮大虽然丰富了消费市场,但单身人群的增多引发了人口学家的担忧。


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与此相对的则是持续升高的离婚率,1987年至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在结婚率下降和离婚率上升的双重作用下,生育率逐年降低。


三、成长经历


学者指出个体成功婚配是代际合力的结果,影响青年婚配既有个体层面的教育水平、收入、职业、社会地位等因素,也有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社会网络等因素。


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后,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进入大学,但他们向上流动的过程并不顺利。尤其是“90后”农家子弟,他们通常就读地方普通高校,就业质量低,毕业后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群租房,“大学生农民工”“蚁族”是他们新的身份标签。


农家子弟通过教育这一狭窄的向上流动的通道获得自致性社会地位,但他们往往被贴上“凤凰男”“凤凰女”的污名标签,在城市婚恋市场中遭遇先赋性家庭出身所引致的身份歧视。


加上在当今社会,婚姻的功利属性凸显,拥有城市住房、轿车成为青年谈婚论嫁的门槛。农家子弟肩负着农村家庭向上流动的希望,他们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关系到农村家庭对社会公平的感知,而婚恋状况是检验个体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农家子弟的婚恋困境问题值得关注与研究。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农家子弟,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环境是贫困家庭。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以往有所提高,但远算不上“富裕”,“没怎么吃过肉”的贫困状况在“90后”农家子弟的童年时期较为普遍。

贫困不仅表现为经济资本的缺乏,也表现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对农家子弟的情绪发展、自我认同、社交能力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当他们步入成年后,在与异性交往、组建家庭时面临着心理上、能力上的障碍。


四、隐形差距


高校扩招后大学本科文凭严重贬值,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毕业于非“211”的普通院校、表达能力不强、社会资本缺乏的“90后”农家子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早期生命历程中,农家子弟把时间、精力花在以“智”为核心的课程上,注重应试技能的提高,而相对忽视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这限制了他们的就业与职场晋升。


加之,农家子弟的先赋性社会资本在超过乡土社会的边界时能发挥的能量有限,就业时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极其有限。数据显示,农家子弟就业率(69.5%)与城市籍大学生的就业率(87.7%)相差18.2个百分点。


为顺利就业,农家子弟只能策略性地选择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职业声望低的工作,这决定了农家子弟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进而影响到他们在婚恋市场中的地位。


“90后”农家子弟在城市求学和工作时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他们的婚恋诉求带有明显的都市社会的浪漫气息,这表现在内化“读书改变命运”的农家子弟择偶时倾向于教育同类匹配,期望“灵魂伴侣”。

同时,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分层变量,代表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乃至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资源。


夫妻间教育匹配是其经济地位匹配的关键一环,也是婚姻幸福的基石。受教育程度相当,夫妻之间价值观、人生观更倾向于一致。如果双方教育程度差距太大,夫妻之间难以进行精神交流,进而降低其婚姻质量。


农家子弟这一择偶诉求遭遇“梯度择偶”文化规范制约,两者间的冲突造成农家子弟择偶范围相对狭窄,加剧了其婚恋困境。


近年来,城市商品房房价高企,这给教育背景劣势、收入水平不高、缺乏家庭经济支持、在城市独自打拼的“90后”农家子弟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有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中有68.5%认同拥有住房是结婚的前提条件。部分农家子弟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甚至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最后却以分手告终。除了性格不合的因素外,大部分是在彩礼、婚房等涉及金钱的事项上发生冲突,不欢而散。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人们的生活经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活轨迹,较早发生的生活事件会对后来的生命历程具有重要影响,甚至会导致个人生活轨迹的转折。


农家子弟的婚恋困境是其生命历程劣势累积的结果。农家子弟力求改变命运但受到外在资源与社会结构的钳制,虽实现了大学梦,然而他们大多就读普通高等院校。


五、教育差距


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豪华”教师阵容曝光,再次引发网友热议。这份名单中,2020年该校新入职老师供6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尔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语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教数学。


而有网友在网络上晒出了一张深圳普通中学老师工资单,基本工资都有两万,加上别的月工资有26000多元,网友惊呼,可以秒杀互联网的程序员了!尤其是一想到对方还有寒暑假,让不少程序员羡慕不已,时薪不是一般高啊,不用996准点下班,不怕失业,退休还返聘。


深圳教师的工资,绝对是全国最高的。宝安区2019年秋季学期,本科生30W+,硕士生34W+,博士生37W+,龙华区2019年秋季招聘,本科生26W+,研究生28W+,由于还有一些的来自海外留学的毕业生,清北的毕业生也在加入深圳教师队伍。龙华区最近3年招聘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顶尖大学的。

很多一二线城市的知名顶尖中小学,都在大力招聘北清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比如广州执信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武汉华师大一附中。网上也可以轻松搜到诸如成都、南京、重庆、西安、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中小学发布的招聘北清毕业生信息。在吸引清华北大毕业生走上中小学岗位这件事情上,宣传最广的还是深圳。

而有些普通的中学教师不欠薪就不错了最近网友反映,大连市普兰店区政府拖欠教师十三薪多年(具体数据不清楚),事业单位核增绩效工资2017年至今一分没发,还拖欠在职教师2020年取暖费。44岁的中部省份某县教职工张老师的日子有些清苦。工资流水显示,2017年,他的“到手”工资4000多元,其中固定工资3000多元,平时目标考核奖和补贴1000多元。2019年1月,平时目标考核奖和补贴停发。也遇到欠薪的问题。


对比经济不平衡,教育不平衡才是最可怕的。此种现象也会导致城乡间、城市间、东西部间教育差异越来越大。不知道这个算是输在起跑线吗?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本原创文章公众号👆,每日更新、原创作品



往期精彩   

中国富豪人数超美国?9亿人月收不足2千
获聘美国科学院院士、被拒中科院院士的女科学家
无语:九亿网民多少初中学历和低收入?
年薪156万买不起房,如何解决?
争抢国际金融中心?先看看与香港的差距吧
多少人在假装月薪过万?
统计局首次承认:部分年龄段失业率异常
央行工作论文:“文科生太多”阻碍经济发展?
大学收入排行榜,冠军不意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