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岁!史上最严重霸凌案宣判,如何亡羊补牢?

中原民 北清交校友研究 2025年01月05日 18:57



2024年12月30日,震惊全国的初中生杀人案一审公开宣判!

一、判决

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宣判结果如下:
 
- 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某某提议杀人并纠集他人参与,提前进行犯罪准备,直接实施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系共同犯罪中罪责最为突出的主犯。

- 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李某积极参与预谋并实施杀人行为,事后与张某某平分赃款,在共同犯罪中亦系主犯,罪责小于张某某。

- 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马某某在去作案现场途中得知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欲杀害王某某,并跟随前往。在目睹实施杀人时,即离开现场,后帮助毁灭被害人的手机卡,参与了张某某、李某杀害王某某的共同犯罪。鉴于马某某在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未参与犯罪预谋,未实施具体加害行为,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底线

对于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包括孩子之间的打斗,社会普遍持有零容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家长和教师竟然没有底线,纵容孩子打人,这无疑是在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埋下祸根,可能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正如曾经发生在邯郸的初中生无期徒刑案例所警示的那样。
 
在邯郸的这起案例中,涉事初中生长期存在暴力行为,而其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在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认为孩子之间的打闹“没什么大不了”。教师方面,也未能充分履行教育职责,对学生在校园内的暴力倾向没有足够重视,未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导致该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在一次激烈的冲突中,这名初中生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伤后果,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陷入了深渊,两个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
 
三、亡羊补牢

这一案例深刻地反映出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能对孩子的暴力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
 
教育责任
 
教师和家长应当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首要责任,明确且坚定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并且严重违反了社会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忽视其暴力行为的严重性,而应从小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价值观。
 
树立榜样
 
成人必须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时刻展示如何以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方式处理冲突与矛盾。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冷静沟通,避免情绪化的争吵和肢体冲突;教师在校园里处理学生事务时,也应秉持公正、平和的态度,运用智慧化解问题,而非简单粗暴或敷衍了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行为模式。
 
沟通和理解
 
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沟通至关重要。要深入了解他们为何会选择暴力行为,是因为情绪管理问题、家庭环境影响,还是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诱导。只有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找到更好、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后果教育
 
必须让孩子清楚地明白暴力行为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对他人身体和心灵造成的伤害、可能面临的法律惩罚以及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的长远负面影响。以邯郸案例为鲜活的教材,生动且严肃地向孩子阐述暴力行为的代价,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暴力的敬畏和抵触。
 
情感教育
 
教育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预防暴力行为的关键环节。教会他们如何用恰当的言语表达不满、委屈和挫败感,而非通过冲动的行动来发泄。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不如意。
 
寻求专业帮助
 
当孩子反复出现暴力行为且难以纠正时,家长和教师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行为矫正服务。专业人员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深入剖析孩子暴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帮助孩子摆脱不良行为的困扰。
 
学校政策
 
学校应制定并完善明确的反暴力政策,确保每一位师生都清晰知晓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校园广播等,强化学生对反暴力的认知和理解,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社会意识
 
全社会都应当提高对儿童暴力行为后果的深刻认识,积极鼓励社区参与到预防和干预儿童暴力行为的行动中来。社区可以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等,加强对家长和孩子的教育引导,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的防护网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法律和纪律
 
法律和纪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必要时,必须果断地运用法律和纪律手段来制止和惩罚暴力行为,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公正保护,也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有力维护,让所有人都明白暴力行为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
 
持续监督
 
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持续、密切的监督,留意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中的点滴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模仿不良行为或潜在的暴力倾向。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关注孩子接触的各类信息,防止不良文化对孩子的侵蚀。
 
容忍孩子打人的行为是对孩子未来的极大不负责任,既严重伤害了受害者,也会使施暴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因此,家长和教师务必坚守原则,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积极采取上述全面、有效的措施,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光明的未来。






往期精彩   

最坏情况?中国面临美对俄相同金融制裁会怎样?美欧将付出多大代价?

惊人相似!北京最佳中学凶案、北大学生弑母案

留学生常见问题及对策

“船到桥头自然直”?不一定!看清留学关键,谨防套路

国内高考or出国留学?海内外清北校友谈如何规划大学教育

“船到桥头自然直”?不一定!看清留学关键,谨防套路

“精英论” 梦碎!大学最热专业真相:高学费、高薪、中年危机…

各省市负债排名!新冠金融“后遗症”、失望的主流经济学家们

职场黑暴?北京某央企总部凶杀案

“智商低不要考北大清华”:北大著名教授再引热议;而清华新生背景揭示了问题另一面

两位不幸的北大男博士、三位走运的同宿舍女生,同为校友、人生差距在哪里?

疫情之下:打工被拘、教师降薪、失业与家庭经济困境

突发!亚洲一国政府宣布破产,疫情还是美元收割?

北京失业中年返乡,为什么引发共鸣?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清交校友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