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全面的NFT加密艺术入门讲解
Editor's Note
NFT到底是什么?相信大家在最近都有听到艺术界对其的讨论。在今天的第零推送中,我们转载了履端INITIATE的文章,这篇文章溯源自区块链,尽可能详细地讲解了NFT加密艺术的定义及未来发展方向。虚拟世界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履端 INITIATE Author 阿里然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这则14秒的视频是艺术家杰瑞米·戴勒(Jeremy Deller)创作的第一个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货币)艺术作品《最后的一天》(The Last Day)。艺术家在14秒的视频中构建了末日的景象:
美好的英国乡村,近处是农家,树林,一格一格的田野延伸至地平线,一轮白得刺眼的如盘太阳迅速爬升直至高悬于万物之上。当天空还是蔚蓝的时候,地平线尽头就已经蒸腾起了令人不安的沙尘,在这个时候你还能听到屏幕里传来的悦耳的鸟鸣声。不一会儿,火焰肆虐,燃烧整个屏幕,天空被烧成紫色,你听到了噼里啪啦木头爆裂的声音。太阳翻转——太阳不再是太阳,却变成了类似于索伦眼一般的圆形事物,睥睨天空之下的末日之景。
所谓索伦眼,熟悉《指环王》的朋友一定知道,是黑暗魔君索伦的标志。在小说中,索伦从来没有在其他角色面前现身,只以遥距的方式进行斗争,他以“眼睛”来感应战况。
“那只眼睛笼罩在火焰当中,本身也散发着如同妖猫的黄色光芒,仔细凝视着一切,而在瞳孔的地方则是一个深洞,通向无尽的虚无。”
——托尔金,《指环王首部曲·魔戒再现》
"虽然与索伦眼相似,这个太阳一般的东西实则是以太坊流通的一种虚拟货币。一种巧妙的隐喻将两者联系了起来——索伦眼“观看”客观世界,以太币(Ether)虽是人为制造,却也处于高处“观看”这场人为制造的世界狂欢。
戴勒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的时候如是说:“很显然,这是世界末日的景象。人们对NFT的新兴狂热以另一种方式让末世如此接近人类本身。人们变得歇斯底里,甚至是宗教性地歇斯底里。在虚拟世界的作用下,世界末日现在已经是我们能够静观的景象。加密收藏品是新的一轮淘金热——这会带来什么?我也不知道。”
戴勒做的这个作品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得了的特别之处。不过,这件感官上给人带来不安的作品正在NFT加密艺术网站Opensea上进行拍卖,拍卖者将拥有这件作品独一无二的加密版权。Wait,你可能满脑子问号,什么是NFT?为什么买家花了天价仅仅得到了作品的版权,且是......加密的?这种全新的形式会给现在的艺术市场带来怎么样的变革?加密艺术是否能可持续发展?
要了解NFT,我们首先要了解区块链(blockchain)。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在进行难以估量的数据交互,而在当下,这些行为依赖的是一个中心化的网络模型。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交流用的是微信,微信这个APP由腾讯公司提供、运营,我们在这个APP上的所有数据都被中心化管理储存。由此,一个问题应运而生——谁来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这只是个例子,没有说腾讯不好的意思)
在中心化的模型之下,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具有“阶级”性质的结构:一个中心履行管理职责,下面分属不同的功能。区块链则是“民主化”的、平坦的、去中心化的,即不由某个固定机构提供服务,而是由使用者作为一个共同体提供服务。
摘自维基百科:
“区块链是借由密码学串接并保护内容的串连文字记录(又称区块)。
每一个区块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加密散列、相应时间戳记以及交易资料,这样的设计使得区块内容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用区块链技术所串接的分布式账本能让双方有效记录交易,且可永久查验此交易。”
区块链示意图:去中心化的数据共享模式。图源 iVEDiX。
区块链的最大运用就是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比如大家熟知的比特币(bitcoin)。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交易模式:你拿着15块钱去吃一碗牛肉面,老板给你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你给了老板15块钱,老板把钱装进了沾有油渍的围裙兜里,笑着问你要不要加香菜。这就是一个交易的场景,你钱包里减少的15块钱增加到了老板的围裙兜兜里,这场交易只有你和老板还有其他食客知道。
区块链则不同。你在区块链上用数字货币购买了“一碗牛肉面”,这个交易在区块链的所有账户上都被记录,所有人都会知道你吃了一碗牛肉面。简单来说,区块链担任了一个公共账簿的角色,记录了所有账户的所有交易,对于任何一个账户,人们都可以计算出它当前拥有的金额数量。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区块链的这个特性保证了信息爆炸时代数据安全的问题。
区块链不是只有一个,不同的区块链流通的货币也不同。比特币在比特币体系中流通,以太币则在以太坊中流通。它们都是各自区块链上的原生货币。一个比特币与另一个比特币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且可以用来等价交换(举个例子,你用来买牛肉面的15块钱和我用来买螺蛳粉的15块钱没有任何差别),这就是同质化货币,被称为Fungible Token(FT)。Fungible,可替代的,token,代币。
懂一点英语的朋友自然懂,NFT(AKA non-fungible token)就是FT的反义词:非同质化货币——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比如,一张人民币只对应一个编号,这个编号具有唯一性——这就是NFT,是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数字标记,不可相互替代交换。
一句话总结,NFT是一种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标记。
在一张张庞大的区块链上,有比特币、以太币这样的原生货币在交错的网络上流通,组成了虚拟城市里川流不息的霓虹街道。同时,也有体量庞大的NFT作为一个个数字标记,标记了不同账户在虚拟世界里真实的“数字”资产,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里如同路灯一般站立。朋友们,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图源Cointelegraph。
当代艺术家Krista Kim创建了全球首件NFT虚拟房地产(digital real estate)《火星屋》(Mars House),以5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成交。买家将《火星屋》档案上传到“元宇宙”(metaverse,即虚拟实境,将VR、AR与网络集合到一个虚拟空间中)中,体验在火星房地产里的生活。
由于非同质化的特性,NFT与艺术品的属性不谋而合。
NFT是区块链当中的数位加密证明,用于验证所有权与真伪。区块上详细加密储存有关作品的详细信息,包含创作者署名、交易历史、历任所有者等,有助于鉴定艺术作品的真伪、原创性和所有权,确保不可能在其他区块链上传相同图像的NFT副本。将艺术品植入独一无二的“编号”不仅保证了艺术品本身的独特性之外,还保证了收藏过程中藏家所关注的信息透明度。
科技都是对人性的反映。用“趋之若鹜”来形容数字玩家对NFT艺术的狂热追捧并不合适,NFT的爆红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
艺术作品在区块链上被“货币化”,实际上就是在促成一个更加透明可靠的艺术资讯与交易平台的形成。
在过去,作品来源、真伪等资讯并不透明,这是买卖交易市场一致存在的阻碍之一。再者,艺术品鉴定一般是通过专业机构来完成,买家难以高效率地鉴别艺术品的价值,NFT的存在无疑是作品真实性的直接见证者。对于艺术家和画廊来说,NFT能帮助它们确认加密艺术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历史与版权收益。
在当下,NFT主要运用于数字艺术(digital art)中。与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不同,数字艺术(诸如JPG图片、视频、游戏程式等等)在网络上更容易被下载获取,这就带来了两点无法让人忽视的问题——数字作品的价值估值与作品的所有权归属。
数字作品的价值估值。买卖交易并不是真正的价值转移。数字艺术品的下载传输从实质上讲还是“复制分享”,数字艺术品进行售卖之后,原始文件还保留在卖家手中。
数字作品的所有权归属。因为数字格式的资产非常容易复制,所以创作者和消费者很难宣称他们真正“拥有”数字资产。即使是交易完成,买家也只是“授权使用”而非享有完整的“拥有权”。
NFT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区块链数位加密如同永不磨灭的钢印一般,让数位资产变得难以伪造,以保证其稀缺性。由此,NFT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数字艺术的收藏价值将被拔高到传统艺术的同等高度。
艺术的收藏价值除了由审美、文化、政治价值所决定之外,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作品的稀缺性。
这很好理解:当一个商品是独一无二的,其价格定会高涨。
只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一点是:传统艺术的稀缺性直接对标了仅此一件的实际物品,NFT加密艺术的稀缺性在于其透过区块链产生的独一无二的"拥有权"。
达·芬奇富有争议的作品《救世主》(Salvator Mundi)被转码成NFT(该NFT被命名为Salvator Metaverse,即救世元宇宙)并被艺术史学家Ben Lewis上传至NFT加密艺术交易平台Opensea进行拍卖。《救世主》原作在2017佳士得拍卖中成交价为4500万美元。
机器人Sophia与艺术家Andrea Bonaceto合作创作了一副自画像,展示这个作品的12秒视频被铸造成了NFT进行拍卖,成交价为70万美元。
小贴士·NFT加密艺术的创造与售卖流程
phase 1. 艺术家创造作品,与区块链市场签约
phase 2. 艺术家在区块链(通常是以太坊区块链)上传作品并验证作品信息,以“铸造”唯一的数位验证——NFT。上传作品到区块链需要gas fee(油费),一般是100美元起价
phase 3. 艺术家在NFT市场上拍卖NFT数位档案
截止2020年,植入NFT技术的加密艺术、音乐、表情包、资讯等等任何数字产品在区块链上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今年的泡沫仍会继续,至少Beeple的NFT作品在2月份的拍卖成交价就已经达到了6000万美元。
NFT的巨大收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家加入到这场狂欢当中。数字艺术家们虽然在网络平台上生产了大量内容,但他们却难以直接用这些内容获得现金收入,他们的收入通常是以广告、设计定制等等方式来获得。NFT的兴起激起了这些创作者的热情,他们包含了艺术家、音乐家、电影制片人甚至新闻媒体工作者,都在构想NFT如何改变他们的创作过程——通过劳动直接换取酬劳,这绝对是一件快乐的事。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欣欣向荣。
区块链技术本来就是壁垒。对于传统收藏家和艺术家来说,这个概念并不能被他们接受——这些都是暂时存在的潮流。再者,创造一个NFT加密编码需要一定的资金和精通区块链的机构支持,这对新手艺术家并不友好。区块链本就不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艺术家也不想让自己的作品仅仅局限于在虚拟的网络上流通。
法律层面上,版权法如何纳管这项新技术也存在问题。艺术家的作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就遭到他人窃取并且偷偷以NFT形式出售。艺术家Connor Bell 就曾遭此一劫。实在是讽刺,NFT的版权保护漏洞让这项技术与建立的初衷背道而驰。
环境层面上,创造一个NFT耗电量惊人。在区块链上生产比特币、以太币等代币需要大量电力进行“挖矿”;创造与拍卖NFT需要高性能的专用计算机进行运算以及验证交易真伪。据统计,运行比特币的耗电量等于瑞士一个国家的耗电量,占全球的0.21%。
看到这里,你一定对区块链以及NFT的来龙去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是否有一朵疑云仍旧笼罩在你的心头——当你花现实生活中的货币去买NFT的时候,你到底在买什么?
就算你花钱“拥有”了一件数字艺术品,你依旧无法阻止他人从互联网上复制下载该件作品。你“拥有”的从来都不是数字作品本身,而仅仅是数字作品的“所有权”。或者,换句话说,你花钱买下的是保证你今后能将该件作品卖更多钱的权利——这个权利以虚拟数据的形式存在。
——在过去的观念里(不对,其实现在也是),我们收藏的是实质存在的物质,并且该物质有一定的功能。收藏NFT加密艺术却完全是在为虚拟概念买单,为今后“可能会获得的收益”买单。
荒谬吗?荒谬。这种荒谬感熟悉吗?熟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朋友们,欢迎来到美丽旧世界。
仅仅因为印上了潮牌Supreme的logo,平平无奇的红砖在官网上零售价为30美元。由于限量发售,现在一块砖头的价格已经被炒到220美元。图源Supreme官网。
炒作NFT加密艺术的背后逻辑就是人为制造稀缺性,这是现在炒作潮流产品(艺术?)的惯用手段,没有很特别新奇的地方。
同潮牌限量发售的产品相似,一件NFT加密作品的价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个人所认为的价值多少决定。也就是说,只有你认为NFT确实能证明你对数字资产的拥有权的时候,NFT数位标记这个“标签”才有价值。(Only when you acknowledge the validity of this certificate, the signiture then has value.)
这个概念和2008年发布于苹果APP市场上一款名为“我有钱” (I Am Rich)类似。这个软件售价999美元,没有别的功能,只是打开软件会出现几个大字——“我有钱,我值得这个软件,我很好、健康、成功”。这是为一个买家认为有价值的标签买单。
去年,一个居住在布鲁克林的人录制下了自己屁,并将这个音频加密上传到区块链拍卖,最终成交价为420美元。
NFT加密艺术拍卖网站日常首页。截图自Opensea。
NFT加密艺术逃离了传统艺术史的叙事框架,完全成为了买家意志的体现。这对于艺术界来说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这种“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来讲,完全就是为了经济景观服务(毕竟现在虚拟货币市场愈炒愈热,买下NFT艺术是为了今后卖出赚更多的钱)——整个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家、美术馆、画廊、收藏家都可能会为了疯狂生长的资本所驱动。
最重要的是,拥有大量虚拟货币以购买NFT的玩家大都是有钱人,这场游戏并不会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只会让有钱的人更加有钱。如今的故事越来越相似,当普通人认为他们抓住了时代的风口的时候,才发现这不过是资本游戏的另一种模式。
艺术的景观本来应该由存在、感知、学习、行动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应该来源于自身,而不是被经济驱动。我们不可否认NFT加密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它让交易信息更加透明高效,它让相对封闭的艺术界更加民主化。要让NFT加密艺术得以健康发展,我们还必须让艺术回归艺术,剥离掉“艺术”身上仅仅关于金钱利益的叙事。纯粹利益驱使的东西会磨灭艺术所必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这正是我们不论身处哪个时代都最需要的宝贵品质。
文/阿里然卓
编辑/阿里然卓
图/来源网络。正文中皆有标注。
总策划/王海英
学术指导/李裕君
编辑统筹/马蕊含、王雪娇
图片/来源网络,正文中皆有标注
第零空间(原名库画廊)成立于2006年7月,由大库艺术中心投资创建(大库艺术中心于1996年入驻798)。空间现位于798艺术区,主体建筑在废弃的706电镀车间基础上重新设计建造,下设300平方米的艺术展览空间、多媒体展示厅及艺术广场。第零空间关注国内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支持包括视觉艺术、行为艺术、实验音乐以及跨媒介的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积极发现、培养、推出年轻的新锐艺术家。同时,空间致力于以出版、发行以及组织策划国内国际间的艺术项目等方式推广当代艺术。“第零空间”是重新开始的信号,当代艺术永远需要我们不间断的重新开始。 “第零”是一个原点,它可以沿着坐标向所有方向延伸,表示它的发展是不受约束的,是自由的。 “第零”是我们对自己的苛求,我们虽然已经做过了无数的事情,但是所有的工作都还必须重新学习,重新开放,重新接受,重新联合。 “零”,看似一无所有,但是和一切关联。 |
北京市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7街B01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10:00-18:00
(周一公休 Closed on Monday)
电话 Tel: 010-59789121
E-mail: diling_798@163.com
微博:798第零空间
微店:第零艺术微店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不错过我们的每一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