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始建于1946年,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和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五个本科专业,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还拥有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是国内最早开展新能源光伏系统发电研究的单位,在新能源发电与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并网、飞机雷电防护与高电压绝缘、电机系统集成设计与控制、智能系统与自动化生产线先进控制、新一代智能仪表与检测技术、信息物理系统识别与控制、复杂电系统重构与健康保障、新型薄膜太阳电池等研究领域承担了各类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十三五期间,学院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5项、其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
学院建有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开放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学科竞赛平台和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近3年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奖励40余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稳步提升。另外,在我院承办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安徽省A类赛事)、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iCAN大赛(安徽省B类赛事)活动中,我院学生每年均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训,学院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和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3年来本科生平均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进入专业对口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行业主干单位达60%以上。培养出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倪岳峰,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徐立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徐平,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等一批行业内的杰出校友。
科研基地
1.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3.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4.安徽省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工业自动化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7.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
8.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9.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2011协同创新中心
10.国家级“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1.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3.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化沟通与交流能力,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电气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能源工业等行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强电为主,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构架。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变流技术、特种电机设计及控制、高电压与绝缘等方向具有鲜明特色。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始于1958年开设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2008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能够在自动化及装备制造、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相关行业,特别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智能系统领域从事产品研制与开发、系统设计、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自动化及装备制造、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弱电与强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本专业构建理论教学、综合实验、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企业学习有机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系统观点明确,控制技术先进,工程能力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为适应国家和地方建设特殊需求,为培养机器人工程方向人才而设置的自动化类特设专业。依托学院在自动化领域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于2018年获教育部备案批准,同年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能够在智能制造与服务、人工智能与应用等相关行业,从事机器人系统设计与集成、机器人核心部件研究与开发、应用维护与管理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机器人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国防等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队、企业从事各类机器人及智能化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控制、集成应用、运营管理和开发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机械与电气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机器人感知、人工智能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本专业构建理论教学、综合实验、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企业学习有机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系统观点明确,控制技术先进,工程能力卓越”的机器人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
(仅宣城校区招生)
本专业将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注重学科交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培养的人才直接瞄准当今信息社会对前沿学科交叉,对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型电气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对于传统电气类人才,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合新时代技术需求,更具有竞争力。
培养目标
面向电气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国防工业等相关领域,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核电工程、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新能源装置、供配电、电力系统运行、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气测控等方面的工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维护等工作。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岗位遍布电力、制造、运输、建筑、市政以及科学试验等行业。典型的就业单位有国网电科院、发电类企业、电力变换与保护产品设计生产型企业、电力巡检机器人制造类企业、自动化仪表类企业、自动化系统装备制造类企业、钢铁/冶金/化工/造纸等生产制造类企业、能源研究类院所、建筑设计类院所、轨道交通设计类院所等等。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构架。在变流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电"燃梦想,“自"树一帜,"智”造未来,终成大"器”
咨询电话:0551-62901427
学院网址:http://ea.hfut.edu.cn
猜你喜欢
1.直播预告 | 6月10合肥工业大学5场学院直播,重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