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机械大类(含智能制造)学科作为学校重点传统优势学科,是国家211、985优势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骨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办学声誉,培养出如卢秉恒、苗圩、尹同耀等大批优秀毕业生,为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大类致力于培养熟悉机械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掌握现代智能制造装备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并具备较强的智能制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素质人才。同时,为拓宽学生的宏观视野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学术水平,本大类广泛与国外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开展“2+2”、“3+1+1”联合办学。本大类专业毕业生非常受人才市场欢迎,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内机械相关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如各大汽车企业,中航工业集团,京东方、海康等电子企业,埃夫特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等。我院已为各行业输送了众多人才,正在我国机械行业起着中流砥柱作用。专业介绍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我校创办最早的专业之一,人才培养依托于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和5个硕士点;本专业于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年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2018年通过后续认证,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首批品牌专业。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能力;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答、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毕业后通过5年的锻炼,能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管理骨干。02就业方向机械工程领域(包括真空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及控制;机械工程领域(包括真空装备)产品的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2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本专业是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安徽省高校中唯一的航空航天类专业,集飞行器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材料成型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融合专业,依托我校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航空结构件成形制造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办学,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宽口径培养模式。本专业为全国航空系统院校实习联合体单位,与省内外知名飞机制造企业签订了长期实习、实践协议,并建有无人机创客实验室和校航模队,可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实习与实践提供优质平台。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飞行器制造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飞行器制造相关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经过严格工程训练和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飞行器制造工程领域从事工艺设计与产品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航空航天、机械设计与制造、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民航管理与维修等相关领域的产品研发、应用技术、企业策划、运行管理和营销等工作,高等学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特设的新专业,代表了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战略方向,体现了机械与信息学科的深度交叉,培养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所亟需。本专业基础深厚,就业前景广阔,拥有国家级机械与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智能制造工程示范实验中心、安徽省智能数控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创客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准专业特色教学、科研基地。该专业方向学生曾在全国智能制造大赛上荣获佳绩,并获德国TÜV莱茵学院全球认证能力资格证书和西门子系统工程师证书。01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智能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及研究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叉创新能力,能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系统规划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骨干及领军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系统规划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机械工程领域高端装备、自动控制软硬件的设计开发工作,以及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4工业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安徽省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长单位。本专业依托学校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优势学科,经过20多年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本、硕、博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国家级和省级两个本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内和地区“智能制造系统与物联装备”和“工业4.0”等现代工业工程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兼具工程技术及现代管理技能,掌握对智能化生产和服务系统及过程进行规划、设计、改进与执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致力于提高系统效率,改善运行质量,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事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技术工作,从事质量、物流、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金融服务等管理工作;可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系统规划、设计、运行、评价、咨询等工作;可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等。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5机械工程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机械工程专业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其依托的一级学科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本专业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果:2015年本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第一届毕业生-2013级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4%,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95.5%,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数学学院

学院概况数学学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下设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网络与信息安全、统计学)。专业介绍0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专业是以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为基础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理科专业。2008年和200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分别被遴选为校级和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遴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从事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或在金融、统计、保险、信息、IT公司等单位从事数学建模、科学计算、工程软件研制、软件开发以及信息处理工作;或到国内外相关院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向。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为主,计算数学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为辅。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数据结构、数据库、科学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及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0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立于2001年,于2014年被遴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既注重学生的数学素质训练,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突出数学优势,又强调了应用技能。近三年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其中考研与出国深造约占25%。0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进入政府决策机构、管理部门、金融、保险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风险决策、软件开发、经济管理等工作;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学、食品营养与健康7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制药工程3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物与医药和药学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授权点。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安徽省重点学科。“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发挥合肥工业大学的工科优势,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药等领域开展研究,在畜产品加工与健康、粮油加工与贮藏、果蔬采后与品质、食品安全与监控、重大疾病代谢与营养调控等方面具有优势。“十三五”以来,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及各类项目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3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0多件,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9人,包括专任教师154人(含实验教师1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75人(外籍1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95%以上。聘有国内外知名的兼职教师88人。建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整体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超亿元。建有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肉品微生物控制及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4个。专业介绍0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实行大类招生,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学六个专业。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后,在本科阶段大一不分专业,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时根据学校要求、自己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实现教育教学的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及多样化,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0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是我国近年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其工业总产值已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工业各行业的首位。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国际工程认证专业,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所属学科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01培养目标培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熟悉食品及其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具有宽广知识面、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级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生产管理、检验检疫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制药工程专业创办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招收本科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2009年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首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有效期6年,2018年顺利通过复认证;2013年获批实施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专业自2011年连续参加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主编或参编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在内的教材10多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目前,本专业是全国制药工程类课程教学师资培训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01培养目标围绕现代制药工业对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获取与应用制药工程方面专业知识并善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开发、生产、管理、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从事药品生产、GMP工程设计、新药研制、企业管理、药品监督管理、药品质量检验、医药营销等方面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本专业融合了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等领域的知识,毕业生适应面广,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100%。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4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及工农业生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将其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01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过程实施与生产管理、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医药、生化、食品、轻工、环保、能源等行业从事生物工程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发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5生物技术专业(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招生)生物技术是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是在分子与细胞水平上研究、设计、改造生物体的遗传功能来为人类服务的学科专业。01培养目标以理为主,以工为辅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06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关系人类健康、社会稳定与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本专业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卫生、食品检验、安全控制和食品质量管理的学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01培养目标能运用生物学、化学、质量管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从事现代食品工业及其相关领域分析检验、营养与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食品监管、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食品营养、安全、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实施等方向从事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检验、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7药学专业药学专业是我校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于2015年新设置的专业,2016年首次招生。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对如何保障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药学专业是一门与应用密切相关的学科。0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在制药企业、药品研发机构从事新药研发,包括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药理及安全性评价、药物分析等工作;在制药企业从事原料药工艺及质量研究、药物剂型、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及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在药品经营及流通领域从事药物营销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在药品管理机构从事药事管理工作;继续在相关领域深造。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08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随着国民对营养健康食品和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本专业依托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优势办学资源,通过与营养学等学科深度融合交叉,培养具有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素养,能指导健康饮食及营养食品开发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01培养目标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掌握食品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解决健康食品开发、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等食品营养健康相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食品科学、营养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及领域胜任技术与产品开发、技术指导、质量管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SCHOOL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物理学院

学院概况物理学院前身应用物理系始建于1980年,2009年成立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2021年3月学校从原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抽调部分系部成立物理学院。学院设有应用物理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立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和理论物理。学院历史上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1970年我校组建激光研究组,当年实现我校第一束激光输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和省部级奖项9项,其中:“WQZ激光全息光测弹性仪”1977年被列为国家“1号工程”,应用于毛主席水晶棺内应力测试,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眼科激光虹膜切除仪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省立医院合作完成,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JWG激光微区光谱分析仪”与安光所合作完成,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BN-SIN金属表面强化技术”,获得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此外还完成了激光动态测微仪、激光验血采样仪、双脉冲激光全息、假彩色编码仪、共焦激光扫描成像等十多项激光应用研究。目前,学院主要建设五个科研方向,分别为:实验凝聚态物理、量子精密测量、光纤器件与系统、微结构光学与光场调控、理论与计算物理。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授权发明专利近百项。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由1980年应用物理系成立时设立的激光、固体材料和半导体三个方向融合形成。该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人才培养需求,秉承“格物穷理”的理念,瞄准国家“卡脖子”问题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可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物理学领域骨干领军人才;坚持工科院校办理科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我校专业优势,服务于基础型人才培养。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专业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应用物理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企业总裁和政界代表等。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大力推进专业课教学网站、慕课等网络资源的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院重视质量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并获批精品课程,主编和参与编撰教材多部,学院多次承办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数十项。学院积极与企业联合,多项成果在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光电子器件、先进测试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等多个专业领域,搭建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平台,通过协同育人提高本科教学的实践水平。学院将面向国家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相关领域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重大的物理问题;面向学校的一流综合性大学建设,推动物理学与信息、电子、材料及仪器等学科的交叉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前沿研究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锻炼出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为我校一流(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理学科的发展等做出贡献。专业介绍01应用物理学专业(光电子科学与工程方向)01培养目标应用物理学专业以光电子科学与工程为培养方向,主要为从事光电子学及物理相关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够将物理学应用于现代高新技术和社会各领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满足科研、技术开发、教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具体为: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新技术开发能力。02就业方向可从事光电子及相关领域的研发、技术支持、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可从事物理学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从事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可在光学、电学及其他物理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物理学院School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放榜!多少分能上合工大?

仲夏伊始,光芒新生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时刻还历历在目摘取硕果的日子已经悄然来临近期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放榜翘首以待的你是否正离梦想越来越近逐梦的路上合工大始终与你同向同行今天,官微正式发布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各省市招生计划数以及近两年录取分数线全心全意助力每一个你实现梦想(点击下面图片,可查看大图)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十载攻书寒苦,深自砥砺今朝征冲天路,再启新章祝每一位考生金榜题名,得偿所愿合肥工业大学满怀热忱向天南海北的学子敞开怀抱期待你们的到来志愿填报认准10359和19359金秋九月我们不见不散文字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微电子学院

学院概况学院前身应用物理系始建于1980年,后几经变迁,于2012年成立微电子学院,2015年获批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院现拥有集成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目前学院各类在读研究生508人,本科生1417人。据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2022年版》,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集成电路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求职者的毕业院校统计数据,合肥工业大学排名全国第三。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重点、面上、青年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攻关项目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0余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10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五年来,学院师生每年在IEEE汇刊、先进材料、物理评论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20余项,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学院积极与企业联合,先后与长鑫、晶合、中电38所、中电58所、兵器214所、灿芯、宏晶、龙迅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多项成果在国家、地方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院现有教育部集成电路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安徽省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专用系统芯片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积累,学院已形成IC设计、先进测试与可靠性设计、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集成、MEMS、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电磁场与微波器件、量子精密测量、纳米电路设计等优势科研方向。学院拥有Cadence、Synopsys、Mentor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软件学院

学院概况软件学院是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有关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要求和标准成立的。学院积极探索新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按照3+1培养模式,建有40余家固定实习基地,通过四个月以上的校内校外实训和近一年的企业实习,夯实工程素养,弥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培养鸿沟。同时,发挥合肥工业大学在信息学科领域自身、交叉和融合的优势,加强和国内外大学合作,聘请校内外、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和著名IT公司的软件专家授课。历届软件工程本科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就业单位包括外交部、腾讯、阿里、百度、美团、中国电信、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专业介绍01软件工程专业01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IT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先进开发技术、软件系统开发设计方法、软件项目策划与管理、软件工程标准和软件测试技术,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实施经验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专业以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支撑,具有雄厚的学科实力。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软件公司、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遵照国家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要求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实行“3+1”培养模式(3年学校教学,1年企业实践),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软件与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移动计算三个方向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软件学院school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自1958年创建车辆工程专业以来,学院经历了车辆工程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等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交通运输工程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为车辆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领军人才,被誉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学院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内燃机)学科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于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学院拥有车辆工程、智能交通工程(交叉学科)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科拥有“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2011协同创新中心”、“机械与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安徽省智能汽车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平台,参与承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集成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内燃机排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学院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院建有汽车结构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室,路基路面性能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制冷设备构造实验室、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实验室等20余个教学与创新创业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实验平台“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院重视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方程式车队屡次获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奖励,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生在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互联网+、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白俄罗斯工业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有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每年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与境外相关高校与研究单位互派学习、培训、交流。专业介绍01车辆工程专业本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大学中最早设置汽车专业之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通过教育部第二轮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以数理、力学知识为基础,综合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汽车构造、理论、设计、实验等专业知识构建的车辆工程知识体系;具备在车辆工程领域各方向(新能源汽车方向、汽车底盘方向、汽车车身方向等)的宽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工程创新实践能力。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车辆工程相关的机械、控制、电子、互联网等产业,毕业生就业范围:1、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控制、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2、从事车辆相关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领域的工作;3、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2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是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以及“智能车辆技术创新实验班”多年办学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2020年在国内率先申请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是集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主要学习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知识,培养无人驾驶车辆设计开发和试验能力。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环境感知、规划决策理论与方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导航与定位、网络及智能信息交换处理技术、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交通及环境感知、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具有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及执行系统的基本技能,可从事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及决策、导航与定位、机械执行机构等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科学研究、企业管理等工作。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智能车辆工程相关的计算机、传感、信息融合、互联网通讯等产业,毕业生就业范围:1、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传感器、信息交换、导航与定位、互联网通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2、信息感知与融合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开发应用;3、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专业创办于1970年,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培养分为车辆先进动力、制冷低温两个专业方向,是安徽省唯一培养车辆先进动力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宽阔的学术视野、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能从事能源、动力、制冷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工程技术、运行控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交通运输、白色家电、冷冻保存及低温医学等领域工作,也可在发电、核能以及石化等能源相关部门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其中保送或者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比例达40%。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国家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多年办学及教改实践,于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是安徽省首个获批并招生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以汽车新能源动力和新型储能技术为人才培养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学科交叉理论和工程实践思维。本专业依托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能源和汽车产业,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储能技术等领域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02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汽车、电池、电力、能源、化工等部门从事与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太阳能、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相关的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营销工作,也可从事动力工程、能源互联网、电子器件热管理、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5交通工程专业本专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土建专业,于1999年正式开设,是我国大学中较早设置交通工程专业之一,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2018年被列入安徽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21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为重点,以智能交通、网联与自动驾驶交通为延伸,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交通工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协调管理能力。培养学生了解交通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适应交通工程领域的行业需求,具备解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等交通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成长为在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管理、控制和设备研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投资咨询、行政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行业骨干与领军人才。0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国家及各省市的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企业、公路与市政道路建设单位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7%,主要就业单位有各省市交通管理、设计、建设单位或智能交通企业,40%以上的学生国内一流高校或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6交通运输专业本专业是面向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基础本科专业,融合了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覆盖了计算机、控制、无人驾驶汽车、智慧交通系统等多个领域。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2012年列入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获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副高级职称15人,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历2人,留学访学经历14人。2018年、2019年本专业教师连续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0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针对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领导团队承担和开展工程项目实施的能力;结合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能够开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能力;面向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能够在相关工程技术工程管理领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预期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以及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相关工作领域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设计院及各类运输企业,从事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工作;可以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系统开发等工作;也可到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用人单位包括上海铁路局、中铁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宁波港、字节跳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40%以上的学生出国深造或在985、211高校攻读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7智慧交通专业智慧交通专业是以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设备与控制、车辆工程等传统特色和优势学科为依托,注重交通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与管理,数据管理、分析与开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本科专业。本专业以交通工程学为基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形成了交通工程、计算机与网络工程专业相互交叉的培养模式,引领交通数据管理与开发、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和交通控制与信息服务等方向。本专业人才知识储备围绕交通数据管理与开发、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和交通控制与信息服务三大方向,为新一代智慧型交通系统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智慧交通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0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掌握智慧交通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具备智慧交通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运营等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能够设计智慧交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对智慧交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合适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预测与模拟的综合性人才;能从事交通控制与信息服务,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交通数据管理与开发等工作;培养能面向交通控制设计、交通运输管理等企业或部门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掌握智慧交通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的领域,可以从事研究、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8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先进载运工具)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本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2+2”合作培养项目,于2018年开始招生,学生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完成前2年学业,赴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完成后2年学业。本专业系统学习先进载运工具的制造基础、工作原理、设计理论、性能评价及控制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01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交通设备机电系统整体和零部件、各装置的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所必需的电气、电子和信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扎实的交通设备信息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机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交通设备设计制造、系统开发、维护和检修、应用、运行管理,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工程机械、交通等国民经济行业与领域,从事先进载运工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国内或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继续深造,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白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到欧洲国家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SCHOOL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欢迎报考!合工大2023年线下招生咨询安排一览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合工大2023年线下招生咨询安排一览与您线下交流所有你想了解的信息金秋九月,相约合工大线下招生咨询安排(持续更新中)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咨询方式汇总!

为做好本科招生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合肥工业大学的招生信息。现将我校本科招生咨询方式及平台汇总公布如下:01微信公众号“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会及时更新和发布学校招生动态,有任何问题均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文章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答复!02咨询热线6月24日--7月6日,学校将开通7部咨询电话:0551-629023970551-629023870551-629023270551-629026470551-629016030551-629020500551-62901095招办老师电话:吴老师13339199861石老师13965039793赵老师13865905172陈老师1891974178903各省咨询电话汇总04各省QQ群汇总青衿之志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始于1945年,是合肥工业大学最早的办学实体之一,1954年成立地质系,1987年新增环境工程专业,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2000年增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2001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岩土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学系、生态环境系,以及学院中心实验室。拥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含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学在教育部历次学科排名中都进入全国前十。地球科学与环境学/生态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院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签署了双博士合作项目,完成该项目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合肥工业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专业介绍01地质学专业本专业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是探索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以及地球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等的地球系统科学,属理学专业。本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包括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本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培养条件,系统的实验平台和完善的实践实习基地,包括国家级教学基地(共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01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具有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地质调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能在地球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等的高级研究型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主要在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地调事业单位、博物馆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工作。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和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专业以理科为主,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扎实,注重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理念。学生开拓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高端,成为行业领军人才。0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专业是融地质学理论、现代勘查技术、资源经济与环境科学于一体,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是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和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实验平台和完善的实践实习基地。01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具备坚实的地质学和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管理、评价和研究等工作,适应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解决复杂资源勘查工程问题和紧缺战略性矿产和能源保障,并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行业管理的高级实用型领军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主要在国有自然资源及地调事业单位、大型设计院、石油和工程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等工作,也可出国深造。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专业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强调基础理论扎实、学科专业交融、生产实践紧密、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的理念。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和成才声誉度高。03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勘查、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需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科研与行业领军人才。本专业特色是理论结合实践,理论与应用并重,专业学习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就业面广、就业率高。01培养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岩土工程及地质工程勘查、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基处理,基坑设计,桩基工程与测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与评价,建设工程监理和施工组织管理输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学科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地铁)、电力、水利、自然资源部门或科研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或管理工作;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在本学院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好,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理论与应用并重,特别注重结合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培养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专业人才。学生专业基础坚实,工程能力强,加强与环境学、地球信息科学、岩土工程专业的交叉融合,毕业生就业面广,社会需求持续旺盛,行业成才速度快。04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是生命之源,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建筑与艺术学院

学院概况建筑与艺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建筑学专业的院系之一。学院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工业设计协会依托单位以及安徽省高校摄影协会理事长单位。学院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美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建有建筑技术与城市空间环境技术、建筑环境行为与人机工程、公共造型艺术与模型设计三大研究平台,中英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共建)、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澳门城市大学共建建筑遗产研究中心、安徽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以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联合开展“1+2”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为代表,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设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培养与学术交流机制。学院创办65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设计实践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与艺术等设计创意类专业培养大量人才。获得了包括“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在内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学院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呈现国内外、多专业、本科及研究生,设计竞赛与论文竞赛全方面获奖的良好发展态势。2022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艺术类竞赛榜单取得A+等级。2022年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700余项。尤其是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排行榜内竞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在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大赛、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WUPENICITY2022国际竞赛、亚洲设计学年奖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金奖、银奖等。历届毕业生中1人入选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团成员,4人入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14人次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近二十人入选各省勘察设计大师,10余人担任全国高校建筑学院院长或系主任,更多校友成长为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学院位于翡翠湖校区逸夫建筑艺术馆,建筑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集学生专业教室、实验室、教师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艺术展厅、学术报告厅、图书馆、行政办公空间于一体,为教学科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专业介绍01建筑学专业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学科,以其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结合的双重特性而区别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建筑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建筑学专业的院系之一。1986年开始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研究生,2001年入选安徽省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并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培养于1996年首次通过全国专业教育评估,并于2008年、2015年和2023年在评估中取得本硕双“优秀”等级。0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突出的设计实践能力,富有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秉持开放的视野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践文化传承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筑设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本学科领域的专业领军者。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前身为1959年创建的精密仪器专业,历经工大一系、精密仪器系、仪器仪表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60余年的发展,建成全国仪器学科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仪器)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一级硕士授权点,为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在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优良的办学条件,拥有现代成像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现代测试技术与精密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测量理论与精密仪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测试与制造质量工程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近三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研究成果服务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需求,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成果奖励,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学院秉承“品德与能力共进、实践与创新兼修”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能够运用仪器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解决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科学研究、国防军工等领域中的智能感知、测量与控制和光电信息等方面关键难题的光、机、电、算、控复合型交叉人才,着重提升学生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是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60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与突出贡献者。学院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与学术交流机制,每年选拔优秀本科生、研究生互派学习、培训、交流。自2001年开始连续主办了十届国际机械工程精密测量学术会议,每届会议吸引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深入交流,有力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按照“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学科分别进行招生。“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按照“仪器类(智能感知)”大类招生,包括“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感知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按照“生物医学工程”进行招生。仪器类(智能感知)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信息学科的源头,该学科由精密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我校仪器类本科专业设置、建设与改革在全国高校一直走在前列,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专业建设单位。自1958年以来设置专业以来,仪器类专业为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测控、电子信息、医疗仪器、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培养了仪器类毕业生1万2千余人,部分已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骨干人才或领域领军人物。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按照知识体系侧重点不同设立三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感知工程。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品牌专业,2018年通过第二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智能感知人才需求而开设的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建设专业,是教育部新设立的仪器类本科专业。学院重视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多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每年八十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虚拟仪器大赛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与学术交流机制,每年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与境外相关高校与研究单位互派学习、培训、交流。专业介绍0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学、光学、计算机与智能控制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18年国内首批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仪器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0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信息获取与信息应用为中心,以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理论与方法、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测试信号处理技术、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具有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测控系统的基本技能,可从事计量测试、精密仪器、精密工程、集成电路测试等领域的测控系统设计开发、科学研究、企业管理等工作。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与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精密机械、测量与控制、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等产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与测量和控制相关的研发、制造、应用、营销或管理工作;(2)从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光学、光电子学、光电检测、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专业,本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0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光电信息的获取、处理、显示与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掌握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综合光学、电子、通信、计算机、光学机械等专业基础知识与光电测试系统与仪器、光电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构建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具备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内各个方向(光电信息方向、机器视觉方向、光电传感与测试方向、光电子器件方向)的宽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工程创新实践能力。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光电智能测试系统与工程、光电子技术、光电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通信等产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在与光电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通讯、平板显示、信息处理应用、计算机应用、精密智能制造与组装等领域)中,从事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制造、应用、营销或管理工作;(2)从事光电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开发应用;(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智能传感技术、信号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专业,本专业是新工科专业试点改革与创新实验班建设专业。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以智能感知技术为核心,基于数学、物理、光学、电子学、智能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基础理论,以及智能感知、信号处理、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依托学院在智能传感技术、多维视觉传感、传感信号处理的优势学科方向,强化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行业内与智能感知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传感测试、信息处理、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从事智能传感、智能仪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制造、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2)在智能传感领域内从事与产品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智能感知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4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运用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并从工程角度解决医学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专业。本专业偏重智能医学工程方向,特色人才培养及学科方向包括智能医学成像技术及仪器、智能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微纳医学与器件等。本专业是安徽省一流专业。01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医疗仪器设计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医学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工程为主干的知识体系,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知识以及娴熟实验能力,能够综合考虑工程与社会因素,进行医学仪器设计与开发、医学信号和图像处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工程设计、系统建设、应用和管理经营;(2)从事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工作;(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SCHOOL
2023年6月1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管理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始建于1979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杨善林院士带领下,以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为核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逐步形成了“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的学院文化,学院发展呈现出“和谐、奋发”的良好局面。学院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师德师风优、创新能力强、潜心教书育人、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决策科学与信息系统技术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拥有MBA、MPA、MEM、MPAcc等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的新专业。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次,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重大教学成就奖1项、特等奖5项、一等奖8项;一大批学生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办学四十余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多人,一批杰出校友在其所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或走上了关键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拥有“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优化与决策”111创新引智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安徽省人文社科奖一等奖2项,获评世界互联网最具领先性科技成果1项。专业介绍0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02就业方向在IT企业从事信息系统分析与开发、数据分析工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工作;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2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该专业坚持具备电商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创新与创业等素质和能力的电商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的理念、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拥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创新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策划与支持、运营与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精英。02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支持等工作;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电子商务或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政策法规规划与制定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03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是在1978年原管理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建设。该专业是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企业管理学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01培养目标该专业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方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企业数字化管理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领导者和管理精英。02就业方向各类工商企业从事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与实务工作;各类咨询企业从事战略管理、市场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与实务工作;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的专项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工商管理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他组织中与该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04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创自于1989年的管理工程专业工业会计专门化方向,具有囊括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的大会计属性。该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安徽省特色专业,“智慧会计特色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0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扎根于中国管理实践,深度融合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承担会计与财务相关管理实践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的人际管理能力,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决策型和创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和管理精英。02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或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或经济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05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组织活动之一。市场营销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重要的支撑专业。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01本专业培养该专业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市场发展规律、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市场机会管理、营销过程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数字化营销管理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领导者和管理精英。02就业方向各类企业或跨国公司从事数字化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咨询公司从事企业咨询、市场策划和营销活动组织工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营利性组织从事采购管理、组织定位与传播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他与该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06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我校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大数据相关专业。我校是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审批设立该本科专业的25所高校之一。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01本专业培养该专业面向大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实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数据科学素养和智能管理理念,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综合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进行相关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应用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02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规划与构建、各类大数据资源的分析挖掘与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产品与服务创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机制设计等相关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07物流管理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的工科优势和管理学院在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方面的优势,扎根中国物流管理实践,深度融合现代管理理论方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技术,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物流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精英,推动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创新。2010年开始在合肥校区招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2013年至今在宣城校区招生,2014年入选安徽省“振兴计划”,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01本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能够在物流管理及其他相关工程管理,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环境下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从事跨国公司、大型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港口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等行业的供应链流程管控、物流业务运作及规划以及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大型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项管理或综合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按“工商管理类”大类招收的学生,第一学年统一培养,第二学年根据学校相应工作流程进行专业分流,分别进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学习。管理学院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school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外国语学院

学院概况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社会声誉优良。学院现有英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三个二级学科点,研究方向分别为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及国别区域研究。同时,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学院现有教职工165人,专任教师150人,高级职称54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硕士教师150人。专业介绍01英语专业(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招生)英语专业围绕学校“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和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依托工科优势,立足美好安徽建设,面向国家需求,培养品行正、英语精、理工通、口径宽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以人文为本,兼具理工特色。立足语言本体,夯实专业基础;依托工科优势完善课程设置,组织跨专业合作与跨学科竞赛,有机融合人文素养与理工思维,学生综合素质高。英语专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是安徽省唯一的中央赛道国家级一流本科英语专业建设点。办学40多年来,已培养2000多名复合型外语人才,形成了文理工渗透的宽口径育人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体系成熟且有活力,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共建“3+1+1”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强、实践水平高、适应范围广,深受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与社会用人单位欢迎,活跃在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贸易、外事、翻译、金融、航空服务、新闻及期刊出版等领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02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印度尼西亚语通行于印度尼西亚(下面简称“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东帝汶等国及菲律宾南部地区和泰国南部地区,印尼的国语和唯一的官方语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中-印尼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连续9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为满足对少数语种人才的需求,学院开设印尼语专业,服务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的经贸文化交流。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印尼语基本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印尼语与英语应用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专业与哈桑努丁大学等印尼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常年聘知名高校教授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讲学活动。本专业所有教师均有印尼留学和工作的背景,具有较强的语言专业水平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英语、印尼语外籍教师5名,精通印尼语,英语,汉语,常年从事本专业外语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为学生营造原生态语言环境。毕业生就业方向: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文法学院

学院概况文法学院现有法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有法学—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本科生878人,研究生215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5人。聘有校外兼职教授、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25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1项;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宣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批示采纳;师资队伍有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人选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设有共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智库1个、省新型智库1个,校级研究平台6个。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社会需要,注重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领域人才,借助于学校的理工科专业优势,注重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分析方法的培育和教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努力在理工科大学开辟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并为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专业介绍01法学01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02就业方向学生具备开阔的法律视野、缜密的法律思维和娴熟的法律技能。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一线高端律师事务所等。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借力强工科打造新文科,已建成凸显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实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叉配置、有序组合;在教学方式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行智慧教学;在能力训练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在就业渠道上,形成了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律师事务所的全方位高质量就业格局。0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具备数字传播、项目策划、信息采编、产品开发、广告营销、调查分析、运营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新媒体高级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迅速的各大行业就业。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网络新闻编辑、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在传媒机构从事信息采编、节目策划、编导和制作工作;也可以在上市公司、工业企业等单位进行数字传播、活动创意、媒介公关、网络产品开发、项目策划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智能媒体传播、工业文化传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传播等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与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型全媒体人才。一是具备智能媒体传播特色。顺应媒介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型媒介技术,培养具备文理融合、文工交叉的新媒体人才。二是着力打造工业文化传播。依托学校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蘊,围绕国家的智能制造、工业战略布局,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网络与新媒体策划、创意、创作和项目执行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是突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人文底蕴。培育有“工业报国”的红色家国情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面向国际传播、具备全球视野、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文法学院文以载道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经济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11年,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工业外贸专业方向,1993年开始招收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的经济学科已经在国内外获得良好声誉,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国内37-49名。目前,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个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产业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大数据与经济分析3个特色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与知识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概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教育部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安徽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3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部等十部门设立的“合肥工业大学‘大思政’工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工科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研究部),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独建和共建),3个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2人,拥有博士学位者占比96.2%。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研究项目200余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安徽省社科文学艺术出版一等奖(社科类)等科研奖励1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荣誉奖1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视频公开课等10余门。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各1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选题项目2项。专业介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本专业1985年开始招生,是合肥工业大学14个优势专业之一,安徽省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省级特色专业,1993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核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专业师资雄厚,拥有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经过近40年的发展,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立足工科教育资源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相融合,形成了“四维一体”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重视学生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判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他们既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工程、科学素养,又具有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优势。近5年来该专业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类奖项40余项,考研录取率为35%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2%,很多学生被大中型国有企业录用或就职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马克思主义学院SCHOOL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最早和最大的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化学两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化学工艺、应用化学两个学科是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能源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建院60余年来,学院为国家输送化学、化工和材料等领域各类人才1.4万余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0人等大批杰出学者、专家和企业家,为国家教育事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设有五系二中心:化工工艺系、高分子系、应用化学系、化学系、能源化工系、化工技术中心和实验教学中心,其中能源化工系位于宣城校区。学院汇聚了一支以俞书宏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12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0余人。全院博士生导师19人、教授37人、副教授53人、高级实验师4人,97%具有博士学位,组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整体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能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学院建有“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学院瞄准能源、材料、环境、资源等国计民生重大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在储能材料与技术、催化与合成工艺、化工分离技术、工业烟气净化技术、纳米技术与应用、高分子化学与化工等主要研究方向上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承担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100余项。每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近年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发表在Chem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是我国近代土木学科发展较早的学院之一,也是安徽省建筑、交通和水利学科的摇篮。学院前身是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是合肥工业大学1945年建校创办最早两个专业之一。学院招收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智能建造等9个专业本科生。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综合教改示范专业,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管理4个方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先后五次通过国家认证;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4个专业先后两次通过国家认证。学院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智能建造、水利与海洋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可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博士生;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智能建造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工程管理(MEM)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围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重大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环境治理与资源再利用、韧性防灾与能源安全利用等4个重要发展方向,承担重大项目理论与应用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知名的一流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加强了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法国里尔大学、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招收国际留学生。专业介绍土木类(智慧城市)土木类(智慧城市)主要围绕城市建筑、道桥、市政、能源等领域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按照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包括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后,在本科一年级统一学习基础课,二年级时根据学校要求、自己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具体专业。教育特色是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多样化,通专融合、知能兼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01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综合教改示范专业。2019年土木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较早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最初起源于1945年的土木科。自1997年以来连续5次通过国家评估(认证)。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学科为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管理4个方向;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卓越人才创造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如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等方向)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主要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具有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执业资质的能力,具有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潜质,具有国际视野与从事国际工程建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能够适应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市政、交通、铁路等部门从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的设计,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工程施工、检测与监理,以及智能建造和低碳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基于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学生构筑现代土木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土木工程师知识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土木工程师。通过课内实践环节,以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课外实践锻炼等环节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精神,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22年通过国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复评)。前身是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也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首批“六卓越一拔尖”卓越计划2.0试点专业。现拥有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博士学位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博士后流动站,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华威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高校保持合作,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掌握建筑健康环境营造、建筑能源管理应用、建筑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国际视野、具备科研素养的高级科研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水平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相关设计院所和研究中心从事建筑和特殊环境(地铁、高铁、飞行器、船舶等)的健康营造,建筑低碳节能设计改造和运维、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氢能和地热能)利用、建筑燃气管网设计等工作,也可在政府管理部门、能源咨询公司、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规划、管理和监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较强的能源学科背景,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强化基础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特色教育;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本专业围绕“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凝炼建环专业“工科新要求”,以建筑太阳能高效利用、氢能安全利用、建筑环境智能控制为方向,加强学科交叉,强化“大工程基础教育、绿色环境智能营造、清洁能源综合应用”三方面人才培养特色。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88年招收本科生,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安徽省特色专业,并于201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6年有效)。拥有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市政工程(学术硕士)和土木水利(市政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方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应用技术,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受到给排水工程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雨洪管理及规划、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等方面的工程师基础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研究开发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环保科技类企业与部门、工程施工和设计单位、工矿企业从事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给排水和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04智能建造专业(新工科)合肥工业大学在国内较早创办智能建造学科及专业。依托土木工程专业,从2019年连续开设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实验班,招收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方向的本科生,2022年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智能建造本科专业。目前拥有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方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智能建造专业深化和拓展土木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智能建造相关的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大型企业协同育人,形成“国际先进、行业领先”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01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未来科技与工程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综合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具备智能建造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既能在智能建造领域从事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方面工作,又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以选择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可以服务BIM咨询、建筑机器人研发、装配式建筑、建筑软件开发、智慧施工、智慧运维、智能防灾、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以研究型教学培养方式为核心,建立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与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融合。培养学生面向土木工程和未来科技发展,具备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语言,驱动(机械、自动化)硬件设备,完成土木工程建造活动的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国际和全国科研项目与工程实践应用,培养动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05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前身为1952年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在安徽怀远成立的“淮河水利学校”,迄今已为国家水利、水运等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已于2013、2019年连续两次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认证(6年有效),并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拥有水利与海洋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主要培养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行业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水利、电力、海洋、土木、交通、市政、环境、新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面向水利水电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等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为核心,形成“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06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前身为1952年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在安徽怀远成立的“淮河水利学校”,迄今已为国家水利、水运等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目前拥有水利与海洋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水文、水资源、水生态、节水灌溉、水土资源与水环境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水旱灾害、水利工程经济、生态修复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勘测设计、预测预报、规划管理、水利经济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服务、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面向水利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等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利计算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为核心,围绕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强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7工程力学专业工程力学是解决土木、水利、机械、航空、材料、能源、交通、船舶、化工等工程领域关键力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本专业拥有力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力学(学术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为学生在本专业以及其它工程专业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具有扎实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试验能力,擅长应用计算机建模以及专业结构分析软件技术进行工程结构的设计、优化和评估的卓越复合型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土木工程、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光电设备等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各类重大工程及其装备的安全设计和试验、计算力学软件开发和应用、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力学既是基础性学科,又是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为机械、航空、土木、水利、交通、能源、材料、仪器仪表等相关工科提供理论基础;作为应用学科,它与包括土木、机械、航空、材料等几乎所有工科专业紧密结合交叉融合,直接解决各类技术科学发展和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力学难题。08测绘工程专业测绘工程专业是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安徽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201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于1985年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测绘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01培养目标掌握卫星导航与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绘工程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获得测绘工程师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培养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无人驾驶与智能导航、实景三维与智慧城市、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航空摄影测量与卫星遥感、高精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城市规划与智能建造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主要面向工科应用领域,以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遥感、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重点。在全面学习测绘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开发活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变为实用的工程产品,满足国防与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形成了“学科基础厚、创新实践强、拓展空间广、服务社会宽”的专业特色。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概况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积淀,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特色显著。学院于1986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最早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与信息系、实验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学院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学会、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的挂靠单位。
2023年6月9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始建于1946年,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和重要基地之一。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五个本科专业,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还拥有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具有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包括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此外,学院还拥有国家级“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是国内最早开展新能源光伏系统发电研究的单位,在新能源发电与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并网、飞机雷电防护与高电压绝缘、电机系统集成设计与控制、智能系统与自动化生产线先进控制、新一代智能仪表与检测技术、信息物理系统识别与控制、复杂电系统重构与健康保障、新型薄膜太阳电池等研究领域承担了各类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十三五期间,学院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5项、其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学院建有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开放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学科竞赛平台和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近3年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奖励40余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稳步提升。另外,在我院组织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高校排行榜竞赛),及承办的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iCAN大赛(高校排行榜竞赛)活动中,我院学生每年均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训,学院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和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3年来本科生平均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进入专业对口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行业主干单位达60%以上。培养出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徐立全,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等一批行业内的杰出校友。专业介绍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及2021年两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能力;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答、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毕业后通过5年的锻炼,能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管理骨干。02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气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国防工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强电为主,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构架。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变流技术、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及控制、特种电机设计及控制、高电压与绝缘等方向具有鲜明特色。02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始于1958年开设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2008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能够在自动化及装备制造、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相关行业,特别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智能系统领域从事产品研制与开发、系统设计、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自动化及装备制造、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弱电与强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本专业构建理论教学、综合实验、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企业学习有机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系统观点明确,控制技术先进,工程能力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03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为适应国家和地方建设特殊需求,为培养机器人工程方向人才而设置的自动化类特设专业。依托学院在自动化领域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于2018年获教育部备案批准,同年开始招生。0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能够在智能制造与服务、人工智能与应用等相关行业,从事机器人系统设计与集成、机器人核心部件研究与开发、应用维护与管理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机器人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国防等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队、企业从事各类机器人及智能化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控制、集成应用、运营管理和开发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机械与电气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机器人感知、人工智能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本专业构建理论教学、综合实验、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企业学习有机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系统观点明确,控制技术先进,工程能力卓越”的机器人工程技术人才。0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本专业将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注重学科交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培养的人才直接瞄准当今信息社会对前沿学科交叉,对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型电气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对于传统电气类人才,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合新时代技术需求,更具有竞争力。01培养目标面向电气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国防工业等相关领域,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核电工程、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新能源装置、供配电、电力系统运行、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气测控等方面的工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维护等工作。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岗位遍布电力、制造、运输、建筑、市政以及科学试验等行业。典型的就业单位有国网电科院、发电类企业、电力变换与保护产品设计生产型企业、电力巡检机器人制造类企业、自动化仪表类企业、自动化系统装备制造类企业、钢铁/冶金/化工/造纸等生产制造类企业、能源研究类院所、建筑设计类院所、轨道交通设计类院所等等。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构架。在变流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SCHOOL
2023年6月8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览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已走过70多个春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六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四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含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复合材料、数字化材料成形等5个二级学科工学博士、硕士学位点;建有材料与化工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博士招生资格;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学术博士、工程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同时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院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以及专业学位指导教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工程实践能力。2023年合肥校区招生专业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专业。2023年宣城校区招生专业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宣城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有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培养2+2项目。专业介绍0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招生)本专业2001年获评安徽省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材料、机械、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气电器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从事技术应用与开发、工程设计、产品研制、技术管理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毕业生能够在材料、机械、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气等领域从事有关工艺控制、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机电控制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03专业特色本专业材料科学与力学、机械、计算机相结合,技术与工艺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以材料成形原理与工艺方法为核心,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设计、实验、测试、计算、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在材料精密铸造成型技术、塑性精确成形工艺控制、焊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针对航空航天、导弹、新能源、汽车、电气电器等军用民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研究和性能保障,为我国大国重器的国产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2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际视野开阔,能够在材料、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从事产品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型高级人才。01就业方向毕业去向主要是材料、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能够在材料领域,特别是高性能金属材料、电子封装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新型纳米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与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02专业特色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国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类专业。依托科研大平台,在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三大领域培养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型高级人才。传统与现代并重,结构与功能结合,以学生能力为导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0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半导体、新型建材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结构及功能陶瓷、半导体材料及电子封装、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等领域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于学校前列,去向主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如新型无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结构及功能陶瓷、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新材料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大量毕业生进入国内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如京东方、长鑫半导体、国轩高科、凯盛集团等。03专业特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本专业以新型无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结构及功能陶瓷、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为特色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面向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立足于构筑公共基础、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强,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博士学位比例高。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4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粉末冶金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功能粉体材料、硬质工具材料、电工电子材料、储能材料与器件、磁性材料与器件等领域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于学校前列,去向主要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如功能粉体材料、硬质工具材料、电工电子材料、储能材料与器件、磁性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新材料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大量毕业生进入国内粉体材料相关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如中国五矿集团、国轩高科、东睦等。03专业特色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安徽省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专业,学校特色专业。本专业以金属及无机非粉体材料、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电工合金、磁性材料、难熔金属材料等特种材料为特色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面向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立足于构筑公共基础、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强,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博士学位比例高。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5材料物理专业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深厚的数学和现代量子物理基础理论、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以及广泛的人文知识,掌握光电信息半导体等新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和研发,掌握新材料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半导体、微电子、光电材料、电子薄膜材料、传感器、磁性功能材料等相关行业领域从事新材料及其产品(器件)设计、研发,工艺生产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半导体、微电子、光电材料(LED/OLED显示及照明等)、电子薄膜材料、传感器、磁性功能材料(电机、变压器等)等领域从事光电信息和新能源材料及其产品(器件)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03专业特色安徽省“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建设专业,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针对新材料学科发展趋势,特别突出现代量子物理与光电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专业以光电信息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磁性材料与元器件、太阳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为特色方向。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面向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培养从事半导体、微电子、光电材料、电子薄膜材料、传感器、磁性功能材料(电机、变压器用)等领域从事光电信息和新能源材料及其产品(器件)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高级专业科技人才。毕业生就业面广,发展潜力大,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比例位于全校前列。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0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现代量子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广泛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具备光电太阳能电池、LED节能光源、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及其产品的设计、制备、结构性能测试等研发和制造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节能照明/显示、锂离子电池、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其产品的设计研发、工艺生产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科技人才。02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新能源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等)及光电信息半导体(光电子、微电子、节能照明、显示)等行业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产品)的设计、研究和开发以及生产管理工作,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03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首批设立的新能源相关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注重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能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节能照明/显示、锂离子电池、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其产品的设计研发、工艺生产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科技人才。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继续深造率高。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0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白联合培养)(仅在宣城校区招生)01培养目标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签订了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既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02就业方向能够在材料、力学、机械、核能、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也能在政府机关、研究所、高校从事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从事中白文化交流有关的宣传、教育、新闻、项目合作及具他涉外事务。03专业特色本专业响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联合白方优质教育资源,为中白两国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本专业大一大二在合肥工业大学学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语言知识。大三、大四赴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学习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技术。符合毕业条件,可获两所学校颁发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学制2+2四年:大一、大二在国内学习;大三、大四在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
2023年6月7日
其他

创在合工大 | 特奖、金奖、一等奖,国家级赛事展风采

近期国家级竞赛活动获奖一览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一等奖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获特等奖全国海洋文化创意设计竞赛获金奖4件作品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1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一等奖5月27-28日,由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的“正大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本科组总决赛在天津财经大学举行,我校团队摘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校党委副书记陈刚代表学校出席大赛闭幕式的交接旗仪式,并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来自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的2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Old
2023年6月2日
其他

权威发布!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属于教育部批准纳入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依据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该专业学生入学后不能转专业。第二十八条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笃行筑梦,研学实践合工大

一路·繁花胜景风光正好,微风不燥。5月3日上午,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九(20)班同学,走进合肥工业大学,与高校教授、优秀学子面对面,开展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研学游活动。01校史馆早上8:30,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的同学们首先走进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在校史馆中,同学们逐一参观图片和实物,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了合工大近八十年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迹中,大家充分感受到合工大矢志不渝工业报国、工业强国的初心和使命,也激发了同学们努力拼搏、报效祖国的决心。02斛兵塘下一站,同学们参观了合肥工业大学的文化符号之一——斛兵塘。斛兵塘,别名站塘,又称量兵塘,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屯兵合肥,安营扎寨时,人马浩荡,无法计数,为清点人马便挖出了这口旱塘,作为计量将士的场所,斛兵塘由此得名。了解了斛兵塘的名称由来和这段历史,同学们为古人的智慧感叹不已,对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03地质博物馆在主教学楼,同学们来到合工大地质博物馆。无论是史前生命馆、地球物质厅还是地球厅,都牢牢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参观中学姐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和实物标本的呈现,让同学们兴致勃勃,纷纷主动提问。通过参观,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球生命漫长历史演化、地球物质元素构成和地球天体相关知识的深刻印象,还对合工大的专家团队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更增长了他们对“碳达峰”“碳中和”“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国家战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同学们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切实完成了一节“行走的思政课”学习。04土木工程实验室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在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实验室。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是我国近代土木学科发展较早的学院之一,也是安徽省建筑、交通和水利学科的摇篮。在实验室里,同学们与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面对面交流,体验了一把当“博士生”的感觉。在简短的介绍中,无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实施还是建筑领域的科学研究,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打开了新知识的启蒙之门。研学游的展开在同学们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在灼灼韶华里萌发追梦求学,砥砺奋进
2023年5月6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软件学院

学院概况软件学院是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有关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要求和标准成立的。学院积极探索新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按照3+1培养模式,建有40余家固定实习基地,通过四个月以上的校内校外实训和近一年的企业实习,夯实工程素养,弥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培养鸿沟。同时,发挥合肥工业大学在信息学科领域自身、交叉和融合的优势,加强和国内外大学合作,聘请校内外、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和著名IT公司的软件专家授课。历届软件工程本科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就业单位包括外交部、腾讯、阿里、百度、美团、中国电信、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专业介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IT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先进开发技术、软件系统开发设计方法、软件项目策划与管理、软件工程标准和软件测试技术,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实施经验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专业以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支撑,具有雄厚的学科实力。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软件公司、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本专业遵照国家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要求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实行“3+1”培养模式(3年学校教学,1年企业实践),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软件与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移动计算三个方向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自1954年创建车辆工程专业以来,学院经历了车辆工程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等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交通运输工程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为车辆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领军人才,被誉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学院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内燃机)学科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于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学院拥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科拥有“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2011协同创新中心”、“机械与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安徽省智能汽车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参与承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集成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内燃机排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学院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院建有汽车结构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室,路基路面性能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制冷设备构造实验室、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实验室等20余个教学与创新创业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实验平台“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院重视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方程式车队屡次获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奖励,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生在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互联网+、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白俄罗斯工业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有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每年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与境外相关高校与研究单位互派学习、培训、交流。专业介绍车辆工程专业本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大学中最早设置汽车专业之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通过教育部第二轮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以数理、力学知识为基础,综合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汽车构造、理论、设计、实验等专业知识构建的车辆工程知识体系;具备在车辆工程领域各方向(汽车底盘方向、汽车车身方向、新能源汽车方向等)的宽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车辆工程相关的机械、控制、电子、互联网等产业,毕业生就业范围:1、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控制、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2、从事车辆相关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领域的工作;3、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是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以及“智能车辆技术创新实验班”多年办学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2020年在国内率先申请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是集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主要学习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知识,培养无人驾驶车辆设计开发和试验能力。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环境感知、规划决策理论与方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导航与定位、网络及智能信息交换处理技术、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交通及环境感知、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具有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及执行系统的基本技能,可从事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及决策、导航与定位、机械执行机构等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科学研究、企业管理等工作。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智能车辆工程相关的计算机、传感、信息融合、互联网通讯等产业,毕业生就业范围:1、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传感器、信息交换、导航与定位、互联网通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2、信息感知与融合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开发应用;3、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专业创办于1970年,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培养分为车辆先进动力、制冷低温两个专业方向,是安徽省唯一培养车辆先进动力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宽阔的学术视野、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能从事能源、动力、制冷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工程技术、运行控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交通运输、白色家电、冷冻保存及低温医学等领域工作,也可在发电、核能以及石化等能源相关部门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其中保送或者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比例达40%。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国家能源格局的调整和汽车行业的发展为背景,在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多年办学及教改实践基础上,于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是安徽省首个获批并招生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以汽车新能源及动力系统为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依托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能源和汽车产业,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储能技术等领域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汽车、电池、电力、能源、化工等部门从事与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太阳能、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相关的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营销工作,也可从事动力工程、能源互联网、电子器件热管理、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交通工程专业合肥工业大学于上世纪60年代获批汽车运用工程本科专业和交通土建本科专业。在此基础上,学校于1999年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经多年的发展和积淀,交通工程专业于2015年被列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8年被列入安徽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9年交通工程列入安徽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和控制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低碳交通为延伸,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交通工程、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协调管理能力。培养学生了解交通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适应交通工程领域的行业需求,具备解决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与管养、交通管理与控制等交通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成长为在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交通管理、交通控制、设备研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投资咨询、行政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行业骨干与领军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国家及各省市的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部门、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企业、公路与市政道路建设单位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7%,主要就业单位有各省市交通建设、设计单位或交通管理部门,40%以上的学生国内一流高校或国外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交通运输专业本专业是面向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基础本科专业,融合了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覆盖了计算机、控制、无人驾驶汽车、智慧交通系统等多个领域。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2012年列入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获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副高级职称13人,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历2人,留学访学经历14人。2018年、2019年本专业教师连续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针对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领导团队承担和开展工程项目实施的能力;结合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能够开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能力;面向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能够在相关工程技术工程管理领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预期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以及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相关工作领域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设计院及各类运输企业,从事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工作;可以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系统开发等工作;也可到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用人单位包括上海铁路局、中铁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宁波港、字节跳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40%以上的学生出国深造或在985、211高校攻读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先进载运工具)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本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2+2”合作培养项目,于2018年开始招生,学生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完成前2年学业,赴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完成后2年学业。本专业系统学习先进载运工具的制造基础、工作原理、设计理论、性能评价及控制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交通设备机电系统整体和零部件、各装置的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所必需的电气、电子和信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扎实的交通设备信息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机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交通设备设计制造、系统开发、维护和检修、应用、运行管理,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工程机械、交通等国民经济行业与领域,从事先进载运工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国内或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继续深造,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白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到欧洲国家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物理学院

学院概况物理学院前身应用物理系始建于1980年,2009年成立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2015年获批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21年3月学校从原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抽调部分系部成立物理学院。学院设有应用物理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和理论物理。学院历史上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和省部级奖项9项,其中:“激光全息光测弹性仪”1977年被列为国家“1号工程”,应用于毛主席水晶棺内应力测试,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眼科激光虹膜切除仪”与省立医院合作完成,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激光微区光谱分析仪”与安光所合作完成,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完成了激光动态测微仪、激光验血采样仪、双脉冲激光全息、假彩色编码仪、共焦激光扫描成像等十多项激光应用研究;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授权发明专利近百项。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由1980年应用物理系成立时设立的激光、固体材料和半导体三个方向融合形成。该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人才培养需求,秉承“格物穷理”的理念,瞄准国家“卡脖子”问题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可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物理学领域骨干领军人才;坚持工科院校办理科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我校专业优势,服务于基础型人才培养。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专业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应用物理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企业总裁和政界代表等。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大力推进专业课教学网站、慕课等网络资源的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院重视质量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并获批精品课程,主编和参与编撰教材多部,学院多次承办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近10项。学院积极与企业联合,多项成果在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光电子器件、先进测试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等多个专业领域,搭建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平台,通过协同育人提高本科教学的实践水平。学院将面向国家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相关领域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重大的物理问题;面向学校的一流综合性大学建设,推动物理学与信息、电子、材料及仪器等学科的交叉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前沿研究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锻炼出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为我校一流(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理学科的发展等做出贡献。科研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学院多个优势科研方向,建有实验凝聚态物理、量子精密测量、光纤器件与系统、微结构光学与光场调控等实验基地,并建有理论与计算物理研究中心。师资力量专业介绍应用物理学专业(光电子科学与工程方向)培养目标应用物理学专业以光电子科学与工程为培养方向,主要为从事光电子学及物理相关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够将物理学应用于现代高新技术和社会各领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满足科研、技术开发、教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具体为: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新技术开发能力。就业方向可从事光电子及相关领域的研发、技术支持、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可从事物理学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从事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可在光学、电学及其他物理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物理学院School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微电子学院

学院概况学院前身应用物理系始建于1980年,当时以物理教育、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激光等专业为基础组建而成,是国内高校中成立应用物理系较早的单位之一;1999年学校将应用物理系与数学系合并为理学院;2007年恢复应用物理系建制;2009年应用物理系、微电子设计研究所(电气学院)、系统结构研究室(计算机学院)合并组建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2012年成立微电子学院;2015年获批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21年3月,撤销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成立微电子学院。学院具有集成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目前学院各类在读研究生482人,本科生1319人。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重点、面上、青年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攻关项目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0余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10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5年来,学院师生每年在IEEE汇刊、先进材料、物理评论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10余项,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学院积极与企业联合,先后与长鑫存储、晶合集成、中电38所、中电58所、兵器工业214所、奇瑞汽车、龙迅半导体、工大先行、黄山电子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多项成果在国家、地方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科研基地学院现有教育部集成电路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安徽省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专用系统芯片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积累,学院已形成IC设计、先进测试与可靠性设计、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MEMS、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电磁场与微波器件、量子精密测量、纳米电路设计等优势科研方向。学院拥有Cadence、Synopsys、Mentor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数学学院

学院概况数学学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下设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网络与信息安全、统计学)。专业介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专业是以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为基础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理科专业。2008年和200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分别被遴选为校级和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遴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为主,计算数学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为辅。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数据结构、数据库、科学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及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方向从事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或在金融、统计、保险、信息、IT公司等单位从事数学建模、科学计算、工程软件研制、软件开发以及信息处理工作;或到国内外相关院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立于2001年,于2014年被遴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被学校推荐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试点,2020年被学校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既注重学生的数学素质训练,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突出数学优势,又强调了应用技能。近三年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其中考研与出国深造约占25%。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具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应用统计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同时加强计算机、经济和管理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培养,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力求达到数学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应用能力强、工作作风实。自创立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贯执行突出基础、加强应用、分流培养的育人模式。在一二年级开设大量的基础课程,全面覆盖主要数学分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家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集合全校的师资力量建立选修课程体系,执行个性化分流培养。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学6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制药工程3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物与医药和药学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授权点。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安徽省重点学科。“食品新业态发展背景下深度协同产业学院培育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入选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形成了动物源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安全监测及控制、食药营养与健康、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等科研方向。“十三五”以来,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及各类项目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3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0多件,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实行大类招生,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学六个专业。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后,在本科阶段大一不分专业,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时根据学校要求、自己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实现教育教学的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及多样化,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是我国近年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其工业总产值已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工业各行业的首位。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国际工程认证专业,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所属学科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目标培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熟悉食品及其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具有宽广知识面、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生产管理、检验检疫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制药工程专业创办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招收本科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2009年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首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有效期6年,2018年顺利通过复认证;2013年获批实施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专业自2011年连续参加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主编或参编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在内的教材10多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目前,本专业是全国制药工程类课程教学师资培训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培养目标围绕现代制药工业对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获取与应用制药工程方面专业知识并善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开发、生产、管理、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从事药品生产、GMP工程设计、新药研制、企业管理、药品监督管理、药品质量检验、医药营销等方面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本专业融合了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等领域的知识,毕业生适应面广,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100%。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及工农业生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将其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过程实施与生产管理、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医药、生化、食品、轻工、环保、能源等行业从事生物工程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发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是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是在分子与细胞水平上研究、设计、改造生物体的遗传功能来为人类服务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以理为主,以工为辅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关系人类健康、社会稳定与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本专业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卫生、食品检验、安全控制和食品质量管理的学科。本专业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目标能运用生物学、化学、质量管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从事现代食品工业及其相关领域分析检验、营养与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食品监管、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食品营养、安全、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实施等方向从事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检验、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始于1945年,是合肥工业大学最早的办学实体之一,1954年成立地质系,1987年新增环境工程专业,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2000年增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2001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岩土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学系、生态环境系,以及学院中心实验室。拥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含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学在教育部历次学科排名中都进入全国前十。地球科学与环境学/生态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院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签署了双博士合作项目,完成该项目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合肥工业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科研基地与人才类别专业介绍地质学专业本专业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是探索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以及地球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等的地球系统科学,属理学专业。本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拥有包括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本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培养条件,系统的实验平台和完善的实践实习基地,包括国家级教学基地(共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具有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地质调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能在地球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等的高级研究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主要在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地调事业单位、博物馆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工作。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和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专业以理科为主,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扎实,注重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理念。学生开拓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高端,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地质类地质类实行大类招生,包括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三个专业。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后,在本科阶段大一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时根据大一期间学业成绩、自己兴趣专长及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专业是融地质学理论、现代勘查技术、资源经济与环境科学于一体,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是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和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实验平台和完善的实践实习基地。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具备坚实的地质学和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管理、评价和研究等工作,适应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解决复杂资源勘查工程问题和紧缺战略性矿产和能源保障,并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行业管理的高级实用型领军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主要在国有自然资源及地调事业单位、大型设计院、石油和工程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等工作,也可出国深造。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专业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强调基础理论扎实、学科专业交融、生产实践紧密、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的理念。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和成才声誉度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测试技术、计算机等手段为工程建设服务,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应用学科,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检测与特殊土处理等。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岩土与地质工程勘察、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等需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科研与行业领军人才。具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相关的博士点。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具备坚实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计算机模拟等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从事地质环境勘查与保护、地基处理与基坑设计、桩基工程与测试、水工环地质综合勘查与智能评价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行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环保、地矿、电力、水利、自然资源部门或科研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或管理工作;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在本学院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理论与应用并重。结合地质工程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专业人才。行业需求强烈,就业层次高,职业发展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地下水是宝贵的资源和重要的环境要素以及最活跃的生态因子,是生命之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构建、地下水与土壤环境保护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开设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就业率高,就业面宽。具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相关的博士点。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地质环境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模拟和智能决策能力,系统地掌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统的专门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管理,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与修复治理,地下水害的调查、评价与防治,以及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高级人才。就业方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业适应面广,可在自然资源、生态环保、水利、城建、能源、交通等部门的相关单位(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站、电力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地热开发设计院及各种工程施工单位等)以及中外合资企业、教育部门、部队的相关领域从事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科研、教学、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注重与地质学及生态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在水生态文明建设、矿山水害防治以及地质灾害预警计算机模拟方面形成特色;具有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满足国家饮用水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需求。学生国际交流广泛,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秀,具有相关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具有科学引领特色,学生就业面宽广。该专业学风好,近年来读研深造率在70%以上。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依托我校工程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聚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功能材料、生态与污染修复、环境化学与过程污染控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赛道)。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水、气、物理性、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与管理、生态修复等专业知识;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从事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能力;掌握环境工程领域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方法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良好科学、工程素质与能力及伦理道德素养,自觉服务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骨干与领军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胜任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环保设备研制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可在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监测机构、设计院和研究所、企业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管理、设计及运营工作;或进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注重同工程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及管理学等专业的交叉融合,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隶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安徽省最早设立的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本专业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地图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信息机理的角度研究地球表层人地关系系统,具有理工结合、应用领域广的特点,就业前景广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电力、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工程技术应用与开发、技术管理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信息产业领域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可在通信工程、市政工程、电力工程、城市规划、区域环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国土资源、土地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及行政管理工作;可进一步深造,在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注重数理基础、地学基础、计算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工结合,强化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适应面宽、就业领域广、就业质量高。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是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在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属工科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遥感、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使学生具有应用所学专业解决空间信息分析、表达与应用等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遥感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需求日益增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学校“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秉承“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掌握遥感科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能够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领域从事遥感科学研究和生产、设计、开发、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培养的学生可以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及相关计算机领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类软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可以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部门从事生产、设计、技术研发及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与遥感科学相关的科研、实验与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注重数理基础、地学基础、计算机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强化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应用知识宽、工程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适应面广,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一门融合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交叉领域的新兴学科。本学科铸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居环境安全与和谐繁荣的初心,汇集合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及城市学的理工优
2022年6月19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建筑与艺术学院

学院概况建筑与艺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建筑学专业的院系之一。学院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工业设计协会依托单位以及安徽省高校摄影协会理事长单位。学院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美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建有建筑技术与城市空间环境技术、建筑环境行为与人机工程、公共造型艺术与模型设计三大研究平台,中英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共建)、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以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联合开展“1+2”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为代表,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设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培养与学术交流机制。学院创办60余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设计实践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与艺术等设计创意类专业培养大量人才。获得了包括“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在内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学院学科竞赛呈现国内外、跨学科、多专业、本硕联动、类型多元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态势。2021年度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近千项。国际奖245项,国家级奖266项,金奖、一等奖等最高奖项20余项。尤其是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排行榜内竞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在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大赛、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WUPENICITY2021国际竞赛、亚洲设计学年奖、紫金奖.建筑环境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我院获得多项金奖、银奖、入围奖等,在全国各高校中名列前茅。历届毕业生中1人入选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团成员,4人入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14人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数十人入选各省勘察设计大师,10余人担任全国高校建筑学院院长或系主任,更多校友成长为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学院位于翡翠湖校区逸夫建筑艺术馆,建筑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集学生专业教室、实验室、教师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艺术展厅、学术报告厅、图书馆、行政办公空间于一体,为教学科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专业介绍建筑学专业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学科,以其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结合的双重特性而区别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建筑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建筑学专业的院系之一。1986年开始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研究生,2001年入选安徽省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并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培养于1996年首次通过全国专业教育评估,并于2008年和2015年在评估中取得本硕双“优秀”等级。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突出的设计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建筑设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本学科领域的专业领军者。就业方向从事大中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居住区与城市街区规划设计及房地产开发设计等工作;也可在建筑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创作与技术管理工作。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报考本专业的考生,要求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专业特色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重视培养建筑师所应具备的分析问题与创造性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艺术与技术综合素养的综合培养:重视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高品质建筑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水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体系以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建立设计、理论、技术、表达、修养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框架,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知识结构。面向“四新”建设要求的培养:着力培养建筑产业化、数字信息化、可持续建筑、适老型建筑、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专业设计研究人才。城乡规划专业城乡规划研究城乡发展、城市与乡镇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是工程技术属性与社会政策属性相结合的学科。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1年,学制5年。本学科于2005
2022年6月19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自1959年创建精密仪器本科专业以来,学院历经工大一系、精密仪器系、仪器仪表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在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学院现有教师98人、管理与实验室人员17人,其中教师高级职称81人(教授25人,包括国家级称号人才6人、斛兵学者2人,黄山学者7人、博士生导师18人),96%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超过7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与访学经历。本学科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校最早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目前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仪器)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一级硕士授权点,本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十;2016年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为B+,全国排名第八;为我校三个全国排名进入前十的学科之一。学科拥有现代成像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现代测试技术与精密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测量理论与精密仪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测试与制造质量工程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学院近三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200余万元。学院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20余人。学院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超过45%,就业率超过97%,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军工等领域,60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与突出贡献者。仪器类(智能感知)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信息学科的源头,该学科由精密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我校仪器类本科专业设置、建设与改革在全国高校一直走在前列,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专业建设单位。自1958年以来设置专业以来,仪器类专业为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测控、电子信息、医疗仪器、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培养了仪器类毕业生1万2千余人,部分已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骨干人才或领域领军人物。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按照知识体系侧重点不同设立四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品牌专业,2018年通过第二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安徽省特色专业;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智能感知人才需求而开设的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建设专业,是教育部新设立的仪器类本科专业。学院重视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多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每年八十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虚拟仪器大赛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与学术交流机制,每年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与境外相关高校与研究单位互派学习、培训、交流。专业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学、光学、计算机与智能控制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18年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仪器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以信息获取与信息应用为中心,以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理论与方法、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测试信号处理技术、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具有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测控系统的基本技能,可从事计量测试、精密仪器、电子信息、精密工程等领域的测控系统设计开发、科学研究、企业管理等工作。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与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精密机械、测量与控制、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等产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与测量和控制相关的研发、制造、应用、营销或管理工作;(2)从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光学、光电子学、光电检测、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专业,本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光电信息的获取、处理、显示与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掌握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综合光学、电子、通信、计算机、光学机械等专业基础知识与光电测试系统与仪器、光电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构建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具备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内各个方向(光电信息方向、机器视觉方向、光电传感与测试方向、光电子器件方向)的宽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光电智能测试系统与工程、光电子技术、光电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通信等产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在与光电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通讯、平板显示、信息处理应用、计算机应用、精密智能制造与组装等领域)中,从事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制造、应用、营销或管理工作;(2)从事光电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开发应用;(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运用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并从工程角度解决医学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专业,本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医疗仪器设计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医学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工程为主干的知识体系,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知识以及娴熟实验能力,能够综合考虑工程与社会因素,进行医疗仪器及相关领域等方面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工程设计、系统建设、应用和管理经营;(2)从事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工作;(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智能传感技术、信号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专业,本专业是新工科专业试点改革与创新实验班建设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以智能感知技术为核心,基于数学、物理、光学、电子学、智能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基础理论,以及智能感知、信号处理、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依托学院在智能传感技术、多维视觉传感、传感信号处理的优势学科方向,强化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行业内与智能感知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传感测试、信息处理、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毕业生就业方向有:(1)从事智能传感、智能仪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制造、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2)在智能传感领域内从事与产品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3)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从事与智能感知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管理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于1979年10月成立管理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管理学院。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杨善林院士带领下,以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为核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师资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逐步形成了“我们拥有共同事业”的学院文化,学院发展呈现出“和谐、奋发”的良好局面。学院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师德师风优、创新能力强、潜心教书育人、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为一级学科安徽省重点学科;拥有MBA、MPA、MEM、MPAcc等专业学位点。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次,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重大教学成就奖1项、特等奖5项、一等奖7项;一大批学生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办学四十余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多人,一批杰出校友在其所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或走上了关键领导岗位,为我国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基地1.“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过程优化和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4.“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优化与决策”111创新引智基地。专业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在IT企业从事信息系统分析与开发、数据分析工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工作;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该专业坚持具备电商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创新与创业等素质和能力的电商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的理念、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拥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创新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策划与支持、运营与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精英。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支持等工作;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电子商务或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政策法规规划与制定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是在1978年原管理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为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企业管理学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培养目标该专业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方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企业数字化管理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领导者和管理精英。就业方向各类工商企业从事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与实务工作;各类咨询企业从事战略管理、市场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与实务工作;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的专项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工商管理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他组织中与该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创自于1989年的管理工程专业工业会计专门化方向,具有囊括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的大会计属性。该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安徽省特色专业,“智慧会计特色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扎根于中国管理实践,深度融合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承担会计与财务相关管理实践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的人际管理能力,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决策型和创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和管理精英。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或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或经济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组织活动之一。市场营销专业是我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重要的支撑专业。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该专业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市场发展规律、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市场机会管理、营销过程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数字化营销管理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领导者和管理精英。就业方向各类企业或跨国公司从事数字化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咨询公司从事企业咨询、市场策划和营销活动组织工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营利性组织从事采购管理、组织定位与传播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他与该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杨善林院士在实验室悉心指导学生做实验物流管理专业(仅宣城校区招生)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依托学校的工科优势和管理学院在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方面的优势,重点培养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适应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及物联网、GPS、RFID、GIS等现代物流技术,具有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能力,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大型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项管理或综合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我校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大数据相关专业。我校是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审批设立该本科专业的25所高校之一。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该专业面向大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实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数据科学素养和智能管理理念,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综合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进行相关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应用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规划与构建、各类大数据资源的分析挖掘与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产品与服务创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机制设计等相关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自2021年秋季招生开始,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按照“工商管理类”大类统一培养,第二学年根据学校相应工作流程,分别进入会计学、工商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学习。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外国语学院

学院概况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社会声誉优良。学院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水平在安徽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教师教研水平高、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在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学科领域已形成了成熟的教学科研队伍,近年来学术成果丰硕。除本科专业教学之外,外国语学院还负责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外语教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67人,专任教师151人,高级职称55人,博士、硕士教师139人。专业介绍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围绕学校“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和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依托工科优势,立足美好安徽建设,面向国家需求,培养品行正、英语精、理工通、口径宽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以人文为本,兼具理工特色。立足语言本体,夯实专业基础;依托工科优势完善课程设置,组织跨专业合作与跨学科竞赛,有机融合人文素养与理工思维,学生综合素质高。英语专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曾接受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办学40多年来,已培养2000多名复合型外语人才,形成了文理工渗透的宽口径育人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体系成熟且有活力,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共建“3+1+1”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强、实践水平高、适应范围广,能在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贸易、外事、翻译、金融、航空服务、新闻及期刊出版等行业中发挥专长。近年来,毕业生深受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与社会用人单位欢迎,校友遍布全球各地。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为满足社会对少数语种人才的需求,学院开设了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培养稀缺语种专业人才,服务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的工贸经济文化交流。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印度尼西亚语基本功和专业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印度尼西亚语与英语应用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专业与哈桑努丁大学等印度尼西亚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稀缺语种,印尼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市场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可在外事、工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经济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11年,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工业外贸专业方向,1993年开始招收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的经济学科已经在国内外获得良好声誉,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居国内37-49名。目前,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个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产业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大数据与经济分析3个特色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与知识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型全球化与高水平开放4个特色研究方向。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合肥工业大学唯一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济学是学院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并且在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均与国外一流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学院拥有5000平米的现代化教学办公场所,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宣城校区)4个系;国际教育中心(IEC)、金融专硕(MF)教育中心、实验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校政企协同育人中心等5个教辅中心。多年来,学院依托工科大学背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人”的院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卓越品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坚守“经工结合、经管渗透”的人才培养特色,已经成为区域内引领经济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科研基地学院拥有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工程中心等2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省级实验与实践教学基地;建有省内单体最大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以及国际贸易实训平台和经济模拟实验室。专业介绍经济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始建于1993年,1999年正式更名为经济学专业,2012年在宣城校区开始招生,2021年获批安徽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有较高国内影响力的教学团队,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
其他

预告 | 6月16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直播,重磅上线!

6月13—16日连续四天!合肥工业大学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直播重磅上线,不容错过!(扫码可看回放!)6月16日,6场直播为您答疑解惑猜你喜欢1.喜报|我校再获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明日开始!合肥工业大学21场招生直播重磅来袭!3.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咨询方式汇总!4.权威发布!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文法学院

学院概况文法学院现有法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本科生826人,研究生215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5人。聘有校外兼职教授、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25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1项;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宣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批示采纳;师资队伍有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人选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设有共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智库1个、省新型智库1个,校级研究平台6个。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社会需要,注重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领域人才,借助于学校的理工科专业优势,注重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分析方法的培育和教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努力在理工科大学开辟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并为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专业介绍法学专业(合肥校区/宣城校区招生)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就业方向学生具备开阔的法律视野、缜密的法律思维和娴熟的法律技能。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一线高端律师事务所等。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借力工科优势打造新文科,已建成凸显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实行理论课程模块化、实践课程分段化;在教学方式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行智慧教学;在能力训练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与法学表述能力;在就业渠道上,形成了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律师事务所的全方位就业格局。模拟法庭法学专业智慧教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仅在宣城校区招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具备项目策划、信息采编、产品开发、广告营销、调查分析、运营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新媒体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各大行业就业。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网络新闻编辑(文案策划)、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在传媒机构从事信息采编、节目策划、编导和制作工作;也可以在上市公司、工业企业等进行活动创意、媒介公关、网络产品开发、项目策划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智能媒体传播、工业文化传播、红色文化传播等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与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型高级传媒人才。一是具备智能媒体传播特色。顺应媒介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型媒介技术,培养具备文理融合、文工交叉的新媒体人才。二是着力打造工业文化传播。依托学校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围绕国家的智能制造、工业战略布局,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网络与新媒体策划、创意、创作和项目执行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是红色文化的人文底蕴。以“工业报国”的红色家国情怀,培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全球视野、顺应时代的全媒体创新人才。文法学院School
其他

预告|6月15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直播,重磅上线!

6月13—16日连续四天!合肥工业大学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直播重磅上线,不容错过!6月15日,6场直播为您答疑解惑猜你喜欢1.喜报|我校再获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明日开始!合肥工业大学21场招生直播重磅来袭!3.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咨询方式汇总!4.权威发布!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概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安徽省第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3个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研究部),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独建和共建),3个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拥有博士学位者占比83.5%。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研究项目200余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安徽省社科文学艺术出版一等奖(社科类)等科研奖励1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荣誉奖1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视频公开课等10余门。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各1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选题项目2项。科研基地1.
其他

权威发布|合肥工业大学2022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合肥工业大学2022本科招生报考指南重磅发布!在这里我们带你走近合工大领略最全面、最立体的学校信息了解最权威、最详细的高招资讯为你答疑解惑助你规划未来✦✦·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概况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最早和最大的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化学两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设有材料化学工程、材料学、生物质化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领域工程博士等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是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能源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六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建院60余年来,学院为国家输送化学、化工和材料等领域各类人才1.4万余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9人等大批杰出学者、专家和企业家,为国家教育事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设有五系二中心:化工工艺系、高分子系、应用化学系、化学系、能源化工系、化工技术中心和实验教学中心,其中能源化工系位于宣城校区。学院汇聚了一支以俞书宏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12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0余人。全院博士生导师19人、教授37人、副教授53人、高级实验师4人,97%具有博士学位,组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整体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能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学院建有“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学院瞄准能源、材料、环境、资源等国计民生重大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在储能材料与技术、催化与合成工艺、化工分离技术、工业烟气净化技术、纳米技术与应用、高分子化学与化工等主要研究方向上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承担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100余项。每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近年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发表在Chem
其他

预告|6月14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直播,重磅上线!

6月13—16日连续四天!合肥工业大学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直播重磅上线,不容错过!6月14日,7场直播为您答疑解惑猜你喜欢1.喜报|我校再获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明日开始!合肥工业大学21场招生直播重磅来袭!3.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咨询方式汇总!4.权威发布!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其他

喜报|我校再获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个。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其他

合肥工业大学学院一览之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所辖学科是1945年合肥工业大学创办之初最早设立的学科,是国内较早设立土木学科的院系。1999年学校专业调整,将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部分合并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7年更名为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院涵盖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力学和测绘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能源动力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是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力学是安徽省二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综合教改示范专业。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开始设立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实验班,2022年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智能建造”专业。近年来加强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招收国际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2020年第5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取得6年有效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9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取得6年有效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测绘工程专业201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取得6年有效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17年通过国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取得5年有效期。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32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教学科研平台与师资力量专业介绍土木类(智慧城市)主要围绕城市建筑、道桥、市政、能源等领域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按照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包括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后,在本科一年级统一学习基础课,二年级时根据学校要求、自己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具体专业。教育特色是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多样化,通专融合、知能兼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综合教改示范专业。2019年土木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较早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最初起源于1945年的土木科。自1997年以来连续5次通过国家评估(认证)。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学科为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管理4个方向,同时设置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实验班(全校选拔);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卓越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如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等方向)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主要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具有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执业资质的能力,具有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潜质,具有国际视野与从事国际工程建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能够适应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市政、交通、铁路等部门从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的设计,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工程施工、检测与监理,以及智能建造和低碳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基于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学生构筑现代土木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土木工程师知识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土木工程师。通过课内实践环节,以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课外实践锻炼等环节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精神,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专业前身是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首批“六卓越一拔尖”卓越计划2.0试点专业,已于2017年通过国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5年有效)。现拥有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博士学位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博士后流动站,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华威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高校保持合作,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培养目标掌握建筑环境设计与设备管理、能源应用等方面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国际视野、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备科研素养的科研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水平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相关设计院所和研究中心从事建筑环境设计、建筑低碳节能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燃气管网设计等工作,也可在政府管理部门、能源咨询公司、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规划、管理、施工和监理等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较强的能源学科背景,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强化基础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特色教育;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本专业围绕“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凝炼建环专业“工科新要求”,加强学科交叉,探索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强化“大工程基础教育、绿色环境智能营造、清洁能源综合应用”三方面人才培养特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88年招收本科生,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安徽省特色专业,并于201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6年有效)。拥有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市政工程(学术硕士)和土木水利(市政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方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应用技术,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受到给排水工程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等方面的工程师基础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研究开发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环保科技类企业与部门、工程施工和设计单位、工矿企业从事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给排水和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智能建造专业(新工科)合肥工业大学在国内较早创办智能建造学科及专业。依托土木工程专业,从2019年连续开设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实验班,招收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方向的本科生,2022年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智能建造本科专业。目前拥有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方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智能建造专业深化和拓展土木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智能建造相关的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大型企业协同育人,形成“国际先进、行业领先”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未来科技与工程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综合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具备智能建造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既能在智能建造领域从事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方面工作,又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以选择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可以服务BIM咨询、建筑机器人研发、装配式建筑、建筑软件开发、智慧施工、智慧运维、智能防灾、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以研究型教学培养方式为核心,建立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与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融合。培养学生面向土木工程和未来科技发展,具备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语言,驱动(机械、自动化)硬件设备,完成土木工程建造活动的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国际和全国科研项目与工程实践应用,培养动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参建滁州奥体中心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