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 | 王永炎:近年来中医文献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

王永炎 古逸英华 2019-06-14

海外留存的中医古籍是中医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通过对中国稀缺甚至散佚的海外古籍进行收集整理, 重新刊录, 具有文献和学术研究的双重意义。其收集的海外图书版本珍稀、编目详明、提要精审, 是一部难得的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标志性丛书。

01

收书珍稀

清末至民国初期,我国学者曾从日本搜罗回归了一大批国内散佚的中医古籍。这批医书中许多都已经影印或校点整理出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收录的这批海外中医古籍来源更广 (包括欧美若干国家和地区) ,数量众多。全书共403册,收书427部 (约22万页) 。更重要的是,以上427部古医书中,属于今国内已失传的书种达160余种,失传的珍稀版本则有280余部。因此,这批古医籍具有非常高的版本与文献价值。


此外,这批古医籍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国今存宋以前医书屈指可数。今存世的全部宋代医书不过百余种,其中医方书只有40余种。而该丛刊收录的宋代医方名著就达22部 (包括4种宋版及6种据宋本复抄本) 。另南宋名著《十便良方》40卷,今国内仅存残本10卷,而日本藏有该书残存31卷抄本。日本藏本收入该丛刊,使之可与国内藏本互补。因此,众多宋代方书是该丛刊的一个亮点。

除宋代医方书外,该丛刊还收录了许多价值很高的国内失传古医书。其中宋代刘元宾《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通真子脉要秘括》、金代张元素《洁古注脉诀》、 元代吴瑞《日用本草》、明代赵继宗《儒医精要》、张四维《医门秘旨》、陈谏《荩斋医要》、吴球《活人心统》、孙光裕《血症全集》、吴文炳《军门秘传》、施沛《灵兰集》 (初集、二集) 等医书,可分别对中医理论、临床各科、本草、脉诊、军阵外科等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材料。


该丛刊收录数以百计的古医籍珍稀版本,也可为校勘及考镜学术源流提供重要参考。该丛刊收录了海外所存该书的宋、元、朝鲜活字覆刊元本及明前期刊本共6种,可望对重新校勘整理《和剂局方》发挥重要作用。该丛刊收录的日本江户时期抄本 (海岱山人顺治十八年序) 为理清该书发展源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编目详细

古医籍的编纂没有严格统一的体例。一般官修,或作者文化水平较高的作者所编医籍,其原书多有较好的目录。但更多的出自民间不同文化层次作者之手的医籍,其书或无目录,或虽有目录,却存在或繁或简,或目录与正文不一致、目录层次失序等许多问题。为这些书籍新编目录,厘清其书籍的编纂体例与层次,可使目录与正文保持一致。丛刊编者与中华书局编辑们密切合作,以所收各子书实际内容为依据,全部新编了目录。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原著错简缺页之处,有的甚至是原书编纂时的失误。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将错简者调之,谬误者正之。缺漏者能补则补,不能补则予注明。经过一番编目整理之后的古医籍,已比原书更为完善,更便于检索利用。

《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总目

为古医籍新编目录,必须把握全书的构架与内容层次。尤其是某些大体属于丛书类的古医籍,其编纂体例繁复而不规范,层次欠明。若不理清其纲要,势必头绪纷乱,不知所云。例如明代《伤暑全书》 (专著) 与《医学研悦》 (丛书) 合刊,因两书合排卷次,扉页又以首书为名,故常被误解《伤暑全书》即此丛书之名。由此可知,影印古籍时按原著重编目录,绝非易事。该丛刊各子书的新编目录,为现代影印古籍做出了一个新范例,值得赞扬。

03

提要精审

大型丛书配合诸书提要,可发挥“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巨大作用。这也就是《四库全书提要》被后世奉作治学指南的原因所在。《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收书虽仅427部,但多为国内稀见,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因此要完成全部子书提要也并非易事。该丛刊属于中医古籍专题,如何能把握诸书的学术特点,更需要深厚的中医学及医史文献功底。


该丛刊提要的执笔者郑金生、张志斌两位研究员,均属中医学出身,且从事医史文献研究多年。观其提要凡例,每一子书提要分原著客观描述、作者及学术内容要点、著录与流传三部分。其中客观描述部分体例谨严,先后有序,著录规范,对鉴定版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著录与流传部分则上溯书目著录之源,下探收藏传承之流,简而有要。

郑金生(1946.5-)

该提要对诸书学术要点的归纳与探究颇多新见。该丛刊以明代成书者及明刊本为多。这一时期的医书种类虽多,但其整体质量则逊于宋代医书。尤其是某些坊刻本,或有拼凑杂糅、托名伪造者。提要解说这类医书,若仅停留在罗列书中目录的水平, 则无法发挥辨章学术的作用。该提要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辅以撰者个人的研究心得, 对许多医书的作者及其内容深入进行辨析,因而能取得很多新的成果。

屠呦呦先生因发现青蒿素而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项发现曾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示。这一事实表明,中医古代文献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发掘研究价值。黄龙祥研究员认为该书是“当代从事域外汉籍回归工作具有示范性的成果”。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研究员则称赞其弟子们所编之书是“近年来中医文献领域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本文选自《中医药文化》,有改动。作者王永炎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央文史馆馆员)



相关链接

【新書預告】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全四〇三册)
书评 | 筚路访遗珍 匠心营巨帙 ——写在《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出版前

《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CCTV视频报道 | 《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新书发布

喜讯|《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获中华书局2016年度出版特别贡献奖

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提要|新书

海内外中国古籍珍善本图录 | 特别策划

郑金生:《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所收种类及学术价值 | 大家

诚意推荐

古逸书单|大型民国文献系列

习总书记书架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好书

叶嘉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有文学素养

王东明:王高明与中华书局 | 往事

孙机:中国古代的酒器与酒

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全60册)| 荐书

《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全二缉)出齐 | 荐书

中华书局文献类图书销售排行榜 | 2018年6月TOP10

中华书局文献类图书销售排行榜 | 2018年5月TOP10




文内涉及相关图书,可直接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进入中华书局直营古逸英华文创微店品鉴


中华书局古逸英华

强毅 | 专一 | 前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业务联系:010-63266123

联系邮箱:zhguyiyinghua@soh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