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亮:王乃誉光绪乙丙间《娱庐随笔》日记册(上)

王亮 古逸英华 2021-03-06


古逸君感谢王亮先生授权转发本文。原文刊登于《文献》2013年5月第3期。


笔者高祖王公乃誉日记《娱庐随笔》,上海图书馆入藏18册(上海图书馆藏乃誉公日记、杂稿,据书后贴签显示,系以20元自沪上书坊收得),起始于光绪十七年辛卯 (1891 )元旦、止于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八月廿四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若干学者获见并引用,而以陈左高先生的介绍最为详实(陈左高:《历代日记谈丛》“王乃誉日记未刊稿条”,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172一174页;王令之:《王国维早年读书志趣及家学影响》,《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三辑,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年, 第 474-490页)。不过,起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廿五日、止于次年 (1906 )丙午闰四月十九日的第19册日记,长期由海宁王氏后人庋存 , 尚未为世人所知。


一 、王乃誉生平事迹

王乃誉(1847一1906 ),字与言,号承宰、娱庐、小频罗庵主、竹西外史 ,又曾署称董侯草堂。世居海宁盐官,少年时避兵乱于上海,父祖先后卒,一度“习贾于茶漆肆”,又佐幕于江苏溧阳等地。静安先生《先太学君行状》称其能“克自树立”, 于贸易之暇,攻书画篆刻诗古文辞(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 67一68页),乃誉公曾向长辈远亲沈韵楼 (张宗祥外祖 )请教书法 , 又尝“遍游吴越间,得尽窥江南北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国朝诸家之书画, 以至零金残石,苟有所闻,虽其主素不识者,必叩门造访,摩挲竟日始去”(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 67一68页)。四十以后定居盐官故里(当时海宁县治所在),不复出外,依凭田亩岁租收人 ,专意抚教子孙和研习翰墨、收藏古物。今藏上海图书馆的杂抄稿本中,有《画粕》《竹西卧游录》 等著述多种。乃誉公博涉多能,刻印而外并擅画,翰墨迄今在嘉兴一带仍多有存留者。


乃誉公身份大致介于绅商之间,居乡虽久,应事敏达,留意经世之学,思想并不冬烘,一度有捐献田产助开工艺学堂的意向。因为父亲的从商经历,静安先生对于从事贸迁者也很少显露一般学人的鄙夷态度。乃誉公早年即关注时事,支持新政,晚年仍力学不辍。《日记》中间或自记西学书目、中外度量换算和英文字音,也曾浏览静安先生最早的译著《势力不灭论》。乃誉公去世之次月,静安先生为撰《先太学君行状》,谓“今日所行各新政,皆藐孤等二十年前膝下所习闻者”,可见他接受新学方面对子女的影响。从他日记中留存的少量自撰文稿,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外学说还是大体秉持以儒学为宗,参以西学、释道的见解,而静安先生中年以后的思想趋向与之相当接近。


乃誉公“少贫甚”,终生自奉甚俭,敬惜字纸,自述“余平生一书一物,皆手自董理,一纸之微,另藏以用,一札之细,聚以留看”,静安先生留心存留友朋书信,身后存札近千通,可以说是他身教之效。虽然时时感喟儿辈求书甚殷,得书后又往往束书不观 ,实则他有感于自己少年求学索书之艰辛 ,对于二子学习方面尤其是购书的开支,他每每勉力供给,未曾沮挠。


乃誉公去世在丙午七月,距本册日记之断笔仅有三月。《行状》说“自三十以后始作日记,至易箦前一日止”,可知此三月中可能仍有日记,只是已经在百馀年世变中佚失了。


据乃誉公长女孙、笔者姑婆王东明告知,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应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李家同之请 ,将乃誉公日记附稿残叶数纸赠与新竹清华。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文芳先生承请在清大图书馆检得并寄示此王乃誉遗稿四纸书影,内容为 《张渭渔得陈簋翁手拓钱范二百馀计三册嘱作歌诗纪事》一首,租谷记录和丈量田亩草图各一纸,另有拟“不认损失中国主权条约”签名书一纸,年月日空缺未填,有“此单交与公忠演说会收”字样。公忠演说会是光绪三十一年前后上海及江南士绅要求取消美国限制华工条约的团体,主张峻拒画押,抵制美货,以“申国权而保商利”,乃誉公手拟此文稿,可知为海宁地方策动人之一,斯时距他病逝,仅不到一年光景。


二、日记形制与递藏经过

此日记长24.3厘米,宽13.3 厘米,厚不及1厘米,面叶题“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八月接记”、“娱庐随笔”。末页钤“延柏私印”白文印。起八月廿五日,止于次年闰四月十九(下文所引月日均用阴历 ) 。无行格边栏,以白棉绳简易装订,小行密字书于毛太纸上,纸张、装订均与上图藏乃誉公遗稿册同,内容完整无残损。日记天头空白处每以二三字撮记当日要事。正文记节候天气、新闻时事、乡人存殁、人事往来、自作书画印诗文、所见所收金石书籍古物 。与二子国维、国华信函往来,也都有记录。


日记中有夹签题识如下 (见下图):

是册系先君五九至六秩日记墨宝,离绝笔仅百日,劫后托人自家乡取来留念 。哲安廿九年六、十六。


民卅六年敌降二年,移居青岛,此册由沪戚寓取回,衣服行李俱失,独此册岿然独存,岂有神异在乎其中? 三十六元旦后一日哲安志于青岛。


旅居多暇,无聊时翻阅,感辰光过去不及追,现距此已五七年矣。寓台十有五年,五十一年十月哲记。



哲安即笔者曾叔祖王国华 (1887—1980 ),又字健安,王乃誉次子,静安先生异母弟,曾就读杭州养正书塾、上海青年会学校、北京税务学堂、上海圣约翰大学,先后任教于浙江嘉兴二中、杭州女中、松江女中、浙光中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1947 年赴台湾大学执教,曾任台大外国语文系主任多年,身后在台大设立“海宁王国华纪念奖学金”。从他的记述可知,民国间此册日记已与他册离散。1980年哲安叔祖去世后,笔者堂叔王庆襄又将此日记携往美国庋藏二十馀年。2011年秋将此册日记寄返国内,嘱笔者研究整理 , 并择时捐送国内图书馆或海宁故里 , 以归诸公藏。


书中另有二夹页,一纸钤“莼斋五十后又字承宰”(朱文)、“王乃誉印章”(白文) ;另一纸为乃誉公手书“合府上下富贵安乐名利全子孙聪慧”。(明日接续)




热帖推介

《王乃誉日记》:一部令人赞叹的大书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整理影印全本(全10册)| 推介

倾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傅路德夫人

王晓平:《诗经》日藏古本的文献学价值

黄显功:《谭延闿日记》稿本影印本之后记

明代吴兴凌氏的传世套印本


文中图书,可直接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进入中华书局直营古逸英华文创微店下单,或通过客服电话垂询。


中华书局古逸英华

强毅 | 专一 | 前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客服:010-63266123

联系邮箱:zhguyiyinghua@soh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