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高考命题人披露出题、评卷“神秘”过程!

【来源】兰老师高中数学研究会(许兴华数学/选编)



每年全国有900多万的考生参加决定自己命运的高考,高考试卷的来历始终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试卷是怎么来的?谁命制的?什么时候命制的?又是怎么保密的?可能许多家长考生都非常的好奇。本文将一步一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消除你心中的疑虑。


命题时间


每年的4月底,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命题之前


➤ 确定命题人 

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一般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连续性,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不多。


为什么呢?

因为,高考选拔的对象,是要进入大学,说白了高考是为高等教育院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指导、引导高中教学体系。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市、区、县教研员对高校人才需求把握不到位。


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


简单描述为一优三非。


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导,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经验或研究经验的特、高级教师。


三非:

1非:指的是教师不能是高三教师。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贯彻在他的教学中与命题中。


2非:指的是不能是该年高三考生的家长。


3非:指的是并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复习资料备考资料等的人

➤ 通知命题人 

确定了候选人,省考试院会在4月中下旬征询意见,问询能否参加当年的高考命题。再得到口头同意后,考试院会在4月底,5月初将命题人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让大家签订非常详细的长达几页的保密协议,对外统一口径声称“出差”等无关的事情,然后让大家乘坐指定的大巴,一般要到机场安检。


➤ 严苛的安检 

基本上每个省的命题人都要集中到机场安检,安检非常严格,任何电子设备都不能携带。有一个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衣服所有的夹带,U盘都被扣,所带的行李箱和衣物都要一点点细细检查,全身上下以及所带的物品没有一点是带字的,随身也不能有纸和笔。除了这些东西,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更是“违禁品”,所有老师的通讯设备都被临时“收缴”。”


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命题人就会被拉到已经安排好的命题地点,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世外桃源”生活。


命题之中


首先中断对外的一切联系,给家人报平安也是有专人负责。但是生活上还是挺不错的,吃香的喝辣的,有电视,有娱乐,和度假无异。人身基本上没有自由可言,24小时有人站岗,电话有监听,电子设备被干扰,不能私自离开驻点。


其次出题工作强度大。基本上从早上8点,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试卷。


➤ 命题原则 

1. 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


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2. 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3.“反押题”贯穿命题始终


高考命题组对高考教辅和网上押题信息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这些资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方便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后面的计算大题。某种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题过程中,有人提出某题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就一定要该题找出来,此题就不用。


从出题到题目的标点符号,包括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都要反复商榷,命题组一般会有两三个通宵不眠夜。


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还需要从近几个月的国外杂志中,几百上千篇中,挑选出主题积极向上的、生词量比较均衡的、语法涵盖全面的文章,进行出题。


语文作文的命题过程是基本是要翻阅所有的模拟题,坚决避免被预测。有时作文的命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题期间,一位命题老师的父亲去世了,后来这位老师得知的时候痛哭不已,伤心之余、后悔自己曾经没有好好陪伴父亲。这位老师的经历也刺痛了其他老师,引起共鸣,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与“生命”相关。


如果语文和英语的命题有一定的弹性,那么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只有一个:忠于课本。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和侧重。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不允许出现超纲内容,否则必须砍掉。

4. 难易度适宜,并且可以拉开档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体的预测值,而且要对比往年。一般来说,所谓的“难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这个考量的。不过这个难易程度很主观,平均分才是最客观的。具体到数学这科,平均分误差在三分以内。


对于命题组而言,考生个人分数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出来,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据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


➤ 测试试卷 

题目确定好后,要进行试题测试。


对于命题者而言,某个考生得了多少分并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命制出来,平均分也就基本定了。每科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分布,客观题的得分率,等等,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客观来说,所谓高考试题“难一年,易一年”也是有这个可能的。


对试题难度的判断精准到什么程度?用一位命题老师的原话说是:还没高考,平均分就已经定了。一个80分水平的考生,一定考不出90分。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命题者的水平高超,还要感谢提前高考的“小白鼠”。


“小白鼠”有两种,一种是命题完成后,会有当年的数十名考生提前考试,试考成绩就是他们当年高考的最终成绩。


这些考生的选拔标准其实很简单,一定是成绩中游、来自教学水平居中的高中。每个省最出名的几所顶尖高中的学生,是绝对不会被选上的。这些考生完全不知道自己试做的是高考题,考完了也不能放出去,要一直等到高考结束才能回家,所以也相当郁闷。


另一种“小白鼠”是没有参与命题的高中教师,也到隔离区进行试考。当然,他们主要是为了给试卷挑出各种毛病。


根据测试生的成绩和试考老师的意见,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最后再次修改,达成一致意见,试卷方可成型。


➤ 交印试卷 

这是最后一步,这时候已经到了六月份。一般会有几个印刷厂在动用警力的情况下,彻夜工作,印刷出所有试卷,而且是正式和备用两套试卷。


命题之后


试卷交付后,命题人仍然不能离开,直到高考结束后方可回家。


➤ 两位高考命题人亲述经历 


消 失


王XX老师记得,两年前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他一回到教室,班上的学生们就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已经和老师分别一个多月,至今都不知道,老师突然“消失”是去了一个“秘密”地点,参加高考命题。


“非常开心。”王老师如此总结长达一个月的封闭命题时光。在他看来,能有机会出高考题,是“无比荣幸的事”。能够看到高考试卷如何诞生,一直是这位中学老师的愿望。


然而,这份荣幸却始终不能分享,不能声张。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命题人的心情始终兴奋紧张交织。


张爱君(化名)老师也曾参与过高考命题。她说,被邀请去参与一份关乎数万考生命运的试卷命题工作,无疑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肯定。但是由于高考试卷属于国家机密,她出题前就被告知:“哪怕是无意识地‘泄题’,就会进监狱。”


其实,被邀请参与命题的老师,如果不愿意,也可以拒绝。但一旦签了保密协议,就没有“回头路”。


命题老师的身份保密,是重中之重。除了学校校长,张老师只告诉了丈夫自己参与命题的事。其他人都不知情。女儿以为“妈妈回老家了”,亲戚以为她“出国了”。


临行前,命题人也只知道自己的“归期”。至于会被“关”在什么地方出题,和什么人在一起,都不清楚。


张老师说,保密协议还规定,“三年之内,命题人不许以‘参与高考命题’的名义进行商业宣传,不能用于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



出 题


出题人不允许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张老师“消失”前,干脆就不带任何通讯设备,“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麻烦。因为到了命题驻地,身上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会被收走,直到高考结束才能归还。同样,高考结束回来时,命题期间所有写的、用的东西,也不能带走。”


人身限制也必不可少。张老师回忆说,命题的地方有武警站岗;电话有监听;办公楼里始终有电子干扰设备,“辐射是很大的”。命题人不许私自离开驻点;允许休息时间到院子里散步,但必须两个人以上。


为高考出题的人,工作强度很大,一般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午夜。张老师说,那真是“心无杂念”,每天就想一件事——出题。“有时回到房间,洗澡的时候,也在思考题目。”


一道题目的诞生源于集体智慧。再由高校老师、中学老师组成的命题团队中,所有的题目都要达成统一意见才能“面世”。


张老师说,她参加命题那年,所有的题目她都参与制定,并且与其他命题人一起商量、论证,反复试验、检查,直到全体意见统一,不再有分歧,题目才算完成。


出题过程复杂,要求命题人考虑全面、谨慎。这其中不仅有科学的考量,还有对试题语言以及考生理解力的判断。张老师说,有时候,命题组内部会出现“激烈的争辩”。


归 来


高考开始那一刻,也是命题老师“大考”的时候。他们生怕卷子上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也怕试卷难住寒窗苦读的学生。这种紧张的心情延续到了考试后。一如一部电影问世,导演关心票房一样,命题人也格外在意考生的感受和同行的评价。


王建国老师“自由”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搜罗网上对高考试题的评价。“还不错,都说比较简单,没有特别偏,特别怪”。他说到这里,露出了笑脸,不是命题人的得意,倒是带了一点“讨好”考生的意味。


张爱君老师“被解放”出来后的第一件事是拥抱她的老公和孩子,并高喊“自由了”。她至今还不能公开自己当年“消失”一个月是去做什么。但她说当年考题遭到考生抱怨,甚至“骂声”,说是“太难了”。


至今让她还耿耿于怀的是一些所谓专家的“误读”。高考结束,常有专家被邀请解读高考试题。而亲身参与一个多月命题的张老师却说,这些“局外人”的解读大多是“胡说八道”,他们并不了解命题人本身的意图,只是根据答案做的猜测。虽然觉得可笑,但也很无奈,因为按照协议,她不能做任何辩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