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提醒!高考最后20天,怎样复习才是有效冲刺?看这篇!
【来源】试题调研(许兴华数学/选编)
欢迎大家给微信公众号《许兴华数学》投稿!
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只要规划合理,安排恰当,考生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实现逆袭!老师就以数学为例,给大家提出几点复习建议~
一、诊断存在问题,寻找提升空间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近几年高考题,明确“考什么”“考多难” “怎么考”,考纲对高考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具体要求,同学们可参照考纲,逐一检查自己对每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了高考要求,结合历次模拟考试和独立完成《考试说明》上“题型示例”的情况,排查知识漏洞,并建立错题档案.
所谓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高考亦是如此,很多考生的血泪史告诉我们,高考考场上能难住我们的往往是那些曾经被难住过,但又不是吃得很透的题。
所以,这一阶段学会定位复习是非常有用的,将错误统筹分类,正确归因(如审题不清,计算失误,概念不清,记忆失误,思维不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反复思考研读,看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是一知半解、模棱两可,哪些知识通过练习短期内可以达到高考要求,哪些方面还存在上升空间,锁定重中之重.
后期复习最重要的是以自我定位来确定复习重点,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回归课本本源,夯实能力基础
回归课本绝不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对它们的机械相加,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整体进行复习,打破章节模块的界线,找到复习内容的主线,将那些散乱零碎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将其系统化、综合化,以全新的逻辑链和思维链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加深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达到“见树木,更见森林”的目的.扩展知识广度,有利于求解综合性试题.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19题,将正态分布、二项分布、3σ原则、数学期望、方差等知识集于一身,有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率与统计思想,但该题得分率极低,究其原因,就是考生机械记忆公式,对知识的理解是孤立的、肤浅的,不能在宏观上把握每一章内容,缺少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而导致解题思路难以形成.
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都是数学的精髓,其推导方法非常经典,平时复习中为了多刷题,赶进度,往往忽视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事实上,课本中概念的引入、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过程及课后习题中呈现出来的许多思想方法都可以用来解决高考试题,如《必修5》中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使用的错位相减法可巧解2017年天津卷第18题.因此在高考冲刺阶段要加强对教材中定理、公式的再推导,完善知识的生成过程,使知识和能力产生良性迁移,增强解决新背景下问题的能力.
高考题的根是课本,许多高考题都是从课本的例题、习题改编而来的,深入挖掘课本中例题、习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考试中就容易看透这些由变式、拓展而来的高考题的本质,可以缩短审题的过程,迅速找到突破问题的方法,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20题是由人教A版《选修2-1》第73页习题2.4A组第6题改编.
近年各地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高考试题大多是从课本上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内容演变而来的,它们或是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为背景结合高考考点来命制,或是利用古代数学经典思想方法来处理高考考点中的数学问题.
冲刺复习阶段我们要重新审视课本中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不仅要了解重要数学事件、数学人物和数学成果,还要注重数学家发明、发现相关定理、公式的过程,让自己感受重要思想方法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感受经典知识方法的应用和传播价值,这有助于我们更系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研态度.
三、明确算法算理,突破运算难关
运算能力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必要能力,要提高运算能力,先要关注运算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平时考试及练习时,应合理利用草稿纸,建议将草稿纸折叠成一格一格的,一格一个小题,以便查阅,若做习题时在草稿纸上乱写乱画,检查起来就会没有眉目.在进行计算时要耐心细致,确保每一步都有理有据,以免步骤不合理或有漏洞.
解题时,不要跳步,避免一步错则步步错的现象,注意观察数学式子(方程、不等式、解析式等)的外在特征,挖掘式子结构的内在本质,分析运算间的联系,联想有关运算律、运算性质等以达到简算的目的.
算理就是规划究竟算什么、如何算最优化.解题时要先做好部署,再运算求解,解析几何中的相关运算可充分利用曲线的定义、图形的几何性质等来简化计算.对于其中的多元变量问题,可选定主元,围绕主元进行计算.应用“整体思想”,不破坏一些固定的代数结构,利用消元、换元等方法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四、重视考试细节,强化答题规范
很多同学只关注最终结果是否正确,不重视解题过程,书写丢三落四少条件,因此经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如立体几何的证明题中的“跳步”“定理条件不全”,应用问题的解答过程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表述等.建议这部分同学对照评分标准,仔细核对,寻找缺少的步骤,并用红色笔标注,更正不规范的表述,针对数学符号、数学语言、答题格式进行纠错训练,坚持一个月,你的表达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一定会得到提升.
在平时考试中,经常有同学只看到了部分条件,感到熟悉、简单,而忽视了问题条件的差异,导致“增解”或“漏解”.数学解题的成败关键在于审题,审题时一定要认真,逐字逐句辨别有关语句和符号含义,把握题目的关键和要点,看清题目条件与结论,反复理解,提取有效信息,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从而可迅速找到解题的大方向,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注意适度练习,做到稳中求胜
从自身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结合高考要求,不做偏题、怪题,通过做应用题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量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注意总结提炼方法、规律.
从速度、思路、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专题限时训练,从中归纳总结常考基础题、中档题与难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形成经验.注意小题巧解、多解,切忌“小题大做”,不断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度,为后面的解答题赢得时间.
浏览自己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区别容易混淆的问题.在易错题中纠错,在纠错中防错,不仅能避免重复出错,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总之,在备考复习中,只要我们从细处入手,“夯基固本”,讲究运算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通性通法,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就一定能赢得高考,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End
声明:内容由试题调研综合整理并编辑排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