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值点偏移”的何去何从——泛化、模式化的忧思与高考的全解读

吕荣春 许兴华数学 2022-07-17


【读者必看】为防止喜欢《许兴华数学》的朋友失联,敬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备用公众号《许兴华文摘》:

【几点说明】公众号《许兴华数学》诚邀全国各地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和数学爱好者热情投稿!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五点:(1)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无具体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的投稿,一般都不会采用)。

(2)来稿一般要求同时用word文档和PDF格式的电子稿件(防止不同版本的Word打开时出现乱码)。另外,也接受少数著名教师的手写稿(手写稿必须清晰可读)。

(3)每篇文章请认真审查复核,防止错误发生,来稿文责自负。如有抄袭,则有可能被举报并受到有关著作版权部门的追责。
(4)投稿邮箱:chinamatha@163.com;或投稿到QQ邮箱: 81983781@qq.com.

(5) 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一般会附上“作者简介”,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进一步学习作者的相关数学思想或解题方法。



点评:2011辽宁和2016全国1是一致的,但2011辽宁题目是构造了函数,2016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即需要自己构造函数,有人把这类问题定义为“极值点的偏移”,“天津一出,全国漂移”指的是2010天津卷考查了“极值点的偏移”,全国各地到处涌现类似的题目,除了二次函数以外,绝大部分函数的单调性并不具有对称性,岂不都是极值点偏移,这是对极值点偏移认识的泛化,最后导致学生和老师都驾驭不了。


二、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这其实就是在研究两个零点的距离,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二分法缩小零点的范围应该是首选。猜测2018届成都一诊命题思路是打破学生模型化思考,从问题根本上来思考。

从根本上来说,由函数值相等研究自变量的关系,一般说来,等量关系考查对称性,不等关系则考查单调性,而利用单调性比大小的关键在于把变量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于是借助对称构造函数,恰好能实现这一目标。2011辽宁给出了辅助函数,2016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没有给出辅助函数。


三、“极值点偏移”带来的迷乱

未来还会怎么变?下面是某地的一诊试题

【作者简介】

吕荣春,2010云南大学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教学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在内江师范学院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室工作。

1. 热爱教学,学习新课程和核心素养,对中学数学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中小学数学》、《中学数学》、《中学数学研究》、《理科考试》等等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所带班级一直名列前茅。

2. 对数学高考题有着深入的、独到的研究,出版了《高观点下函数导数压轴题的系统性解读》、《解析几何的系统性突破》、《高观点下全国卷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研究三部曲》、《立体几何的微观深入和宏观把握》、《全国卷高考数学分析及应对》、《新课标新高考下的数学习题精粹》、《统计概率的系统性解读》七部中学教辅,参与编写了《2018年高考数学案例赏析》等多本中学教辅资料。看到不少经典的高考题目,可以直接告诉这是哪一年、哪个省份、第几题,甚至对一些经典的考试题,可以直接说出考试中心的思路,各种解法,以及各种变式。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流名校。

3. 对竞赛和自主招生有一定的研究,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且多人通过清北自主招生考试,并获得加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