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天荒! 教育部竟要给老师“松绑”! 学生、老师和家长看完都热泪盈眶...

高中生学习 许兴华数学 2022-07-17

【来源】高中生学习。

一直以来,我们听到更多的还是为学生减负,最近才出现为教师减负的声音。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减负呢?


老师每天要做哪些工作?也许你能想到的大多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与学生家长沟通等,但学.习.哥告诉你,这些其实都是大家表面所见的,老师所做的工作远远不止这些。


教师非课堂教学工作任务繁多,如备课、教研、听课、开会、批改作业、教学反思,撰写各种业务学习、政治学习、读书的笔记,填表、考评、比赛、评估、准备上级部门的检查材料,另外还有班级纪律管理,早晨组织学生晨练,晚上领学生打扫卫生,自习课辅导学困生。
有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每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平均值为54.5小时,一些地区的高中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16小时,远超法定时间,“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负担沉重是不争的事实”。
教师的加班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多,而且是隐性加班!!!
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教师们的大量时间没用在如何提高教学、如何深入教研、如何培养学生上,而是被非教学任务占去一大半时。难怪有人说:五成老师“不务正业”,每天有一半时间花在非教育工作上。


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老师倒在一堆打印好的文件中,同事猛扑上去,拼命摇醒:“同志,你醒醒啊!”他虚弱地微睁双目,颤抖的右手努力去捡散落的纸张,吃力地说:“这,这是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学科教学总结、教研组总结、结对总结、课题小结、个人年度小结、个人三年规划、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各科成绩汇总、个案追踪、家访记录、安全工作总结、消毒登记汇总、学生评估手册、学籍卡登记、培优扶差总结、课外活动总结、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听课记录……请,请一定代我转交组织……”说完又陷入了昏迷。同事含泪晃着他的身子:“同志,同志,你醒醒,醒醒,组织还、还、还有要求,还、还、还得要一份电子版的!”


这个段子生动地写出了学校里各种评比检查泛滥、各种总结报告漫天飞的情景,难怪有教师发出了“能不能让我安静地读书、教学”的呼声。

今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若干意见,其中一项是《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专门提出:
现在教师负担很重,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各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让老师们疲于应付。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


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

11月25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巡视员刘建同针对公众关注的“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问题,提出将采取措施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并实行清单管理。该措施将惠及1100万中小学教师,使他们能够安心教书、静心育人。


开学季在距离开学还有一周多的时候,学.习.哥见不少老师就已经进入了忙碌的备课状态。白天,老师在学校准备开学工作,晚上回到家就静静地开始备课,反复地翻看书和教参。其实,比起学生来,老师的假期向来是提前结束的。撒了一个假期的欢儿,学生个个像脱缰的小野马,老师们提前进入教学状态才能带动学生迅速沉下心迎接新学期。


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有人说老师的工作不过每天那几节课,这是没看到在这几节课的背后,老师往往需要花费几倍与课堂的时间备课,课后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批改作业,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学生。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有老师说,老师的时间主要花在教学、培训、科研上。中学语文老师路老师说,她每周要上14节语文课,每节课前都要精心备课,而备课只能安排在晚上下班之后。除此之外,路老师还得辅导学生早读,以及看晚自习。学¥习@哥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都是老师的工作时间,而在上课以外,老师课前认真备课少不了,课后还要批改作业、家访、辅导后进生。


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还不得不把在学校里没有完成的事情带回家。


学生管理


没有学过管理学,却要管理几十个人,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强度之高,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也耗费了教师大量时间。


在寄宿制学校,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教师都要陪着学生,除了完成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对学生生活的照料。不仅肩负着传递给学生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学生的安全责任,尤其是后一种责任,可谓压力山大。学¥习@哥就在此时,某校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正在处理一件刚发生的打架事件,有六七个学生卷入其中,学哥习想,这件事情可能要耗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相当多的精力了,而且教育的效果可能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好。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由于各方面原因,教育氛围真的非常不利于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不要说惩罚学生,就是批评学生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一旦学生出现什么问题,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老师。学¥习@哥我们过度强调理解,强调宽容,强调权利,失去必要的和适度的惩罚教育,过度宽容变为纵容,过度关爱变为溺爱,后果可谓相当严重。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渐渐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因为对学生越严格要求的老师,可能存在更大的教育风险。职称改革、教师资格证改革什么,评职称要改革了?我得赶紧看看自己有没有希望。什么,教师资格证要定期注册了?我得了解一下对我有什么影响……
厦门市某中学的刘老师最近为了参评“中一职称”已经“奋战”了半个多月。任职期年度考核表、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民主测评汇总表、送审代表作原件……各种申报资料忙得刘老师焦头烂额,每天光抄写教案就要熬到晚上十一点多,还要完成日常备课。评比、会议、检查学校要应对的检查验收多如牛毛,涉及关工委、心理咨询、档案室、示范校园、平安校园等部门与领域。据学.习.哥了解,一所普通学校曾在4个月内接受了24次检查,光材料就准备了67盒,教师们天天忙于应付。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也有老师在网上抱怨学校频频开没有意义的会议,上完课匆匆奔赴食堂,匆匆吃完午饭就开会。有时学校让中午一点开会,有些老师下午有课,午休时间却被剥夺,不知下午上课怎么样……学¥习@哥写不完的各种应付材料,填不完的各种上交表格,迎不完的各种检查验收,还有补不完的各种活动资料……


这里的每一项似乎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关系着学校和教师的督导考核评估!


那么迎接一次与教学无关的检查到底要耗费教师多大的精力和时间呢?山东一名教师给学哥习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一次该市迎接创文明城市检查,各级领导反复预演检查,对卫生的要求甚是苛刻。


学校办公楼地面老旧,老师们只得蹲下身子,一点一点用洗衣粉和钢丝球擦拭出来。


而且,很多学校在迎接省市一级的检查评估前,必须先依次接受区县级和乡镇级的多次检查,每次检查都会让学校和教师手忙脚乱,有时不得不中断教学甚至停课。
据教育部梳理,目前全国各类进校园活动达五十多项。


很多评估和检查工作是浮于表面、走马观花,查档案、听汇报,但学校都要认真准备,写材料、做展板、换宣传栏、挂横幅、组织教师开会传达任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苏北一普通学校,4个月里接受检查验收24次,仅台账材料就准备了67盒,排在一起长达5米多。教师天天忙于应付表格,教育教学反而成了副业。


湖南一民办学校,2014年收到各级各部门文件48个,涉及创建国家或省级称号、食品督查、环境检测、水质评估、侨联督查等,此外还上交了50多篇各类总结和报告。


被检查“轰炸”的学校不是个案。河南某地一位中学校长介绍说,过去一年,该校接受了食品、卫生、防疫、物价、人事、农减办、纠风办、文明办等部门10多次的各类检查,收到上级各部门文件四五十份,包括宣传部门的征订任务、文明办的创建评比任务,以及公安、卫生、纠风办、农减办、督导、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各类检查文件、活动通知、材料上报等,“真正和课堂教学有关的文件反而很少”。¥习@哥除了各项检查、评比外,现在各种“日”和“节”很多,如“爱眼日”、“艾滋病日”等,遇到街道或社区举办活动,工厂和机关单位一般没时间或不愿参加,只能由学校“顶上”。学校本来就缺教师,不可能有专人从事这些工作,只得临时抽调一些教师,加班加点来应付。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前年曾发生一则关于老师的奇葩异闻:端午放假期在即,利辛县教育局组织各校校长召开防溺水安全会议,下令各学校教师承包1到2个池塘巡检,出了溺水事故追究教师责任。¥习@哥学¥习@哥各种总结、期末考试、家长会其实期末对老师来说也是一场大考。习哥学认为,老师的教学成果、精神包括体力都在考验范畴内。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期末了,学生心散不爱学?——老师来hold。考试试卷哪里来?——老师拟。考试成绩怎么来?——老师批。期末评语怎么写?——老师憋。寒假计划怎么做?——老师给建议。家长会讲些啥?——老师盘算。


你以为的教师下班之后的生活是这样的(舒服在床上看书)
实际是这样的:
咦,还有作业没改完;额,明天的课程还没备课;
X,下周的单元考试试题还没出;
... ...学¥习@哥
学¥习@哥你以为的教师的周末是这样的(各种旅游卖萌拍照秀恩爱)
实际是这样的:学¥习@哥
哎,周六还有教师培训;
哎,这周的周刊还没排版还,xxx板块还没写;
哎,下周市公开课比赛还没计划和备课;
哎,这周的教育心得还没写;
哎,其中考试的试卷还没改完;
哎,周末的国学教育课程去不去呢;
哎,元旦节目策划和组织还没弄完;
... ...学¥习@哥


然后,她们平时的微信和手机短信是这样子的:
X老师,我孩子的作业不会写...
X老师,练习试卷被我孩子不小心撕了,能再给我一张么...
X老师,孩子的膝盖破了口子是怎么回事...
X老师,周五的家长会能不去么...
X老师,这周的作业是不是这样的...
X老师,我孩子想当班长,是不是可以...
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痛苦的感觉:忙碌了一天,似乎做了很多事,该做的却没有做,而时间都耗费在一些无用或无聊的“重要事情”中,但真正该做的却没怎么做。学.习.哥觉得,他们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时间做,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耗费在了一些所谓的“重要事情”上。

@梦阮:很不满意!我们很多时间都被学校的一些琐事占用了,感觉总有做不完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渴望有些制度能够规范,不要有这么多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做得再好,又能有何用?真正对得起学生、家长、社会,那才是硬道理,才是真正我们该做的!


@田野:现在的时间大多花在准备材料和教学管理上,真正用在教学上的实在是越来越少。希望少点检查,多点实干。


@说从心那是怂:我是名老师,我大部分时间就是应付上级的各项检查,有些检查与我们教育挨不上边。唉!


@五福人生:我现在都是“挤”出时间备课、讲课,大把时间都浪费了——检查、评比、比赛等。各种活动华而不实,甚至重复,都是各级领导为了自己的业绩、政绩造成的,建议取消。不要违背了教育的使命!


@天边的流云:学习哥,我是一名老师。教学工作介入太多行政力量、太多政治任务,有好处吗?什么是教育?教育是百花齐放,是宽容的氛围。而我却感到被太多教学之外的任务压得没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在这样的心态下教学,我愧对学生,愧对家长,却又无可奈何。



以下是文章内容截图(左右滑动查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不管事实如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教师在面对学校、教育局的安排时的弱势和无奈,以及拒绝是十分不现实的事情。
【推荐阅读】用Geogebra画板解高中数学题的动画演示(许兴华数学)

温馨提示:视频4分钟,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学习哥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懂教育,真懂教师!
学生负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只有真正给教师减负了,给学生减负才能落到实处。


1、减轻学生与学习无关的附加任务


非教学压力太大,导致很多教师加班加点完成的多数不是教学任务,而是各种行政评审、评比、检查。这影响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布置给教师的任务,很多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这也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学哥习认为,给教师减负,既是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也是给学生减负。


2、教师的压力可能转嫁为学生的压力


教师的压力还在于唯分数论的绩效标准,让“分数”和“升学率”成为悬在教师头上的两把利剑,让当下的考试不是在考学生而是在考教师,教师在学生之前先戴上了镣铐,教师和学生也同处于一个战壕,从而直接导致教师拖堂、补课、占用一切可以占用的时间、超量布置作业、对学生身心控制等,这既使学生原本繁重的负担“雪上加霜”,也让教师的负担日益加重。所以习学哥觉得,不减轻教师的升学压力,学生减负是不可能落实的。


3、教师减负才能腾出时间为学生减负提供更多服务


比如,让不少家长关注的放学时间问题,也让家长们在吐槽中对“减负”充满疑虑,到底怎么解决,很多声音倾向于推行“弹性离校”,也就是学生在放学时间内可继续留校,学校免费提供更多服务,让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辅导补习,这不仅能够让家长放心、省心,还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但是必须考虑到的是,老师们在满负荷的工作量的同时,又额外增加了工作量和负担,习哥学觉得,如果让老师无私奉献,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还可以,但是长久下去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为教师减除额外的压力,才能让老师在学校有更多时间陪伴学生,更加安静潜心钻研。


日本教育社会学者永井道雄说:“办好教育的关键,第一在教师,第二还在教师。”只有教师没有了工作和思想的“负担”,才能够真正维护教育的“生态平衡”,才能保证教师工作的“单纯性”,使老师能够全身心地、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够提高在职教师的幸福指数、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教师行业。
任正非反复提及“基础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要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国家未来才有希望。在他看来,社会就是应该有口号“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教师职业只是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是职业就有边界,无论是道德还是专业,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是有限度的。每位家长都应该积极配合老师展开教育工作,杜绝家长向孩子使用“暴力”沟通,真正做到以身为孩子做好榜样。学.习哥认为,社会和家庭应该对教师工作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帮助教师减负。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善待民族的未来。毕竟,如果老师每天都疲于应付,学生怎么可能学好?!
 声明  本文由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综合自下尼巴人(xnbren),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几点说明】公众号《许兴华数学》诚邀全国各地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和数学爱好者热情投稿!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五点:(1)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无具体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的投稿,一般都不会采用)。

(2)来稿一般要求同时用word文档和PDF格式的电子稿件(防止不同版本的Word打开时出现乱码)。另外,也接受少数著名教师的手写稿(手写稿必须清晰可读)。

(3)每篇文章请认真审查复核,防止错误发生,来稿文责自负。如有抄袭,则有可能被举报并受到有关著作版权部门的追责。
(4)投稿邮箱:chinamatha@163.com;或加主编微信xuxinghua168投稿.

(5)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一般会附上“作者简介”,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进一步学习作者的相关数学思想或解题方法。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 更多精彩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