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军兵败阿富汗,《经济学人》发了一篇极其、极其、极其有趣的文章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3-04-18





我其实很推荐大家关注一下这段时间的美媒,非常有意思,因为美军在阿富汗的仓皇撤退,“永远的战争”以一种相当难堪的方式落幕,美国媒体最近的新闻很难写,许多作者不得不拿出吃奶的劲儿,从各种微妙的角度,用一切含糊的词语,去小心翼翼地维持老大哥支离破碎的体面。


在上一篇文章《是塔利班的AK47把美国的新冠溯源报告轰成现在这个样子》里,我梳理了这次撤军对美国国际声誉的重创,当时总结了美国几大失败之处,过了一个周末,失败的点有增无减。



总的来说,败点有下面九个:

第一,美国不顾盟友,连夜撤出巴格拉姆军事基地。是为一败。
第二,美国抛弃阿富汗翻译官等阿境内亲美人士。是为二败。
第三,阿富汗翻译官还是烟幕弹,后来发现许多美国人自己都走不了。撤侨失败,是为三败。
第四,美国自己撤不了侨,美国的小弟们也撤不了,怨气很大,直接骂出声。是为四败。
第五,ABC问拜登有没有注意到欧洲的批评,拜登说:“我没有看到世界各地的盟友对我们的信誉提出任何质疑。”连《纽约时报》都看不下去了,专门发fact check说拜登虚假陈述。是为五败。
第六,G7会议上英国的鲍中堂提议延迟撤军期限,被拜登当场拒绝。事后布林肯透露,不是美国不想,是塔利班不肯。一个超级大国,连延迟撤军期限都做不到了,连最亲密盟友紧急状态下的恳求都得咬牙拒绝,是为六败。
第七,26日喀布尔机场大爆炸,据说塔利班之前已经通知美国注意了,美国却还是阻止不了恐袭,光大兵就死了13个。美国的情报和军事工作又出纰漏,是为七败。
第八,BBC跳出来爆料,喀布尔机场爆炸中死的近200名阿富汗人,一些并不是死于炸弹,而是在惊慌失措的美军胡乱开枪扫射中丧命的。美国临走临了,还杀戮平民,是为八败。

第九,美军报复恐怖分子,第二天就发声明击毙主谋,结果当地警方通报,被美军无人机轰杀的有一家平民,三名儿童死亡。美国表示,“可能”是被我们误杀的吧。是为九败。



可以说美国的阿富汗撤军行动,极度自私、极度无序、极度暴力、极度不负责任,它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连擅长文过饰非、活用双标、常常睁眼说瞎话的美媒这次都给人有点接不住的感觉。


我记得情况还没有恶化到现在这个地步的时候,美国有报道标题是这么写的:拜登从阿富汗撤退展现了真正的领导力。这篇文章7月6日发表在《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杂志的网站上,当时美军刚从巴格拉姆军事基地连夜撤走,盟友质疑声一片。作者虽然讲的是拜登的领导力,但多少也有为美国辩护的意思。



美军连夜撤出巴格拉姆军事基地时美国学者们估计大多没有料到后面会有八败九败,所以等到了这两天,《国家利益》官网上的辩护文章只能长这个样子了:阿富汗的失败没有严重损害美国的信誉。



美国的信誉有没有受严重损害,老实讲美国人自己说了不算,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英国的朋友怎么说。今天我在翻最新一期的《卫报周刊(The Guardian Weekly)》和《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时,发现了两篇有趣的文章。


先来说说《卫报周刊》的封面文章,标题起的很劲爆:“拜拜,美国世纪的终结”。



真的去读其实也就标题劲爆而已,而且还只是封面标题劲爆,到了正文,题目由肯定陈述句变成了疑问句:喀布尔的混乱之后,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它这么问你就知道作者最后给出的答案肯定是没有结束,但从封面标题的肯定句,到正文标题的疑问句,再到最后七拐八绕给的否定答案,那种纠结的心情,那种微妙的心理,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由《卫报》驻华盛顿的资深记者Julian Borger操刀的报道,最后给出的解释在相当程度上和许多美媒很类似,他借由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Josef Joffe的采访把它说出来:


“……但是没有衰落(decline)这回事。大国的力量在重要资产亏损(wane)时下降(falter)——就像20世纪的英国。相反,美国仍然保持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有技术优势,有世界上最老练的军队——这支军队可以介入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地方,更不要说中俄没有的巨大文化影响力。”


细看这段话,其实很无趣。首先纠缠decline、wane和falter这三个都含有“衰落”之意的词语的区别,就很无聊。从只手遮天到惨败、从小弟成群到人心涣散,这难道不算衰落?其次说美军能介入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这话说的有些满了吧,你让美军到PRC来试试?最后美国仍然保持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有技术优势,有文化影响力,这点我们要承认,可是也不能忘记,中国正在飞速追赶,很难想象几年后如果真如世界银行等预测的那样中国GDP超过美国,美国人会作何感想。


美国政府这两年从各个领域打压中国,正是因为惧怕中国的潜力,这是一种对未来的害怕,然而约翰·霍普金斯的教授却以一种静态的眼光玩弄文字游戏,不能说教授不懂,只能说教授和记者都知道,这个时候要给自己打气。



《卫报周刊》表露出来的立场基本上还是与老大哥站在一起的,相比之下《经济学人》就可以说是二心展露无遗了。《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讲的是英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恕我英语能力有限,第一眼看到“A rock in a hard place”时有些懵,不知该如何翻。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是进退两难、不能两全其美的意思,但我拿不准这里是不是。



文章一开头就说英国政坛对美国撤军非常愤怒,各种各样的骂声都出来了。形容撤军的有“可耻的(shameful)”、“不光彩的(dishonorable)”和“灾难性的(catastrophic)”。形容拜登本人的有“糊涂(gaga)”和“疯了(doolally)”。当年下令英国出兵阿富汗的前首相布莱尔形容当下的撤军是“低能(imbecilic)”行动。现任首相鲍中堂则捡起了川普给拜登起的绰号“瞌睡乔(Sleepy Joe)”——当然媒体曝光后他很快就给与了否认。


《经济学人》一点也不像有选择困难症的样子,它态度鲜明地指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暴露出了美国的自私,英国不能再把外交和安全政策都绑定在美国身上。北约里的那些欧洲大陆国家,现在已经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军事自主。美国也想它们更自主一些,但美国想的是欧洲各国提高军费预算,美国就能多收保护费,跟欧洲各国想的自己成立欧洲军有本质不同。《经济学人》认为英国一直在成立欧洲军的问题上沉默,这很蠢(foolish),英国应该主动加入。


《经济学人》列举了英国加入的资本:联合国五常之一、拥核国家、国防预算相对较高的国家。《经济学人》说:“缺了英国……欧洲的安全将被动摇/削弱(weakened)。”



《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在我看来极其有趣,因为它暗含的底层逻辑是:英国是加强欧洲自主的力量。


这句话是会让许多人发笑的,“英美特殊关系”里的英国,一直是作为美国在欧洲的支点存在的,如果说美国在欧盟身上拴着链子,那英国就是最粗的那条。英国长期扮演的,其实是阻碍欧洲自主的角色。


说联合国五常、拥核、国防预算都没有用,有英国的欧盟,事事得考虑美国的利益,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变成德法双巨头体系,反而在自主道路上走得顺畅了许多,美国不得已到东欧的波兰、立陶宛找新支点,但波立等国实在太弱,根本制衡不了德法。


历史并不遥远,《经济学人》凭什么把英国打扮成支持欧洲自主的力量?凭什么要别人信?欧洲各国有充足的理由怀疑英国会在欧洲军事和安全自主的议题上再变成美国的狗链。



照我的看法,英美之间当然有矛盾,不只是这次G7紧急会议上鲍中堂恳求推迟撤军期限,拜登因为塔利班不准而一口回绝“最亲密的盟友”,还有之前脱欧困局中鲍中堂苦求美国签订《英美自贸协定》,美国狮子大开口,拜登还没上台,就把《自贸协定》和《脱欧协议》绑定在一起,摆明了要和欧盟一起薅英国羊毛(《中堂大人,我大英要完?》)。但因为这些矛盾,英国就会改弦易张、与美国分道扬镳?我不相信,至少不全信。


情况无非两种,美国默许或美国没有默许。美国没默许,那就是英国独走。美国默许,那英国这次演的就是苦肉计——因为阿富汗撤军让美国声望大损、中东动荡又直接威胁欧洲安全,所以欧洲国家军事自主势必要往前进一大步,美国眼看拦不住,不如往里面埋一枚棋子。


站在英国的角度,这个时候向欧洲大陆国家自我推销,两边都不亏:美国阿富汗撤军是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会走向哪里现在还不清楚,如果美国将来真的不行了,英国这下等于提前上了欧盟的船,做了个创始合伙人;如果美国将来又行了,英国大可以继续当美国老大哥的链子。


进可跳反,退可装忠,或者说进可以雄起做人,退可以继续当狗,《经济学人》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好。


只是可能把别人想幼稚了,这点小九九连我都看得出来,欧洲大陆那些老油条能看不出来?《经济学人》喊的这件事假使真的做成了,估计也不过又是一场脱欧谈判而已——你英国现在想谈了?可以,不过得加钱。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