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抖音
6
@两性
7
@调研纪要
8
@佛山综合
9
@artag
10
kN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抖音
6
@两性
7
@调研纪要
8
@佛山综合
9
@artag
10
kN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很多会员都没领取,白交了会员费...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上海王”柯庆施之死的真相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美媒的第二波分析,我们也许可以静一静气
Original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08-22
收录于合集
#中美
52 个
#美国
94 个
不同于社交媒体上的狂欢氛围,西方政客排着队蹭老太太的热度,
美国国内主流媒体对佩洛西窜访台湾一事,反应相对冷淡。
引用郭正亮先生的评论:“感觉是美国几十年来最不受重视的领导人出访活动。”也得益于这种人为的冷淡,我有机会以极低的时间成本读完大部分的评论分析。
今天的文章继续昨天《
佩洛西落地后美媒的第一波分析来了
》没做完的事,介绍8月2日后来美媒发表的一些评论,以及8月3日出来的一些评论。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开始为佩洛西发软文了。
8月2日,专栏作家Carl Hulse发了下面这篇文章。
文章主旨是,佩洛西去台湾,是因为她一向注重人权,这与她和她丈夫现在的
利用政治特权从事内幕交易的丑闻
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存在转移公众视线一说。
说这篇文章是软文,是因为它的视角非常局限,下结论也过于果决,
它可能预示了之后媒体帮佩洛西家族洗白或炒作的某种方向,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它在其他同主题分析文章面前,显得格格不入。
同一天《纽时》比较有趣的关于佩洛西的文章来自Thomas Fuller。此公来自旧金山,也就是佩洛西选区所在地。他这篇文章讲的是在佩洛西窜访台湾的同时,旧金山一部分人组织了抗议活动,参加的有华人社区、反战组织、女权组织、中美友好协会等等。
文章最有意思的点在于,它说虽然参加抗议的人数不多,但
抗议仍然具有某种指向性意义
。Fuller采访了旧金山当地一位专门研究华人社区投票趋势的学者David Lee,后者介绍说随着1990年代以后大陆移民数增加,
佩洛西选区内的华人社区对陆台关系看法有明显转向,支持大陆统一政策的人数居多,而这次事件中,华人社区普遍对大陆的遭遇抱有同情。
其实早在佩洛西确定落地之前,《纽时》就组织了一系列反对佩洛西去台湾的文章。其中最被广泛引用的可能要属资深国际事务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的评论,这篇评论有中文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读读。
弗里德曼同我们昨天在《
佩洛西落地后美媒的第一波分析来了
》里介绍过的Paul Heer以及Shelley Rigger一样,
搞不懂佩洛西这个时间点去台湾对美国利益有何帮助
。
弗里德曼的批评如此直接,以至于《国会山报》专门发了一篇介绍弗里德曼批评的报道。
《国会山报》不止长篇引用弗里德曼的文章,而且意味深长地说弗里德曼是拜登会去读其作品也曾表达敬意的作家。
《纽时》还有几篇关注这几天军演的新文章,说佩洛西走了,留下一地鸡毛。这些文章内容方面没有太多新信息,我就不多介绍了,各位有兴趣自己看。
看完了《纽时》我们来看民主党另一机关报《华盛顿邮报》,昨天在《
佩洛西落地后美媒的第一波分析来了
》里讲过,佩洛西一落地,《华邮》就发表了她早就准备好的标榜自己是民主斗士的稿子。而发完佩洛西的稿子,《华邮》紧接着就发了一篇编辑部社论,骂佩洛西。编辑部社论之后,又陆续有几篇新文章。
首先是一篇作者疑似为两名台裔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是作为
气氛组而存在的,实质意义不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我们可以把它和GRID新闻的一篇访谈对比着看,GRID相比《纽时》和《华邮》,算是小媒体,但这篇访谈采访的是
Shelley Rigger,美国国内公认的台湾问题专家。
Shelley Rigger提到了岛内一些人士对佩洛西的欢迎,谈到了为什么他们好像不担心两岸局势恶化,Shelley Rigger的回答很简单:麻木了。不过Shelley Rigger立刻也补充说道,现在情况应该好一点了,许多台湾人比以前觉醒一些了,因为“他们都有电视”,都“看得到乌克兰”。
Shelley Rigger主要是从“台湾安全”的角度切入这个问题的,她说佩洛西走了就走了,台湾情况变得更好了吗?佩洛西这么做对美国国家利益没有好处,对台湾安全没有好处,只对某些政治人物的选举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Shelley Rigger指出美国官方各部门此次处处透着自相矛盾、不可预测,这似乎说明
美国缺少一个政策,或者就是有政策但已无力维持。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去恶化中美关系,才是最可怕的。
Shelley Rigger的态度,和弗里德曼的态度,和《华邮》另一位专栏作者Ishaan Tharoor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在追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佩洛西此次的行为如此不可预测?
在大国关系中,不可预测就代表着误判,就代表着风险。
同时他们也苦思不得,
佩洛西此举除了给她个人增光之外,到底给美国赢得了什么呢?
Ishaan Tharoor忍不住挖苦道:“在美国,佩洛西访台一事最热心的支持者,包括了从前懂王政府里那些鹰派官员们。”
可能还是POLITICO的话说的最直白:“当佩洛西回到华盛顿这
一团乱七八糟
当中来的时候,她会被来自从记者到中国问题专家的警告包围,告诉她她这次的赴台之举会造成
长期的损害
,而只有
少数
共和党议员会为她对北京
做怪相
而欢呼。”
POLITICO这句话里的信息量是很大的,首先它指出了华盛顿因为佩洛西的行为而陷入了混乱,其次点明了长期危害,第三做怪相这个词似乎带着某种贬义,最后还说明两党内斗的局面并没有被改变,共和党会借题发挥,但不会就此转变在中期选举中对民主党穷追猛打的态度。
我们不要误会,
POLITICO这篇评论并不是要批评佩洛西,而是在骂拜登之前对佩洛西的支持力度不够,暴露了民主党内的不团结
,没赢。这点从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当然不同意POLITICO的说法。但是站在美国民主党的立场上,又不能不承认POLITICO说的有点道理。不过如果真的平心而论,POLITICO现在对拜登的叫骂颇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因为总体上讲佩洛西窜访台湾,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帮助确实很模糊,而佩洛西行动的“不可预测性”确实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我方的极其克制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出乎很多人预料。这么看的话,POLITICO其实是在为一种事后才能看清的“理想状态”而骂拜登,潜台词其实是“我们民主党没能赢麻了,都怪你老拜登”。
佩洛西还在台湾省的时候,岛内的政治评论员郭正亮和杨永明两位先生曾回过头讨论这次拜登和佩洛西
唱双簧的可能性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应该是
微乎其微
的,
因为唱双簧不可能以拉抬佩洛西而贬低拜登为代价
,民主党自己的媒体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出现明显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骂拜登扯了佩洛西后腿,一派骂佩洛西扯了拜登后腿。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目前不会因为一个直接外敌而团结起来,他们会继续为中期选举恶斗,而民主党内部因为佩洛西执意访台,高层之间的裂缝有扩大的趋势。
另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佩洛西此次为了自己的小利益,不惜牺牲美国的大利益,已经开始产生连锁反应。
我们这边的反制不多谈了,美国那边最明显的反应可能能从《国家利益》最新的两篇稿子里看出来。
昨天我们写《
佩洛西落地后美媒的第一波分析来了
》时,《国家利益》还只发了一篇Paul Heer痛骂佩洛西的评论,昨晚到今天《国家利益》又接连发了两篇
有军方背景的作者
写的评论,尤其下面这篇,主题思想非常明确:佩洛西出人意料的举动打乱了军方按部就班的准备计划。
2021年,佩洛西在自己的人生巅峰出版了自传《议长女士(Madam Speaker)》,相比于美国其他重量级政治人物的自传,这本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只名列第12,且并没有上榜太久。
这其实与佩洛西本人的风评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政商小公主,做贵妇做到46岁进入政坛又一路顺风顺水,
佩洛西一直被批评是“坐在豪华轿车里俯视众生却假装亲民的演员”
。
现在是红脖子将懂王捧上神坛的年代,伴随着悬而未决的内幕消息丑闻,在两党杀红了眼的当下,
佩洛西这个靠着不惜得罪同僚、在外赚取来的民主斗士的虚名,面对美国内部把她骂作Deep State首脑的反对者,到底能维持多久呢?
谁也不知道,因为
这已经不仅仅是佩洛西的问题,而是美国的问题
。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