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评交流】环境影响评价现场调查指南v1.1

2016-05-23 ONYOURMARK 环评互联网

前言

关于环评的现场调查工作,论坛里有不少整理现场调查的帖子(lvwei2271浮生若茶天夕雪影小小枫叶等等),既实用可行又精彩用心。还是忍不住把我整理的一丢丢现场调查心得总结贴出来,还有生态类和汇报两个小结等整理好了再修改发上来。做的项目不多,抛砖引玉吧→_→

1准备材料

分类管理名录就不用说了。此外还可以带上当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告诉业主这个地点是重点优化还是限值)、国家危废名录(关键时候会用到)、行业整治规范(如化工行业、印染行业)、污染物整治方案(如挥发性有机物)、产业行业的准入文件(举个栗子:生猪养殖、化学原料药、造纸、印染等都有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

2相关文件

2.1、支持性文件:

发改/经信备案、执行标准确认函、总量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水保方案及批复、选址(红线)、名称预核准/营业执照;

2.2、相关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所属的行业发展规划、林业规划(生态公益林)等;

2.3、规划环评:

上述规划的规划环评、规划修编环评、及对应的审查意见,尤其是准入要求;

2.4、项目工程资料: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改扩建项目还需要:历次的环评报告及批文、验收文件、监测资料。

2.5、其他:

视当地环保局规定提供地勘报告、危废协议、排水合同等;涉及到文保单位、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需要由提供经相应主管部门审批过的专项论证报告或意见;(举个栗子:某一级公路项目跨越世界文化遗产运河,需要由文物评价单位论证可行性)。

3工业污染建设项目现场调查内容

人员对接:首先与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接,必须与对厂区生产情况最清楚的人建立联系,小项目可能是生产车间主任,大项目可能就需要与安环科(对接立项、项目设计方案、环保设计方案、历史环评、安评等各种技术资料)、生产科(对接工艺流程)、设备/采购科(设备参数)等多个科室建立联系,有时候还要与车间具体工段的操作工掌握情况,工艺和技术他们最清楚。个人感觉看现场只有与一线操作人员建立密切联系、深入沟通、刨根问底,工程分析才经得起推敲。

3.1、图纸:

厂区总平图、有功能的车间分层平面/布局图如(生产、组装、干燥、分装等)、污染治理设施设计图、废气收集处理示意图;雨污水管网图;要求建设单位在总平图上标注:①各个环保设施的区域/位置;②各环保设施负责收集治理哪路污染;③总平图上标出各排气筒并备注参数;

对着总平看现场会有不一样的领悟,否则回头完全记不起来,啊~多么痛的领悟…

3.2、依据:

技改项目要求提供已批项目的环评/批文、验收监测/验收意见、自行委托的检测报告、总量调剂指标证明、排污许可证等;逐条核实原环评措施的落实情况,记录问题;

3.3、产品方案:

结合历次环评审批的情况,调查企业环评审批的、实际现状的、本次评价后的产品方案并以表格形式列出;

3.4、设备与工艺:

各工艺单元的尺寸规格、数量(几用几备)、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批次耗时及最长工序时长、各工艺单元(操作台)的物料对应用量;重点关注产污工序;有没有同时进行的工艺(涉及到最大排放量及排放速率);各产品是否能同时生产是否存在共用一套反应设备(涉及到最大产能,以及最大排放量);对于不产生生产废水企业要进行仔细确认(业主经常说无废水或者即使有不处理也能达标直排);对于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自行生产的要确认工艺是否符合准入要求(工业园区准入要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举个栗子:某机加工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组装,但自行生产产品包装用的发泡塑料,建设项目性质发生改变。)

3.5、原辅材料:

重要原辅材料的用量、MSDS(组分、百分比、规格型号参数、厂家)、使用方法(稀释比例、更换周期等);重点关注有毒有害及挥发性的物料;由于上述材料作为监测方案、评价等级的依据,因此要慎重。涉及到化学反应的,要重点关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料,不能遗漏催化剂废气(如发泡剂)等。

3.6、平衡:

核实一下之前的环评做的平衡是否属实;记录各产品的单批耗时、达产率等情况;产品方案与产污情况能对应起来;结合工艺流程和原辅材料做好物料平衡工作;

3.7、废水关注以下内容:

产生:按车间、产品、工艺产物环节列出,统计单批产生量/年排放量、排放周期,水质等;

收集:各路废水的收集方式,以图形形式体现;

处理:废水处理的工艺、规模、运行达标状况;余量情况;

结合工艺流程做好全厂的水平衡图,大致定出全厂水量。

3.8、废气关注以下内容:

厂房布置:涉及到无组织排放。关注车间形状及长宽高、设备是否有单独隔间、车间窗户高度、车间密封情况等;

治理设施:所有产污节点的污染物收集措施、大致的收集效率、污染治理措施的原理、治理效率、污染治理设施的参数;画出全厂的废气收集图(主要形式:车间→产品(废气)名称→收集措施→处理措施→排气筒编号高度),最好也能画出废气收集和处理表(包括:产品名称、废气产生设备节点及数量、污染因子、防治措施、整改措施);

排气筒:涉及到有组织排放。(风机风量、烟囱形状、烟囱高度、烟囱内径、烟囱位置);关注供热、供气的燃料情况(燃煤、生物质),除尘脱硫措施,总量指标情况;

3.9、固废

固废由于报告里面都是写的危废有协议,固废能回收,生活垃圾可卫生填埋,因此不排入环境。相对较为省心。

关于危废:现在还处在向企业普及什么是危废的阶段,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告知危废的管理要求和法律责任;

关于危废处理单位:每个省环保厅都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名录,提供给业主自己查询签订;并告知要签订指定的类别和代码;

关于副产物:固废作为副产物的,要求办理质量认证等合法性手续;

3.10、其他注意事项

因污染治理工程产生的污染不要遗漏;(举个栗子: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要调查活性炭的消耗量及更换周期,隔油设施产生的浮油);

关于监测:看现场时候一定要仔细看工艺,看有几路废水、几路废气、污染物从哪里进从哪里出要清楚;在此基础上写监测方案。否则很容易漏掉,后补监测方案费时费力费钱;

工作制度:各车间都是多少人,工作制度(时/天,天/年),住宿人数、食堂(运营时间、就餐人数);工业项目可从简调查;

对周边环境应该预先了解。如饮用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居民区(行政村、自然村)等,对项目的敏感程度要有一定的概念;

*补刀

看现场一定要尽可能多拍照片,在允许的前提下拍你看到的所有东西(厂区总览、厂房、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工段、储罐/罐区、环保设施、事故应急池、在线监控、标准排放口、烟囱高度、蓝天白云、花花草草、美女帅哥……)否则回头完全记不起来,啊~多么痛的领悟…


本期编辑:蓝魔 小唐 冰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