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常见问题剖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境监测实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常见问题剖析

作者 | 谭老师

一、报告内容与现状不符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以下简称“验收报告”)与建设项目实际建设现状不符,主要表现在生产工艺不一致、主要产品不符、污染处理工艺不符、主要生产设备或建筑物不符。

1.生产工艺不一致

报告编制人员直接照抄照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上所列的生产工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所列的工艺未现场核实,不管是否建设全部列入,实际上有的企业因为市场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建设相应的生产工艺。

如有的企业因为受环评审批影响,高污染工艺难以通过环评审批,从而把企业深加工一起报批才能通过,实际上这种企业只有前段高污染工艺才能赚取利润,深加工利润较低,实际建设时往往把深加工工段不建设。

有的是因为环保原因如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有高污染工艺,企业为了减少或降低污染不建设前端污染工段,直接从外面购买原料。例如农药生产企业,有很多企业直接把前端原料生产不建设直接购买原料。钕铁硼生产企业往往只建设前端的废料提取金属工艺,大部分没有深加工。

2. 主要产品不符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所列的产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不一致,因为市场或国家政策变化,有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改为效益好或利润高的产品。实际生产工艺与环评工艺大同小异,只是中间部分环节所需原料不一样。如钴冶炼企业,把环评时的产品草酸钴改为氯化钴,镍冶炼企业把硫酸镍改为硝酸镍或金属镍。

3. 污染处理设施不符

实际建设的污染处理设施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符,一是整个主要处理工艺与环评不一样,如有的企业生活废水环评写的是MBR工艺,实际建设的是化粪池或者是接触氧化,有的污水处理写的是氧化沟工艺实际建设了接触氧化和RO工艺;废气处理环评写的是水膜喷淋工艺,实际是布袋除尘。

二是在环评提出的污染处理工艺上减少了某一个工艺,如某企业环评写的是旋风+布袋+喷淋,而实际是旋风+布袋,缺少了喷淋工艺。

三是有的是比环评多了工艺如某企业环评写的是旋风+布袋,而实际是旋风+布袋+喷淋。

4.主要生产设备或建筑物不符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所列的主要生产设备或建筑物与实际不符,这种类型比较多见,特别一些行业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环评时所列的设备已经被新设备所替代如燃煤锅炉被燃气锅炉替代。建筑物不符如有的多建了办公楼和职工宿舍,仓库等。

二、引用标准错误

在监测报告里面引用的标准主要是用来评价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或者周边环境状况,大部分报告编制人员都是照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评批复中所列的标准,没有仔细去核实标准引用是否正确。

一般情况引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评批复中所列的标准不会出出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错,一是在环评审批后国家发布了新的标准或行业标准,比如2014年5月发布了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是标准执行时段不一样,如2013年9月发布的《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三个时段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2016年7月1日起,2014年1月1日起新建企业。如果一家2013年9月以前审批的砖瓦企业可能涉及到三个标准限值。

三是由于重新规划或其他原因,企业所在地不再执行原来的排放标准。

四是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企业外排废水进入工业污水处理厂,不再执行原环评审批的标准而执行纳管理标准。

五是有可能原来环评选择标准错误,笔者就曾经发现某住宅小区审批的噪声排放标准为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报告编制人员没有深入企业,不了解企业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企业所在地规划情况。

解决办法:报告编制人员或项目负责人深入企业调查摸清楚企业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企业所在地规划情况,也可以请所在地环保局出具执行标准。

三、建议不合理

很多监测报告的建议都是照抄照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议或者其他监测报告,甚至有的报告以别的企业监测报告为模板直接在上面改,一字不变,都是一些虚话套话,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建议,显得监测报告很空洞没有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例如: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按制度执行;建立健全环保机构,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加大环保设施投入,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按照该厂制定的《环保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生产,杜绝污染事故发生;加强环保设施维护和管理,做好环保设施运行台账,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厂内绿化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化整治废水排放口,设立标识牌;完善雨污分流措施;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及时清运;加强对职工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等。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报告编制人员没有深入企业,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没有发现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建议。

解决办法:报告编制人员或项目负责人深入企业调查摸清楚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这些有效的建议综合进行分析,提练出高质量的建议。

提出建议的几点做法:建议主要是针对在环境管理检查和监测时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也有的是环评和批复提出的环保措施未落实的且必须执行的措施再次提出。

建议必须具有可行、可操作性、有针对性,能够做到的措施,对于虚的、空头的、无法落实的措施尽可能不提或少提。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比如废水超标排放,要提出能够实现达标排放的具体工艺或措施,不能单独提一句深度治理。切记对在环境管理检查或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相应措施。

建议要用精炼的语言尽行叙述,言简意赅,避免啰嗦重复,颠三倒四,毫无头绪,甚至产生歧义。


四、数据统计分析错误

在监测数据统计时统计方法或评价采用数据错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评价。

废水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评述;pH均按单次测定值评述,不能取均值;同时也要考虑极端值。

有组织排放废气是按小时最大值评价。

无组织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是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评价;碳黑尘和染料尘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进行评价,其他颗粒粒物是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评价;其他监测因子是周界外浓度最高点进行评价。

五、缺少质量控制结果

在验收报告中罗列了一堆质量控制措施如平行双样、全程序空白、标准物质、密码样、加标回收等,但是验收报告中没有质量控制结果,无法评价或判断监测结果是否正确。

六、监测布点不规范

监测布点不规范,要么缺少点位,要么就位置设置不合理。如在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有处理效率的工艺未在处理工艺前后布设点位,无法评价该工艺处理效果;废水监测没有监测进口。

废气集中排放布点很多不规范,未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很多检测公司为了方便随便开监测孔,不符合技术规范,检测结果无代表性。

七、图片不合理

验收报告中的图片不能充分反映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监测点位布设情况、企业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只拍了一些与验收监测关系不大的图片。

八、文字表述不清楚不准确

验收报告主要是用来核实环评措施和初步设计提出的环保措施是否落实,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给出明确的结论,供环境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依据。很多报告对环保措施写得含糊其辞,出现很多“大约、左右、大概、可能、或许”等模糊不清的词语。

在验收报告中没有把企业落实环境保护政策(“三同时”政策)情况叙述清楚,特别存在多次环评或环评变更的项目,或者是经过多次整改落实环评措施情况。


本文经授权转载于『环境监测实战』公众号

本期编辑:刘小楠•


推荐阅读

这是一个有态度  不忽悠的公众号

环评互联网EiaNet


扫描二维码,下载最实用的【环评云助手】APP

每日更新!一手掌握4200+最关注标准导则

戳原文,看新版【环评云助手】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