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也谈环评职业荣誉感


也谈环评职业荣誉感 
作者 | 范不治 
本文为【环评互联网】原创作者计划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最近环评意见人士汤贤乱发表了题为“环评从业者的荣誉感,多看官方,少看‘同行’”的文章,可谓洞察秋毫、语言犀利、直指要害、引起共鸣。

本人范不治在环评行业打酱油多年,也被勾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不过泛泛的谈或从个案看都容易以偏概全,咱们还是先捋捋。

环评审批权限放了,而且是层层下放,国家和省两级审批数量仅相当于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左右,一些地方还创新实施了环评报告表“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改革措施,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环评编制简化了,报告书降为报告表、报告表降为登记表,每年报告书表数量比下放前减少30万个左右;环评技术评估基本都是政府买服务了,减轻了企业负担;环评资质取消了,市场放开了,打击的就是借证挂证啊。

从红顶中介脱钩至今,环评领域改革不可谓不猛烈,不可谓不彻底。

但这些改革或多或少触碰了你的环评职业荣誉感,扭转了你对环评业务长期看好的预期,这也是事实。

  

2019年11月开始对环评从业技术机构和技术人员实施信用管理,一年20分,满分限期整改,甚至直接进入黑名单,禁业5年。

信用平台运行不到一年已有2家机构和1名环评工程师进入黑名单,8家机构被限期整改其中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已经累计79分,三个周期满分,第四个周期也19分了;还有120多家机构被记2-16分不等。

进入7月份以来,各省市生态环境厅局的处罚文件更加频密,环评质量管理不可谓不严格,处罚不可谓不严肃。如果从这些事实看,环评行业乱象怪谁呢?如果你刚好脚正不怕鞋歪,你是不是应该拍手称快。

如果仅从正面看环评行业,恐怕环评管理者与环评从业者的心理落差就像当下的中美疫情防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对于认认真真把环评当事业,兢兢业业编写每一本环评报告,慎终如始维护环评应有荣誉、时刻牢记绿色发展理念、始终不忘预防污染初心的你来说,当看到一名环评工程师十个月内从信用平台导出1100多个环评报告书表,而且未被处罚的时候,你作何感想?

惊掉的下巴久久合不上吧?几十名工程师的团队的业绩也只能望其项背吧?你能接受这个现实吗?你愿意与他们为伍吗?恐怕是职业荣誉感荡然无存吧,是谁毁了你的职业荣誉感呢?

在你下结论之前要不要问问自己,你借过或者挂过证吗?你是洁身自好的那个,还是随波逐流的那个? 

汤文中提到的深圳市容川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好歹还改了个跟环保相关的名,貌似决心转型,而以下这几家机构连名都懒得改

宁夏博尔特医疗工程有限公司(1个工程师,3个业绩)、阿克苏地区新地矿产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个工程师,15个业绩)、贵州协同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1个工程师,1个业绩),直接搞起了多种经营……

可是人家没有违反任何法规啊,谁规定不可以转型、不可以多种经营

如果碰巧你知道,未通过信用平台审核的申请单位有“丽姐小食店、洗涤用品店、酒店、汽车维修店,甚至某某歌厅”,你要不要感谢信用平台把他们挡在门外,保留了一丝环评职业的尊严呢。

  

真心感谢信用平台暴露了这么多行业乱象,严重程度出离我辈的想象。如果站在环评行业外看环评,资质取消后大家都“裸奔”了,你还矫情啥?

每个技术机构至少配备一名环评工程师的硬条件只不过是最后一片遮羞的树叶。

树叶哪里没有?

可如果作为业内人士或者管理者,还是要有职业操守和底线的吧,不能为了眼前利益造假犯科吧,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吧。

问题暴露出来了,吃瓜群众也挺饱的了,谁来主动管一管呢?

有关部门是时候亮剑了吧!问题是他们有没有杀手锏?有哪些杀手锏?

造假对行业的危害甚于质量问题,靠技术复核显然是不够的。

今天先捋到这,到底是谁让环评职业荣誉感蒙羞?谁是那些害群之马?洁身自好还能活下去吗?谁来惩治环评乱象?还要乱多久呢?我还是继续打酱油吧。

现在的环评行业就好比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3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联系邮箱:zmlsnh@eiaclou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