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报 | VOCs取代SO2成为“十四五”城市空气质量考核新指标

摘要: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关于“十四五”指标目标设置。我们仍然坚持PM2.5和优良天数这两个指标,其中PM2.5是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不仅指未达标城市;原来的两个总量指标是二氧化硫和NOx,现在把二氧化硫换成VOCs。因此是PM2.5、优良天数、NOx和VOCs四项指标,再加上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数,相当于五个指标。

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


答记者问


央视新闻:我们知道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相比2019年有明显改善,请问生态环境部对今年以及“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何考虑,是否有硬性的指标来约束,是否有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谢谢。
刘炳江:谢谢您的问题。首先看“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8%,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提高3.3个百分点。现在可以告诉大家,这两个目标全面超额完成,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完成率分别超出“十三五”目标的60%、76%。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推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排放强度有所降低,对完成目标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通过国际通用的空气质量模型,科学评估了疫情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疫情对PM2.5浓度影响为2微克/立方米,对优良天数比率影响为2.2个百分点。扣除疫情影响后,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0%;优良天数比率为84.8%,比2015年上升3.6个百分点,仍然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第二是关于“十四五”指标目标设置。我们仍然坚持PM2.5和优良天数这两个指标,其中PM2.5是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不仅指未达标城市;原来的两个总量指标是二氧化硫和NOx,现在把二氧化硫换成VOCs。因此是PM2.5、优良天数、NOx和VOCs四项指标,再加上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数,相当于五个指标。
“十四五”期间,我们会编制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相当于大气污染防治第三阶段行动计划。关于目标设置,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总体要求,我们初步考虑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10%,相当于未达标城市要下降15%;优良天数比率从87%提高到87.5%,表面看只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扣除疫情影响后,相当于从84.8%提高到87.5%,提高了2.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与“十三五”要求大体相当。
第三是今年的目标。在“十四五”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每年完成20%的时序进度要求,并考虑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后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提出了今年的目标,即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0.5微克/立方米,达到34.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85.2%。从字面上看,2021年空气质量目标比2020年有所退步,但扣除疫情影响后,空气质量仍是要求持续改善的。因此,无论是“十四五”的指标,还是今年的指标,都还是比较积极的,而且要实现上述目标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辛和努力,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我的问题是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逐渐在减轻,但是臭氧浓度却呈整体上升的趋势,有声音认为是PM2.5下降导致了臭氧上升,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现阶段我国臭氧污染形势究竟如何,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措施来推动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谢谢。
刘炳江:谢谢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PM2.5大幅下降的同时,O3浓度没有同步得到改善,而呈上升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了相关专家对O3污染形势和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从目前我国O3污染形势看,我国O3浓度近年来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O3超标天以轻度污染为主,2020年全国O3浓度超标天次比例为4.9%,其中超过90%都是轻度污染。近年来,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3浓度每年小幅增长。其中,2017年为137微克/立方米,2018年为139微克/立方米,2020年为138微克/立方米,基本保持稳定;唯有2019年,因为南方地区,主要是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发生了连续三个月的干旱少雨,高温热浪,带动全国O3浓度上升9微克,这是极端气象条件,将其扣除以后,总体看我国的O3呈缓慢上升状态。从重点区域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O3浓度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比国内其他地区高出25%~49%。O3已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给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O3浓度逐渐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O3的主要前体物NOx和VOCs排放量居高不下。2020年,形成我国大气复合型污染的四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中,SO2和一次PM2.5的排放量已降至百万吨级,而NOx和VOCs的排放量仍然是千万吨级。而这两项千万吨级排放水平的污染物恰是O3污染的前体物,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京津冀及周边和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涉VOCs排放的产业高度集中,11省市占国土面积的13%,排放量却占了全国的47%;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49%,原料药、化学农药原药、家具、船舶制造等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合计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0%左右~88%之间,产业布局调整难度很大。二是高温少雨的气象条件有利于O3生成。从有统计数据以来,2013—2019年的7年间有5个最暖年份,我们尽力削减NOx和VOCs抵消O3的形成,但温度的上升把这一部分抵消掉了。三是观测表明全球O3背景值不断提升。近几十年来,全球O3以每年近1微克/立方米的速度上升,欧洲、美国、日本等北半球国家O3浓度近几年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有声音认为我国O3浓度上升是因为PM2.5浓度下降幅度过大导致的,这种观点也是不科学的。科学研究表明,PM2.5浓度下降通常会导致近地面辐射增强,有利于夏季O3生成,但影响较小,不是O3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不存在PM2.5浓度下降、O3浓度必然上升的因果关系。近年来我国O3污染的根源还是NOx和VOCs两项前体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过于集中造成的,这是科学家研究得出来的结论。
下一步,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O3污染治理短板,坚定不移地推进NOx和VOCs协同减排,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推动PM2.5与O3浓度共同下降,实现协同控制,谢谢。(本文节选部分内容)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保大讲坛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3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10000+法律法规库、免费环评公开课、全国机构人员库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

联系邮箱:zmlsnh@eiaclou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