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不交叉执行”,环评老鸟该多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合 Author 清小编

文/卡巴斯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的这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引申一下,也可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看了《知其然,更重要知其所以然——论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应“交叉执行”》一文, 本斯基的第一时间脑海中就浮现这句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感觉作者里瓦尔锋(以下简称“里总”)写作此文,让读者“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

这篇文章从多个方面对标准分类及交叉执行问题进行了阐述。初学者或入门者可能会觉得高深莫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环评老菜鸟来说,未免有些啰里啰嗦但又说得不透彻,容易让读者晕头转向。

最关键的是,其没有把握根本问题: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经历了哪些变更,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标准制定有哪些缺陷,又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

至于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什么不交叉执行,这本不是一个问题。然而“从严执行”的思想对于环保从业者来说根深蒂固,似乎从娘胎里带来的,挥之不去。但从严执行这总看似正确无比的观点,很多时候是:虾子拉鸡蛋——瞎扯淡(虾扯蛋)。

对于生态环境标准管理的各种规定及其与国家《标准化法》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的形成及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仅针对里总文章引申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并进行启发性讨论,笔者对里总本人,却是十分敬佩的,听过上次清合和环评云助手联合策划的的【环评山人行】节目,发现里总有着严谨的态度和系统的思考。『环评脱口秀』直播来了!环评山人行第一季之“从业十年以上的环评人都在干什么?”

里总一开始说不知道“不交叉执行”的出处,着实不应该。因为就像他说的,标准不交叉执行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早已明确了的原则,怎么会大惊小怪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呢?这与一个环评老鸟的身份是不相符的。

除此之外,善于打补丁的环境部,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交叉执行的具体情形,也进行了相关复函解释,从业者应该不难知晓。

这些复函都是在里总入行前发的,不知道里总看了作何感受,但也难怪,连标准都多如牛毛,遑论复函,所以不免百密一疏。
本文不讨论排放标准的发展历史、如何执行等问题,那需要很长的篇幅。本文也不讨论为什么畜禽养殖行标、广东省水地标、电镀行标CODcr标准值差别那么大。在此只有几个小问题,与里总商榷,也希望其它同行一并思考。


一、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法律层级属于哪一层?


在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强制性,几乎等同于法律。但是,标准的制定过程和法律的制定过程又有比较大的区别。

有人研究过,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流程,基本上相当于部委规范性文件。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理解是否准确?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其他国家技术法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二、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该怎么解释?


以往,生态环境部用复函的形式,对很多标准执行遇到的问题进行过解释。
这样的解释是否合乎规范呢?标准的解释应该由复函、规范性文件还是部令来解释更合理呢?
复函的随意性较大,是否属于标准的解释范畴呢?如果不属于,是否应该严格遵守呢?而至于部长信箱的解释就不用说了,连复函都算不上,可能就是某处、某评估中心、某环科院回复的。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对部长信箱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三、环评报告及批复在标准的执行中扮演什么角色?


标准执行应该遵循起码的规则,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批复要求执行地表水Ⅳ类水标准?燃气锅炉还要求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部分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类污染物不超过标准限值的200%,为什么实际执行起来这么难?
为什么明明标准规定可以协商排放标准,实际工作中却几乎不可能实现?是不是一个“从严”就可以随意选择标准及限值?
我想,这些问题比里总文章那长篇大论的不知所云更重要,更有实际意义吧。


四、举一些例子。


想当年,纺织染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的苯胺类限值是不可检出。
这明显就是违背常识的做法,因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苯胺类限值都不是未检出。假设合格的地表水进入工厂,什么工序都不经过,出水要求就变成了未检出?这不是荒唐吗?
另外,还有一些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环评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根据经验加上呢?比如色度、烟气黑度、总氮等等。
再说回来,为什么很多标准二十几年甚不修订?是否还有修订的必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工业炉窑要执行1996国标,但是从实际来说,这样的标准执行有什么意义吗?


结语:

对于标准,明白其执行规则固然很重要,但是作为一个懂法律的环评老鸟,更应该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
单个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收严或者放宽,是否对水环境质量有那么大的影响?
为什么那么多地表Ⅳ类水的排放标准要求?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直排标准,是否还有必要排到污水厂进一步“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再比如,一个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总氮),综合排放标准没有规定(同时也没有行业标准)限值,但是企业排放的总氮的确浓度很高。从法律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你认为企业的总氮是否应该控制,如果控制标准限值控制几何?
写到此,笔者突然想到一个事情。某个项目报告评审会,某几项污染物明明没有环境质量标准,但是专家却硬是要求必须根据公式计算出一个环境质量标准。这是不是很荒唐呢?
罗翔说过,一个人学了法律,很容易变成一个精致的法律主义者,以钻法律的空子而自豪自喜,而往往忘记了人民最朴素的情怀。
但愿我们专家、主管部门、咨询机构不要生搬硬套,从合法、合情、合理去考虑,去管理一个企业。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来源:清合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5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20000+法律法规库、百万下载量、免费环评公开课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