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am学记08 | 适应新环境的一般过程

Runhao 鹿鸣Cogn 2022-04-26

在应激相关的心理学问卷中,有一个叫“生活事件量表”,通过衡量近期你身边发生的生活事件来评估你目前的压力水平。对照下方粗略的评分来看,独自前往另一个国家留学虽然算不上什么特别大的事,但也能触发很多可以诱发压力的事件,如“工作的变动”、‘开始学业’、“搬家“、以及一系列关于“生活条件、个人习惯、工作条件、娱乐活动、社交活动、宗教活动、饮食习惯“等等因素的改变。所以来到一个新环境(即使是国内的升学),大概每个人都会遇到适应的问题,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能有助于适应。

生活事件量表评分(来自网络,不确定是否正版,但和印象中的差不多)


有时候遇到英国人聊天,他们会问起我有没有感觉到“culture shock”或者适应的怎么样,我一般会讲一些套话,说能感觉到文化差异、气候差异、社交方面的差异等等。但其实对我而言,最实际的对环境的适应并非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而是能对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开始拥有一种“可控感”。

记得头几天到英国的时候,生活是不那么可控的,想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能也不知如何做。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如何洗衣服、如何打扫卫生、如何买生活物资、如何去单位等等始终是给生活带来压力的头号来源。所以当我第一次成功去超市购物,第一次使用烘干机收取又香又暖和的衣服,第一次学会用吸尘器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 这些最基础的对生活的适应给在新环境下生存或生活下去提供了保证,你知道应该怎么在这里过日子。对了,另一个重要的事是适应了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并且能选择性的参加社交活动。

在隔离期间冲动消费买的空气炸锅,现在看来也是当时为了给生活增加可控感的手段


和舍友们聚餐 - 来自六个不同国家的人


之后,慢慢开始进行工作,显然又遇到很多不适应的问题。来这里之前,我所有课程学习或科研相关分析或写作基本就依靠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来这里之后自己的电脑似乎完全和单位电脑相互隔绝。为了数据安全,个人设备和单位设备是不能互通的,所有实验数据全部保存在单位的服务器上,而课题组的文件又隐蔽地保存在各自的位置。此外,数据分析采用的高性能计算机是linux系统,被试库的管理又分为两个独立系统,单位的电脑也只能安装有限的被认可的一些软件。总之,前两个星期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在这里开展科研,直到后来逐渐开通各种权限,大概知道这一套规则之后,才可以慢慢开始运转。

开学接近两个月,我感觉已经比较能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当我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知道该怎么做。比如我终于知道在单位要如何操作打印机来打印数据保护区域的知情同意书(即使只是简单的两三步操作,如果自己瞎摸索也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在见习一个月并正式接手那个TMS-fMRI研究后,目前成为了技术熟练工(可能是目前学校里仅有的三个能操作这东西的人之一),并且难得还能跟扫描员开两句玩笑(来英国之后由于语言不通完全施展不开讲段子的能力!);再比如为了招被试,万万没想到还能用中文打广告,同时也和心理系小伙伴一起建了被试群,基本解决了招被试的难题 (注:只针对可以招一部分non-native speaker的研究)。

被试群海外分舵成立,扫描员让我可以直接用中文和被试交流 —— just make life easier


如果说早就知道适应新环境会是一个过程,那么从实践来看,这个过程大概两个月左右吧。虽然最近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这周去核磁中心到的太早,扫描员还没到,我自行刷卡进门之后直接触发了报警系统,全所警报轰鸣的同时还招来了security-_-||。但总的来说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你也在适应环境,或许感到有点挣扎,不要着急,时间会让这些会好起来的。

最后说个题外话,从明年4月开始,UKRI规定下属机构(如我们单位)的论文只能投开源期刊(open access)了,这一定程度是为了倒逼出版商推动开放科学进程,另一方面是资助方需要所有人都能看到研究成果。所以,我的博士研究发不了Nature、Science完全不是我的问题,而是被政策限制了(!!..算了开玩笑,毕业就好)。同时,单位里很多人喜欢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这种老牌期刊也投不了了,可选期刊大大缩水。闭眼一估计,elife或成最大赢家 - !


英国的食物已经不指望了,只希望头发能适应英国的水质。


欢迎点赞、分享,也欢迎给我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