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练]历史学习题连载(5)

2016-09-1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内容概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的大分裂时期,从东汉统治的衰落到隋唐的大一统,中间经历了400年的分裂时期,统称为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最初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时期,至西晋时期,有了极为短暂的统一,随着北方民族的内迁,晋王室的南移,进入到了北方民族混战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在这之后进入了由不同的王朝进行南北对峙的时代,史称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形成包括前期曹魏对北方各割据势力的兼并统一,其中包括几次大的战役,比如官渡之战,而曹魏是三国中最强的一国,所以是重点考查的对象,尤其是曹魏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屯田制度和选官制度。在三国时期,另外一个考点是中原各国同各自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关系,包括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东吴与山越等。    对西晋短暂统一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和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是导致西晋迅速垮台的主要原因。其后,在东晋统治江左的百余年时间,北方主要是由内迁的几个少数民族,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权,其中的前秦也曾一度统一过北方。这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大发展阶段,不同的少数民族都开始了汉化的过程,注意其中政策的变化。此外东晋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有过一些战争。    十六国之后,北方进入了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间的融合逐渐达到了高潮,其中北魏的改革是重要内容,北朝经历了前后五个政权的并立和交替,与此同时,南方依次出现了四个政权,南北方形成了对峙局面。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可比性,最终由大分裂走向了统一。复习建议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分裂时期,所以前后建立的政权相当之多,每个政权的政策都不尽相同,对于考生来说很难进行彻底的梳理。但是这一章内容在大纲中所占的比重又相当大,所以需要考生能抓住主要的线索,进行有侧重的复习。    首先是政权的更迭频繁,所以政策变化也很快,但是经过仔细的梳理会发现这些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会反复地出现,这就需要考生理解政权建立的背景,尤其是能将不同时期的政权做比较,这样会有助于理解政策的变化原因,或是为什么会出现反复。此外,在同一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并立或对峙的多个政权,考生也要对其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融合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线索,从三国开始,大部分的汉族政权都是同地方大族的势力相依附而建立起来的,而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同样要依靠汉族地方势力。士族和门阀政治是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政治走向了衰落,寒门势力逐渐兴起,成为政治的主流。另外北方南迁的大族也在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的主线就是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随着北方战乱的频发,大批农民向南迁移,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考生应注意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农业政策和先进技术的出现有所掌握。核心内容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及曹魏对北方的统一;三国各自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曹魏的屯田制;司马氏代魏到西晋的统一;西晋的内乱和五胡内迁;十六国兴亡以及与东晋的关系;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江南地区的发展;北魏的一系列改革;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命题预测    本章在大纲中比例较大,而且内容比较繁杂,所以是细节性考点的重要内容,大题方面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习题精选1.“王与马,共天下”  2.六镇    3.土断    4.傅粉何郎    5.齐民要术6.破六韩拔陵    7.宗主督护    8.九品混通    9.《洛阳伽蓝记》 10.《颜氏家训》11.部曲    12.“元嘉之治”    13.均田制    14.五刑    15.《水经注》16.三长制    17.衣冠南渡    18.“封锢山泽”    19.“混一戎华”    20.僧祗户2l_广陵之役    22.淮南三叛    23.单于台    24.占山格    25.坞堡26.氐    27.冯太后    28.寇谦之三、史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臣昔与魏丞相高王并肩戮力,共平灾衅,扶危戴主,匡弼社稷。中兴以后,无役不从;天平及此,有事先出。攻城每陷,野战必殄;筋力消于鞍甲,忠贞竭于寸心。乘藉机运,拉阶鼎辅;宜应誓死罄节,仰报时恩,陨首流肠,溘焉罔贰。何言翰墨,一旦论此?臣所恨义非死所,壮士弗为。巨不爱命,但恐死之无益耳。而丞相既遭疾患,政出子澄。澄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谄谀迭进,共相构毁。而部分未周,累信赐召;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其父若殒,将何赐客。惧谗畏戮,拒而不返,连观兵汝、颍,拥璟周、韩。乃与豫州刺史高成、广州刺史郎椿、襄州刺史李密、克州刺史邢子才、南兖州刺史石长宣、齐州刺吏许季良、东豫州刺史丘元征、洛州刺史朱浑愿、扬州刺史乐恂、北荆州刺史梅季昌、北扬州刺史元神和等,皆河南牧伯,大州帅长,各阴结私图,克相影会,秣马潜戈,待时即发。函谷以东,瑕丘以西,成愿归诚圣朝,息肩有道,戮力同心,死无二志。惟有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一驿走来,不劳经略。”    ——《粱书》卷五十六  请回答;所给材料出自于谁之口?并简述其在南北朝时期的活动。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粱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时承高干荒乱之馀,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釭跱。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进邺,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单于恭顺,名王稽额,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贡达名士,成显于世,语在常林传。太祖嘉之,赐爵关内侯,更拜为真。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及习者。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冀州,更拜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冀州,总故部曲。又使于上党取大材供邺宫室。习表王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后单于入侍,西北无虞,习之绩也。”——《三国志·魏书》卷一十五    请筒述曹魏的屯田的背景及实行过程。    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初,吴主为讨虏将军,在吴,娶吴郡徐氏;太子登所生庶贱,吴主令徐氏母养之。徐氏妒,故无宠,度吴主西徙,徐氏留处吴;而临淮步夫人宠冠后庭,吴主欲立为皇后,而群臣议在徐氏,吴主依违者十余年。会步氏卒,群巨奏追赠皇后印绶。徐氏竟废,卒于吴。”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明帝景初二年》    请简要概括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特点。    4.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着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    ——《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请概述北魏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内容。    四、简答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过程?    2.西晋实行占田制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士族的源流和在西晋的发展过程。    4.淝水之战后南北方的政治发展状况。    5.筒述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    6.简述六朝时期的侨州郡县。    7.北魏孝文帝是怎样对鲜卑族进行汉化的?    8.概括南朝寺院经济的特点。答案解析  













二、名词解释    1.“王与马,共天下”:是就东晋政权的实质而言。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柱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所以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解析】东晋的世家大族地位相当之高,比如王氏、谢氏等等,他们对东晋王朝的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所以考生在回答有关东晋的问题时,注意对这个角度的把握与分析。    2.六镇:北魏前期在都城乎城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主要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柔然的侵扰,拱卫首都平城。北魏前期中期,对六镇极为重视。北魏边镇置镇都大将及僚属,镇下置戍,镇兵巡行防戍。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主要是鲜卑人。    【解析】六镇是北魏边防的重要建制,也包含了北魏同其他民族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六镇从创立到起义,其中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矛盾,考生应注意对六镇具体情况的大致掌握,尤其是北魏末年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3.土断:土断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解析】  东晋时期南来的人口增多,以及设置侨州郡县,难以掌握实际的人口情况是实行土断的原因,考生需要将土断的政策与东晋实行的其他相关的政策放在一起来掌握,尤其是土断的实行效果和影响。    4.傅粉何郎;何郎指的是三国曾魏时的何晏,才华出众,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甚至也用来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何晏是三国时期魏的著名玄学家,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为曹操所宠爱。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曹爽秉政,何晏党附爽,后为司马懿所杀。    【解析】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考生应对其有大致的了解,尤其是代表人物,可能在名词解释或选择题中出现,    5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它系统总结了在此以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解析】《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甚至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农学著作,不仅属于农业的范围,更多的是科学著作,考生需要对此着重把握。    6.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是北魏末六镇起义首领。破六韩又作破六汗或破落汗,匈奴单于之后裔,原居沃野镇为镇民。北魏都洛阳后,镇将兵士受鲜卑族和汉族大地主的排抑,身份低落。破六韩拔陵所领导的六镇起义,是沦落的鲜卑人及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联合反对鲜卑贵族及汉世族大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有其进步的意义。    【解析】北魏末期,作为统治阶层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政治黑暗,经济动荡,社会矛盾逐渐升级,最后酿成了北魏末期的民族大起义,其中破六韩拔陵就是代表人物,考生需要注意对北魏末期民族大起义的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    7.宗主督护: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西晋末年以后,北方长期战乱,十六国时期,诸少数族政权频繁更迭,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实际已不复存在,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在宗主督护制下,各地宗主实际分割了国家大量的劳动力,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孝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长制,取代了宗主督护制。    【解析】宗主督护是北魏早期的做法,是少数民族处理同中原汉族关系的做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考生应注意对这一做法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为什么会被三长制所取代。    8.九品混通: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当时的正税一般为每户平均纳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但是按照北魏政府的规定,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分担。而是由县令计赀定课,分为“三等九品”,三等指的是将赋税按等级送到不同的地区,而九品指的就是赋税的等级。上三品的进入京师,中三品的进入别的州的重要粮仓,下三品的留在本州。这就是所谓的九品混通。    【解析】九品混通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征收户调时的一种原则性规定。考生应注意将这种赋税制度放在魏晋时期的多种赋税制度中一起来掌握,同时还要注意执行的效果以及后续的影响。    9.《洛阳伽蓝记》: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是一部记载城市佛教寺院的书,本书以记洛阳伽蓝为题,另度地理、政治、人物、风俗各个领域。除了部分的内容是取材于前人撰述外,余皆作者亲见亲闻之洛阳佛寺的景色及其有关掌故,真实、亲切、传神。《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传世的北魏三大名著,是研究6世纪北朝城市经济地理罕有的史料。    【解析】《洛阳伽蓝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考生需要对北魏时期的重要著作重点掌握,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10.《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七卷,共二十篇。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所以在南北胡汉各个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该书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    【解析】《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需要考生能有大致的了解。    11.部曲: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编制的名称,大将军营有五部,部下有曲。联称泛指某人统率下的军队。东汉末黄巾起义和其后的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大姓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于是承袭了东汉以来私兵的传统,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即且耕且战的武装耕作者。    【解析】部曲和佃客一样,虽多是由宾客转变而成,但两者又有区别。佃客一定和土地有联系,部曲却不一定与土地有联系。部曲作为士兵应该绝对服从所属军官的命令,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作战。部曲活跃的时候,通常是军事行动频繁的时候。魏晋以后,佃客的身份卑微化,部曲地位也随之卑微化。    12.“元嘉之治”: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即位,两年后,大臣徐羡之等杀刘义符,立刘裕三子刘义隆,史称宋文帝。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解析】元嘉之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治世,考生应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行的政策,注意同北朝统治的横向比较。    13.均田制: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徒,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均田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规定每户应占有的土地数量,井严禁买卖,这种政策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国家可以进行公开的授田,将本来依附于豪强大族的农民和一些流民招来,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    【解析】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土地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考生应注意将其放在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中一并掌握,同时也作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能在简答或材料分析题中出现。    14.五刑: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劓,剕,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潦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遥渐被废除,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这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15.《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地理学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郦道元为《水经》作注,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一千多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详记其所经地区,山脉、城邑、关津的地理、历史状况,以及名胜古迹,是我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解析】《水经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地理学的重要代表作。考生需对其历史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井大致了解其内容。    16.三长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于太和十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地恢复和发展,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解析】实行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与均田制相配套的基层行政体制,相对于被其替代的宗主督护体制来说,更符合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考生应同其他的改革内容放在一起整体把握,容易在简答题中出现。    17.衣冠南渡:衣冠南渡又称永嘉南渡,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少数族内徒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或者“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自此史称东晋。    【解析】永嘉南渡虽然是因逃避战乱而起,但是客观上却使大批北方农民来到南方,对江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经济中心南移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考生应着重记忆这次人口迁徙的结果和影响。    18.“封锢山泽”:“封锢山泽”在字面上指的是将山林川泽禁锢起来,外人不得进入。山林川泽在东汉之前,都是归国家所有的,普通人民都可以进入其中,从事樵采捕捞,作为农业之外的副业,补助生活。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开始有大的地主及官僚将这些山林川泽归为私有,但是数量上并不多。而在东晋和南朝时期,这种现象逐渐普遍化,大片的山林川泽归为私人所有,不许劳动人民进入,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贫困,使社会矛盾开始尖锐。    【解析】“封锢山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和南朝时期世家大族庄园经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者生应能从速一方面进行分析。    19“混一戎华”:南北朝时期,统一中国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皇帝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素怀大志,并不以鲜卑族是少数民族而自外于中原民族的大家庭。“廓定四表,混一戎华”,这个概念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太武帝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口号,并巩固北魏的统治长达百多年,和他提倡各民族间的融合是分不开的,而且在他的统治内,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也都是围绕巩固这个多民族的统一而进行的。    【解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许多政策都对民族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考生应时这类内容重点掌握,可能在大题中出现。    20.僧祗户:是北魏创立的寺院经济的重要形式。“僧祗”,意为“大众”。北魏太武帝灭佛之后,紧接着是一场更为狂热的佛教复兴运动。北魏的统治者利用佛教来巩固其统治,所以在北魏时期,寺院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基本成为一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其中有大批的普通劳动者,充当寺院的劳动力,成为寺院经济的一部分。    【解析】僧祗户是北魏寺院经济中很有代表性的部分,注意对其产生原因的掌握,此外,还有佛图户,也是寺院经济中的一部分。考生对这个时期的寺院经济要重点把握,将南北方的寺院经济对比来掌握。    21.广陵之役:,公元219年曹操去世,在他统治之下的青州和徐州势力,想乘机发动政变。当时针对青、徐二州变乱的情况,有两种声音,一种主张不发丧,以曹操的名义攻打二州,平息叛乱。而另一个意见是主张安抚,反对进兵。最后曹丕采纳了后者。到了曹丕政权稳定以后,逐渐将二州的兵权收回。后来曹丕两次发动广陵战役,名义上是针对东吴的军队,但是两次都没有同吴军的主力交锋,实际上曹丕是借由攻打东吴为名,整肃青徐二州的豪强势力,达到消除叛乱的目的。   【解析】广陵之役名为攻打东吴,实际上是消除地方叛乱,是曹魏政权得以建立,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所以考生需要掌握这件事情的影响和意义,容易在选择或者名词解释中出现。    22.淮南三叛:司马氏掌握大权,并排除异党,废掉魏帝曹芳,另立曹髦为帝,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引起了诸多军事将领的不满,公元255年,大将军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起兵,反对司马氏,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上台,在他掌权期间,又爆发了大将军诸葛诞的起兵叛乱,也被司马昭所平定。由于三人的起兵地点都在淮南,所以被统称为“准南三叛”。    【解析】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王朝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考生需要对这个过程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选择或名词解释中出现。    23.单于台: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占据了广大的中原地区,同原有的汉人杂居,所以在少数民族的建立过程中,就要解决对胡人和汉人的统治问题。政治制度上,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多采用了“胡汉分治”的政策,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中用于专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机构就叫做单于台,可见统治者对管理除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重视。【解析】  由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存在着管理的差异性,所以十六国中大部分的政权实行胡汉分治的政策,并逐步将少数民族遗留的原始制度向封建制度进行过渡,这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考生应注意同前后时代民族融合的特点结合来掌握。    24.占山格:占山格为南朝刘宋政府准许私人有限占据山泽的规定。“格”特指法律条文。东晋以来,士族豪门兼并土地,占山护林,屡禁无效。刘宋大明七年,朝廷从羊希之议,废除壬展之科,颁布此法,官僚贵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占有山泽。占山格是政府首次在法律上承认山泽为私家占有,表明南朝政府对大土地所有者之妥协。事实上,士族豪强多逾限占据山泽,占山格往往流为虚文。   【解析】  占山格的颁布主要是针对“封锢山泽”,由于私人对山川湖泊的侵占,使普通农民无法进入,从而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是东晋的一大弊病,所以刘宋政府认识到这一点,对其进行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    25.坞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也称坞堡或壁垒。多择既有山林险阻,又可进行农耕的宜守宜农之地设置。坞壁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十六国和北魏的统治者,往往按坞主的实力大小,分别给予官职,大小坞壁又成为各级地方政权机构的治所。北魏前期,推行宗主督护制,更全面地承认了宗主们及其控制下的大小坞壁的合法地住。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三长代替了宗主;邻、里、党等地方基层组织也取代了大、小坞壁组织。【解析】坞壁的产生是胡人入主中原后,本地的汉族人,依托本地的强姓大族,建立起来的一种地方组织,被少数民旋政权所承认,并允许其存在。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能够自给自足,由此产生的坞壁经济是北朝的一大特色。    26.氐: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处陕甘川交边地区。西晋初年,关中氐、羌、渐为编户,赋役繁苛,常激起反抗。十六国中,氐族贵族曾建立前秦与后凉。历代氐族政权汉化很深,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统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王”,“侯”已经形成,并多受中央王朝的封拜。氐族皆采用汉族的姓氏,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与羌族极相近,又受着汉族的强烈影响。    【解析】氐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之一,曾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政权,尤其是前秦政权一度统一了北方,考生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有基本的了解,掌握政权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少数民族同汉族之间的关系。    27.冯太后;冯太后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北魏太和元年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和平六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皇兴五年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承明元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她在位的时期,主持了一系列的改革。冯太后主持制定的三长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三者配合实行,为孝文帝迁洛以后的繁荣富庶打下了基础。【解析】冯太后是北魏时期重要的决策人物,北魏多项政治制度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并通过努力让其得以贯彻。为后来的孝文帝改革和汉化的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考生应注意对重要改革人物的掌握。    28.寇谦之:寇谦之为北魏著名道士,南北朝新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原名谦,字辅真。寇谦之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三、史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出自南朝萧粱末年北齐降将候景之口。侯景,原北魏怀朔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吏。高欢灭尔朱荣,侯景又叛归高欢。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拥兵10万,专制河南,权力仅亚于高欢。东魏武定五年,高欢死,子高澄执政。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候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粱朝臣多表示反对,而粱武帝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粱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东魏继而实施离间计,佯称与粱议和,挑拨侯景反粱。侯景本有作乱之心,连暗中勾结野心篡位的粱武帝之侄萧正德作内应。粱太清二年,侯景发动叛乱,领兵南下,直抵长江。粱武帝完全没有防范,命萧正德保卫京师,而萧正德却派船接侯景叛军过江,迎进建康。侯景纵兵抢掠,又命北人被没为奴者,皆令放免,加以任用。侯景过江时兵不过8千,马不过数百,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顿兵不前,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住。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两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侯景又东略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粱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死,侯景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天正元年,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次年,粱将陈霸先、王僧辩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    2.【答案要点】  东汉来年,由于农民起义多发,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这给各地的军事割据集团带来极大的威胁,面临解体的危险。所以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以巩固其统治,进而在鼎立的情况下,为统一奠定基础。    当曹操推广屯田制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屯田制的产生,一方面,是曹操迫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所作出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他想一统天下,要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所致。就这样屯田制发展起来了,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屯田制的实行,不仅使魏的粮食得到了积累,社会生产力也大步地发展了,使魏的经济走在其他各国的前头。正是这种物质和经济的双重保障,为后来魏一统天下作出了贡献。    3.【答案要点】孙吴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建立,离不开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在其政权中,这些世家大族一直占据着显赫的职位,并与孙氏通婚,以巩固其政治上的同盟关系。这其中主要以朱、陆、顾、张四家为代表,他们不仅在孙吴朝中出任要职,而且其子弟在地方行政中也占据了相当多的数量。这些世家大族敢于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与政府相抗衡,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除此之外,江北迁徒来的大族因为相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也同孙是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周瑜、鲁肃等人。    孙吴对农桑的发展相当地重视,孙权就曾亲自驾车耕田。孙吴政权在长江的两岸大面积屯田,其中以毗陵地区的规模为最大。北方连年战乱,大批人口来到南方避祸,加上孙吴平定了山越,将山越人迁到平地进行耕作,这些都为江南的发展和农业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此外,丝织业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兴起。    孙吴的水路运输与造船业也有着长足的发展,航运事业的发展是江东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造船业的发达,使海上航行成为可能,孙吴时期,向北能到达辽东地区,向南可以到达中南半岛,卫温曾经率万人船队到达过台湾。同时孙吴政权还重视整修河道,开辟运河,大力发展便利的水道,加快了水上交通的进步,对孙吴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答案要点】(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为澄清吏治,巩目统治,实行俸禄制。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    (2)推行均田制。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在妾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中国自先秦以来,存在着对周边少数民族的防范的心理,明确地指出华夏族与周边民族存在着从血统、语言到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并崇尚华夏文化的正统地位,只能同化少数民族,而不能被其同化,对来自少数民族的威胁,坚决地用武力进行抵抗。这种观念经过汉代儒家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了深入人心的思想,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很多汉人主张将已经内迁的少数民族迁回原来的居住地,而恢复汉人对中原地区的支配,后来,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许多没有南迁的汉人,强化自己的宗族概念,建立比较独立的豪强势力,以抵抗少数民族的统治,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各民族的生存环境极端地恶化。而原来属于部落联盟统治阶段的各个少数民族,在统治方式上有很鲜明的原始色彩,困守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并不为中原的汉人所接受,一旦强加给汉人,便容易引起民族间的紧张情绪,所以在十六国时期,一直到北魏的前期,少数民族政权多采用胡汉分治的方法来进行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观念开始出现变化,汉族人士开始承认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且随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加深,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提高,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的笼络加强,原有的敌视态度连渐改变。同时,少数民族随着在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逐渐意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积极地向汉文化学习,以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少数民族同汉族的逐渐趋同,并相互接受,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后世更大范国内的民族融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答案要点】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很多的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其中一项就是颁布占田制。    占田制包括下列内容:    (1)户调式:凡是丁男者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2)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土地数额。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士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3)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丸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解析】西晋所实行的占田制是模仿西周的井田制而来的,在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基本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并且无法抑制土地兼并,所以占田制实行以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晋代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考生应对此有大致的掌握。    3.【答案要点】士族基本形成于西晋时期,但是源于汉魏。东汉末年由于九品官人法的实行,地方上选人任用的决定权掌握在有势力的大族手中,他们可以随便地操控人员的任免,所以门荫成风,实际上不论政局的变化如何,基本上都没有撼动这些大族积累的世家资本,所以他们世代为官,享受荣华富贵的待遇。    西晋时期,虽然当政者意识到来自士族的威胁,但是除了对其掌握的军权有一定的限制外,其他措施都没有起到限制士族的作用,占田制本来希望可以控制士族的规模,但是客观上却助长了士族集团的进一步膨胀,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占有大片的田地,加上他们非法占有的国家土地和强占自耕农的田地,规模之大,基本实现了自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土地的增加又使他们大量地招募宾客、部曲,大量的破产农民依附士族,帮助其进行生产,这些都是士族权力扩大的标志,国家基本上无力对其进行有效的限制和控制,所以,也成为了西晋政权最后瓦解的深层原因之一。    4.【答案要点】前秦政权,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多民族体系上的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军事联盟。淝水一败,迅速走上了瓦解的道路。苻坚政权中原有的各民族的贵族阶层,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北方再次陷入分裂的格局。鲜卑的慕容氏率先起兵反对前秦,建立了后燕政权,羌族的姚苌及其部族一直是一支重要的武装,淝水之战过后,就是由姚苌捕杀了苻坚,并建立了后秦政权。其他政权还包括西燕、大夏、西秦等等。鲜卑的另一支拓跋部则建立了魏政权,并征服了北方的一些游牧部落,使自身迅速强大起来,为再次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东晋在淝水之战胜利后,由于皇帝和大族势力们更愿意偏安江南,所以没有北伐的想法,谢安随后去世,接替他掌握朝廷大权的是司马道子,很快东晋又陷入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中,而积弊已久的社会矛盾也随之进发出来,东晋末年爆发了孙恩、卢循等人领导的多次农民起义,将已经腐打的东晋王朝进一步推向覆灭。另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在东晋末年逐渐失去了对政权的垄断,出身低微的寒人开始兴起,并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刘裕便是在这个时候,实力得到了增长,并入主朝廷,独揽大权,最终代晋自立。    5.【答案要点】门阀政治实际上是一种皇权同世家大族间相互制衡,共同行使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它的产生是因为在西晋瓦解的过程中,南渡的大族和南方的大族共处,需要共同拥戴一个政权,所以东晋王朝才建立起来,而且东晋王室本身是大族拥戴上台,没有极具说服力的皇权,无法达到集权,只能是与大族分权共治,这一点不论是大族还是皇帝本人,都有认同,才会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一方面,皇权与大族权力平衡,另一方面,大族之间也保持着势力的均衡,如果有一支大族的权力过分膨胀,或者想替代皇权,那么也会遭到其他大族的一致反对,所以皇权和士族之间一直可以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    在继承的问题上.由于选官主要以九第为标准,所以大族可以保持对自己地位的垄断,尤其是朝中掌握大权的要职,军权也是争夺的重点。由于这种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他们与下层要求上升途径的寒门人士不断地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门阀政治被寒人兴起所取代。6.【答案要点】中国东晋南朝为流寓百姓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故称侨。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侨州郡县的名称始于东晋。西晋末,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导致北方汉族人民大量南迁,东晋政府连在其聚居之地,以他们原籍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以登记和管理他们。这些人称侨人,州郡县称侨州郡县,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县令。    侨州郡县的户籍是临时性的白籍,着籍的人享受免除调役的优待。但是时间既久,他们与土著百姓杂居错处而户籍各别,负担不同,不但管理不便,而且影响赋覆征发。于是东晋政府实行土断,并省侨郡县,所有侨人必须在居留之地编入正式户籍黄籍,与土著百姓同样负担调役。当时大族标榜郡望,为了照顾他们的利益,不能不保留一些北方郡邑的名称,很多侨州郡县机构仍保留下来,从所寄治的南方旧郡县中中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的领土。    十六国时期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又形成新的侨州郡县。过一段时期又分割原州、郡、县土地为其领土,于是州郡分割得愈多、愈小,而且还出现两郡同治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因此,南朝后期地方行政区划十分混乱,大体南朝侨置的州郡以在今鄂北及苏南、苏北、皖南者为多。北方政权也置侨州郡。设立侨州郡以统流人,是当时各国统治者争夺人口的一种手段,也是笼络大族首领的一种办法。隋统一全国后,废除这种办法,并省郡县,许多侨郡县废罢,但还是有不少名称保留下来。7.【答案要点】(1)迁都洛阳。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旋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在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2)易服装。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    (3)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阜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玫,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4)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井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5)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6)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    8.【答案要点】  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由于有不少的皇帝崇信佛教,大肆佞佛,或者依靠佛教来控制人民,所以这个时期寺院经济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并构成南朝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佛寺的大量修建,僧侣人数大量增加,最突出的是寺院占有的土地日益增多,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寺院地主土地所有制,南朝时期寺院地主经济的土地来源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条途径:由官府赏赐给予,许多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赠与;普通的地主阶层赠与;普通的破产农民为了受到寺院的庇护,自愿将土地献与寺院;寺院的僧侣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得来。寺院经济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寺户、奴婢等为寺院经济服务的人群,这些人有的是国家赐予寺院的罪犯,有的是破产的自耕农,他们可以不向国家纳赋税徭授。寺院经济依靠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加上不用向国家交纳租税,逐渐强大,成为基本可以自给的独立经济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