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考察重点解析(1)
第1章 列强的对华侵略
本章囊括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主要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及其产生的不平等条约。包括:两次鸦片战争;近代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考生在了解这些战争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应当重点掌握这些战争发生的原因、影响及随之产生的重要的不平等条约,掌握边疆危机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考点详解
一、两次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世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
(1)必然原因
第一,中国方面:鸦片战争前夕的清王朝,已从其发展的顶峰“康乾盛世”跌落下来,国势日衰,整个封建制度日暮途穷。
第二,西方、英国方面:欧美资本主义却在蓬勃发展。
中 国 | 世界(英国) | ||
总体状况 | 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 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 |
具 体 表 现 | 经济 |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兼并严重,政府财政困难 | 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最高 |
政治 | 官场腐败,卖官鬻爵 | 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 |
军事 |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 装备先进,成为海上霸主 | |
外交 | 闭关自守,闭目塞听 | 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
(2)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政府发动战争的借口。
2.闭关政策
清朝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目的是为了防范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串通而反抗其统治。该政策始于1757年,其主要内容有: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或侨居海外;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外贸通过“公行”进行;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严格限制来华外国人的活动等。闭关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以及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它虽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但是这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这一政策的结束。
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一次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1841年5月,一股英国侵略者到广州城北三元里抢劫、行凶,当地群众奋起反抗。三元里附近103个乡数千名农民,围攻英军占据的四方炮台,打死打伤英军数十名。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武装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个胜利战斗。它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同敌人斗争的英雄气概,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官兵不可恃”,“鬼子不可怕”,只要人民团结战斗,侵略者完全可以打败。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直接影响下,广州人民烧洋馆、反租地、反入城等一系列斗争延续了10年。这一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信心。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国政治制度对比和经济发展差距造成的。
(1)客观上,敌人强大。战前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发达、科技进步、武器精良,是世界头号强国,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准备充足。
(2)主观上,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是战败的根本原因。
第一,政治制度落后。清朝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弥漫着腐败的气息。清朝皇帝独断专行,大臣对世界形势愚昧无知。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造成清军武器装备的劣势。清军使用弓箭、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所用战船也大都是薄板旧钉制成,遇击即坏;海防要塞的大炮非旧即劣;军制落后,八旗兵因久违作战,大都老弱无用。如此腐败的军队,已经失去了抵抗侵略和保卫国家的能力。一少部分爱国官兵的抵抗,不能挽救整个战争的全局。
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1)经济上的变化。战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五口开放通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外国廉价的棉布、棉纱充斥东南沿海市场,给中国的传统手工纺织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以沉重打击,使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从此开始分离。中国传统的丝茶出口贸易,几乎全部为外商所操纵。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最为直接的东南沿海地区,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而逐渐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政治上的变化。战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领土开始被割裂:英国割占了香港,葡萄牙强占了澳门,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司法权、领海权等也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的国家。
(3)社会阶级结构、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第一,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是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战后,外国商人为推销普通商品和鸦片,以及掠夺原料,在五口通商地区培植了一批买办商人;在外国资本家投资兴办的企业中,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产业工人。第二,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除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增加了一个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第三,中国人民由此肩负着双重的革命任务,革命性质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思想文化上的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进行,开始重视向西方学习。林则徐、魏源等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他们被称为经世派或地主阶级改革派。
二、近代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1.过程
(1)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俄国就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847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之后,置中俄《尼布楚条约》于不顾,疯狂地强占我国领土。1854年在完成侵占中国庙街、库页岛等地计划后,穆拉维约夫公然派兵向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大规模屯兵筑垒,遍设哨所,武装“移民”,擅自在中国境内设置“滨海省”,定庙街为省府,将黑龙江下游地区划入该省管辖。
(2)1858年5月28日,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80年代,《中俄伊犁条约》以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892年沙俄又派兵强占了帕米尔地区萨雷阔叶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2.影响
中国大片领土被俄国割占,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而且滋长了俄国对中国的侵略气焰。
三、中法战争
1.马尾海战
中法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884年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6艘侵入中国福建马尾军港附近,威胁清军军舰。8月23日,法军舰艇首先发起进攻,清军主要将领畏战而逃,毫无准备的福建水师仓促应战,有的船只还没有来得及起锚就被法军密集的炮火击沉,爱国官兵勇敢抵抗却无力扭转战局。马尾船厂也被法军炮火击毁。马尾海战的失败是清政府妥协退让政策的必然结果。1884年8月2日,因马尾海战的惨败,清政府被迫在舆论的压力下正式对法宣战。
2.镇南关大捷
这是在中法战争中,清军于中越边境战胜法军的一次著名战役。1885年3月24日中法战争,法军攻占谅山和镇南关等地,广西震动。年近70岁的冯子材授命率部前去迎战。他到前线即被各军将领推为前敌主帅。3月23日,法军2000多人分三路向镇南关进攻,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领两个儿子和部队冲入敌阵。诸军无不感到振奋,皆殊死搏斗。越南义军和边境各族人民也赶来助战。法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南逃。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此后,清军又乘胜收复了谅山等许多地方。
3.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和影响
中法战争是法国侵略越南,并以此为基地进而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虽然军事上取得了胜利,结果却签订了《中法新约》,基本上满足了法国的侵略要求。
(1)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两国的实力对比,表现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直接原因: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方针,把中国军队的胜利作为与法国妥协的资本。
(2)影响:进一步加深了我国的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的结局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法战争的结局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洋务运动,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
四、中日甲午战争
1.爆发的原因
(1)日本方面:发动侵华战争是既定国策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加上人民的反抗,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侵略扩张,企图从中寻找出路。
(2)中国方面:
统治更加腐败,一味避战求和面对日本的战争挑衅,清政府内部虽然有人主张抗战,但当时掌握清政府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为了保持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政治地位,保存北洋陆海军实力,长期以来就推行“避战求和”的军事方针,并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战前李鸿章在军事上极力避战求和,在外交上则推行“以夷制夷”,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列强的“调停”上。战争爆发后,继续奉行这一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清政府的避战求和活动,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备战的最好时机,而且助长了日本的侵华气焰。
(3)外部形势:西方列强的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19世纪末正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当时列强已把非洲、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先后分割完毕,中国和朝鲜等还没有完全被分割的少数地区成为他们在远东争夺的焦点。西方列强对待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问题的态度怂恿和支持了日本的扩张政策。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外交上积极活动,极力孤立中国,获得美国的全力支持,争得英、法的同情,挑拨英俄对立,以抵制俄国可能公开干涉日对中、朝的行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列强的态度,有利于日本发动战争。
(4)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一次为反对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农民起义。朝鲜统治者在无力镇压的情况下向清政府求援。当清政府派兵入朝后,日本则以保护使馆为由,把军队开进朝鲜。事变平息后,日本拒绝两国同时撤军,反而增兵,目的就是促成中日关系的“彻底决裂”。
2.黄海海战
也称“大东沟之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到黄海大东沟。17日,北洋舰队在返航途中遭到日本海军舰队的袭击。丁汝昌下令迎敌,重创日本旗舰松岛及赤城、吉野、西京丸等舰,赤城号舰长丧命。中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督率士兵英勇战斗,与自己的座舰同归于尽,壮烈殉国。在这次战斗中,中日双方互有损失。后李鸿章为保存自身实力,强令北洋水师困守威海卫,造成了坐以待毙的局面,把海上主动权让给了日本。
3.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的实力比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及推行的妥协投降路线是造成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开战前,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军事上准备不足。外交上一味依靠外国调停,贻误战机;宣战后,消极应战,积极待和,军队素质低下,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战败后一味求和。客观上,西方列强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怂恿日本,胁迫清政府妥协退让,这是中国战败的又一原因。
(2)影响:第一,对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沉沦,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另一方面,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各阶层人民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第二,对日本: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大量战争赔款和其他侵略权益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亚洲强国,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
4.三国干涉还辽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求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内有日本割占中国辽东半岛的条款。沙俄认为这触犯了其在华的侵略利益,遂拉拢法国、德国共同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而清政府则须支付3000万两白银加以“赎回”。此后,三国以干涉还辽邀功索偿,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沙俄乘机迅速扩大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也由此而起。
5.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德国强租胶州湾,以山东为势力范围;
(2)俄国强租旅顺、大连,以长城以北为势力范围;
(3)英国强租威海卫与香港九龙、新界,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4)法国强租广州湾,以广东、广西与云南为势力范围;
(5)日本割台湾和澎湖列岛,以福建为势力范围。
6.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提出并对华采取的侵华政策。19世纪末,美国因为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德、俄、法、日、意等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各国互不干涉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既得利益;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各口岸的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势力范围内,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和商品的铁路运费。此后不久,美再次照会各国,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把最初的开放“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的政策应用到整个中国,形成“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标志着美国不再追随英国侵略中国的做法,提出独立的对华政策。其实质是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使美国得以分享其他列强在华取得的一切侵略特权。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最后的结果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的完全确立。
2.“东南互保”
1900年6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通过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协议制定了《东南互保条约》(即《中外互保章程》),共有9款。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目的是阻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共同维护列强在华利益。接着,“互保”的范围扩大到两广、山东、浙江、福建等省。
“东南互保”实际上是清朝地方督抚公开与外国勾结,带有明显的严防人民反抗和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意图,但条约中也确实有约束外国兵轮、水手、教士和商人不得肆意侵扰的条款。可见,“东南互保”是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前提下互相妥协的产物。虽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使《中外互保章程》并未正式签订,但有关条款在实际中都得到了执行。
六、日俄战争
日俄两国为争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沙俄和日本都把侵略中国作为侵略东亚、称霸亚洲的基础,双方在中国东北的角逐越来越激烈。1904年2月,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袭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中国的领土上互相厮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中沙俄连遭失败,美国害怕日本强大会威胁自己的利益而出面调停。1905年9月,日俄双方在美国的朴茨茅斯签订和约。俄国承认朝鲜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东北由俄国独占变为俄国控制北部、日本控制南部的局面。此外,条约还规定沙俄将库页岛南部给日本,日俄双方同时撤军等。
七、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1.中英《南京条约》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即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须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掠夺;协定关税,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税款须经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废除公行制度。这些内容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自主权都开始丧失,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创造了有利条件。
(2)《南京条约》的主要影响:第一,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除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增加了一个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第三,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人民由此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革命性质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革命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2.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香港的侵占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2)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给英国;
(3)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即所谓“新界”,租期99年。
3.中日《马关条约》
(1)主要内容: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影响:《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第一,中国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实现了二十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把朝鲜变成了侵略中国的桥头堡。
第二,巨额的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回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3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无力偿还,只得大借外债。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则把外债统统转嫁到中国人民身上,极大加重了对人民的搜刮和压榨。
第三,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各国援引“利益均沾”条款,同样享受这项新的特权。这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阻碍。新的通商口岸使各国势力深入长江流域,中国人民受到了帝国主义越来越沉重的直接压迫和剥削。
第四,条约割占了台湾等大片领土,使台湾等地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第五,日本从中国攫取的巨额赔款进一步促进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日本从此进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促使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条约进一步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4.《辛丑条约》
(1)主要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清廷向各国赔礼道歉;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与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拆毁大沽炮台,允许从北京、天津到山海关的主要地区驻扎外国军队;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2)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且使中国的税收财政几乎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使馆区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帝国主义列强完全在军事上控制了京津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承办反对外来侵略的官吏,不许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组织,使清政府开始成为“洋人的朝廷”;总理衙门的设立便利了外来势力操纵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
《辛丑条约》使帝国主义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极为严酷的剥削与控制,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2章 清统治的衰落
复习提示
本章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1851—1864年)和义和团运动(1898—1901年),地方势力的崛起和清廷政局。大纲规定考生应当着重掌握的内容包括: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原因、过程、结局和影响;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局;清地方势力崛起及与中央关系。
考点详解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爆发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其爆发是当时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促成的。
(1)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已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反动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了社会危机,这是促成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基本原因。
(2)广西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因为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战后大批解散的壮勇流落于广东各处,有些进入广西。同时广东、广西一带连续发生天灾,以广西为最烈。广西一带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民族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另外,土、客杂居,之间发生械斗,也更增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3)1846—1850年黄河和长江各省遭受严重的旱灾,两广地区更是灾荒不断,再加上当地政府的盘剥,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境地,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反抗。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简要经过
(1)领导核心集团的形成。拜上帝会以紫荆山为大本营,为总会,各地设有分会,自上而下成为一个系统的组织,有统一的纪律,统一的领导。成员以汉、壮、瑶等族的农民为基本群众,还有矿工及无业游民等,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由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领导核心集团。
(2)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1851年1月—1853年3月)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誓师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1年3月间,太平军进至武宣县东乡驻扎。洪秀全在这里登基称天王,并建立了军师和五军主将制度。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城,这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座州城。在这里整顿队伍,进行了“永安建制”。1853年1月,太平天国攻占武昌,3月19日攻克南京,将此定为国都,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立的政权。
(3)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北伐:1853年5月,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直到清王朝的心脏北京,后由于孤军深入到达天津附近而败。
西征:1853年5月,太平军派胡以晃、赖汉英等西征,直取安庆、九江、武汉三地,控制长江中上游各省。到1856年西征军控制了湖北、安徽和江西的大部,基本上实现了西征的目标。
(4)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即洪秀全、杨秀清之间的矛盾和杨秀清、韦昌辉之间的矛盾。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宗派思想日益严重。1856年8月,东王杨秀清“逼封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返回天京,9月1日韦昌辉包围东王府,杀害杨秀清及其眷属,血洗天京。洪秀全遂诛杀韦昌辉。
“天京变乱”的严重影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导致了内部的分裂;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政治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原有信仰发生危机;与清军的军事斗争形势发生了急转直下,给清军以反扑的机会。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是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1)失败原因
第一,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第二,主观上,领导这场运动的是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者。农民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等弱点,因此在运动过程中犯了许多严重甚至是致命的错误。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要在小生产平均主义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洪秀全利用宗教迷信来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反清斗争,初期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到了后期,逐渐失去其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破坏运动的不良作用。第三,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经不起考验,在战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军事胜利时,没有组织好战略进攻;军事失败时,没有组织好战略退却等。
(2)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理论,制定了各方面的政策,把历代农民战争推向了最高峰。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全面冲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严重动摇了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中国近代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第三,太平天国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它的失败揭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内在关系。
第四,太平天国运动对亚洲各国也有很大影响,它是近代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波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1.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实行圣库制度,参加“团营”的会众将田产房屋变卖为现金,全部上交,全体衣食等都由公款开支,一律平均。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城,这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座州城。在这里整顿队伍,进行了“永安建制”,初具政权雏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关。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为天王。天王之下设王、侯两等爵位(后来在诸王之下陆续增设义、安、福、燕、豫、侯六等);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职官,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五等职官,由中央任命,称“朝内官”。爵位和职官不分文武,军政兼管,既处理政务,又带兵打仗。太平天国的政权机关,分中央、省、郡、县四级。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的东王府实际上成为中央政权的国务管理机关。东王府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成为分管各部的主管官员。省、郡、县为地方政权,官员均由中央任命,称“守土官”。县以为地方基层政权,官员一般由各地公举,或由上级官员委派,称“乡官”。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分为九等,无论男女,16岁以上皆可分得一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均土地的方案,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追求平均理想社会的愿望,并使之具体化和纲领化,标志着中国的农民战争已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消灭一切私有,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改造成统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与中国社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同时,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必将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财产公有、平均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是落后的,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3.《资政新篇》
(1)内容: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重振朝纲的纲领,经洪秀全审阅批准,以干王名义发布。
政治方面:主张为政的关键在于立法,即制定法律制度,并针对太平天国后期人心涣散、政事不一的实际,提出重建集中统一的中央政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增设“新闻官”、“新闻篇”、“暗箱”等,使“民心公议”、“上下通情”。
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事业。奖励创造发明,给予发明专利权。
文化和社会改革方面:主张设学馆、医院、慈善机关。废庙宇寺观,禁止溺婴、买卖人口和鸦片。改革文风,提倡“文以纪实”的浅明文体。
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2)评价:《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史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它企图用模糊的建立资本主义的理想来代替农民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它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但是《资政新篇》却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它只字不提农民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加上严酷的战争环境也使它无法付诸实行。
三、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湘军
湘军是晚清时期以曾国藩为首组建的军阀武装。1853年,帮办湖南团练的在籍侍郎曾国藩为对抗太平军,在练勇基础上扩充并重加编练而成。曾国藩除广为招募营勇外,还任用儒生为将佐,号称“湘勇”,通称“湘军”。湘军以营为单位,全军统辖于曾国藩。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是晚清军制的一大变化,也是湘军战斗力强的重要原因。湘军的重要将领左宗棠、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等均先后任总督,成为晚清地方势力中的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2.淮军
淮军是晚清时期李鸿章为首组建的军阀武装。1853年,李鸿章在安徽合肥办团练被太平军击败。1858年入曾国藩幕府。1861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赴庐州、六安一带扩编地主团练武装。1862年率领团练至安庆,曾国藩又按湘军章程定其营制,并拨湘军数营相助。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又一支反动地主武装,也是李鸿章赖以起家的政治资本。淮军在镇压农民战争中不断扩大,其主要将领有张树声、郭松林、潘鼎新,叶志超等,逐渐形成淮系军阀集团。后被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所替代。
3.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晚清政府借助湘军与淮军等地方势力度过了农民起义的内部危机,又面临着新的危机: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督抚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各地农民起义而迅速崛起,拥有强大的政治、财政和军事势力,导致地方督抚的强化与离心倾向加强,高度中央集权开始下移,“外重内轻”的局面开始出现。
地方军事势力的崛起使清朝兵制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常备军为绿营兵的状况,开始出现“兵为将有”的现象。随着地方势力的崛起,清朝统治集团中满、汉力量的对比逐渐改变,至咸丰年间,汉人巡抚占到了七成以上。
地方势力的崛起,严重削弱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动摇了其统治的政治权威。很多汉族地方督抚成为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对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义和团运动
1.兴起的原因
义和团运动1898年首先在山东兴起,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因在于:
(1)甲午之战和战后德国入侵山东,是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的最直接的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山东首当其冲。由于外国商品在山东内地倾销,农村自然经济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2)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传统文化根深叶茂。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山东的侵略活动猖獗,不同文化传统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山东民教斗争激烈。
(3)1898年和1899年,山东地区连遇天灾人祸,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
(4)山东农村(尤其是鲁西、鲁北一带),长期以来存在着民间秘密结社,如义和拳等,为义和团运动提供了现成的反侵略组织形式。
2.“扶清灭洋”的口号
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其核心是“灭洋”,也称“助清灭洋”或“兴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暂时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从而能够提高人民参加斗争的积极性,扩大了反帝爱国运动的群众基础,在实际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个口号不是一个科学的纲领。“扶清”,虽具有保家卫国的爱国性质,却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以至后来被利用、出卖。“灭洋”,虽广泛地吸引了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很大程度上具有笼统的排外性质。“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表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义和团的力量,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从主观上看,它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核心,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口号和策略,表现为笼统的排外主义,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因而被清政府利用、出卖。
(2)历史意义: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给八国联军以沉重的打击,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义和团运动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义和团血的教训促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的真实面目,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反殖民地斗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