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析中国古代史重大问题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从政治上讲,为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专制集权的国家;从经济上讲,封建的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都需要一个强权来保护自己。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治乱兴衰的原因
古代中国出现兴、治局面的原因,大致有: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当朝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王朝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又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安定;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政策,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频繁。
衰、乱之世的出现,也有其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腐败。这又具体表现为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佞;宦官、外戚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等。从地方势力来讲,由于分散性的封建经济的存在,地方割据势力恶性膨胀,在中央集权不力的情况下往往作乱叛上。
3.变法改革失败原因
变法改革其结局往往是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1)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异常强大。(2)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王朝的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4.国家统一与分裂的成因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统一能够成为主要趋势的原因,可从以下因素加以分析:(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3)文化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历经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这种思想一再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4)民族融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与统一国家的发展至为密切。由于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间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演化。正是因为有历史文化的认同,才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凝聚力,才有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分裂现象。这有其内在原因,(1)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中央集权不力(3)地方势力膨胀(4)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5)社会经济不够发达(6)民族融合不够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及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导致分裂的种种因素就会消失。
5.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一,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如,秦汉统一了中原地区,匈奴族则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在经济文化方面也给予汉族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颂,反之要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中对少数民族多有诬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摒弃和批判。第三,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正因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各个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阶级矛盾。由于民族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如女真首领阿骨打领导的抗辽战争;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矛盾斗争的性质,如淝水之战是东晋为了保卫江南先进经济发达地区和人民,不受北方氏族贵族侵扰的进步战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性质,如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分裂势力叛乱的战争;有的则纯属是一些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如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之间的一些战争。做出具体分析以后,不但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而且要明确给予肯定或否定。这里还应注意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与我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前者是我国兄弟民族间内部的事情,虽有是非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但不要用“侵略”和“反侵略”的字眼加以界定。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6.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处于从属地位,起着补充的作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自然经济渐趋瓦解。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地主制经济,这是一种占主要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地主把大多数土地分给农民,形成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业生产。这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靠血缘关系紧紧结合在一起,对于封建剥削和人口增长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巩固和稳定着中国封建制度。这种结合大大限制了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使对生产力提高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分工不能顺利实现,从而迟滞了中国社会发展。与这种地主制经济相适合,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权。此外,中国封建社会还存在着小自耕农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者的小商品经济,但它们不占主要地位。
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存在于阶级社会各个阶段。在中国古代,它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的附庸地位,主要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创造了历史条件。
7.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规,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8.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我国封建社会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中国古代主要产生过以下土地制度:其一,井田制,即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其二,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至于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9.赋税制度的沿革变化
在中国古代社会,赋税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的雏形。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时期,封建国家把全国的平民编入户籍,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根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秦王朝时,赋税和兵徭繁重,导致短命而亡。汉初统治者吸取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汉代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这一赋税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其二,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三,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北魏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其中“调”是户税,以户为单位征收。隋唐沿用并发展为租庸调制。其中“庸”是纳绢代役,这一规定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朝中叶,土地兼并进一步发展,均田制逐渐瓦解,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780年,唐政府废除前期实行的“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法,改行以土地和财产多少为标准的两税法。其主要内容是:征收户税和地税,户税按户等以钱定税,地税按田征粮。户税与地税都一年两征,因此新税制称作两税法。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曾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后因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被废除。明朝后期,为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按丁、粮派役,把一部分差役逐渐转入地亩之中,使一部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多少减轻了丁役的负担。此法又规定把赋税和差役合编为一,这就简化了赋税的名目和征收的手续,对限制豪强漏税有一定作用。还规定让农民交纳代役银,再由政府雇役,这种折银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也进一步松驰。一条鞭法由于遭到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清承明制,以“田赋”和“丁役”合称地丁作为封建国家的主要税收。由于全国土地数目已难确知,人丁死亡隐匿无法统计。为解决赋役混乱和负担不均,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即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叫作地丁银。这一制度的实行,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驰了。通过摊丁入亩,部分地减轻了无田、少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由于税则简化,有利于清政府的赋税征收,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另外,清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削弱,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综上所述,从西汉到清代,中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是: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以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由实物地租为主逐渐趋向货币地租为主,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守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守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趋向单一,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征收的商品税日益加重。
10.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方面有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另一方面有了购买劳动力的较大的作坊主和商人,即最早的资本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虽然会促使封建社会渐趋走向瓦解,但这种萌芽还微弱,发展还很缓慢,直到鸦片战争前,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第一,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由于地主制经济的存在,封建地租很重,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农民受到残酷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又由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起着限制作用。第二,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如,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此外,手工作坊主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没有摆脱封建国家的控制和行会制度的束缚。
11.古代科技的作用和地位
(1)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数学、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造纸、火药和火器制作以及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但另一方面,科技能否转化成生产力,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等。1995年高考材料题,通过比较四大发明对我国及世界历史发展两种不同影响,揭示了这一问题。明清时期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封建上层建筑顽固地阻碍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济状况和意识状态中,当然不能给科技发明运用开创广阔天地,也就不能产生超越这个社会水平的科技发明。所以明清时期尽管也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科技巨著的问世,但它所能表明的只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且是总结性巨著。从这“传统”、“总结性”中明显说明了一个辉煌时代即将结束,缺乏开创意义。从根本上讲,这还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制约。(2)科学家的治学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精神,贾思勰作《齐民要术》,集中精力凡12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共付出了27年的艰苦劳动。其二是斗争精神,特别在宗教、儒家神学所束缚的封建时代,科学家的科研及成果无疑是伴随着与封建迷信的斗争。如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同时大肆宣扬佛教以欺骗人民,对自然和历史发展作了歪曲解释。那么这一时期无论是张衡发明地动仪,还是张仲景研究医学,本身就是对封建迷信、神学巫术的否定。正是这些推动着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不断加深,成为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基础。到封建社会晚期更为突出,三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八股取士所造成的严重脱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古代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主要通过概括中国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如秦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铸铜、制铁、制漆技术东传至日本、朝鲜,影响巨大。以后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这样的史实多不胜数,自然而然确立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12.古代思想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历史影响
(1)思想发展趋势及原因。如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变化趋势:战国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看是由其时代特征决定的。在由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过程中,中国社会形成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复杂的阶级关系。因此许多思想家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不同主张,因而形成“诸子百家”。客观上,政治分裂加上各诸侯国支持,进而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至秦汉发展为思想专制,一方面反映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要求,最主要的还是基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同时应注意这个过程中还表现出法→道→儒具体思想派别地位的更替变化,也应根据时代条件予以分析。明清时期思想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封建专制思想的空前加强和反封建民主色彩思想的出现。这恰恰也正是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2)思想的发展是政治斗争的反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从根本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展的。荀子的“人定胜天”表现出人们战胜自然能力的增强;秦汉魏晋时期王充、范缜的唯物主义思想则表现出封建制度确立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应注意哲学发展也与社会政治和阶级关系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经济、政治的剧变反映到社会思想上,是对天命观的否定、对重民思想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这在儒、道、墨等家的政治思想中都有所体现。自西周“国人暴动”后,随着政治的危机,周天子权力衰落。“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也相应地发生动摇,天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对宗教性的天和神信仰的动摇,必然是人们对自身价值和自然物质性及规律性的肯定。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讲又是政治斗争的反映。对天、神的否定,实质上就是人们对奴隶制统治的否定。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上升时期地主阶级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力图论证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动和财富权力的转移是合理的、进步的。这种思想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同样道理,其他诸如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王充、范缜乃至王夫之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无一不与政治有关。
13.古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
(1)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形式崩溃以及新的教育形式的萌芽。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能够接收贾人和农家子弟入学,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2)从汉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办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唐代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作为官办教育的补充,私学在封建时代也经历了兴盛衰亡过程。唐代私学到北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这在当时都具有历史原因。唐后期私学兴盛,这与政治割据、腐败,政局动荡而官学荒废有关;也与经济上地主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有关。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与此类似。明清书院逐渐变为官办学校则是由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决定的。(3)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学而优则仕”,所以,实际上对科技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于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至宋元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则应予以肯定。
14.古代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以唐朝为例,其主要文学成就及特色:(1)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除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趋向成熟,隋统一全国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当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这些都是促使唐诗创作繁荣的因素。(2)唐散文的发展。秦汉以后,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的骈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唐朝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微,这种贵族文体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提倡古文的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比较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3)唐朝中后期城市经济繁荣,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传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