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冷战研究和20世纪民族主义
目录
冷战研究
20世纪的民族主义
九、冷战研究
冷战始于第2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终于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四十多年。在这段时期内,冷战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余波犹存。
1.冷战的起源
对冷战研究,起源问题是重中之重。中外学者围绕冷战起源,就各大国应负何种责任、起了何种作用、谁是主动挑起者等问题展开讨论。西方有学者认为,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正是因为苏联追求和扩大势力范围,企图通过世界革命使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统治整个世界,美国才做出必要的反应,以防止“极权主义”的蔓延,从而保障“自由世界”之安全。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主要有四种观点。
其一是“美国霸权论”。有学者认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因此,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这种观点曾长期是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相继提出了下列其他不同观点。
其二是“美苏共振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双方在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问题上共振互动,矛盾愈演愈烈。从苏联来看,二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注重主动出击,扩展势力范围,但由于实力所限,其主动出击行动是有限度的:斯大林的主要目标是在二战后利用苏联的实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制订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而爆发。冷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超级大国决策者们对二战后世界形势和对方行为的误判。苏联与美国对冷战的爆发一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三是“综合作用论”。这种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冷战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美苏在战时的军事合作就孕育着冲突的种子;美国政府旨在支配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统治阶级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形态使其把苏联的对外政策目标视为谋求世界性扩张;美国的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膨胀,刺激了它到处扩张的欲望及遏制苏联的自信;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刺激了美国政府内外的反苏情绪;在伊朗和黑海海峡问题上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做法成为美国对苏联强硬方针的一个诱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原子武器的出现增强了美国的实力,加速了冷战的爆发。还有学者从三个层面剖析了冷战的缘起,“从国际层次上看,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战略对峙,双方互感‘安全威胁”’;“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 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 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 理论家的政策建议则是促成华盛顿选择‘遏制’道路的重要因 素”。
其四是“英国主动论”。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一般强调美国的作用而忽视英国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就西方国家来说,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配合、推动和促进,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因为毕竟冷战的主战场是在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在整个冷战形成过程中,英国政府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当美国的政治导师,鼓动美国走上冷战道路;二是在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前担任临时主帅;三是在冷战开始后做冷战的急先锋。有学者甚至认为,英国不仅是实行对苏遏制政策的急先锋,而且是西方遏制苏联的促成者。
2.冷战的影响
学者们一般对冷战持否定观点,认为美苏冷战把世界人为地割裂为对峙的两部分,把人类拖入战争的边缘。
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阐释冷战的影响。有学者指出,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冷战是和平状态与战争状态的一种交叉与共存。鉴于冷战并未演变为一场将全人类引向毁灭的浩劫(尽管从冷战时期国际冲突的逻辑和人类所掌握的技术手段来看,是存在着这种可能性的),冷战更多的是一种和平状态,而不是一种战争状态。因此,“冷战”应被当做一种中性的历史表述词语,而不应被当做一种在总体上来看带有负面含义的历史概念。
还有学者指出,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一场影响着世界的美苏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决赛”。最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及其国际关系模式彻底失败。不过,冷战对美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也有另一方面:多半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二战后宽待德国和日本,促使中西欧一体化起步,在客观上有力地促成德、日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源自冷战的军备竞赛和一定程度上源自冷战的反美恐怖主义势力,实际上结束了两个世纪以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予美国的不易受伤害性。历史有可能最终证明,冷战的真正结果并非美国的真正胜利。
3.关于意识形态及其在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冷战从一开始便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之间的交锋。冷战期间两大阵营的划分,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标杆。它们之间的冲突,并不仅仅是一场决定双方力量孰强孰弱的争斗,更是一场涉及双方制度孰优孰劣的竞赛。一般认为,冷战的结束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然而,这种解体并不是苏联在经济上全面崩溃或在军事上为西方国家所战败的结果。就其深层根源而言,造成苏联及其阵营解体的原因,是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在经历了冷战时期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对抗后一种思想行为上的“内在投降”。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的力量,而是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以往一些学者认为,在冷战时期决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策者们对于国家“至关重要的安全利益”的考虑,而不是意识形态承诺。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意识形态因素在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演变中起到了重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具有相同或相似意识形态信仰的国家会由于意识形态的因素而结合到一起,也会出于意识形态的 原因而分手。意识形态为决策过程和结果提供合法性的依据, 信念和信仰构成的道义作用有时超过了纯粹的物质力量。
但是,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它的力量会随 着人民对它支持的减弱而消退,在政策制订与实施过程中的影 响力也必定会不断减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为什么冷战 越发展到后期,意识形态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在总体 上越来越不突出的原因所在。
20世纪的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诞生于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诞生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因此,民族主义逐渐成为观察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视角。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
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冷战局面。阵营内部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有时掩盖了民族主义。英、法、西德、日、意等国力图摆脱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和政治上的依从地位,以民族主义整合国民意识,以求重振国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各国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桎梏,走真正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则运用民族主义走上独立道路,维护国家主权,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引发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地方分离主义运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及这些地区旷日持久的冲突根源都在于民族主义。
还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民族主义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上半期,民族主义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的富强,把本民族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自身的繁荣,侵略掠夺它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同时竭力抑制削弱其他欧美国家。民族主义是导致相继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建立民族国家。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其目标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后,转向追求民族的富强,有人将其称为“经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此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大量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纠纷,再加上一些国家重蹈西欧历史上自我中心主义的覆辙,民族主义膨胀,谋求地区霸权,导致地区纷争不断。二是在民族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出现了地区联合组织——欧洲共同体。西欧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目的没有改变,但是调整了具体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迄今为止,西欧各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社会经济不 断发展,保持了发达国家的地位。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民 族主义。美国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认为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 观最为优秀,美国有责任将其推广到全世界的这样一种使命感。 美国在冷战中鼓吹维护和推广自由民主制度及其价值观,敌视 遏制其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国式的 民族主义。苏联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关系中,经 常表现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其背后隐含着民族利己主义。苏联与美国长期冷战不止,原因之一是苏联谋求本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苏联表面上宣扬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使本国的民族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四是两个阵营内部摆脱大国控制的民族主义。
第三个阶段是冷战结束以后。在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与没有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第一,冷战时期被压抑的民族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在苏联东欧地区,一些在高压政策下长期得不到的民族主义诉求,由于苏东剧变造成的失控和动荡,一下子释放出来,民族分离主义活跃。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二十多个新的独立国家,而且车臣问题、波黑内战等纷争不断。第二,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接触空前频繁,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同时,也使得相互差异更加凸显,矛盾冲突增加,强化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卫民族利益,一些发展中国家拿起民族主义武器,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除此之外,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支配作用,各国都在重新确定国家的指导思想。由于世界上基本都是民族国家,毫无疑问,本民族的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此民族主义代替意识形态,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起到主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后冷战时代世界出现了“泛民族主义”的趋势。
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民族主义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然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如何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面,消除其消极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