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南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2、四季捺钵制:也称作四时捺钵制。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帐、营盘,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即临时居住处。契丹国其实既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然而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却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捺钵之地实际上是契丹国的政治中心、最高统治者所在地;皇都和五京是宰相以下官僚处理政务特别是汉民政务的地方,这是契丹立国以后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3、华夏——古代汉族的自称。原指中国中原地区,后包括中国全部领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大聚居区内,逐步实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华夏开始成为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秦汉以后,华夏族这一称谓先后为“秦人”、“汉人”乃至“唐人”所代替,但“华”作为中国民族的概念,并未消失。近代出现“中华民族”的概念后,遂以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4、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单于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桓、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5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中原并成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者为夷。“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在中国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文化礼义作标准。
6、猛安谋克制: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氏族、部落首领在进行生产或行军时,按率人数多少,称为“猛安”或“谋克”。1114年,阿骨打重新规定“猛安谋克制”,以100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平时出猎、战时作战,这样不仅节约财政支出,还保证有较高的战斗力。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兼具军事、政治、生产三方面职能的社会组织。
7、盟旗制度: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天命九年(1624)后金统治者对归附的蒙古部众,按八旗组织原则,在其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划分八旗,后复以此办法陆续安置归附的蒙古诸部。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蒙古返归中国后,全蒙古部众悉数被纳入盟旗体制。此制自初置至完备,历时一百四十多年。
8、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国古代长安和洛阳,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1877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丝绸之路”一名,因它的最初作用主要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所以此名为世界各国人民和学者所接受。其后,德国的历史学家赫尔曼对丝路作了进一步的文献考察,并将这一考察延伸到地中海两岸和小亚细亚,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于是,“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很快传播开来,沿用至今,逐渐成为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代名词。这个名称对于绿洲之路和草原之路同样适用。
9、羁縻府州: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10、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实行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中央王朝对内属的各民族或部落酋长(首领)封以官爵,赐以名号,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这些民族首领进行间接统治;同时,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中央王朝委派的官吏,承认其统治区域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并听从中央的征调,按期交纳一定的贡赋。
11、改土归流:是指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统治,而改任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最初是利用土官犯罪、绝嗣等时机取消土司统治权力,到明永乐十一年平定贵州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之乱后,废除土司制度,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清朝更加紧在云南、贵州等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12金瓶掣签——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该制度有利于蒙藏社会的长期相对稳定。 它既符合政治手续、法律手续,也符合宗教手续;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又体现了西藏地方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事实;有利于维护和稳定蒙藏地区的社会局势,安定边疆。
13八旗制度——明末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创制。用黄、红、蓝、白及镶黄、镶红、镶蓝、镶白代表八旗,每旗隶属特定的人员,成为既是一种军事组织,也是一种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的制度,在女真族统一战争及后来与明王朝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八旗制度发挥重要作用。入关后,满清继续保留八旗制度,但其组织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14改土归流——是指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统治,而改任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最初是利用土官犯罪、绝嗣等时机取消土司统治权力,到明永乐十一年平定贵州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之乱后,废除土司制度,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清朝更加紧在云南、贵州等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15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有元一代置而不废。对这一官职作系统全面的探讨将有助于蒙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职官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元代中国与周邻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深入研究。 达鲁花赤,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在波斯语中则译为“沙黑纳”。汉文文献也称“监”、监某州、监某府、监某路,《世界征服者史》则称为“少监”,赵翼称其为“掌印办事之长官”。
16四夷——西周已有“四夷”的名称,是指“四方之夷”。是中原诸夏以夷、蛮、戎、狄配东、南、西、北四方,而与华夏居中构成五方,共称“天下”和“四海之内”的一种按地理方位的分类方法。
17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晋室的衰落和南迁。原居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与汉族比邻,并先后建立了五凉、四燕、三秦、二赵等十五个北方政权和一个西南政权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18雅克萨之役:是清朝初期对沙俄的自卫反击战。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抢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引发驻守清军和当地人民的反抗。沙俄政府不顾清政府的警告和抗议,进一步加紧扩张。1685年和1686年,清廷先后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军队。此后,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遏制了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19尼不楚条约:清政府和沙俄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沙俄在雅克萨战败后,被迫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0扎萨克制度:清政府在内外蒙古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又称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划分为旗,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旗有扎萨克(旗长),盟有盟长。扎萨克为世袭之职,盟长则由中央任命。此外,中央又派大员驻在各要地,以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21准噶尔叛乱:准噶尔部地处伊犁一带,是蒙古之一部。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自称可汗,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率众归附,噶尔丹又进兵漠南蒙古,打到离北京700里的乌兰布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大败后饮药自尽。雍正、乾隆年间,清政府又多次与噶尔丹部交兵,直到1759年,清廷才最终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彻底消灭,实现了西北边疆局势的稳定。
22大小和卓叛乱:18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贵族叛乱时,被准噶尔部俘虏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小和卓先后逃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们兄弟两人纠集其他各部的维吾尔族上层分子发动暴乱。次年,清朝派军平叛。到1759年,终于将这次叛乱镇压下去。之后,清政府在喀什噶尔等地设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他们受到伊犁将军的管辖。
23张格尔叛乱:大小和卓虽被镇压,但其后裔和少数叛乱分子并不甘心失败。1820年,逃亡浩罕国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直接支持下,潜入喀什噶尔,煽动维吾尔族上层发动了一次武装叛乱。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叛军占领了天山南路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城。英国侵略者也随之而入。清政府又派杨遇春等率领大军前去镇压。在各族人民特别是在维吾尔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军屡败叛军,并收集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失地。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清军俘获张格尔,叛乱被镇压下去,英国殖民者的侵略阴谋破产。
24理藩院:在清代设置的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其体制同于六部,地位列于工部之后,职官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都由满洲、蒙古族人担任,一般汉人不得染指。理藩院的职责是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蒙、维、藏族事务,此外,理藩院也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务,凡与俄罗斯交涉的事务皆归理藩院办理。理藩院的设立有利于中央对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
25郑和下西洋:明初大规模的航行。郑和,原姓马,靖难之役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被赐郑姓,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超过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苎丝、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以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6奴儿干都司:明朝前期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全称: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永乐十一年(1413年),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曾两次在特林修建永宁寺,并立有两碑。奴儿干都司于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废弃。
27土木之变: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击败,英宗被俘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率军大举南下,攻略大同。英宗在宦官王振鼓动下领兵五十万亲征。八月初,大军抵达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军屡败,因而拒不敢战,又立即折回,回师至土木堡,被瓦刺军追上。结果明军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杀死。
28里甲制度
明政府设置在甘肃河州(今临夏地区)回、撒拉、东乡等族聚居区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明初,河州分设四十五个里,后合并为三十一个里,每个里之下设甲。分置里长、书手、甲首各一人,均由地方豪绅担任并世袭。里长、甲首掌管政务,包揽审案刑罚.横行一方。书手管理赋税财政。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会社制度”取而代之。
29宣政院:元朝掌管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1264年忽必烈始置,初名总制院。1288年因所统藏族地区军民财赋事关重要,改称宣政院,院使升正一品。宣政院设于大都,在西藏境内设宣慰司。遇地方有事,设宣政院驻地方处理;重大军事,则由宣政院与枢密院合议处理。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
30长征健儿:唐代开元以后长期戍守边疆的雇佣兵。随着均田制度的破坏,府兵制已难以维持。为弥补兵源的不足,边镇戍兵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起,正式实行招募制,因为要长期服役,招募的戍兵被称为长征健儿。他们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的局面。长征健儿代替了原来轮番戍防的府兵,是唐代兵制变革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变革招募制的雇佣兵、职业兵代替了征兵制的义务兵。
31昭武九姓: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华的粟特人及其后裔的统称。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姓,唐代又称九姓胡。《隋书》记载,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居祁连山昭武城(今甘肃张掖),为匈奴所破,迁居葱岭,分为多个小国,其王均以昭武为姓,故称昭武九姓。昭武九国在南北朝时隶属恹哒,隋朝时隶属西突厥。唐朝平西突厥后,划入康居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九姓由于世代经商,成为古代西亚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的重要媒介。
32天可汗:唐代诸民族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并进而征服突厥、吐谷浑等,但它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的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依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予高级官职,册封爵位。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33平定南中:三国初年蜀对后方南中叛乱的平定。夷陵之战后,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首先恢复了与吴国的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大军分三路征伐南中,对叛军首领孟获采取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南中的平定,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34南北互市 :西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南北关系紧张时,双方都在边界设置重兵,禁断一切商贾往来,以防奸细。南北气氛缓和时,则放松禁令,听任南北民间商人往来,有时还由政府出面,在边界开放通商地点,进行大规模的官方贸易。这种南北双方的贸易在当时叫做互市。南北互市的主要经营者都是政府派遣的官吏,交易的货物数量庞大,获得之利润非常丰厚,双方互通有无,官方贸易关系建立后,民间的商贾多随之而来,客观上对南北商业发展和经济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35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击败前秦的重大战役。因战役主要发生在淮水支流肥水一带,故名。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以后,不顾大臣的反对,亲率大军南下攻晋。383年八月,苻坚依仗其优势兵力,西起鄂北,东到寿春,兵分三路,全面进攻。东晋宰相谢安沉着镇静,以荆州刺史桓冲控制长江中游,以防御为主。兵力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水陆并进。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拼凑的秦军,在洛涧失败后,谢玄等引兵乘机抢渡肥水猛烈进攻,秦军溃败,晋军乘胜追击至寿春城西的青冈才收军,秦军死者十之七八。苻坚身中流矢,单骑而逃,至长安后不久,于385年,为羌族将领姚苌所杀,前秦瓦解。
36侨置郡县:侨置郡县是东晋政权为安置南下侨人而推行的政策。东晋建立以后,不断有大批流民南下,东晋朝廷遂设侨州、郡、县,以维护侨人士族的特权和安置侨人。侨州、郡、县的设置,对招徕北方流民和社会安定有一定作用,但是,侨置郡县使得侨人流入士族豪门为奴为客,减少国家编户,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系统的紊乱。
37土断运动:土断运动是东晋政权为克服侨置郡县带来的国家编户减少、地方行政系统紊乱等弊端而进行的。土断,即以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侨人著籍,与原来的居民编成统一的户籍。土断肇始于东晋咸和(326-336 年)年间,后多次进行。土断运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东晋政权的稳定。
38都护府: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军事行政机构。都护意为总监,其主要职责是“抚慰诸蕃,辑宁外寇”。唐朝在击败突厥、薛延陀等少数民族后,在这些地区设置州县,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州县长官。为了加强对州县的管理,唐政府杂这些地区设立了都护府。唐太宗时曾设立过九个都护府,至唐玄宗时还有安北、安南、安西、安东、北庭、单于六大都护府。
39朝贡贸易:中国各王朝与周边各族及海外诸国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贸易。中国历代王朝均把自己作为天下的中心,在处理与别族、别国的关系时,把自己当做“宗主”,把对方看作附庸。双方之间的商业往来,以“通贡”方式进行。对方用来贸易的商品被称为“贡品”,历代王朝用来交换的东西被称为“回赐”。“厚往薄来”“宁厚勿薄”是进行朝贡贸易的指导思想。
40《岛夷志略》元人汪大渊撰。他曾两次随商船出海,至数十国,曾到达非洲层拔罗(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夷志略》叙述各国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物产等,基本根据亲身游历,真实可靠。此书载录了99个国家和地区,提到的地名达220个,涉及的地理范围之广,为中国古代交通史之最。
41《徐霞客游记》:徐宏祖著,号霞客,历史地理著作,游记体。是他遍历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亲自考察的结果,三十年考察的结果,特别对西南地区的地理,地貌、岩溶等记述尤详,并有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把金沙江流域作为长江的源头,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状况等等。
42《洛阳伽蓝记》
北魏杨衒之所著地志类史书。全书共五卷,以洛阳佛寺所在区域分卷记之,卷一位城内,卷二为城东,卷三为城南,卷四位城西,卷五为城北,共计大小佛寺80余个。作者追忆了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的兴隆景象,也记叙了宫廷的变乱、诸王的废立等北魏孝文帝以后的一些史实。书中所述宋云西行求法等记载,是了解6世纪初中亚交通和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43《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至卷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卷12为本书的序言。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44《蛮书》:樊绰撰。是作者唐末任安南经略使时对南诏地区实地考察后写成的风俗地理志,又称《南夷志》、《云南志》等。全书四卷,分别记述云南境内的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城镇、物产、蛮夷风俗,南蛮宗教、南蛮疆界连接诸蕃国景,所记云南历史、交通、民俗及与唐的交流很具体真实。原书在明代已失,现传为《永乐大典》辑本。
45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撰,共102卷。记述“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崔鸿的原书,早已失传,篇目划分,无从得知,据刘知几的评论,此书把国称为录,把人称为传,是分国史。当时“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头绪纷繁,崔鸿把已有的30多家的十六国史,整理自成系统,的确是有功劳的。《十六国春秋》取材丰富,态度谨严、公允。把晋、魏及十六国给以同等的历史地位,不讲谁是正统,谁是僭伪,这是公正的态度。
一、北方民族南下的影响。
1、政治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多是以战争的形式,对中原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中原地区政治不稳,社会动荡。而且北方民族的南侵总是伴随着劫掠,对中原农耕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损失。更有许多北方的游牧民族推翻了中原的王朝,建立了新的朝代,比如北魏、元朝、满清等。创建了很多制度。如均田制,行省制等等。
2、经济上:如果北方民族是移民的方式南下,那么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刺激经济发展。如果北方民族是以战争的方式南下,那么他们的南下对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不论是农业、商业还是手工业都会因战争的受到影响,经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衰颓。而中原地区的人们受战争威胁会往比较安全稳定的南方迁移,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又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3、文化上:北方民族的南下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文化的丰富与繁荣。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音乐、舞蹈、美术、服饰等都给中原地区的文化注入的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灵感。而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同样对北方游牧民族是巨大的吸引,北方民族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技术也促进了他们社会的发展。
4、民族融合上:北方民族的南下增加了南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尤其是北方民族建立政权的时期,更是打破了南北民族交往的障碍,也削弱了汉族对其他民族的排斥心理,极大的加深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产生。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北魏统治者为什么以同化自己文化的方式来加强统治?
内容:
第一,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第三,迁都洛阳。
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
1、北魏统治阶级是被中原汉族视为异族的鲜卑族,而且北魏是通过侵略战争占领的中原地区,所以北魏社会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都十分尖锐。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尤其是平复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孝文帝才推行改革以鲜卑族汉化的方式来缓和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
2、孝文帝幼年接任皇位,又因北魏皇室采用“立其子杀其母”的继位方式,所以孝文帝从小便在冯太后的抚养下长大。冯太后是汉族人,从小便以汉族文化教育孝文帝,所以孝文帝十分推崇汉文化,才会推行学习汉族的改革。
3、汉族的农耕文化比鲜卑族的游牧文化更加先进成熟,北魏历代君主都十分重视学习汉文化。也只有汉族的农耕的生产方式,才能满足整个国家的粮食需求,所以孝文帝即使想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也只能以文化上处于优势地位的汉族为同化目标,而不是反过来让汉族学习鲜卑族。
4、汉族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比鲜卑族系统成熟,孝文帝希望以全盘汉化的方式来迅速的建立起完整的统治体系,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促进鲜卑族文化和社会的进步。
三、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十个省(市、区)。
(1)历代西部开发的举措
①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
②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家童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
③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④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和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⑤清朝:平定分裂分子葛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 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 发展经济; 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2)历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
西藏:
①唐:松赞干布赫文成公主通婚;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
②元: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③明: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拥护中央。
④清:册封“达赖” 和 “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云南:
①西汉: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王印。
②唐:唐玄宗支持南诏统一六诏,并册封其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③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
④元:在云南设省。
⑤清: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年间实现改土归流。
新疆:
①公元年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②唐朝设安息都护府和北
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③清朝于 1762 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四川:
①战国:秦国在成都岷江利于修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②西汉:武帝在四川设郡县。
③三国:蜀汉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诸葛亮治蜀取得佳绩。
④唐: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⑤北宋:丝织业以四川地区最高。
⑥明朝:成都是著名的茶叶市场。
4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自先秦到明清,这两种形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民族关系的始终。
⑴战争形态,主要包括:民族掠夺战争;民族政府战争;平定民族叛乱战争; 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国内民族抵御外来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等。
⑵和平形态,主要有:和亲;通贡;互市;会盟等。
在古代历史上,虽然正义的民族战争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战争代价太大,因此和平方式的交往成为历史哈桑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比较选择而经常、大量的采用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5.羁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羁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采取了各种措施。政治上,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大量册封进一步强化了二者的“君臣之位”,同时,承认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与中原地区存在的不平衡性,以不改变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为基本原则,因而,极大地保证了唐边疆广大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军事方面,羁縻府州受边州府州驻军的控制和统领,少数民族的游牧民众集合成为军事上的一支有力的后备军,必要之时,帮助巩固王朝统治。
经济方面,边疆地区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朝贡和回赐,二是互市,二者实际上都是民族间的贸易行为。唐政府还专门设有诸互市监,“掌诸藩交易之事”,虽然互市并非民间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还是大为有利的。
文化领域,采取有关制度和措施加大力度对羁縻府州各少数民族进行教化。一方面,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学,大量招收少数民族领袖子弟就读;另一方面,由和亲引进的大量儒书、佛经、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作为向各少数民族文化输出的辅助手段,佛教能成为回鹘国的国教就是这种文化输出的结果之一。
羁縻府州制下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而就各少数民族而言,则更注重于它对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羁縻府州制最大限度地符合了双方的即时利益,这正是它能顺利实行的原因所在。
6土司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央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改土归流?
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既是一种政治统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剥削制度,它是在适应奴隶制和农奴制分散统治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它的初期和中期曾有过进步性,在推动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土司制度到了后期,随着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落后性和腐朽性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到17世纪末其腐朽落后性越来越暴露无遗,成为南方各族社会发展的障碍,最后走上了崩溃灭亡的道路。
中央政府进行改土归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土司的存在已逐渐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6世纪以来,各地土司的割据、抗拒朝命,使中央王朝越来越难以制御,这就直接影响到中央封建王朝在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深入和稳定。二、明清以来,土司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封建领主经济发生变化,土司在本民族中的影响减弱,而封建地主经济在土司地区应运而生,迅速改变了土司地区的经济基础。中央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吐司的世袭制度、封建领主制的剥削等一些旧制陋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促进原土司地区 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
7.为什么历史上入主中原的都是北方民族?
在我国长达数千的历史长河之中,每当国家出现分裂或者动乱,总会出现一个统一的政权结束这种分裂动荡的局面。扮演这个角色的不仅有中原汉族的政权,还有周遍的少数民族,而无一例外的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总是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
我认为北方游牧民族能够经常入主中原,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方面: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风景风俗和丰富的物产是很向往的,他们十分向往中原汉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客观方面: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就是随水草丰富的地方迁移,在通向南面的地方水草丰富,有利于放牧,这个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侵的的原因,例如秦汉的时候,匈奴经常侵入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中原王朝动乱或者汉族政权初建根基不稳,汉族政权弱小的时候,就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提供了有利时机,如北宋和南宋的时候,辽金元经常南侵宋朝,掠夺宋朝的财物和领土;作为游牧民族,其组织性与纪律性很强,当两方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织成了恐怖的军队,比如蒙古军队将骑兵作战发挥到极致,攻城掠地无所不能;还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是经常他们经常入住中原的的原因,因为当中原混乱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政权要结束这个局面,所以他们就以华夏正统自局,加入这个逐鹿中原的赛场。十六国的时候经常有人打着这个旗号,建立王朝并逐鹿中原。
与北方少数民族相比较,南方的少数民族未能入主中原,问鼎政权。主要原因就是南方少数民族作为被征服的民族长期处于汉族的统治之下,被磨掉了锐气;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直是松散的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的的组织;南方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所以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军队;且南方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没有机会提供给南方的少数民族
8.论北战南和
第一, 环境因素
北方气候寒冷,植被生长期短,牧草因受低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草群普遍低矮,畜牧条件差,草原的承载力也比较低。此外,严寒、风雪、冰雹、干旱、蝗灾、狼害等是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大敌。由于游牧经济本身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对于自然环境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所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有限,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屈从状态,一遇风雪、旱蝗等灾害发生,往往造成牧畜大量死亡,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天灾严重削弱国力,是诱发、加剧社会危机总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历史上每次重大灾害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崩溃,政治混乱与社会动荡,甚至国破种散,流离失所。
南方民族大都居住在多高山丘陵的温湿地区,适宜于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此外,交通困难,信息传播范围小而又缓慢。
历史上北方民族一次又一次进入中原地区,南方民族则很少有类似的活动,民族战争以北方民族之间及其与汉族之间发生的最多,显然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和自然联系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 政治因素
由于经济上的特点,也决定了游牧民族在政治上的不稳定。一些游牧民族骤兴骤衰,暴起暴落,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生活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北方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了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当中原王朝衰落或者稍有松懈的时候,北方民族就会趁机侵扰中原边境。而南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以及其民族性格,决定了其不主动向北方进军。
第三, 经济因素
北方民族从事畜牧业,需要“逐水草而迁徙”,对土地没有太多的依赖性,于是形成了到处流动迁徙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也受外族侵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南方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种植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南方民族以农业为主,需要四时在土地上耕作,于是形成以农耕纺织为主、聚集村落而定居的习性。
第四, 文化因素
游牧民族的部落组织,乃是生产和军事一体化的社会组织结构。这样的习性和组织,有利于形成迅速集结的战斗组织,而且人数众多还不需要维持军队的庞大开支。所有参战的成员在对外战争中也都能获得战利品,这也培养了他们“重兵死”的勇敢作钱精神。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使其形成了逐水草而轻迁、尚竞技而强悍、轻礼法而自然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
南方民族与汉族一样,大都以定居的方式从事农耕生产,自给自足,安土重迁,在经济生活上与汉族没有明显的分工互补。因此,他们既没有那种尚武的战斗风气,也没有对其他民族进行攻掠的需要